专题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与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上).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88192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与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与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与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上).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专题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与 20 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上) (教师版) 文化: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 “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习要实事求是、 “学而时习之” 、 “学思结合”、 “当 仁不让于师” 。 评价、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

2、传统文化的 主流。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 (核心)、 “民贵君轻” 。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主义)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

3、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命题特点及趋势】 材料二汉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 ,“仁”与“礼” 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实用的。, 当此之际,儒学再 次引

4、人关注: “养心莫善于寡欲”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些格言,耳熟能详有历久弥新,反复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 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 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2011 年 1 月 31 日人民政协报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请回答: (1)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 步说明

5、自己的观点。 (6 分) (2)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 塑像的理由。 (6 分) (2) 、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命题特点及趋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

6、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综合上述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科网名师点拨】第(1)问,根据材料一主要内容归纳概括,两则材料体现了君主、臣子、 父子之间的等级名分关系。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和春秋繁露分析,应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董仲舒。第二小问,根据两则材料的意思回答,材料三从君权神授的角度回答,材料四从天 理的角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儒学变化发展的主要史实回答。第二小问,要根 据第一问中的地位进行总体的

7、归纳和概括。第三问,可以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的回答。 【学科网名师解析】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4) 、历史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 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命题特点及趋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

8、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3 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4 分)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2 分) 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 、政治思想:、否认孔孟学说的权威性,鞭挞程朱理学的虚伪性; 、肯定追求物质享受合理性,主张个性自由发展,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 、主张男女平等。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9、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是怎样对儒学思想的改造和发展 他们从儒学思想中吸取了有益的营养,又不拘泥于传统儒学,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 系。具体表现是: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批判旧儒学“君为臣纲”的封建思想,提出“天下 为主,君为客”的崭新思想命题。 、顾炎武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 他踏实钻研学问,提倡到实践中求得真知。 、王夫之虽然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绝不盲从。他反对“天命论”和“

10、生 知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思想家。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盖侈用则伤财,伤 主张:仁政。(1 分) (2)主张:天人感应。 (或天人合一) 。 (1 分) 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2 分) 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任答 1 点,共 1 分) (3)关键:薄敛节俭。 (1 分) 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1 分) (4)标准:百姓的忧乐。 (1 分) 主

11、张:天下为主,君为客。(1 分) 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1 分) (5)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 (1 分) 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1 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学科网名师点拨】本题围绕儒学思想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 问考查了孟子 的政治主张。第2 问利用材料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目的及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 统思想这一知识点。第3 问依据材料考查朱熹的思想主张及南宋时期儒学的新发展。第4 问 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和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第5 问考查了儒学思想在治国上以

12、民为本的理 念和儒家思想善于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需要的特点。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4 分)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 分)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 分) (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2 分)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 分) (4) 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 分)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 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 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 分)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 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 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 (3 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