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691521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午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pdf(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甲午中日最高领导层决策对比 甲午 120 周年系列策划之第04 期。 日人攻击清国决心甚坚,即使找不到正当借口也誓要兴战 如前两期所述,甲午战前,日本对清国战力之调查评估已相当准确,而清国对日本战力之评估,则形同儿 戏。然清廷在庙算层面所失先机尚不止此最要命的是:当日本高层在甲午年决意不择手段,誓要兴战 之际,清国高层却深陷主战、主和派系的严重对立,致无论和、战,其政策皆无法有效贯彻。 日本对发动 “ 征清 ” 战争,早有筹谋,自不必论,参谋本部小川又次之征讨清国策案,撰于甲午战争前 七年,即是明证。事实上,日本之所以自明治维新以来,将击败清国作为其长期国策,有两个层面的考量, 如日本驻俄公使

2、榎本武扬所言:“ 朝鲜国在地理位置和政治关系上,于我邦对亚洲近邻之权威,直接关系甚 大。 此外,决心对支那逞志之勇气,乃是令欧人暗中敬畏之所在。” 换言之,第一层面,乃是强调控制朝鲜对日本的重要性。如日本对朝鲜的农业掠夺,乃是明治维新工业化 之关键。故日本外务省曾一再强调:“ 朝鲜乃列圣垂念之地,若外国首先着鞭,则唇亡齿寒之不少。” 第二层面,乃是强调对清战争,乃是日本因应列强西来压力之必要。对于此节,藤村道生有很精辟的论断: “ 日清战争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征,即在列强的注视之下,日清这两个帝国主义候补国家,面临着或是向帝 国主义转化、或是沦落为附属国这样一种竞争性的战争。” 清廷当日衰朽已臻

3、极限,自然并不是什么 “ 帝国主义候补国家” 。 但所谓 “ 同治中兴 ” , 仍不免是日人眼中之钉, “ 决心对支那逞志之勇气,乃是令欧人暗中敬畏之所在” ,即是 “ 候补国家 ” 抢夺 “ 帝国主义船票 ” 的典型心态。 民权领袖杉田定一当日所言更为露骨:“ 西人来兹,试欲争利争霸,吾辈同胞,在此必争之地,是坐而为其 肉乎,还是进而共为膳上之客?” 及至 1894 年朝鲜政府因无力镇压本国农民起义,而向清朝求援,基于上述考量,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 即明确建议: “ 如欲保护在韩臣民,维持帝国权势,我亦有出兵之必要。” 川上的出兵主张得到了外相陆奥宗光、首相伊藤博文及天皇的一致认同。但在如

4、何挑起战争这一问题上, 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等均深感为难。如陆奥宗光后来回忆, 当时 “ 既无迫切的原因, 又无表面上的适当借口” , 故自 6 月 2 日秘密决定对清开战,至7 月 25 日丰岛海战爆发,“ 之所以需要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说穿了就 是为了寻找直接开战的理由。” 虽然陆奥宗光建议“ 实施一种外交策略使局势改观” ,以获得开战借口,但其基本原则仍是:“ 我政府在外交 上常欲居被动者之地位,然一旦有事,在军事上一切皆欲先发制人。” 故即便开战借口实在难寻,亦不惜撕 破脸皮,电令其驻朝鲜公使:“ 今有实施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使用何种口实,开始实际运动” ,“ 贵官应取 自己认为相当之手段

5、(以挑起战争 )” 。日本最高当局之兴战决心,可见一斑。 左: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右: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 反观清国,深陷党争,无论主战、主和,均无法有效贯彻 反观清国高层,其情形与日本迥然不同,和、战争执始终未休。驻朝清军将领叶志超曾向李鸿章献上中下 三策: “ 派军增援 ” 、“ 撤军回国 ” 、“ 守此不动 ” 。李鸿章欲取中策,但遭光绪反对,理由是:“ 彼顿兵不动, 我先行撤退,既嫌示弱,且将来进剿,徒劳往返,殊属非计” 。 上述分歧, 严重妨害了清廷的战前布局。譬如,光绪曾命李鸿章传谕叶志超“ 先择进退两便之地, 扼要移扎, 以期迅赴戎机,毋致延误。” 但两次下旨,均未能得到切实反馈,

6、李鸿章始终持消极执行态度。 李鸿章因主和而消极避战,自有其道理,如:“ 华船分隶数省,畛域各判,号令不一,似不若日本兵船统归 海军卿节制,可以呼应一切。万一中东有事,胜负之数尚难逆料。” 李鸿章自知 “ 以北洋一隅之力,抟倭人 全国之师 ” ,胜算有限,故将主要希望寄托在俄国、英国的调停之上,也不能算是昏聩之举。 光绪反对李鸿章的“ 以夷制夷 ” 策略,也并非毫无可取。如其所言:“ 中国自应自保藩封,不宜借助他邦,致 异日别生枝节。若英人将来竟以所耗兵费向我取偿,中国断不能允。李鸿章此议非但示弱于人,且贻后患, 殊属非计。 ” 但其对李鸿章的警告,“ 嗣后该大臣与洋人谈论,务宜格外审慎,设轻率

7、发端,定惟该大臣是 问! ” 在当日帝党、后党争权之局面下,实际上并不能生效。 至于最高决策者慈禧,则选择在和战之间摇摆。据翁同龢日记披露,战前,“ 上意一力主战,(皇太后)并 传懿旨亦主战 ” ,“ 皇太后谕不准有示弱语” ;但随着战局恶化,慈禧又成了主和派首脑。 及至战后,主战、主和两派更是相互推卸战败责任。刚毅指责主和派称:当初“ 日本并无侵占朝鲜与中国寻 衅的意思, 均是翁同龢及一批清流所激成” 。翁同龢的学生张謇,则斥李鸿章 “ 主和误国 ” ,称“ 二十年来败坏 和局者,李鸿章一人而已” 。 事实上,就甲午之战而言,战、和二策,其优劣并不明显。日本既一意兴战,英、俄亦各有利益考量,

8、清 国整体军事实力又逊于日军,战、和二策均已难以独立奏效,其上策,莫若以战促和,唯战场上能立得住, 才有受人调停的资本。至不济,亦当有一种统一的因应方针。 左:主和派、后党代理人李鸿章;右:主战派、帝党魁首翁同龢 注释: 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第9 卷,第 79-80 页。藤村道生:日清战争,第03 页。 戚其章: 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0 页。陆奥宗光蹇蹇录,商务印书馆1963 年,第 21 页。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卷),三联书店2005 年,第 121、89、130 页。李澍田编:清实录中朝关系史料摘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年,第 374、37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