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9194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品交换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分工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C.产品剩余的出现D.以上都是2 .商朝时期,商业贸易的特点不包括()A,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B.商业贸易仅局限于商朝统治区域内C.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D.商业贸易已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3 .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主要是因为()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私商的兴起和发展D,诸侯争霸的影响4.秦汉时期,促进全国商品流通的措施有()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A.B.C.D.5.隋唐到两宋时期,商业进一步繁荣的表现有()

2、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渐瓦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A.B.C.D.6 .元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B.地域性的商人群体一商帮兴盛C.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加深D.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7 .古埃及的商业特点是()A.海外贸易十分活跃8 .国家控制对外贸易C.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D.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8.古希腊罗马时期,商业活动的特点是()A.国家控制对外贸易8 .海外贸易十分活跃C.一度垄断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D.商人在亚、非、欧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9 .丝

3、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C.使中国的丝织品等商品大量出口到国外D.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0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顺序是()贝币金属货币纸币A.B.C.D.11 .公元前22-前21世纪,最早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地区是()A.古埃及B.古希腊C.两河流域D,中国12 .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是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3 .古代中国,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这种现象开始于()A.商周时期B.汉朝以

4、后C.唐宋以后D.明清时期14 .以下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业贸易起源于原始社会初期B.古代中国的商业在秦汉时期达到顶峰C.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D,货币的出现并没有对商业贸易产生重要影响15 .某同学在研究古代商业贸易时,收集到以下信息:“市舶司”“朝贡贸易”“广州十三行”,这些信息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国内商业贸易B.对外贸易C.商业城市的发展D.商业政策16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A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等B,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C对外贸易始终以官方贸易为主,民间贸

5、易不发达D.货币种类丰富,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7 .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是在()A.古代埃及时期B.古希腊罗马时期C.拜占庭帝国时期D.中世纪时期18.以下关于古代信贷和商业契约的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世界信贷业务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B.中国古代周礼中已有借贷纠纷的记载C.古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广泛使用契约D.唐朝时出现了本票性质的庄票19 .明清时期,实行朝贡贸易,其主要目的是()A.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B,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C.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D.保护国内商业的发展20 .从商业功能的

6、演变来看,古代商业的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主要得益于()A.社会分工的发展B.货币的出现和使用C,商业贸易范围的扩大D.商人地位的提高二、材料分析题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为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西汉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政策,对商业活动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管理。材料二隋唐时期,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渐瓦解,商业活动更加自由。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材料三两宋时期,商业进一步繁荣。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7、晓市等,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的商业更加发达。(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特点。(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趋势。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商业被视为“末业”,受到统治者的抑制。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商人,如范蠡、子贡等。秦汉时期,虽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业仍然有所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

8、繁荣,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商业店铺和市场。两宋时期,商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城市商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元明清时期,商业继续发展,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材料二古代世界的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古埃及的商业历史悠久,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古希腊形成了若干个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十分活跃。古罗马商贸繁荣,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拜占庭帝国一度垄断了中国丝绸等东方奢侈品在欧洲市场的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域。(D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古代世界商业活动的特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古代

9、世界商业发展的共同影响。三、简答题1 .简述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发展的历程。2 .简述货币在古代商业贸易中的作用。3 .简述古代世界信贷业务的发展历程。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原始社会后期,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产生,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商品交换的出现。2.B解析:商朝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并非仅局限于商朝统治区域内。3 .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兴起并发展,打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4 .D解析:秦汉时期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以及修筑驰道,都有利于促进全国商品流通。5 .A解析: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是元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排除。6 .D解析: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

10、和贵族手里是商朝时期商业的特点,元明清时期商业已较为自由发展。7 .B解析:古埃及商业特点是国家控制对外贸易。8 .B解析:古希腊罗马时期海外贸易十分活跃。9 .D解析: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丝绸之路开通并未导致自然经济解体。10 .A解析:中国古代货币先有贝币,后发展为金属货币,北宋出现纸币,顺序为。11 .C解析: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最早出现经营借贷业务。12 .A解析:唐朝出现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1.8 B解析:汉朝以后,凡涉及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14C解析:商业贸易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A错误

11、古代中国商业在不同时期都有发展,并非秦汉达到顶峰,B错误;货币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对商业贸易影响重大,D错、口庆。1.9 B解析:“市舶司”“朝贡贸易”“广州十三行”都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相关。16 .C解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民间贸易也有一定发展,并非始终以官方贸易为主。17 .D解析: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商人在亚、非、欧三洲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广。18 .D解析:清朝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并非唐朝。19C解析:明清时期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20.B解析:货币的出现和使用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二、材料分析题1. (1)原

12、因:国家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轨;开通丝绸之路;政府对商业活动的规范和管理。(2)表现: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渐瓦解;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海外贸易兴盛,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3)特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商业更发达。(4)趋势:商业活动逐渐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商业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货币不断发展演变;商业地位逐渐提高。2. (1)特点:商业发展受统治者政策影响;商业发展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商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城市商业经济发达;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商帮出现并兴盛。(2)特点:商业活动历史悠久;不同地区商业发展各具特色;海外贸易较

13、为活跃;部分地区曾垄断某些商品贸易;中介贸易发达。(3)共同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三、简答题1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商品交换;商朝出现专门商人,商业主要由官府和贵族掌控,贸易范围广;春秋战国“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秦汉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促进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解,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起,出现纸币;元明清形成全国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2 .便利了商品交换和流通;成为财富的象征,促使商业功能由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3 .公元前22-前21世纪,两河流域出现经营借贷的商人,神庙、宫廷也从事放贷业务;公元前16-前11世纪,古埃及出现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货币经营行业兴起,出现汇票雏形,中国古代周礼有借贷纠纷记载,春秋有实物和货币信贷,唐代出现“飞钱”,宋代纸币取代不少汇兑业务,明代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出现庄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