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699215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宋词集粹下第9课诉衷情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诉衷情1教学目标1、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2、通过对词句的品读,培养学生对词句的初步鉴赏能力。2学情分析这首词用字简炼,内容充实,情感真挚,教师在教学前先要对词人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比较完整地把握,在具体教学词的过程中,不宜对词的字面意义做面面俱到的解释,而应着眼于词句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景和情,在课堂中着重于启发和点拨,通过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和品味,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反复地诵读、细细地品味词中运用的典故以及许多关键字词,咀嚼陆游对语言文字的锤炼,感受字词的表现力。在琅琅的书声中、在不同的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感受词中蕴涵的丰富情感,品味词悲壮沉郁的意境。3重点难点1、 重

2、点: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对词中运用的典故和创作背景的了解,借助概括、品读、联想等方法,理解作者在词句中所蕴涵的丰富情感。2、难点:作者在悲愤之中透射出来的爱国情感。4教学过程4.1教学步骤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对姐妹花,是我国文学繁荣的一个象征。可以说,透过诗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触摸到词人的脉搏。七年级你们学过哪些词,能背诵其中的几句名句吗?活动2【讲授】讲授一、初步诵读,揭示词意。1.出生读一读诉衷情这首词,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了解这首词的大意。2.知名朗读这首词,订正字音,知道短句。3.理解题目的字面意思。4

3、.对比学习生字“衷”体会“衷、衰、哀”字形上的区别。5.结合课后的注解或结合查找的资料,试着说一说,陆游都倾诉了什么。6.读了这首诉衷情后,谈一谈总的感受是什么。二、品味词句,入境悟情1.对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体会梦字,感悟诗人的报国之梦。(1)诗人回忆起当年的戎马生涯,发出了“关河梦断何处”的慨叹,想象一下,陆游的梦里会市场出现什么情景?(2)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朗读这首诗(4)这两篇诗作中,都有一个“梦”字,它仅仅是指诗人夜里做的梦吗?(5)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2.对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体会“泪”,体验诗人的忧国忧民。3、对比示儿,体会“空”字,倾听诗人的满腔激愤。三、

4、整体感悟,归纳升华。1.同学们,一个“梦”,让我们想到了诗人的“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个“泪”让我们想到了诗人“遗民泪尽胡尘里”,一个“空”让我们想起了“死去元知万事空。”是这首“诉衷情”让我们走进了诗人的后半生,我们再来读读诗人这几首诗吧。2.当你读了诗人用血泪写成的这几篇诗作后,你心里是什么滋味?3.把你的这种感受送到诗里去。4.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三个字:衷 衰哀其实这三个字的意思都含在诉衷情这短短的44个字里面,衷情衰败哀伤,试着用一段话,说出这三个字。5.师生共同朗诵诉衷情活动3【作业】作业1.完成“学习建议”。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西江月: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