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0356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课件.ppt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从敦煌“魔鬼城”说风蚀地貌 1.概念 风力对岩石、沉积物侵蚀而形成的地貌,叫风蚀地貌。 2.主要风蚀地貌及特征 长条形的称为风蚀垄,孤立的石柱称为风蚀柱,“头大、身小”的称为风蚀蘑菇,垄槽相间的称为风蚀雅丹。 二、从鸣沙山看风积地貌 1.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吹扬的松散沙粒堆积而成的。 2.顺风向呈长条状延伸的沙丘叫纵向沙垄,形似金字塔状的沙丘叫金字塔形沙丘,形状类似新月的叫新月形沙丘。 3.新月形沙丘,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自主预习,自我检测,1.判断题 (1)风蚀地貌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地区。( ) (2)在风力作用下岩石不断变碎的过程就

2、是风化。( ) (3)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表面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 (4)塔里木盆地中的沙丘是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 ) 答案:(1) (2) (3) (4),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石蘑菇和沙丘图片。据此,完成23题。 2.石蘑菇是指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状的岩石,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3.图中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自主预习,自我检测,解析:第2题,据图可知,石蘑菇主

3、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图中所示沙丘是由风速降低挟带物质沉积形成,属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答案:2.A 3.C,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下图是某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该地区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5.此处地形可能分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该地形为沙丘。图中沙丘的西北侧坡度缓,所以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第5题,沙丘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答案:4.

4、B 5.B,探究,当堂检测,风化与风成地貌形成的关系 问题探究 风蚀蘑菇,指在风沙强劲的地方,形成的“头大、身小”蘑菇外形岩石。请思考,影响风蚀蘑菇形成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提示:岩石先发生了风化作用,然后受到了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的岩石在岩石结构、所受侵蚀力强度方面的差异。,探究,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下图示意了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如下: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容易发生崩解和破裂,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图示风化过程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 风化作

5、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探究,当堂检测,2.风化和风力作用下的地貌,探究,当堂检测,探究,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2)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流水的侵蚀作用使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第(2)题,外力

6、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沉积)、固结成岩。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化和风蚀作用。故选B。 答案:(1)C (2)B,探究,当堂检测,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

7、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的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偏西风。背风坡一侧的侵蚀能力弱,应以堆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A、B、D错。故选C。第2题,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对。风速慢,A错。沙丘迎风的坡度陡,C错。沙漠区,降水少,D错。故选B。 答案:1.C 2.B,探究,当堂检测,日本鸟取沙丘(位于鸟取县东部沿海)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2.4千米,如图所示。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

8、很大气力。完成34题。,探究,当堂检测,3.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4.当地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 A.从外地运沙 B.持续除草 C.修筑防浪堤 D.植树种草 解析:第3题,日本地处中纬度地区,不受东北信风影响,A错误;日本的气候为季风气候,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风影响,B错误;据图可知,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两侧低,鸟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不可能是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C错误;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风,可以将海边沙滩的沙粒吹向鸟取形成沙丘,D正确。第4题,根据日

9、本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结合鸟取沙丘所处位置可知,鸟取沙丘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保护该“沙漠”必须持续除草,人们才能领略沙漠风情,故选B。 答案:3.D 4.B,探究,当堂检测,5.下面四幅图反映了沙丘构造情况,请指出哪一幅是流动沙丘构造图( ) 解析:沙丘具有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特点。可排除B、D。沙丘可分为静止沙丘和流动沙丘两类。静止沙丘为多层弧形层理构造,排除C,流动沙丘为单层弧形构造。流动沙丘沙粒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所以A图为流动沙丘构造图。故选A。 答案:A,探究,当堂检测,右图是新疆准噶尔盆地著名的乌尔禾魔鬼城的景观。据此完成67题。

10、 6.形成魔鬼城四面壁立、怪石嶙峋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7.与乌尔禾魔鬼城地区地貌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环境是( )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 C.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强 D.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探究,当堂检测,解析:第6题,魔鬼城是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它的形成与气候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力将山地岩石侵蚀成城堡或者怪石嶙峋的模样,所以地质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正确答案选D。流水作用多发生在湿润或者半湿润区,所以A错误;冰川侵蚀多发生在高纬度或者高海拔地区,C错误。第7题,魔鬼城的地貌主要是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风力作用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天气,正确答案选C。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落差大,都不符合西北地区的特征,A、B错误。冬冷夏热,降水季节变化大和风力作用无关,D错误。 答案:6.D 7.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