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7110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某多层框剪结构医疗综合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1.编制依据21.1 国家、行业、地方主要规范、规程21.2设计图纸21.3其他22.工程概况22.1工程总体简介22.2设计概况32.3工程所在位置及周边情况32.4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概况42.5相关建筑、结构图42.6工程重点和施工难点53.施工安排63.1总体安排63.2工期安排63.3劳动力组织及职责分工64.施工准备64.1 技术准备64.2现场准备74.3 机具、设备准备74.4材料准备7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5.1混凝土的运输75.2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85.3混凝土浇筑95.4混凝土的养护95.5 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顶板防辐射措施106.质量保证措施107、混

2、凝土测温117.1测温意义117.2测温管理制度117.3测温仪器的选择117.4测温点布置118.安全保证措施129.应急保障措施1310.计算书1310.1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1310.2混凝土浇筑后的裂缝控制计算1611.附图181.编制依据1.1 国家、行业、地方主要规范、规程序号名 称编 号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版)GB50204-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

3、范GB50119-2003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8建设用砂GB/T14684-20119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10预拌混凝土GB14902-2003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12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62-20021.2设计图纸序号图 纸 名 称图 纸 编 号出图日期1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建筑施工图Q474G1-J00202012年4月2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结构施工图Q474G1-G00202012年4月1.3其他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等两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

4、楼等两项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等两项工程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变更记录。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等两项(医疗综合楼)2工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里屯1号院3建设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医院4设计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5监理单位北京建院金厦工程管理有限公司6质量监督单位武警总部后勤部工程质量监督站7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建工四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8资金来源自筹,已到位9工期要求2011年12月30日至2013年11月22日共694日历天10质量目标争创结构长城杯2.2设计概况序号项 目

5、内 容1建筑功能医疗综合2建筑面积(m2)27800(含连廊工程400 m2)地下面积10700地上面积167003建筑层数地下三层、地上六层4建筑高度23.99m5层高地下三层4.2m首层4.5m地下二层3.9m二层至六层3.6m地下一层4.5m机房层 4.2 m6绝对标高0.000m=39.5507基础标高-9.0m、-11.05m、-12.90m、-13.05m8结构形式基础形式筏板基础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2.3工程所在位置及周边情况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医疗综合楼等两项程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一号院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院区内,拟建医疗综合楼与周边原有建筑距离比较近,其东侧为武警北京市

6、总队医院后勤综合楼,南侧为医院内主道路,西侧为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行政楼和内科病房楼以及东区急救中心,北侧为医院宿舍楼,施工场地狭小。医院院区外围环境复杂,南侧为外交公寓,东侧为挪威大使馆,西侧为三里屯小学及武警干休所。2.4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概况本工程地下三层东南角(4-6轴/A-B轴)设计有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建筑面积约242平方米。伽马刀室结构层高5.65m,室内结构净高4.45m,墙体厚度700mm、1000mm,结构楼板厚度1.2m,直线加速器室结构层高5.75米、局部6.95米,室内结构净高4.45m,墙体厚度1300mm、1450mmm、2500mmm,结构楼板厚度1300mm,

7、局部2500mm。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外墙抗渗等级P8,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有覆土顶板抗渗等级P6。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规定,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1000mm2500mm厚墙体混凝土和1200mm2500mm厚顶板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2.5相关建筑、结构图2.5.1建筑平面图2.5.2结构平面、剖面图2.6工程重点和施工难点2.6.1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分别为混凝土生产的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以及养护。2.6.2 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施工现场只有南侧一条施工道路,车辆回转困难,停放混凝土运输车数量受限,而且只能设置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根据实际情况,需要

8、合理调整砼初凝时间及坍落度,并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车辆的进出场顺序。2.6.3伽玛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墙体及顶板不但为大体积混凝土而且为防辐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不能出现施工冷缝,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2.6.4结构体积大,钢筋密集,施工技术要求高。3.施工安排3.1总体安排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按设计图纸及设备生产厂家要求,墙体与顶板混凝土分开浇筑,墙体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顶板混凝土板厚1200mm和1300mm一同浇筑,局部板厚2500mm的顶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同周围顶板一起浇筑1300mm厚,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二次浇注1200mm厚。3.2工期安排依据施工总进度计划,

9、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和顶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间预计为2013年3月下旬。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周末休息期间,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和夜间交通顺畅及医院内出入车辆较少的条件。3.3劳动力组织及职责分工3.3.1管理层负责人设置混凝土专项工长1人(李四清),负责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管理和协调配合工作。3.3.2劳务层负责人要求施工队派出一名大体积混凝土专业管理人员1人(付书长)全程管理。3.3.3工人数量及分工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满足工期要求,需混凝土工人20人。4.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组织工长和外施作业队学习有关规范规定和熟悉施工图纸。4.1.2编写技术交底,

10、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和口头交底。4.1.3墙体、顶板钢筋施工完成,检查验收完毕,做完隐检记录和检验批评定。测温管已埋设固定好。4.1.4墙体水平施工缝,按构造要求支模完毕,检查合格,做完检验批评定。4.1.5标高、复核完毕,精度符合要求,轴线控制桩,高程点有保护措施。4.1.6直线加速器设备厂家技术代表对预留、预埋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并提供关于直线加速器安装和使用必要的预留、预埋资料及技术参数。4.1.7严格按照图纸及其厂家要求进行预留、预埋进行施工。4.1.8预留、预埋施工完成后通知监理及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验收内容包括:直线加速器安装就位需要预埋的吊钩和型钢的位置和规格;通

11、风管道预留洞口大小、高度;强弱电管的预留位置、材料的材质及规格型号。4.1.9填写浇灌申请,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浇筑。4.2现场准备4.2.1提前按照平面图落实混凝土输送泵位置并布设好泵管。4.2.2浇筑混凝土的设备在浇筑前进行全面的检修与试运转,其性能要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的连续浇筑。4.2.3电源、配电箱、水管引到指定位置。4.3 机具、设备准备(1)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1台;(2)H3/36B塔式起重机1台; (2)50振捣棒10根。(3)配电箱4个; (5)橡胶水管300m;(6)铁锹10把;(7)0.3厚塑料薄膜1000m2;(8)保温防火草帘1000m2;(9)3m杠4条,2m杠4条,

12、木抹子10把。4.4材料准备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由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本工程所需混凝土,共需要商品混凝土约800立方米。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混凝土的运输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和顶板混凝土的输送采用一台HBT80型混凝土输送泵。5.1.1混凝土泵实际平均输出量式中: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本工程取80 m3/h;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按上式计算Q1=800.80.6=3

13、8.4 m3/h5.1.2所需搅拌运输车数量式中: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V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容量(m3);本工程以10 m3计算; S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Km/h);本工程以40 km/h计算; L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km;本工程为20 km; Tt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h);本工程以1h计算; 按上式计算N=38.4(20/40+1)/10=5.76 考虑道路路况等其它影响,配6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5.2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预拌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提供材质证明,由现场进行试块制作和试验。商品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

14、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试配结果通过项目经理部审核后,提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许生产。5.2.1材料要求(1)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且应为同一厂家的同一批产品。混凝土密度2.40kg/cm3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抗渗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20kg/ m3。(2)当混凝土有抗渗指标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3)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宜大于60。(4)细骨料选用的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5)粗骨料选用粒径5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

15、量不大于1。采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6)采用自来水搅拌。(7)粉煤灰和外加剂质量应付和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5.2.2砼及其配合比要求(1)采用混凝土60天或90天强度作指标时,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2)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掺加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提高混凝土制备综合工艺水平,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设计要求。(3)拌合水用量不超过175kg/m3。(4)坍落度不大于 160mm,混凝土预拌站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生产时应综合考虑各项坍落度损失。混凝土入泵坍落度采用低限值,坍落度过小时,掺加减水剂应遵守有关程序规定。(5)水胶

16、比不大于0.5。(6)砂率控制在35%42%。(7)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应控制在810小时,终凝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厚板初凝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8)搅拌站在混凝土制备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应进行水化热、泌水率、可泵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所需的技术参数的试验;必要时其配合比设计应当通过试泵送。5.3混凝土浇筑5.3.1墙体砼浇筑: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输送,布料杆布料,墙体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沿周圈平面循环分层浇筑法,每层浇筑厚度为0.40.5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约为二小时,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0mm左右。依次循环浇筑直至浇筑到墙顶部。混凝土浇筑速度对

17、模板侧压力影响较大,浇筑速度小于2m/h。5.3.2顶板砼浇筑:浇筑采用混凝土泵输送,布料杆布料,泵管出灰口距顶板距离不大于1.5米。混凝土浇筑时要从顶板中部向四周螺旋分层浇筑的方法,不能从顶板一端开始浇筑混凝土。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浇筑时布置两五个振动棒,第一个布置在混凝土出料口,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振实;其它四个均匀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以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上推进,振动棒也相应跟上,保证覆盖整个坡面,不漏振,确保整个顶板的振捣质量。混凝土浇筑速度对模

18、板侧压力影响较大,浇筑速度小于2m/h。5.3.3混凝土在泵送前,必须先泵水泥砂浆润滑管道,以防止随后泵送的混凝土在管道内阻塞。5.3.4泌水处理: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泌水较多,要派专人随时清理积水。5.3.5随浇筑随用50型器振捣,快插慢拨,振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插点间距不大于50cm,梅花型插入,严禁有漏振现象。5.3.6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在浇筑后,初步按标高用刮尺刮平,用木抹抹压,待混凝土收水后,再二次用木抹搓平,以闭合收水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及草帘子,保证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20。5.4混凝土的养护5.4.1为保证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小于

19、25,及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0,顶板新浇混凝土均采用一层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实际施工时将根据气候和测温情况来随时调整。浇筑3天后混凝土内部绝热温生将达到最大值,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表面温差过大,顶板和墙体可加盖防火草帘保温。5.4.2遇大风天气,要将草帘及塑料布压实,并设专人定时检查以免被风刮开干燥引起表面裂缝。 5.5 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顶板防辐射措施5.5.1墙体不留竖向施工缝,墙体上水平施工缝按设计要求留成企口缝。5.5.2墙体模板加固采用的穿墙螺栓,采用粗丝通长丝扣,不加套管,外墙用穿墙螺栓焊接止水环。5.5.3墙体上预留洞以及穿墙管道留成斜洞。6.质量保证措施6.1降

20、低水泥水化热6.1.1本工程选用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要求掺加粉煤灰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将初凝时间延长为810小时,终凝时间为1012小时。6.1.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通过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6.1.3掺加膨胀剂,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自防水性。6.2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保证材料符合要求的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可采用对骨料进行护盖遮阳、用低温水搅拌等措施),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尽量降低,以延缓混凝土温升速度。6.3加强混凝土浇筑中的温度控制。因底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顶板混凝土

21、浇筑在春季,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应注意避免大风,注意保湿。用塑料薄膜覆盖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同时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必要时在塑料薄膜上利用6厚阻燃草帘保温。因底伽马刀室和直线加速器室墙体施工在三月底,白天气温比较高,不利于砼散热。对砼充分浇水养护降温,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确保的保湿养护。6.4采取长时间的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6.5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随时监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混凝土中部温度与表面温差控制在25C以内,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6.6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

22、凝土拌合物局部堆积过高形成温升中心。6.7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6.8加密标高控制点,挂线找平,以保证底板标高和板面平整度。6.9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严禁现场加水。6.10振捣手须经过培训,严防超振和漏振。6.11管道及钢筋稠密处采用同等级豆石混凝土和用30棒加振。6.12混凝土开盘后,应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少于2次。6.13加强混凝土后期养护。7、混凝土测温7.1测温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面积大、厚度厚、强度等级高,内部水泥水化热高且又不容易散失,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温差变大温度应力

23、也相应变大,如不加以控制必然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因此,通过测温工作了解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指导混凝土外部的保温、保湿等工作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对保证混凝土的后期质量和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有重要的意义。7.2测温管理制度必须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各管理层应及时对有代表性的点位(不得少于三个)掌握测温记录值,绘制该孔位的中部温度和上部温度变化曲线。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在混凝土浇筑时随时测出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每

24、台班不应少于2次。混凝土浇筑完后昼夜测温不少于4次。7.3测温仪器的选择本工程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传感测温。方法是,实体内预埋测温线,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于其外露端测温。测温元件误差不大于0.3(25环境下),测试范围应为-30150,绝缘电阻大于500兆欧。7.4测温点布置测温点布置详见测温点布置平面图。沿混凝土浇注体厚度方向,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测温点,外表温度测温点设在混凝土外表面以内50mm处,底面测温点设在混凝土底面上50mm处。8.安全保证措施8.1建立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次浇筑混凝土施工前,现场工长和安全员应对班组进行

25、安全技术交底,做到人人心中有数,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交底必须有书面签字。8.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部派专人全过程负责东、西门车辆指挥工作,保证浇筑期间无意外发生。8.3混凝土泵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做到必须定机定人,设立安全操作牌,夜间浇筑混凝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8.4泵管接头应连接紧密可靠(必须垫胶皮圈)、不漏浆,支撑架子牢固,输送时先试送,检修时必须卸压。8.5边坡上必须设置安全护栏,并拉密目安全防护网。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禁止在边坡上口进行有坠落物的施工以及堆放重物,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施工用的操作架、操作台、防护栏,必须按规定进行搭设,保证具有足够的强

26、度和稳定性。 8.6尽量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完毕后及时进行清洁、保养。8.7严格控制混凝土输送泵、振捣棒等的噪音污染,白天控制在70分贝,夜间控制在55分贝。使用商品混凝土时所有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禁止大声喧哗及打闹。8.8、临电负责人要对电线、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进行检查,防漏电装置要确实可靠,定期维修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动电及机械设备,所设临时设施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要求,未经同意不得私自乱接。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带电机具必须由专人检查,振捣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8.9、对操作工人严格要求,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振击钢筋,并做到快插慢拔。短边8.10

27、混凝土泵及搅拌站处,应设置沉淀池,将洗刷混凝土泵的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排水管道,严禁污水随意流淌。8.11、浇筑底板混凝土前先和相关部门联系,得到他们的谅解,避免发生意外。8.12、混凝土浇筑期间,坑上、坑下采用无线对讲机进行联系。8.13、振捣混凝土时,应防止振捣棒空转产生噪音。8.14、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混凝土浇筑应尽量安排在早六点和晚十点之间施工,减少夜间施工的噪音污染。8.15、混凝土浇筑完后,施工场地应立即恢复原貌,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必须及时清理9.应急保障措施9.1现场设置应急小组: 组 长:董云峰 副组长:张 华、刘 斌 组 员:李四清、关 强、史东滨、张振强、聂长启、邓力俊、

28、苏振旗、赵维维、刘雪斌9.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由项目经理在现场进行总调度,各部门负责人及时到岗负责到位,各关键节点观测到位,任何环节出现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进展顺利。9.3浇筑时搅拌站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场,与项目部技术人员共同观测混凝土状况,根据当时环境情况及混凝土输送条件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调整,直到混凝土能够满足当时环境和输送条件要求,确保满足混凝土浇筑顺利以及入模质量,从而确保最终工程质量。9.4搅拌站配置发电机,如出现临时停电现象,能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混凝土生产连续,从而保证混凝土的供应。9.5项目部与搅拌站已共同协商好提前准备备用搅拌站,如万一出现主搅拌站不可预见性状况,

29、也能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连续生产和及时供应。9.6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配备足够备用混凝土运输车辆,以保证砼供应连续。如遇交通道路拥挤高峰期时,搅拌站提前往施工现场安排2-3辆车确保供应连续性。9.7备用一台车载混凝土泵,以防止地泵出现故障而影响砼的连续浇注。9.8提前与建设单位联系,避开可能的停电时间,确保砼浇筑过程中的电力正常供应。10.计算书10.1混凝土浇筑前的裂缝控制计算 进行此项计算的目的: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施工拟采取的防裂措施和现有的施工条件,先计算混凝土的水泥化热的绝热温升值、各龄期收缩变形值、收缩当量温差和弹性量,然后通过计算,估量可能产生的最大温度收缩应力,如不超

30、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表示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控制、预防裂缝的出现;如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则可采取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降低水化热温升值、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改善施工操作工艺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高抗拉强度或改善约束等技术措施重新计算,直到计算的应力在允许的范围。计算依据及计算假定:本部分是根据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一书介绍的经验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因影响温度变化的因素很多,不易准确进行预估,故只根据书上推荐的公式和实践经验,按一次降温近似计算从预计出现最大温升(3天)时,到混凝土温度降至接近稳定(30天)时,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应力。10.1.1混凝土的水化热最高温升值(1) 混凝土的水化热

31、绝热最高温升值Tmax 式中T(t) 混凝土浇筑完t段时间,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 W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本工程设为350; Q 每千克水泥水化热量(J/),普通32.5水泥28 d为334KJ; C 混凝土的比热,取0.96(J/K); r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取2400/m3;Tmax350334(0.962400)50.74()(2)考虑散热后混凝土的水化热最高温升值按散热系数0.6,入模温度20计算,混凝土中部最高温升为Tmax50.740.62050.44(3)降温差T本工程施工时间为春季,浇筑30天时,混凝土中部温度将降至接近大气平均温度(预计为20),考虑到内外存在的温

32、差,设定30天时混凝土中部温度为25,降温差T50.442525.44()。10.1.2混凝土收缩变形值一般计算公式为:y(t)y0(1-e-0.1t) M1M2M3M10 式中 y(t) 各龄期(d)混凝土的收缩相对变形值y0 标准状态下最终收缩值(即极限收缩值),取3.2410-4;Mi 考虑各种非标准条件的修正系数,其中水泥按普32.5,取M11.0;水泥细度系数按4000,取M21.1;骨料系数按砾砂,取M31.0;水灰比按0.65,取M41.52;水泥浆量按25,取M51.2;混凝土浇筑后初期养护时间按自然养护14d,取M60.93;环境相对湿度按W60,取M70.88;水力半径倒数

33、构件截面周长L与截面积A之比L/A)为0.15取M80.9;操作方法为机械振捣,取M91;含筋率为0.5%,取M100.86。 y(3)3.2410-4 (1-2.718-0.13)(11.111.52 1.20.930.880.90.86)0.1210-4y(30)1.0710-410.1.3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y(T)=y(t)/ 式中 Ty(T) 各龄期(d)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混凝土线膨系数,取1.0105。Ty (3)0.1210-4 1.01051.2()Ty (30)1.0710-4 1.010510.7()收缩当量温差Ty10.71.29.5 ().10.1.4混凝土弹

34、性模量E(t)E0(1-e-0.09t)式中 E(t) 混凝土从浇筑到计算时的弹性模量(N/2); E0 混凝土的最终弹性模量,C25混凝土取2.80104(N/2)。E(30)2.80104(1-e-0.0930)2.93810410.1.5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地基上大体积混凝土戈降温阶段收缩应力的综合最大温度收缩拉应力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30)(30)式中 混凝土线膨系数,取1.0105; 泊松比取0.15双曲线于弦函数= 0.120002.938104=0.00004125L取总12850,(t) =1.252C25砼抗拉强度为1.651.65/1.252=1.321.15Rf(C3

35、5砼抗拉强度为1.65,1.15为安全系数) 结论:只要控制好混凝土中部与表面的温差不超过25,注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就可避免底板出现有害裂缝。10.2混凝土浇筑后的裂缝控制计算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还应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混凝土温度收缩拉应力。如累计的总拉应力不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说明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有害裂缝的出现,如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应采取措施加强养护,减缓其降温的速度,提高该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以达到及时监控防止裂缝的出现的目的。10.2.1混凝土绝热温升值计算 式中 T(t)、 C、Q、e、m、t、c、符

36、号意义同前; Tmax 混凝土的最大水化热温升值。10.2.2混凝土的实际最高温升值Td ThT0 Td 各龄期混凝土实际水化热最高温升值(); T0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Th 各龄期实测温度。10.2.3混凝土水化热平均温度Tt(t) T12T4/3式中 Tt(t) 混凝土水化热平均温度; T1 保温养护状态的混凝土表面温度(); T2 实测混凝土结构中心的最高温度(); T4 实测混凝土结构中心的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10.2.4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深度处的温度式中 Ty 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深度处的温度();d 混凝土结构物的厚度;y 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点离开中心轴的距离。1

37、0.2.5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y(t)、收缩当量温差Ty (t)及弹性模量E(t)计算方法同前。10.2.6各龄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按下式计算T (t)Tx (t)Ty (t)各龄期混凝土的总温差为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之和。10.2.7各龄期混凝土的松驰系数S(t)考虑龄期及荷载持续时间影响的松驰系数S(t)时间3d6d9d12d15d18d21d24d27d30dS(t)0.1860.2080.2120.2150.2300.2520.3010.3670.4731.010.2.8最大温度应力值弹性地基上大体积混凝土各阶段的最大综合温度收缩拉应力按下式计算:降温时混凝土的抗裂安全度应满足:(t)fct 1.05式中(t) 各龄期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温度应力;混凝土的膨胀系数,取; 混凝土的泊松比,当混凝土结构为双向受力时,取0.15; Ei(t) 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 i(t) 各龄期混凝土的综合温差;S i(t) 各龄期混凝土的松驰系数;Cosh 双曲余弦函数; 混凝土结构物长度(); 抗裂安全度,取1.05; fct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约束状态影响系数,按下式计算:d 结构物厚度();Cx 地基水平阻力系数(N/3),C10以上混凝土垫层为1.01.511.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