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年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0课壁虎与小猫优秀教案教材说明:本课是三年级科学(粤教科技版)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的第10课壁虎与小猫。本课主要是认识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主要包括观察比较壁虎与小猫的运动方式和外形特征,归纳爬行类、哺乳类的一般特征,以及给小动物找亲戚的判断分类游戏。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粤教科技版)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第10课壁虎与小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了解壁虎和小猫运动方式的区别。3、观察爬行类、哺乳类动物,指认一些主要器官。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
2、能力。2、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壁虎和小猫的特点,初步学会概括爬行和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Flash课件、壁虎和家猫图片和活动视频、观察记录表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教师可指导制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今天,陈老师要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以小猫钓鱼和小壁虎借尾巴两个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这两种动物的兴趣。如果个别学生会讲,可以让学生来讲。)2、师问:壁虎、小猫、青蛙参加奥运会100米赛跑,猜猜谁会
3、是冠、亚、季军?(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作出判断,从而引入新课。)二、新课1、观看壁虎和家猫的活动视频,思考:他们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他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播放壁虎和家猫的活动视频后,Flash课件出示以上问题。)2、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下表(印发学生人手一份)。我 们 的 观 察 记 录 (一)外形比较小 猫壁 虎身体分部身体表面头部足我 们 的 观 察 记 录 (二) 运动动物运动方式速度小 猫壁 虎(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猫与壁虎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A、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两种动物的身体分部、身体表面、头部、足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B、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
4、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C、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并给大家介绍一下。(完成表1后,让学生小组代表大家介绍一下小猫和壁虎的外形并找出异同之处。)我 们 的 观 察 记 录 (一)外形比较小 猫壁 虎身体分部头、颈、躯干、四肢、尾头、颈、躯干、四肢、尾身体表面有毛有鳞片头部有眼、鼻、嘴、明显耳廓有眼、鼻、嘴、无明显耳廓足足底有肉垫、利抓足底有褶、趾有吸盘(2)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A、播放视频,学生继续观察。B、小组完成表二。(先回到刚才“壁虎、小猫、青蛙参加奥运会100米赛跑,猜猜谁会是冠、亚、季军?”的问题上,然后出示Flash课件展示三者赛跑动画,决出冠军
5、是小猫,亚军是青蛙,季军是壁虎。可能个别学生心里就产生疑问:为什么小猫跑得最快,而壁虎却跑得最慢呢?教师可以从三种动物的体型大小、腿的长短和运动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即猫:跑、跳;青蛙:跳;壁虎:爬行。)我 们 的 观 察 记 录 (二) 运动动物运动方式速度小 猫跑、跳快壁 虎爬行慢3、师小结。(让学生体验小组探究科学的乐趣,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记录、整理记录,并能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三、知识延伸1、课件视频出示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2、观察这些动物特征,找出壁虎和小猫同类,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根据什么?3、师生归纳爬行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像壁虎
6、体表有鳞片,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头上有眼、鼻、嘴、无明显耳廓的动物属于爬行动物;像猫体表有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头上有眼、鼻、耳廓,是胎生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让学生通过一个个表象,概括出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4、游戏: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同类”,在音乐声中自由律动。(音乐可以选圆舞曲,教师带领学生跳舞。)5、过渡:同学们,这么可爱、友好的动物朋友给了我们许多欢乐,你们喜欢吗?但是,自然界的动物朋友们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他们正在一天天地减少,将来,我们可能再也见不着他们了!今天,就让我们写一份倡议书,倡议我们人类要友好对待动
7、物朋友,让人类和动物友好地共存吧!6、学生动笔写爱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教师可以从人为的杀戮、环境的破坏而造成自然界的动物不断减少或灭绝等方面去教育和指导学生写。注:倡议书的要求不要太严格,毕竟还是三年级的学生。)7、小组读出自己的倡议书,看谁写得最好。四、课外延伸1、通过查阅有关书籍、上互联网等方式,寻找保护野生动物的各种方法,回校后和同学或老师交流。2、把爱护野生动物的倡议书读给家长和亲友听。板书设计:10、壁虎与小猫 壁虎喜欢爬,身体有鳞片(爬行类) (喜欢)爱护野生动物小猫喜欢跑、跳,身体有毛(哺乳类)作者姓名:陈衍信附送: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019-2020年粤教科版科学三年级
8、下册物体的分类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附反思教材说明:本课内容主要依据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体与材料的第二课来设计的,教学力图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了解分类的方法,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着重于学生活动中的观察体验和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神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要联系实际情况,根据现场环境,适时调整。在活动中,渗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观,主要安排了分书包、分玩具和废品的分类回收这三个活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借助实物、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
9、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能按材料种类对物体进行分类;知道在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了解分类的基本方法;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学习活动;意识到材料可回收利用。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教学准备:教师:演示课件,8个装有相同种类、数量的文具的大书包,探究活动记录卡。学生:同小组的同学商量,有选择的自带一些喜爱的玩具。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1、课件展示一间摆放整齐有序、舒适的房间。(1)师:看
10、了以后,你想说些什么? (两三名学生谈观后感)(2)波波的房间又会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波波凌乱的房间)(3)你看到了什么?你喜欢他的房间吗?(指名谈感受)(4)你能给波波出个主意吗?(小组讨论) (5)看到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老师很高兴。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的办法? (指名回答)2、小结:真棒!你们帮了波波一个大忙,像这样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物体的分类)(评价:通过比较整齐与凌乱的房间,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收拾房间的重要性。为学生创设“帮助波波整理收拾房间的物品”的任务,既能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又渗透了乐于助人的思品教育。)二、学习分类。 (1)活动探究1给书包里的物品
11、分类。1、小组长把大书包放上桌面。2、明确活动要求:选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负责分类。小组合作,按照材料的不同把书包里的物品分类。3、合作“分书包”。4、派代表汇报。(投影学生的书本表格若干)5、观察一下,哪种材料制成的物品比较多?6、小结: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按照材料的不同来分类,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新旧、用途等等的方法来分!(现在,请把桌面的物品轻轻地放回书包里面。) (评价:通过活动切入学习,树立“用教材教”的思想。科学学习提倡把动手操作的研究时间留给学生,而不能是通过教师反复讲、学生认真听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他们的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得以发
12、展与提高。教师在旁适当组织、引导,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行获得新知。)(2)活动探究2给小组的玩具分类。1、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玩具给大家做个介绍?2、每个小组都带来了很多有趣的玩具,请同学们商量一下,可以怎样分一分你们小组的玩具?(教师巡视,着重指导学生商量好分类的标准)。3、合作“分玩具”。4、哪个小组想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怎样分?还有别的分法吗?5、评一评。A、你认为哪个小组的分类方法比较好?(指名回答)B、哪个同学的发言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指名回答,用你喜欢的方式表扬他。)6、小结分类方法。(板书)(现在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把玩具放好。) (评价:通过活动切入学习,树立
13、用教材教”的思想,借助玩具来研究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见到心爱的玩具有一种亲近感,愿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把上一环节的学具摆放好,有助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三、拓展延伸废品的分类回收。1、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分类? (播放商店、书店、图书馆等实景影片。)2、(课件展示一幅照片)你们知道这里哪些物品是可以回收,循环再用的吗?(小组观察、讨论)3、小组合作,填写探究活动记录卡。4、汇报交流,幻灯展示若干探究活动记录卡。5、小结:大家分得很准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主要集中在金属、玻璃、纸和塑料这四类材料。(评价:通过活动,一是让学生知道
14、分类方法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强化了教学目标。二是使学生意识到材料可回收利用,提醒他们平时注意回收,渗透环保意识。可谓是“一箭双雕”。)四、师生共同总结。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你的小伙伴说说!2、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学了按照不同的方法,把物品分类。老师相信,交上了分类这个好朋友,不但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而且还能保护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美化我们的家园! (评价: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把知识反馈的时间真正留给学生。)五、布置课后实践。 1、回家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2、登陆“小学科学网”,和家人共同设计一个“物品回收利用”的活动
15、方案。(评价:“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设计都贯穿、渗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板书设计: 物体的分类 按照材料的不同:金属、玻璃、纸、陶瓷、塑料、棉绒等 其它的分类方法:颜色、大小、形状、新旧、用途等曾少俊 物体的分类课堂实录及反思一、任务驱动 导入课题师: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波,也是三年级的学生了,现在我们一起去他家看一看好吗?生:好!(出示第29页任务驱动页上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生:我看见小波房间里的玩具真多,有布小熊、大皮球、火车、汽车、飞机、积木。生:我觉得小波房间里的东西很乱,床上地上都有玩具,地上
16、还有纸和笔。生:确实太乱了,到处都是东西。生:小波的妈妈叫小波收拾房间,把东西整理一下。师:是呀,小波自己也很想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你们能给他出个好主意吗?生:我想火车、飞机、汽车、布小熊、大皮球这些都是玩具,可以把它们收进玩具箱里。生:还有把积木放进装积木的盒里,布小熊可以放在床头上,晚上陪小波一起睡。生:我认为就是分类整理一下,玩具类放在一起,纸、笔、书这些是学习用品,可以收拾在一起,摆到书桌上。师:这位同学提的建议不错,小波非常感谢你。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给物品分类。(板书课题)二、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活动一 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师:同学们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你们的书包都是自
17、己整理的吗?生:是!师:现在请你们把书包里的物品拿出来,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书包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再按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把结果记录在书上第30页的图表中。(生小组讨论并记录)师:请你们把分类的结果在全班汇报一下。交流:生:属于金属的物品有文具盒、小刀。生:胶带、彩笔、塑料小棒、三角尺、长尺都是塑料做成的,可以分一类。师:他们说得对吗?谁来补充?生:语文书、数学书,还有课外书、作业本都是纸做的,也可以分为一类。生:铅笔是木材这一类。生:还有橡皮,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我把它填在“我不认识”这个圆圈里。生:橡皮是用橡胶做的。师:这位同学懂得真多!你们有没有发现哪种材料制成的物品最多
18、生:纸制成的物品最多,因为书包里书和作业本最多。活动二 用自己的方法来分类师:请同学们看讲台上有两个杯子,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生:一个是玻璃做的,一个是纸做的。生:玻璃杯大,纸杯小。生:我来摸一摸,玻璃杯摸上去冰凉的,感觉很硬,纸杯摸上去软一些,感觉温度高一点。生:让我来掂一掂,我感觉玻璃杯重,纸杯轻。师:其实物体除了组成的材料不同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特征。刚才已经按材料的不同进行了分类,现在请你们以其他标准重新把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生小组活动)交流:生:我们是按用途来分的,可以分成教科书、作业本、书写工具、改正用品、测量工具几类。生:我们是按形状来分类的,分成圆柱、长方形、三角形
19、三大类。生:我们是按颜色来分的,有红色、蓝色、黑色、花色、杂色。师: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现在老师另外准备了一些物品,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物品有塑料杯、玻璃杯、皮球、玻璃球、乒乓球、布娃娃、布小熊)生活动后交流:生:我们这一小组把玻璃杯、玻璃球分一类,塑料杯、乒乓球分一类,布娃娃、布小熊是布做的分一类,皮球是橡胶做的,单独一类。师:谁来说说,他们是以什么标准来分的?生:按材料来分的。师:还可以怎么分?生:我们把皮球、乒乓球分一类,其余的分一类。师:为什么这样分?生:因为皮球、乒乓球可以浮在水面上,别的放进水里都会沉下去。师:行!还有什么分类方法?生:我们是按软硬来分的,分成两类,皮球
20、布小熊、布娃娃摸上去软一些分为一类,其余的比较硬分为一类。生:我们是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塑料杯、玻璃杯都是杯子分一类,皮球、玻璃球、乒乓球都是球分一类,布娃娃、布小熊是玩具,分一类。师:这个小组以什么标准来分的?生:按用途分的。三、拓展应用 课外延伸师:今天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你们知道分类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生:我看见服装店里,上衣、裙子、裤子都是分类挂的。生:书店里各种学习资料都是分类摆放的,买书的时候找起来很方便。生:在超市里,饮料、方便面、果冻还有别的食品也是分类摆放的。生:我从书上看到废品也可以分类回收,在日本都是把垃圾分类的。生:在我们这里平时也有人收废纸、矿泉水瓶。生:还
21、有人收购旧电视、旧洗衣机。师:的确有很多废品、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课外时间我们可以做一次社会调查,看看我们的生活垃圾去了哪里?教学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课始我创设了帮小波整理房间这一生活情境,由于小波和同学们的年龄相近,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提出了分类整理的建议。二、由扶到放 逐步深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书包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书包里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以材料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根据物体的相似特点进行
22、分组是分类的基本规则,为第二个环节自定分类标准打下基础。第二个环节“用自己的方法分类”我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究。学生亲自经历了分类的过程,发现了物体分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三、拓展延伸 提高能力做一次社会调查:我们的生活垃圾去了哪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次活动有弹性,学习认真的同学做的较好,不仅观察了生活垃圾的来源去向,还了解了垃圾的处理方法。有的同学通过网络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将垃圾分类处理,既环保,又充分利用了资源,提出了我们这里的垃圾为什么不能分类处理的问题。但也有一些同学没有参与这项活动,主动探究意识不足,这正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这节课最大的失误就是课前没有对小组成员进行必要的分工。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之间互不了解,而我忙于准备材料,忽略了这一点。课堂上学生对身边的材料很感兴趣,活动时也比较投入,但在全班交流时有个别小组仍忙于动手操作,没有很好地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我觉得要注意培养小组长的协调管理能力,使各小组成员既会自主探究,又会合作交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汪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