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3194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 我们知道: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要求。 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 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作文教学原则就是作文教学中遵循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 生认知、 心理等特点, 为达到一定的作文教学目的所形成的教学准则,是认识和处理作文教 学中各种矛盾的依据。目前的作文教学理论书很少涉及作文教学的原则,我们认为, 作文教 学既要符合一般教学的规律,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写作是运 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显然,作文教学不同于阅读、写字、口 语交际、语文综合性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准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作为一般的教学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活动。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提出 这一原则, 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意性比较大,从作文教材的编写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作 文教学的内在序列一直没有很好地把握,对学生习作和作家的写作没有很好地区分,对学生 习作的各个阶段没有清晰的把握,结果循序渐进成了一句空话。所谓循序渐进, 是说按照一 定的顺序逐步前进、提高

3、。序指的是次序,具体到作文教学中,按照什么次序进行,除了要 深入把握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了解作文教学的一般特点,明确作文教学的各阶段目标外, 还需要结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认知、情感、心理差异,综合考量,全 面兼顾,以便确定好作文教学的基本次序,只有次序清楚了,作文教学的层次才清晰,作文 教学的渐进才有可能。没有作文教学的次序,循序渐进只是一句空话。 目前作文教学的最大困难是无序状态,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无序,教师心中无序,最终 导致作文教学不够严谨,同是写一件事,三年级写了,四年级也写,老师认为三年级写过, 四年级自然会写,指导也就随意,甚至放任。因此,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首先要

4、明确作文 教学的基本次序, 这个次序有不同的排列方法,但不管怎么样的排列,作为老师要心中有数。 作文能力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教师从一年级着手,从接触社会, 认识生活,学会观察,到字词训练,培养遣词造句能力,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能力,一步一 个脚印, 一年一个台阶, 缺不可。 一开始就提高要求,加大训练难度, 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产生急躁情绪,学生埋怨、畏惧,从而步入害怕作文的怪圈。 把握的作文教学的次序,做到循序渐进地开展作文教学还应该注意: 1、从说到写 教育家叶圣陶就曾经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口语是第一性 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在作文教学中,

5、不能舍本抓末,饮水忘源,应当兼顾并重。” 说 和写是语言表达的两种方式。二者作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口头语言是书面语 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会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书面语言的发展又能改进和 发展口头语言。 小学作文训练坚持从说到写、说写结合, 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书面语 言是复杂的语言形式,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逐步发展。“ 从说到写 ” 是小学作文起始阶段,孩 子“ 说” 优于 “ 写” 的写作教学初期,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及学生说写客观 实际水平, 而提出的一种客观的、科学的规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也是教师训练作 文起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刘淼在

6、作文心理一书中指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运 用口述 +任意方式的记录(文字、拼音、符号、图画等)+表达指导可以有效提高作文质量。 对于中年级学生,口述后笔述仍然是很好的教学策略,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笔述水平相对 较高,可以适当运用计划性口述提高作文质量。 显然,运用从说到写的策略主要适用于作文起步阶段,适用于害怕动笔、作文水平低 的学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必须经过内部语言“ 外化 ” 为口头语言, 再由口头语言逐步发展到 书面语言。学生只有想得清楚,说得清楚,才能写得明白。 从说到写,首先要明确怎么说,说什么?这里的“ 说 ” 不同一般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是 口头作文训练,一般要求说话完整、清晰

7、、连贯,有条理。要求学生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 一个完整的意思,要用四素句,包括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句子不能有头没尾,或者有 尾没头,或者只有一个词语,表达的意思只有半截,让人听了摸不着头脑,这都是口头训练 中的大忌。 口头作文的内容包括: 1、口头描述,当场对观察的对象进行描述,或者对过去所见所闻进行描述,一般是一 个人、 一幅景、 一个细节、 一个场景、 一样东西进行口头描述。描述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 声音、行动、心理,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描绘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观察 顺序,描述景物的形态等; 2、口头介绍,这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介绍同学、自己、家人,介绍一样新

8、产品、一样新东西,介绍物品的使用方法、特点、功能,介绍一种东西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这是学生日常交往中常常使用的交际形式。 从说到写,还要处理好说和写的转化,怎么把说的内容转化为写的文字?我们在作文 指导中,经常发现,学生能说会道,但写出来的文章语句不通,篇幅短小,结构凌乱,达不 到习作要求。 会说不一定会写, 会说侧重于口语交际,说话所应用的表达方式趋向于口语化, 包括语言的句式、词汇、说话顺序,说话时的腔调、动作、态度、表达欲望、日常口语等方 面,而会写则表示为打腹稿,思维流畅性,写作的主题意识,分段表述的能力,语言的组织 能力, 词汇的运用, 修辞手法的应用等。指导学生会说, 而且还要解决

9、如何缩短说与写的差 距,把说与写有机地统一起来,有效地把说的内容转化为书面的文字。 具体的做法有: 录音法:把学生原来已说的话或想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甚至在说的时候, 录下来,再对照录音写文章。或者父母在指导时,孩子一边说,父母帮助记录,这对于刚起 步作文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训练策略。虽然记录下来的文字会表现出口语化现象,或者重复 平板、表达不清、语无伦次的情况,刚开始非常正常,经过一段训练后,慢慢熟练了,写文 章亲切了,可以尝试修改了,这种方法就可以放弃了。 对照法:放宽要求,允许不会写的字词暂且空着,或用拼音顶替,然后再请教同学 或老师补充空白,接着再修改病句,调整句序,插入必要的修饰

10、性语言或修辞手法,把文章 修改得具体通顺,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把文字与原生态文字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别,从而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应用水平。 朗读法:会说不会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说起来详细,写起来简单,缺乏墨水。要改 变这种现象就得经常训练朗读作文。读一读自己所写的文章,就能发现许多问题,如是否通 顺,是否口语化,是否具体了,哪个地方不通顺,立刻修改补充,学会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 面语言。 出声思维法:在教学中可借助出声的“ 自言自语 ” 进行训练,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 谈论再写作。经过小声说说,即自己说给自己听,而后出声发言,相互交谈,补充校正,借 助于口头语言的帮助,学生就能觉察出自己头脑里的

11、东西是否正确、完善, 使出声语言条理 化,以后再引导有声转无声。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书面语言的过程中,逐步有意识地领 悟语法规律,并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引导儿童说话、作文时,不但想着什么,而且想着 怎么写,使他们的语言逐步规范化。 2、从分到合 分是指单项、局部、片段的训练,合是指综合、整体的训练。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特 征,就是它的综合性,它综合体现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力、遣词造句能力、文字 书写能力、记忆力,而且还体现在对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各 种思维形式和方法如概念、判断、推理、分析、概括的考量。正因为如此作文训练不仅仅是 语文教师的专利,各个学科教师

12、都应该承担作文教学的责任。所以学科老师平时的训练,包 括观察力、 想象力、 思维力、 表达能力等能力的培养,都是分项的训练,有了这些分项训练, 才有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展示。 具体到语文的作文分项指导,应当根据作文的基本构成来展开、一篇文章,从基本的 字开始, 到词到段, 到文章, 学生作文训练的不同阶段正体现这个脉络。学生动笔写文章前, 要先过写字、造句关,学会把句子组合变成片段,学会写各种类型的片段后,才训练写完整 的文章。(作文教学中的分合训练云南教育2002 年第 23 期 P44-45,作者金自成澜沧民 族中学) 丁友宽的读写作文训练,把小学作文训练分解为50 个基本功,配以80 个训

13、练项目, 精心设计500 个习题,从一年级的四种句法,到二年级的九种句群,三年级的七种构段法, 四年级的六种篇章法,再到五六年级的综合作文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前进, 先分 后合,分合得当。 以上是从作文教学的基本训练点出发,注意从分到合。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作文中的 困惑, 尤其是学生写文章不具体的毛病,还应当教会学生把写作对象分解,把一个整体分成 若干份,一份一份的叙述描绘说明,这样合起来才能把写作对象写具体。 具体来说要学会: 动作分解:把一个大动作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动作,好像解剖物体一样,在把小动作 分解为一系列细小动作,甚至细微的动作。比如“ 踢球 ” ,学生往往一句话就写完了:他

14、带球 突破,使劲一踢,球进了!如果我们学会了动作分解,把踢球动作分解为:接球、转身、顶 球、闪过、突破、踢球等,甚至我们还可以把接球分解为:插上、胸部一停、左脚一扣、身 子晃过等,把这一个个细微动作分解出来,再连词造句,组合成一篇精彩的文章。 景物分解:描写的景物往往由花草树木等构成,我们可以把描写的对象分解为一个 个具体的事物,再把一个个事物细分。比如描写校园,校园一角有各种花、树、草,各种小 生物,活动的学生等,就单写树,把树分解为树叶、树干、树枝、树根、花、果实等,树叶 又可以从形状、大小、颜色、气味、动态、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如此一来,要写的内容很 多,一个个细微的部分都写清楚了,整体

15、景物也就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事情分解:一件事情往往分几个阶段进行,每一个阶段都联系着不同的时间、地点、 环境及人物关系,都由一系列细小的事情组成。我们往往把一件事分为开始、发展、高潮、 结尾,每一个阶段也往往发生一系列的事情,比如事情最精彩部分,它总是和具体的环境、 人物表现、心里感受密切相连的。红楼梦中写林黛玉进贾府,先写进贾府的原因,母亲 去世, 祖母疼爱,贾雨村进京几件事交织一起。启程到了京城,通过黛玉的眼睛描写京城的 繁华和贾府的富贵,一一见过贾母、各姐妹、王熙凤、贾宝玉,其中写王熙凤的出场,未见 其人先闻其声,写贾宝玉,先正装出场,再换上日常装饰,描写及其精细,堪称绝世经典。 场面

16、分解:学生描写场面往往非常笼统,就是因为没有学会场面的分解。我们知道, 一个场面往往分为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面和点,怎么把场面的不同阶段区 分出来,抓住不同阶段的点面进行描写,是写好场面的关键。比如写篮球赛,比赛开始前, 环境的布置,大家的议论,双方的准备,这是比赛前的面。某一个运动的语言、行动以及某 一个粉丝的反应,这是点的描写。 比赛阶段, 运动场上, 运动员的表现, 他们的动作、 神态、 比赛的进程,观众的表现,再聚焦为某一个场景,某一个人的表现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写好比赛的场面。 3、从简单到复杂 达芬奇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少林寺和尚练功是从“ 蹲脚窝 ”“面壁三年

17、” 的基本功开始, 鲁班学艺是从熟悉使用各种工具开始,作文训练也不例外,从造句开始,逐步提高,由简单 到复杂的。 原苏联著名作家契柯夫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他的教师让他每天站在街头观察行人, 要求用极简的语句勾画出这个人物的特点,要用几句话写出杂货店的特点。列夫 托尔斯泰 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精品。托尔斯泰逝世后,人们发现在他使用 过的笔记本上,写着这样一些语句:“ 使 不,没有粮食,使 不,没有马匹,使 没有森林,使 没有力量。我习惯了骑马,习惯,我习惯学习了,或者生疏了,我和妻子 处得来了,顽皮了”“ 你想向前去,但是腿却朝后拉。”“她比不了他,大大地比不了,谁 比得

18、了,谁也不能和他相比 谁也比不了的人 后悔 没有后悔,是后悔的时候了, 后悔莫及,后悔得连东西都不愿吃了 。” 这些就是托尔斯泰的造句练习。一个著名的作 家仍然不忘造句联系,可见基本功的训练是多么重要。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训练的要求,各年级要有所侧重。即各年 级有各年级要求。 落实各年级的重点要求,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年段过关 ” 。在目前的情况下, 落实好各阶段的训练要求,显得更为重要。 如低年级, 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像中的事物, 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 的词语。 中段能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

19、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则要求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 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低中高这三个阶段 各自的重点要求,集中力量搞好重点要求的训练。当然, 这三个阶段也是相互联系、互相促 进、互相转化的。但必须明确,落实各年级重点要求是关键。 4、从放到收:小学生初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颤颤巍巍,甚至 摔跤,但父母总是大胆放

20、手,不断鼓励,终于孩子会走了,并且走得稳稳当当。如果我们的 老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学生都会作文, 也都愿意作文。 实际上, 小学阶段, 应大胆地 “ 放”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 发挥,不拘一格。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放” 。 放开内容:同学之间的交谈、考试前的着急、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 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新闻、广播广告、张贴的宣传画、餐桌上的闲聊、节日的欢乐、 心中的委屈、 和同学的争吵、 一次游戏、 一次冲动、 一次体验、 一阵风、 一阵雨、 一张相片、 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象中情境等都是作文

21、内容。 放低要求:只要学生写了,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该鼓励。应该立足学生原 有的作文水平,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放低门槛,放低要求,放开题材,放 开形式,学生自由命题,可以无头无尾,可以独句成文,只要有所感悟,有所启发,都可以 获得好的评价。 门槛低了,形式活了,学生捆绑的手放开了,只有这样学生的观察表达的潜 能得到激发,越写越愿写,越写越会写。 放开表扬:表扬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式,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完全攻 克写作的难关。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最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 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时时表扬,事事表扬。只有这样,写作教

22、学才能 收到最佳效果。 学生作文 “ 放” 到一定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的感情认识,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并自觉 地想探究改进方法以提高作文水平的时候,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这就是“ 收” ,从立 意课篇到示斟句酌,遵循写作的规律和法则,推效琢磨,精益求精。显然,“ 收 ” 必然以 “ 放” 是基础, “ 放” 必然以 “ 收” 为目标,促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章了,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 应当怎样做到巧妙“ 收” 呢? 在鼓励中 “ 收” :每次作文讲评,表扬的一大批同学,就是一种导向,就是暗示同学 写作时该朝什么方向努力。一段时间表扬学生善于运用书本上学过的词语,没有被表扬的不 甘落后, 也想方设法运用学过的词语;一段时间表扬学生作文中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下一 次就有更多的学生睁大眼睛,发现生活中细微末节。 有区别地 “ 收” :作文好的学生多给他提一些要求,鼓励他不断超越自己,作文落后 的同学放缓 “ 收” 的时间,放宽“ 收” 的口子,有的放矢,并确保学生都最大要能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