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47478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DI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FDI 技术效应实证分析论文 特征码 kKMHKVtZjPaiMbUlraqj 摘要:采用地区层面数据,对影响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几个重 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 FDI 的进入东道国并非主动产 生技术溢出效应,而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因素相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实证分析 FDI 技术溢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外部效应,是指由于 FDI 进入东道国,其带来的技术对当地的生产率增长、经济增 长、劳动力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贡献,而 FDI 投入方却无法因带这些贡献而得到相应回报的现象。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早的技术溢出是由 MacDougall(19

2、60)在分析 FDI 的一 般福利效应时提出的。 Cooden(1960)和 Caves(1971)分别考察了 FDI 对最佳 第 2 页 关税、产业模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多次提及溢出效应。 Blomstrom(1998)将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 FDI 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 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理论。 Caves(1974)分别检验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 FDI 技术溢 出效应。他发现在加拿大制造业中,当地企业的利润率与行业内 的外资份额正相关,而在澳大利亚制造业中劳动生产率与行业内 的外资份额也呈现正相关代写论文。 Blomstrom

3、 和 Perssom(1983)选用墨西哥 1970 年的行业 横截面数据,将劳动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的评价指标,同时选用 行业资本密集度以及劳动力绩效作为影响特征变量,实证得出了 存在正技术溢出效应。Blomstrom 和 Wollf(1989)选用墨西哥 1965 年1984 年的行业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某些特定产业内 外资的进入对当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企业的生 产力水平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生产力水平存在趋同现象,同时当 地企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速度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呈正相关关 系,从而也得出了存在正溢出效应的结论。 李平(1999)对中国各部门内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 应作了比

4、较全面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产业自身的产品内含型技术 和资本内含型技术对其他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选取的 12 个 制造业产业中,他发现绝大多数产业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资本内 含型技术溢出效应。 第 3 页 姚洋(1998)利用第三此全国工业普查的资料,发现行业 中如果外国三资企业数量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行业的技术 效率就会提高 1.1 个百分点。 秦晓钟、胡志宝(1998)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利用 1995 年 工业普查数据,对含采掘业、电力煤气等 39 个行业进行了检验, 得出 FDI 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明显存在的结论。 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 Feder(1982)模型,实证得 出“外商直

5、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内 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就提高 2.3 个百分点”的结论。 沈坤荣(1999)利用各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全 要素生产率作为横截面的相关分析,得出 FDI 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 0.37 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 率增长。 陈涛涛(20XX)利用我国制造业 84 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 实证发现当内外资能力差距较小时,有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 以上文献均侧重于对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其效应 方向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影响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因素的 作用的分析。实际上,FDI 的进入东道国,并不是主动产生技 术溢

6、出效应的,而是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具体因素相结合,本 文将就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进入我国的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 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找到促进技术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 二、 模型及数据的选取 第 4 页 1 研究模型。借鉴 Feder(1982)的研究思路,将整个 经济分为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每个部门的生产过程用一个生 产函数表示(1) 。 lnYd=c0+c1lnKd+c2lnLd+c3lnKf+u(1) 其中,Yd 表示内资工业部门总产出;Kd 表示内资工业部门 的资本投入;Ld 表示内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Kf 表示三资 企业的资本投入;u 为残差。C1、c2 分别表示内资企业资本与 劳

7、动的边际产出弹性,c3 表示三资企业的资本积累对内资企业 的边际产出弹性,它的正负与大小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溢出效 应的方向和力度。 为考察人力资本、制度变量和 RD 投入对技术溢出的 影响,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 3 个变量,其中 H 表示某地 区的人力资本水平,GY 代表制度变量,表示某地区的制度环境, RD 表示某地区人均 RD 投入,由此建立模型(2)如下: lnYd=c0+c1lnKd+c2lnLd+c3lnKf+c4ln(Kf*H) +c5ln(Kf*GY)+5ln(Kf*RD)+u (2) 2数据描述。本文计量所采用的数据是根据 2000 年20XX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华

8、人民共和国技术部”网上数 据整理得来的。利用全国 30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不包括 xz 在内的地区数据。具体数据的选取上,资本投入选取各地区 资产总计表示;劳动力投入采用各地区工业增加值与全员劳动 第 5 页 生产率的比值所表示的平均从业人数来表示;内资企业的产出、 资本投入以及劳动力投入是通过各地区工业行业内“全部国有 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与各地区工业行业内“三资企业” 相对应的指标相减得出的;人力资本,采用各地区高校在校生 人数与该地区年底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制度变量,采用各地 区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出与各地区工业行业总产出的比值表示; 人均 RD 投入,用各地区年 RD 投入与

9、该地区年底总 人数的比值表示。 三、 实证检验 1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基本模型检验。表 1 中,是对 基本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99 年20XX 年,工 业部门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为正,并且通过了 1%的显著 性水平的 t 检验。从总体上看,外资投资企业的资产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可以带动行业中内资企业的产出增加 0.33 个百分点。 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Kd 的 系数为正,也通过了 1%的显著性水平的 t 检验,表明内资企业 的资本投入对行业经济的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Ld 的系数不 显著,说明国内企业劳动力投入的水平相对较低,对行业经济

10、 增长的贡献较小。 2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扩展模型检验。表 1 中是利用扩 第 6 页 展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制度变量、人均 RD 投入 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Kf 的系数不显著,表明单纯的外资投入,并不一定 能够促进技术溢出,而应当以其他的因素为前提,比如制度变 量、人力资本和人均 RD 投入等。 表 1 中是模型(2)去掉 kf 后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去掉 Kf 后,Kf*H、Kf*GY、Kf*RD 均通过了显著性 1%的 t 检验, 其中,Kf*H、Kf*GY 对技术溢出存在正效应,表明外商直接投 资的进入,若要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11、,的确需要以一定的东道国 人力资本和东道国制度环境为前提条件。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 的提高和制度环境的改善,都会促进外资技术溢出的产生。 Kf*RD 的系数为负,这是因为 RD 具有创新能力和吸收能 力两方面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技术溢出,主要是通过 RD 的吸收能力实现的。由于目前我国的 RD 吸收能 力较低,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未通过与 RD 结合促进内 资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影响了内资部门的产出。 四、 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FDI 虽然对全国样本存在正的技术溢出 效应(分析结果表 1 中) ,但是 FDI 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并不 是主动的,而是需要与东道国的一定的人力资本水平

12、和良好的 制度环境相结合(分析结果表 1 中、) ,所以建议如下: 第 7 页 1 提高专业人才的人力资本存量。宏观上讲,提高人力 资本水平,才能提高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只有将各地(下 转第 81 页)区人力资本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 FDI 的技术溢出正效应。而对于微观企业来说,企业内相应技 术的专业人才存量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直接影 响企业对引进行业内专项技术的吸收效果以及对所吸收的技术 向现实的产品,进而向企业的效益的转化能力。同时,人才存 量构成整个国家(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促进整体 的技术溢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提高 RD 的吸收能力,实施

13、不同的开放政策。为 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自 主研发能力,促进企业与技术水平较强的国外企业、研发机构 的合作。实施不同的开放政策,对于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可 以采取开放政策;对于高科技行业,由于内资部门的市场份额 下降和人才流失,会造成向外资企业的逆向技术扩散,所以高 科技行业应采用逐步开放的政策。 3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建立有利于其竞争和能 促进其自主研发的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保护知识产权。二是,逐步建立支持创新支持体系和创新风险 承担机制。三是,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性障碍,打破行业 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四是,

14、建立由企 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 第 8 页 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健 “技术溢出”的几个问题天府新论, 2000, (5) 2江小涓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国际经 济评论,20XX, (3) 3陈涛涛中国 FDI 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世 界经济,20XX, (9) 4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 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 20XX, (5) 5赖明勇,包群,阳小晓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理 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XX, (6) 6方希桦,包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 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XX, (7) 7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 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 (12) 8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 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XX, (6) 9沈坤荣,李剑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 验研究经济研究,20XX, (5) 第 9 页 10何洁,许罗丹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技术 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文汇,1999,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