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2019高三12月调研15篇标杆作文点评、作文导写和评分细则.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55984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2019高三12月调研15篇标杆作文点评、作文导写和评分细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2019高三12月调研15篇标杆作文点评、作文导写和评分细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2019高三12月调研15篇标杆作文点评、作文导写和评分细则.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广州 2019 高三 12 月调研 15 篇标杆作文点评、作文导写和评分细则 2018-12-28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 世纪 80 年代,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他们发愤图强,为国家带来新气象。 20 世纪 20 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赴汤蹈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20 世纪 50 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创造无数奇迹。 20 世纪 80 年代,大量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发展,书写别样人生。 21 世纪,出现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作为一

2、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 年,读了上述材料,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 (2016 分) 二等 (1511 分) 三等 (106 分) 四等 (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3、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 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

4、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 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 有创意: ? 见解新颖 ? 材料新鲜 ? 构思新巧 ?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缺题目扣2 分;不足字数,每少50 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 分。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2019 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学科作文题,采用近年全国高考一直使用的新材

5、料作文题型。考生须在阅读题 目所给出的材料以后,按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写作。 (一)对于材料的理解 题目中的材料选取了三个世纪五个不同年代的时间段,在时间的纵轴中呈现身处该时段的中国青年在走向世界与回 归中国的时代选择上所体现的人生截面 2 19 世纪 80 年代, 首批官派留学生被召回国。这批学子受到欧风美雨熏陶,回国后奋发有为,是中国矿业、 铁路业、 电报业的先驱。 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的詹天佑即在此列。他们中还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 20 世纪 20 年代,大批留学生回到祖国。他们中有声名显赫

6、的革命家,更有为数众多的无名英雄。他们中的中共党 员、优秀分子为改造中国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作做出 了巨大贡献。(1937 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国时,近6000 名留日学生在两个月内几乎全部回国,2000 多名在欧美读书 的留学生也返国参战,占留学欧美人员总数的一半。) 20 世纪 50 年代,一批批留学生冲破重重阻碍,投身新中国建设。他们创造了新中国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事业的诸 多奇迹,华罗庚、邓稼先、钱学森等便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渐次拉开,国内多地涌现“出国潮”。许多中国青年远赴海外,谋求新的发 展机

7、会,他们在异国的大地上,书写或成就了别样人生。 步入 21 世纪,随着改革开放数十载的成果逐步显现,发展迅猛更具活力的经济态势、兼容并蓄更具灵活性的激励 政策,都为有志青年提供了更好的逐梦平台,于是又出现了留学生“归国潮”,同时,中国也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 目的国。 总体上说来,前三个年代的青年书写的都是留学归来扎根华夏奏响青春华章的人生故事,后两个年代则以出国潮和 归国潮的现象对举来呈现时代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但无论哪一个年代,青年人的选择与其所处的时代乃至国家的 发展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青年人的成长与其所处的时代乃至国家的发展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显然,材料 中包含着个人与时代、个人与国

8、家的立意导向和表述横轴。 纵、横双轴交织,形成抚今追昔的思想空间、代代传递的家国情怀和极具张力的时代强音,以期激活时代青年更具 活力的人生思考和更有格局的人生选择。 (二)对于引导语与写作要求的理解 1. 引导语“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既是对材料内容的总括,更是对立意和写作 的方向作了明确的引领与限定。考生必须以当代青年的独特视角来解读材料,审视青年与时代、 青年与国家的关系, 并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思考个体如何做好人生选择,走好人生道路,从而勾画人生蓝图、 谱就青春乐章。 2. 写作任务“作为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读了上述材料,

9、你会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就此写一 篇文章,与你的同龄人分享。”指令非常明确。写作者的身份: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同 龄人;写作内容:读了上述材料之后的感触和思考;写作目的:分享感触与思考。 二、关于是否符合题意 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材料所提供的不同时代“留学与归国”的写作材料,按照“青 年与时代”的写作方向,在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题目中所提供的写作材料与写作方向是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的主要依据。 题 意 内容分文章特征 符 合 题 意 一类上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与青 年”为写作方向,并深入

10、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思想深 刻;明确“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的作者 身份和“同龄人”的写作对象,表达精彩,有若干亮点 一 类 中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 “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能揭示两者的 内在联系,但内在联系揭示得不够深入;能 明确作者身份为“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 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为“同龄人” 一 类 下 紧紧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 “时代与青年”为写作方向,能清晰点明两 者的联系;能明确作者身份为“正在求学路 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象为“同 龄人” 3 二 类 上 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以“时代 与青年”为写作方向,未能明确揭示材

11、料内 容与写作方向的联系;暗含作者身份为“正 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写作对 象为“同龄人”,但不清晰 二 类 中 提及“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又提及 “时代与青年”这一写作方向,但仅侧重于 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仅仅是点到;作者身 份和写作对象不清晰 二 类 下 只围绕“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忽略 “时代与青年”的写作方向,没有体现作者 身份,没有提及写作对象 基 本 符 合 题 意 三类 只以“时代与青年”为话题,未涉及“留学与归国”的 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及写作对象。 或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及“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和 “时代与青年”的写作方向,但文章主体部分与这两者

12、 均无关系 偏 离 题 意 四类 完全脱离“留学与归国”的材料内容,完全忽略“时代 与青年”的写作方向,完全没有体现作者身份,没有提 及写作对象,仅选取材料或引导语或要求中的孤立的某 个词语展开论述,如“别样”“风气”等,文章与材料 内容、写作方向、写作对象等完全无关 三、关于“明确文体” 考生可以选择多种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诗歌等,评卷员应对考生所选择文体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评 分。 题目要求“明确文体”,就是选择了一种写作文体后,其文体特征要突出。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四、关于“分等评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文体、语言等为重点,全面衡量。内容项与表达

13、项的评分应在相同或相邻的等级 内,不得跨等评分。 (二)发展等级 基础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 发展等级的几个项目,其实体现的是作文中的亮点,依次有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只要有若干点突出就可 以按等评分,其给分与内容和表达的给分一般来说是相应的。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要鼓励考生作文出亮点。对于 亮点突出,确实写得好的文章,就应该依据评分标准给予高分。 五、其他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 分;不足字数,每少50 个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 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 个字扣 1 分) 2.

14、 400字以下的文章,2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字以下的文章,10 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5. 只写标题的,给1 分,不评0 分。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侃考试,调侃评卷老师的内容,可以打0分。 6. 只写标题的,给1 分,不评0 分。 7. 完全空白的,评0 分。 (三)套作与抄袭判定 4 套作的,适当扣分;套作就是把预先准备好的作文材料,机械地理解作文题,生硬地套用。判定为套作是比较严重 的,不应将套作的判定扩大化。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判定为抄袭要有依据。 【样卷 1

15、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开篇先述五四青年“ 中国不亡, 有我 ” 的承诺, 再接新时代青年“ 中国有我 ” 的宣言。 将时间跨度百年的两个片段剪 接在一起,彰显不同时代中国青年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坚定,简洁有力,呼应标题。 第二段回顾了中国留学生的百年历史,紧扣题目中的材料,热情讴歌了留学学子在不同时代始终与祖国共命运的人 生选择。 第三段从中国发展的今昔对比入手,阐述了中国的崛起与中国青年的关系。 第四段引用鲁迅先生“ 摆脱冷气,向上走” ,针对当下中国青年在留学选择中的不良心态,提出“ 今日之我,逐明日之 阳” 的建议。 第五段列举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热血奋斗,呼吁青年们不论出

16、国与否、身处何方,都心系祖国。 结尾以包含激情的文字,发出“ 中国建设,有我们” 的誓言,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作者格局阔大,眼界高远,文采斐然,笔力雄健。从历史到当下,从时代到青年,在时空两条线索的交织中组织文 章,既建构了极具张力的时代背景,也发出了青年矢志建设祖国的时代强音。 不足在于第二段“ 留” 字误写作 “ 流” ,有个别句子不够流畅。 发展等级打在 “ 丰富 ” 和“ 深刻 ” 上。 评分: 20+19+20-1=58 2 号文 评语: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紧紧围绕 “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以 “ 时代与青年 ” 为写作方向,并深刻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 思想深刻,

17、立意符合题意。 文章开头以围炉夜话引入,联想到材料中的留学归国者, 指出他们携初心远行, 归来时不染纷杂。 文章第二段描述留学归国者的情境,紧扣材料,句式整齐,富有画面感。进而引导读者思考其因何远 行,又缘何归来。 文章第三段,提出了出国留学的两层意义,一是让自我面向世界,认识世界,二是深造提升。提出作 为青年人应当为国家的发展而自我提升,这是远行的初心。 文章第四段,承上启下, “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揭示出国回归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 活力。 文章第五段,写今日的中国,正敞开一方沃土,待青年归来植根。回应前文,进一步深化主题, 文章结尾呼吁当下青年在求学路上奋斗之时,不忘初心

18、,不染纷华。回扣标题,挚语切切,意蕴深长。 文章的语言清新流畅,但饱含深情,既有深沉的思考,又具开阔的眼界。文质兼美,不失为一篇优秀 的考场作文。 不足之处在于未满800 字,文章内容略显单薄。 发展等级打在 “ 深刻” 和“ 文采” 上。 评分: 19+20+19=58 5 3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从有留学经历、写出了振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人的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梁启超先生写起,从 自己对留学与中国、与青年、与新一代青年的我们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提出了“ 留学对于中 国,是一扇窗户 ”“留学对于中国,是一条道路”“留学对于我们新一代人,是一种选择” 的思考,最后对 同

19、龄的 “ 朋友们 ” 提出了 “ 投身中国发展的时代之潮 ” 的呼告。 文章既能紧紧围绕 “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又能以 “ 时代与青年 ” 为写作方向,并深入揭示两者的内 在联系,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文章总体结构清晰,先向读者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由宏观到微观逐层地分析问题,结构严谨。 文章的身份意识和读者意识明确,始终站在 “ 一名正在求学路上努力奋斗的当代青年” 的立场,向“ 同龄 人” 分享自己的思考,用语、用词恰当。 发展等级打在 “ 深刻” 和“ 丰富” 上。 评分: 19+19+19=57 4 号文 评语: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紧扣 “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

20、,准确把握了 “ 时代与青年 ” 的写作方向,并深入揭示了青年与时代、 中国的内在逻辑关系, 着重论述了当代青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肩负历史使命, 努 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章开头用极富深情的语言扼要地解读材料,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直截了当,大气磅礴。 文章的主体部分,先简明而深刻地阐释了材料,明确指出“ 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精神” ,并高度赞美 了历代学成归来的先辈们为国家民族建立的不朽功勋;再回归当下,强调新时期新气象下的中国当代 青年应该努力追寻先辈之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奋力前行,助力中华复兴梦的实现,并为身为当代青 年的我们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思路清

21、晰,层次分明,论证充分,思维缜密,中心突出。 文章结尾引用名言警句,扣题点题,首尾呼应。 文章忠于材料又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语言表达流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句式参差错落,足见学 生良好的语言功底。 发展等级打在 “ 丰富” 和“ 深刻” 上。 评分: 18+18+19=55 评语: 6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本文的成功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审题准确,立意鲜明。紧紧围绕“ 时代与青年 ” ,在青年留学应该 “ 求什么 ” 的方向上提出了自己 深刻的见解。 文章第一段由留学现象引出一个问题“ 师夷之技, 所求为何? ” 第二段顺势提出观点: “ 在 我看来,无论是晚清的官派留学生,还是今时今日

22、(的)留洋学子,师夷之技的目的是 当自强 ”,对 留学现象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全文的论述始终围绕这一观点展开,不蔓不枝,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结构清晰,论述有力。文章从历史上的留学谈到今时今日的留学,再到具体的人事, 条理清晰; 论述时能围绕论点, 作辩证分析, 凸显“ 时代与青年 ” 的关系,说服力强。例如文章第三段, 紧承上文, 结合材料论述不同历史时期的留学生最终选择归国回到“ 振兴自强的道路上。 ” 第四段,笔锋一转,从 反面切入,指出 “ 奔赴远洋的洪流中,不少人迷失了自己” ,进而剖析原因: “ 彼时中国尚未崛起,我们 所师夷之技 ,尚未令我们 自强”。第五段,再次结合具体的例子、现

23、象,强调“ 如此盛况 ” 源于我们 “ 师 夷之技 ” 后的自强。整个论述环节,思路清晰,层层推进,章法老到,周密严谨。 此外,文章的写作身份明确,语言表现力强,亦是一大亮点。不足在于:对象意识可更明显一些;第 三段第一行 “19 世纪 70 年代” ,据材料,应为 “19 世纪 80 年代” ;个别语句稍显冗长。 发展等级打在 “ 深刻” 。 评分: 17+18+17=52 6 号文 评语: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 文章围绕 “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回顾历史上留学生对国家的贡献,提出今日青年应当继续书写中 国发展篇章的主旨,符合题意。 文章首段概括历史上青年学子留学归来,解救民族危难

24、, 探索发展的史实。 第二段提出今日中国的发 展当由青年继续的观点。 第三段是文章第一个分论点, 结合丰富的人物事例, 指出青年曾起到带领中国冲破黑暗,迎接光明的 重要作用。本段内容较为充实,叙议结合紧密,可惜李鸿章一例误用。第四段承上启下,由历史中的 为时代拼搏的青年过渡到当今的青年,作者用我们这代青年听历史上的留学青年事迹作过渡,设计较 为巧妙。第五段是文章第二个分论点,在两个带有辩证色彩的设问后,提出当今青年留学回国是承担 时代责任体现的判断。 作为结尾的第六段和第七段在回顾青年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基础上,呼吁当今青年应承续先辈 精神,明确责任意识,为明日中国创造辉煌。 文章围绕青年

25、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展开联想议论,由古及今,结构层次清晰,方向正确。不足在于一例 用错,且与同龄人分享的意识略为不足。 发展等级打在 “ 深刻” 和“ 丰富” 上。 本文标题出现一个错别字“ 咎” ,扣 1 分。 评分: 17+17+17 51-1=50 7 号文 7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 作者开篇引用材料之后转入对现今社会越来越多青年出国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中心“ 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 ” 。 文章主体部分从两大方面去论述中心。先讲从“ 五四运动 ” 的爱国青年到鲁迅、胡适等优秀的归国留学 生,再到冲破重重阻挠归国的钱学森等科学家,来论述留学生们运用自己学习到的先进文化推动中国

26、的发展, 因为他们心中有一颗 “ 回报祖国而发奋学习的一颗求知心” 。 接着再讲 21 世纪中国留学生的 “ 归 国潮” 也是因为 “ 携带满腹知识和力量要献身中国建设中” ,这两大方面都是围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这个中心的。 最后再谈现在中国有很多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朋友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尾照应前文 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知识青年,留学意味着更多有为青年将会出现,再以中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收束全文。 本文内容充实,中心突出,符合题意。 表达文从字顺,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字迹工整。 但是第五段的关于中国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论述没有再扣住留学青年回报祖国这一论点,略显不足。 发

27、展等级打在 “ 丰富” 和“ 深刻” 上。 评分: 16+16+16=48 8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开头简洁,思维严密,围绕“ 留学与归国 ” 的意义进行思考,从而提出当代青年在时代发展中的重 要性。 正文部分以 “ 时代与青年 ” 为写作方向,紧扣中心谈当代青年的际遇和时代价值,观点鲜明,对青年在 当今时代的力量能进行较好的分析。 文章的分析论证有一定逻辑性,扣题意识较强,首尾呼应。 但是文章内容略显单薄, 文章的四五六自然段都在重复论述青年是社会的力量,角度单一。文章结构 层次不够清晰。 评分: 15+16+16 47 9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开头

28、先指出青年是当代发展的推动力,写出了青年的在现时代的意义。第二段紧扣材料, 选取了 材料中的三个内容论述 “ 大批留学生们回到自己的祖国,为自己的祖国奉献力量” 的观点。第三段宕开 一笔,提出了 “ 是否觉得出国留学是帮助国家建设的唯一出路” 的问题,并做出了相关的解答,有自己 独特的思考与见解。 第四段作者先表明自己的身份, 指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在这个大时代中发挥自己 的长处,做一个有用的人。最后,作者结合自身实际,表明立场,点明中心。 全文结构思路清晰,任务完成良好。不足之处是文章只在第二段围绕“ 留学与归国 ” 的内容加以叙述概 括,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文章第三段开始就谈当代青年与时代的

29、关系,不再涉及“ 留学与归国 ” 的内 容。 发展等级打在 “ 较深刻 ” 上。 8 评分: 15+15+15=45 10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能够围绕 “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展开论证,也有提及“ 时代与青年 ” 这一写作方向,文章结尾提 到我们该怎么做,点到了写作对象。能基本完成写作任务,符合题意。 文章第一段从 “ 时代与青年 ” 入手,回顾了我国曲折的发展历程。从第二段开始详细地解读材料, 也能适当举例, 如在第二段中运用张謇的例子论证当时的有识之士发愤图强,为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 段以洋务运动为例,论证官派留学生们归国建设国家的情况。对材料的解读比较具体。

30、 不足之处在于文章的主体部分侧重于对材料的扩写,缺乏对“ 留学与归国 ” 和“ 时代与青年 ” 内在联系的 揭示,思想不深刻。对后两则材料的扩写也是仓促结束,文章结构不太合理。 发展等级打在 “ 较丰富 ” 。 评分: 14+14+14=42 11 号文: 评语: 本文为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能围绕 “ 留学与归国 ” 和“ 时代与青年 ” 来写。文章的分析论证较好,有较强的扣题意识。对“ 留学发 展” 还是“ 国内发展 ” 有自己的比较和思考。 文章开头概述并分析材料, 并由此指出当下出现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段对当下一些留学 现状进行观察和分析,侧重于对负面的情况的剖析,有一定的见

31、解和反思,但思维不够全面,且偏离 了“ 时代与青年 ” 的写作方向,是文章的主要不足。 发展等级打在 “ 较有创意 ” 。 评分 14+13+13=40 12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开头并举三例引出观点,选材适当,观点明确。但写作对象不够清晰,完成任务的意识较弱,且 处理不够简洁。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 “ 时代与青年 ” 为写作方向,但从第三段起脱离了“ 留学与归国 ” 的材料内容,未能 清楚揭示材料内容与写作方向的联系。几个段落间也未能建立起有机关联,行文思路较为混乱。 文章结尾较为仓促。 发展等级打在 “ 较丰富 ” 。 评分: 13+13+12=38 13 号文 9 评

32、语: 本文属议论类二等文。 文章开头扣住材料,指出人们虽然选择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建设强大的祖国,引出“ 正在求学路上 的努力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与担当” 的观点。 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 “ 担当,是一种义无反顾 ”“担当,是一种道德的坚守”“担当,是一种努力与坚 持” 三个方面阐述对 “ 担当” 的认识,并分别举了钱学森、 贺建奎、屠呦呦三个例子作为正面或反面的论 据,具体表达对 “ 担当” 的理解。最后一段,总结前面三段的论述,再次强调我们要有担当意识。 文章仅在开头一段扣住了材料和写作任务,主体部分则基本偏离材料内容与写作方向;中间三段与结 尾都是以 “ 担当” 为话题展开,所举例

33、证也只有钱学森与“ 留学与归国 ” 有关系。 文章语言通顺。 发展等级打在 “ 较丰富 ” 上。 评分: 11+12+11=34 14 号文 评语: 本文属议论类三等文。 本文在开头提出的观点“ 中国强大了,有自信了” ,不是来源于材料,而是来源于一组空降的关键词。 文章主体部分具体分析 “ 中国强大了,有自信了 ” 的三个原因。其一,这来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魄 力。其二,来源于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归功于中华民族选择的方向。在论述三个原因时都 有提及材料内容 “ 归国与留学 ” ,但没有过多的分析,和论点联系也不紧。 结尾部分,用粤港澳大桥事件证明中国的自信。 本文完全忽略了 “ 时

34、代与青年 ” 的写作导语,没有体现作者身份,也没有提及写作对象。 发展等级打在 “ 略显丰富 ” 和“ 略显文采 ” 上。 评分: 7+9+8=2 15 号文 评语: 本文属于议论类四等文。 这篇文章由留学生在海外频频发生安全事故写起,提出留学生在海外应该注意人身安全的观点,接着 给出三个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再次表明留学生应注意自身安全的观点。 全文虽然完成了 800 字的写作任务,结构也符合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但是,这篇文章既没有关注材 料所涉及的 “ 留学与归国 ” 的内容,也没有突出 “ 时代与青年 ” 的思考方向,缺乏清晰的对象与任务意识, 内容偏离题意。 发展等级打在 “ 略显丰富 ” 上。 评分: 5+7+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