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6335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易错集训: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易错集训1、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术B.纸、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术、司南、纸D.活字印刷术、司南、纸、火药2、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这段话反映出( )A.中国古代发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着资本主义发展因素3、老子中有:“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这一时期的数学成果还有( )A.发明度量衡 B. 九章算术C.出现珠算法D.周髀算经4

2、、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C.指导古代的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5、图片关羽在“刮骨疗毒”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用“四诊法”号脉B.使用了外科手术C.查阅了黄帝内经D.参考了本草纲目6、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7、诗经小雅中

3、以诗歌的形式记载了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对此项记载理解正确的是( )A.诗经具有写实风格,该记载为可信史料B.小雅为西周王畿正乐,该记载为原始史料C.文学作品都是虚构的,该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文学作品源于现实,该记载有一定史料价值8、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楚辞是春秋时期由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D.楚辞大量采用象征、比喻手法来表达诗人对祖国人民的忠诚热爱9、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

4、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10、我们说宋词是对唐诗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它()A.起源丰富复杂B.语句严谨对仗C.风格豪迈奔放D.句子可长可短,便于抒发情感与演唱11、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 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 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 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科考功名的需要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D.国家政策的影响12、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

5、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C.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13、在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不同字体的 “和”字方阵先后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了汉字书法艺术 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热爱和平、期盼世界和谐的理念。 下图所列的“和”字中,就书法艺术而言.属于草书的是( )A. B. C. D. 14、下图是雍正二年批河南巡抚田文镜的奏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

6、也,勉之!”据此可知( )A.表明白话文使用范围突破民间 B.说明此时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C.反映当时已出现君臣平等思想D.正文所用字体在汉代开始盛行15、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傩戏16、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 。”当时的“社会状态 ”下,兴起的还有(

7、)A.文人画B.农书C.昆曲D.风俗画17、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C.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D.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司南材料二:韩非子有度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 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速失方向)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

8、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请完成:(1)材料一所示仪器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最初样 式,它在后来发展成为什么?中国的另外三大发明是什么?(2)从材料二来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其功能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外国用罗盘针”的影响是什么?(4)待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19、文学艺术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 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材料二:材料三: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曰绝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

9、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举例说明“屈原的缠绵悱恻”。(2)材料二中的两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很大的不同,造成 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0、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宋代以后达到了高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现察下列图片:材料二:(1)图一作者是谁?这幅作品是什么风格的绘画作品? 以什么而著称?你从图中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图二是什么风格的作品?这种绘画艺术风格流派有 何特点?其形成的背景又是什么?(3)指出上面四幅图片所示汉字各是什么书体?图四所 示书体的黄金时期是

10、在什么时候?这个时期书法艺术的 创作有何特点?为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调动所学知识可知,司南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纸,火药正式出现于唐朝,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宋,据此得出答案为A。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表述错误,世界文明是多元的;B项与题干内容不符;D项表述 错误三大发明是在封建社会时期产生的;C项科学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观点。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成就。老子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商周时期就出现了规、矩这两种测绘工具。规即规,矩是直角拐尺,用来画直线形。商代甲 骨

11、文中已有规和矩的象形字。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工具被普遍用于测量和几何作图。随着春秋时期 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中要求度缺的基本工具也出现了。故A项正确。B项,九章算术是两汉时期的数学成就。故B项错误。C项,珠算法出现在元朝时期算盘出现以后。故C项错误。D项,周髀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历法成就。统治者重视历法编订是为巩固其统治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由于历法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因此.要保护其经济基础必须重视农业,要促进农业发展也必然会重视历法的编订.故C项正确。A、 B、D项都不是

12、统治者编订历法的主观目的.均排除. 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医学方面的成就。根据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古代医学成就出现的具体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A、BC三项成就均出现在三国之前,所以有可能在“刮骨疗 毒”中被借鉴,而D项出现于明朝.所以不可能在三国时期出 现,故选D项。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得出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明清时期,在经济上,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在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

13、虽属事实,但在当时尚未造成严重恶果,不足以影响中国的社会变革,并不是主要原因;C、D说法错误,故选A。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诗经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一定反映,但其记载并不都是“可信史料”,A项错误;文学作品源于现实,是对时代的间接反映,并非“原始史料”,B项错误;诗经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源于现实但不等同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定反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项正确,C项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即屈原是战国时期人而不是春秋时期的人,故A项是错误的。 9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

14、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的,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宋词的特点是句子可长可短,改变了唐诗严格的押韵对仗,便于抒发情感。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元曲兴盛的原因。依据材料可知,元代戏 曲地位的提高,部分原因是科举的中止.使才子们无法考取功名.转而在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所以根据选项分析可知,D项符合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与儒道伦理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材

15、料“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体现了小说对社会价值观念的诱导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到小说,没有涉及到官方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是顾炎武批评小说败坏社会风气,而不是佛教批评儒学败坏社会风气,故D项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1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阅读雍正皇帝的批文可知,雍正皇帝的批文明显体现了白话文的特点,通俗易懂,皇帝都在使用白话文,说明白话文的使用范围突破了民间。故A项正确。B

16、项,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处于雍正七年( 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君主专制在此达到了顶峰, 但是与该奏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雍正时期,依旧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臣之间是不平等的。故C项错误。D项,正文所用字体为行书,行书在两晋时期逐渐盛行起来,并非从汉代开始盛行。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风俗画等属于文化世俗化倾向的表现,体现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的文人画属于高雅文化倾向,由此可以判断A项符合题意。 1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首先要关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之中叶”,然后根据“讲世情”并联系明朝的社会背景可知,C项符合题意

17、。 1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清代乾隆年间,四大徽班陆续进人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故C项正确;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18答案及解析:答案:(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2)战国。辨别方向。(3)为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地理 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或答新航路的开辟)。它也是资产阶级建立 世界市场和殖民扩张的技术条件之一。(4)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18、,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 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解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和影响以及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第(1)问阅读图片可知司南是指南针的最初样式,然后列举 其他三大发明第(2)问注意材料出处,韩非子是战国时期韩 非的著作,注意关键词“以端朝夕”。第(3)问考查指南针在新航路开辟中的重大作用。第(4)问考查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落后的 原因,即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19答案及解析:答案:(1)屈原离骚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楚国 和人民的无限热爱。(2)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前者生活在盛唐时期.后者生活 在唐由盛转衰时期。(3)国家分裂.政府苟且偷安,外族侵扰。解析:第(1)问,“缠绵

19、悱恻”体现了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和 爱国主义情怀。第(2)问,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 映。结合二人生活的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回答。第(3)问,注意 材料中的关键句子“西北望长安”“不肯过江东”“但悲不见九州 同”,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回答。解析: 20答案及解析:答案:(1)作者是张择端;是著名的风俗画;以描绘当时的市民 生活而著称;从图中可看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普通市民的曰 常生活,宋朝人的服饰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 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2)图二是文人画;其特点是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其形成的背景是:元明清时期,尤其是明清时期, 随着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皇权的空前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现,文人的“避世”情绪增强。(3)图三是行书;图四是楷书;图五是草书;图六是小篆。图四所示书体是楷书,其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在唐朝;创作特点:唐 朝楷书讲究法度与规范。原因:封建王朝的兴盛时期,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