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6853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知识专题训练:9古代希腊、罗马文明.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训练 9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训练 9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再练高考题 1(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公元前 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 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 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答案 C 解析 C 对: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等都强调人 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希腊哲学的主题由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的转变。A、B、D 错误 : 神、自然、 政治均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2(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

2、中,诸神的 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 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反映的是人文主义,古代希腊人文主义 精神传播寓于神话传说之中,B 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故 A 项错误;启蒙运动 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故 C 项错误 ; 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故 D 项错误。 3(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 好人往往

3、贫穷 ; 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 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 ) 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 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 答案 D 解析 D 对 : 根据材料, 梭伦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注重人的精神生活, 因此具有人文精神。 A 错:材料未涉及,且梭伦改革保留了奴隶制度。B、C 错:材料未涉及,且梭伦改革保留了奴 隶主贵族的特权,实行财产等级制,承认贫富差别。 4(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 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A法

4、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解析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法官从 30 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 其 权力是公民群体赋予的,有权审判公民大会及其他机构的各项事务,监督公职人员,这就体 现了陪审法庭所具有的公权力的来源,B 项正确。 5(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 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答案

5、 D 解析 雅典执政官一般由公民大会选举才能执政上台,僭主没有通过选举,因此被流放,D 项正确。 材料信息 “一般出身贵族” 说明僭主并不都是贵族, 因而无法说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政治生活与法制的关系,B 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平民是否有 政治权利,C 项错误。 6(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 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 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 务。这些宣誓旨在( ) 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 答案 D 解析 官员、 陪审员以及 18 岁青

6、年男子在执行公务或行使权利之前都要宣誓, 可见这种宣誓 是为了防止他们在工作中出现以权谋私、 妨碍公平公正等问题, 增强责任意识, 故选 D。 A、 B 两项仅涉及官员,C 项只符合青年男子,故排除。 7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 32)公元前 5 世纪, 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 B 解析 B 对:材料中强调的是雅典公民通过谈话、论辩和说服等方式参与政事讨论,说明当 时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A 错:材料说

7、明具有谈话、论辩和说服能力更容易成功,不是必 须能言善辩。C 错: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处于发展、鼎盛期。D 错: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积 极参政议政,不是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8(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 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 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 C 解析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 雅典政府驱使雅典公民参

8、加公民大会,雅典民众“失去政治热情”的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 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公民必须参加公民大会,否则将受到处罚,这说明参加公民大会 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积极性不高,体现了雅典 直接民主的一些弊端,但并不能说明“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故 D 项错误。 9(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 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 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

9、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 C 解析 C 对:材料表明,平民与贵族进行长期斗争取得的成就是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恩格斯 的话“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的意思是,公民在法律上与贵族平等。A 错 : 贵族仍然享有特权。B 错: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是在 6 世纪,与题干中“罗马共和国时期” 不符。D 错:自由民获得公民权是在罗马帝国时期,与题干中“罗马共和国时期”不符。 10 (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 罗马法 “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 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 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10、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答案 A 解析 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从来没有消失” ,与 A 项在史实和逻辑上一致, 故选 A。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源头,但不可能“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 范” ,排除 B;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专制统治,与“民主制度”无关,排除 C;罗马法只是 对欧洲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影响,并没有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排除 D。 精练微专题精练微专题 微专题一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一般希腊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它是公民 为

11、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甚 至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 作出无条件的牺牲。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 A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C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 B 解析 A 项表述与题干中 “个人的财产永远受城邦的支配, 公民的教育、 生活方式, 甚至服饰、 饮酒、娱乐等,都受城邦的控制”不相符,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一切都按城邦的需要 来安排,为了城邦,个人要作出无条件的牺牲”得出,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故 B

12、 项正确;C 项与史实不符;题目强调的是城邦制对公民个人意识的压迫,并未牵涉规范公民 行为的积极作用,故 D 项错误。 2(安徽“江南十校”2019 年一模,32)雅典决策机制中,公民不分能力一律按一人一票的 平等原则决定事务。苏格拉底认为,这一做法是用单纯的数量平等取代了真正的比例平等, 人民大众的统治,在雅典演变成为不讲法治、抛弃道德、剥削富人的暴政。这一观点( ) A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的现实 B有助于后世间接民主从中吸取教训 C是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的佐证 D代表了全体居民对政治现实的不满 答案 B 解析 苏格拉底的评价反映了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 对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借鉴作

13、用, 故选 B 项;苏格拉底的评价只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所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雅典民主 的现实的说法不准确,排除 A 项 ; 在雅典享有民主政治权利的人是全体公民而不仅仅是贵族, 排除 C 项;在奴隶制社会的雅典,居民包括奴隶、妇女、儿童和公民,广大奴隶、妇女、儿 童是不能享有民主权力的,排除 D 项。 3(江苏省徐州市 2019 届期中调研,13)亚里士多德在评价雅典某一政治举措时说:“它的 制定乃是出于对那些权高位重者的防范,人民不断驱逐僭主的朋友们,这条法律的目的也正 在于此,然而在后来的几年它也被用来除去其他看起来过于强大的人。”该举措(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B提高了低等

14、级公民参政水平 C捍卫了民主同时存在缺陷 D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发展 答案 C 解析 亚里士多德对该措施的评价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可以判断是陶片放逐法,奠定了雅 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 A 项错误;发放参政津贴提高了低等级公民的参政水平, 故 B 项错误;陶片放逐法是一种有缺陷的民主监督程序,故 C 项正确;工商业经济发展与题 干没有关系,故 D 项错误。 4(天一大联考 2019 届二测,16)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在每年冬天的一次公民大会中, 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这一做 法( ) A强化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 B有利于提升官员的基

15、本素养 C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征 D确保了民主政治的顺利实施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公民大会中,都会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出些官员,然后对其进 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 , 体现了对官员的培训, 故选 B 项 ; 克利斯提尼改革铲除了贵族的特权, 排除 A 项;轮番而治是雅典公民轮流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 C 项;题 干中提及的是对官员的培训,而非实施民主政治,排除 D 项。 5 (广州 2019 调研测试, 32)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 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 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 民大会作出决定

16、。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 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可以得出雅典民主的运作方 式公开透明,故选 A 项。 6(太原市 2019 年一模)下图为古希腊城邦制度下公民大会的会场遗址。公民大会召开时, 各区公民位于四周的圆形看台上,城邦官员位于会场居下的场地中央,该会场的设计反映出 古希腊( ) A民众向往中央集权体制 B崇尚圆满和谐的政治生活 C平民紧密拥护政治领袖 D集体参政议政

17、的民主意识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公民大会召开时,各区公民位于四周的圆形看台上,城邦官员位于会场居 下的场地中央” 并结合所学可知, 公民大会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下, 集体参政议政的公民意识, 故选 D 项。 7(湖北省武汉市 2019 届一模,32)有人指出“在所有人数非常众多的集会中,无论其成员 如何组成,激情从来都会占据理性的上风。即使每个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雅典的每次公 民大会仍然是暴民聚会” 。这一言论抨击了雅典( ) A直接民主B轮番而治 C法律至上D人民主权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激情从来都会占据理性的上风雅典的每次公民大会 仍然是暴民聚会” ,这一言论意

18、在抨击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故选 A 项 ; 雅典民主政治中官职 由抽签产生,这体现了轮番而治的特点,材料与此无关,排除 B 项;雅典民主政治遵循法律 至上,材料内容无关法律,排除 C 项;材料内容意在否定雅典的直接民主,而人民主权是对 雅典民主政治的肯定,排除 D 项。 8(合肥 2019 年一模,17)抽签选举是雅典城邦的选官制度之一,随着多次雅典民主改革, 抽签选举制度盛极一时。雅典的抽签选举制度( ) A导致了政局的动荡B彰显了社会的正义 C高估了公民的素质D实现了绝对的民主 答案 C 解析 雅典抽签制度实行轮番而治,成年男性公民都有机会当选,但公民素养并非整齐划一 地高,故选 C 项;

19、导致雅典政局动荡的原因是狭隘、泛滥的直接民主无法适应政治经济的快 速发展,排除 A 项;抽签制度只是彰显了社会的表面的“公平”且只是成年男性公民间 的“公平” ,但公平不等于正义,排除 B 项;D 项“绝对的民主”一词表述不妥,且即使是在 伯利克里时期,十将军职位也和实力弱小的公民无缘,排除 D 项。 微专题二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9 (湖北八校 2019 年一模, 32)在古希腊社会中, 人与神的关系诚如让皮埃尔韦尔南所说 : “凡人们从属于神,没有神的同意,下界的任何事都成不了。”但是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 印证的“神的奴隶”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造成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希

20、腊人文主义的发达 B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 C希腊人并不是真正敬神 D希腊奴隶制工商业发达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在其他民族中得到大量印证的神的奴隶的表达,在希腊人中并不通用” 可知,希腊人虽然存在神灵崇拜,但也不完全是神的奴隶,体现了希腊人文主义精神,而人 文主义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希腊工商业的发达, 故选 D 项 ; 希腊人文主义发达是现象, 不是原因, 排除 A 项;希腊民主制度的完善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 项;题干没有体现希腊人不敬神,排 除 C 项。 10(山东淄博 2019 届一模,32)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 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21、,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 腊哲学家都( ) A推崇绝对真理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D捍卫思想自由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 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具有理性精神,故选 B 项。 11(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 2019 年一模,32)苏格拉底提出 : 人们不可能认识外部世界也 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神创造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人的理性根本不可能认 识神所创造的东西。那么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这体现出苏格拉底的哲 学思想( ) A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B属于自

22、然哲学范畴 C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D强调神的伟大价值 答案 A 解析 通过题干中“作为人只要研究好人应该做的事就可以了”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 的作用, 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故选 A 项 ;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作用, 这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排除 B 项;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苏格拉底,排除 C 项;苏格拉底 强调人的作用,而不是神的作用,排除 D 项。 12 (河南六市 2019 届二模)公元前 399 年, 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 “蛊惑青年” “崇奉新神” 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 饮毒而死。 公元前 323 年,雅典法庭以不

23、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 理的解释是( ) A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 B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 C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 D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 答案 A 解析 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面对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时的不同反应,说明苏格拉底认为虽 然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但是自己也必须遵守法律,但亚里士多德不这么认为,表明亚里 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故选 A 项。 13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法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 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这一规定(

24、) 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 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法庭审判设计处处以公正为原则,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但不 能保证是正确的判决,故 B 项正确;材料与公民的责任感无关,故 A 项排除;材料是为了民 主的需要,不能说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故 C 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辩论”这一程 序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故 D 项排除。 14(广东 2019 届二模)公元前 5 世纪至公元前 4 世纪,雅典的音乐教学由以往的“训练人的 心灵” 转向追求演奏音响的华丽, 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 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 并为专业艺术

25、家所垄断。雅典音乐教育的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民众艺术品位提升B人文精神影响式微 C文化水平快速提高D智者教育理念普及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以往的音乐教学是“训练人的心灵”体现了人文精神,而后“转向追求演奏音 响的华丽,音乐中的诗词逐渐消失,音乐演奏日益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并为专业艺术家所 垄断”说明人文精神的影响削弱,故选 B 项。 15(湖北省襄、宜四地七校联盟 2019 届一模,32)罗马从一个弹丸小国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 大洲的帝国,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被视为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其继承的主要表 现是( ) A罗马曾征服了希腊地区 B民主和法制思想同为西方文明源头 C用法律

26、来维护民主政治 D自然法精神体现了古希腊人文思想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被视为古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可知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被罗马继承, 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精神就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故选 D 项;材料强调的是罗马对希 腊文明的继承而非对希腊地区的征服,排除 A 项;希腊文明的核心是民主,罗马文明的核心 是法制,材料强调罗马对希腊文明的继承而非源头,排除 B 项;罗马帝国时期用法律维护帝 国的专制统治而非民主,排除 C 项。 微专题三 罗马法 16(河南开封 2019 届一模,32)十二铜表法规定,对他人的侵辱,处以 25 阿司的罚金。 后随着时间的发展,针对罚金由于货币贬值而失去效用

27、的问题,裁判官发布告示,不再采用 固定的罚金数额,而是随着侵害事实的差异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材料表明( ) A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 B罗马法注重保护平民的利益 C罗马法有保护人格权的传统 D商品经济推动罗马法体系完备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对他人的侵辱的惩罚,随着时间的发展,裁判官可以根据侵害事实的差异 对价款作出不同的判断,使法律能够对侵侮他人的人起到警戒的作用,说明法律一直重视对 人格权的保护,故选 C 项。 17(天一大联考 2019 届二测,17)公元 212 年,卡拉卡拉皇帝授予罗马帝国全部自由民以罗 马公民权,从而消除了帝国北部居民的公民和非公民的区别。卡拉卡拉皇帝此举( )

28、 A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B消除了罗马帝国的民族矛盾 C维护了所有罗马人利益 D适应了罗马帝国内部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题干提及的万民法普遍实施,有利于获得非公民对帝国的支持,故选 D 项;罗马帝国 建立是在公元前 27 年,排除 A 项;B 项中“消除”一词不妥,排除 B 项;万民法维护的是罗 马公民的利益,罗马人中的奴隶是受压迫对象,排除 C 项。 18(安徽合肥 2019 年二模,32)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不仅要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还要承 担诚实、善意的义务。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而 审判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

29、这反映出( ) A司法审判具有较强随意性 B公民个人权利不受重视 C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 D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检查当事人是否履行了诚实信用原则是司法人员的一项主要任务,而审判 员则通过判断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诚信原则,来裁决案件的胜与败”并结合所学可知裁决 案件的胜与败的原则是当事人是否符合诚信,反映了诚信成为审判的重要标准,故选 C 项; 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审判员随意审判, 排除 A 项 ; 材料并没有体现个人权利不受重视, 排除 B 项 ; 题干只体现诚信在裁决案件的胜负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体现诚信社会体系得以建立,排除 D 项。 19(广东茂名 2019 年一

30、模,32)西塞罗给共和国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国家是人民的事务, 但人民不是某种随意的集合体, 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体” , 据 此可知( ) A西塞罗认为政府的权力基础在于人的意志 B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 C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利在人民手中 D西塞罗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 “国家是人民的事务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体” 可知西塞罗认为统治国家的权利在人民手中,故选 C 项;材料认为政府的权力基础在于许多 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形成的集合体,排除 A 项 ; 法律是为人民(统治阶级)服务的, 排除

31、B 项;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法学家,不可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排除 D 项。 20(山东潍坊 2019 届二模,32)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概为夫权婚姻,丈夫控制着妻子的人身 与财产;后来出现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 即可取消。这一变化( ) A渗透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B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C实现了古罗马的男女平等 D标志着西方离婚法诞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罗马公民法上的婚姻概为夫权婚姻婚姻即可取消”可知这一变化渗透 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故选 A 项 ; 公民法出现是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排除 B 项 ; 根据材料 “后 来出现

32、的万民法婚姻中,夫妻双方是平等的,且当事人间的合意不存在时,婚姻即可取消” 可知罗马法提倡男女平等,排除 C 项;材料主旨为提倡平等婚姻观念,并未涉及离婚法从无 到有,排除 D 项。 21(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9 届三模,32)罗马法规定:“凡由室内向道路投弃物品致 人伤亡的, 不必受害人亲自起诉, 凡市民均可控告加害人。” 这一规定表明, 在古代罗马( ) A本国公民享有法律特权 B严禁人们投弃垃圾物品 C任何市民都拥有控告权 D注重提高人们公德意识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市民都可以控告投弃物品致人伤亡的加害人,约束人们不要乱投物品,这反映 了罗马法注重提高人们的公德意识,故选 D

33、项;“市民均可控告加害人”说明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排除 A 项;严禁的是向道路乱投物品致人伤亡,排除 B 项;任何市民都拥有控告权的 前提是向道路乱投物品致人伤亡,排除 C 项。 22(广州 2019 年一模,32)从 11 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 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 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B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C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D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干提供的时间点11 世纪末以及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 的历史现象” ,说明在 12 世纪,随着城市规模的

34、扩大,其经济发展较快,为了规范人们的商 业行为,“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成为趋势,故选 A 项。 指导练大题指导练大题 1(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 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 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迫,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 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二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 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

35、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 理性。”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材料一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依据所学知识, 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 怎样的影响?(15 分) 指导语 法律原则:据“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拷问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 原则”作答。 限定词:欧洲近代化从立法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影响” 。 试答: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西塞罗观点的认识。(10 分) 指导语 “认识”:首先明确西塞罗的观点是什么,然后把握阐释的角度。 解答依据:据材料一得出的“法律原则”和材料二关键句: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 和“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与自然和谐一致” 。 运用辩证法从正反

36、两个方面谈“认识” ,即积极性和局限性。 试答: 答案 (1)注重证据的原则;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拷问。 影响: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 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2)从尊重人性、注重证据等方面显现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是维护正义的工具;天赋人权、 人人平等的自然法观念也在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律中得以体现,但是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 性,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只要围绕此观点回答即可) 2(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秦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机

37、构名称主要职能人员构成产生办法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 管理内政、 外交、 军事, 集体选举、审查、任免官员 全体公民全体公民自觉参加 五百人议 事会 常设管理机构, 召集公民大会并提出议 题 ; 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从 10 个部落中 各选 50 人组成 抽签决定人选 十将军委 员会 执行机构,统率军队,参与政治 ; 首席 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每部落一名将军 各部落首先差额选举, 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民众法庭 司法、监察机构,审理各类重要案件, 监督公职人员 普通公民从公民中抽签决定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12 分) 指导语 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的不同政体。 认识从政体产生的原因、影响、文明多样性等角度作答。 试答: 答案 材料一反映的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上,家天下。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体、人民 主权、轮番而治;两种政体只是体制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两种政体都创造了管理国家的政 治形式,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不同政体的产生,是由不同国情决定的;不同政体 决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方向,对人类政治文明影响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