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8048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高考长句练2 高考长句练.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长句练(二) (建议用时:30 分钟) 1. (2019济南普通高中模拟)为了研究特殊温度和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状况,(已 知该地天竺葵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是 2030 ),科研人员分别在 20 和 40 培养条件下 (其他条件适宜), 测得天竺葵的部分数据如图 A; 图 B 是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 其中, 曲线 a 为日温为 26 、曲线 b 为昼夜恒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 中叶肉细胞间隙的 CO2主要来源于_。 (2)某兴趣小组测定了 2040 范围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发现 30 时净光合速率最 大,则 30 _(填“是” “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

2、的最适温度,原因是 _。 (3)若将培养温度由 20 快速提升至 40 时,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 CO2浓度 明显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 (4)从图 B 曲线 a 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 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 10 时要快,原 因是_。 (5)图 B 中,a、b 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 5 时,曲线 a 比 b 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原因 是_。 2群落演替的类型除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外,若按照演替的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 行演替。进展演替是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 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等;逆行演替正好相反。请回答下列

3、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 替?_。 (2)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烧死树木占总量的 30%60%)后, 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 是_(填“进展”或“逆行”)演替,理由是_。 (3)据调查,近 5 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 50 年 来,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请比较两种演替现象。 _ _。 3(2019青岛第一次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 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 。下图是 ALS

4、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 为膜上的结构,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 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填“兴奋”或“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 是_。 (2)图中过程与膜的_有关。 (3)据图分析,NMDA 的作用有_。 (4)ALS 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 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 压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 是_。 4(2019北京丰台高三一模)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 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即 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 (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

5、,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进而 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_去雄,操作极为繁琐。 (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 S 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 操作,极大地简化了制种程序。 将突变体 S 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 F1表现为可育,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 为 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_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_性状。 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 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 突变体 S 的 pms3 基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 育性)。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 S 的花粉可染率(%) 短日低温短日

6、高温长日低温长日高温 41.930.25.10 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 S 的 pms3 基因表达量差异 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_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ms3 基因的表 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_。突变体 S 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_条件 下不育,在_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_。 (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 S 的简要流程: _。 参考答案与解析 高考长句练(二) 1解析:(1)图 A 中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细胞间隙 CO2主要来源于 外界吸收。 (2)根据题意分析, 30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 而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由于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

7、速率,则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因此 30 不一定是光 合作用的最适温度。(3)根据图 A 分析可知,将培养温度由 20 快速提升至 40 时,该植物 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上升, 可能是因为光合作用减弱, 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速率降低。 (4)从图 B 曲线 a 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 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 10 时要快,说明夜 间 20 时, 酶的活性更强, 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 所以细胞分裂、 生长更快。 (5)图 B 中, a、 b 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 5 时,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同,但是曲线 a 比 b 反映出的生长 速率快,可能是因为 a 白天比 b 温度高,

8、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答案:(1)外界吸收 (2)不一定是 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无法确定实际光合 作用速率 (3)上升 光合作用减弱, 叶肉细胞对 CO2的利用速率降低 (4)夜间 20 时, 酶的 活性更强,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所以细胞分裂、生长更快 (5)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相同,但 a 白天比 b 温度高,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2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被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

9、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 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大兴安岭某林 区发生中度火烧后,由于该地区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光照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植株,对环境的利用充分,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逐渐复杂, 所以在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进展演替。(3)这两种演替整体都表现为生物种类减少, 属于逆行演替。但是与该地区具有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 度变快;前者是在气候的影响下,在大范围内进行,后者是在人类的影响下,短暂而迅速地 进行,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 答案:(1)发生在火山岩上

10、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 进展 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光照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 速长成新植株,对环境的利用充分,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逐渐复杂 (3)相同点:演替类型 均为逆行演替。不同点: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 演替速度变快;前者是在气候的影响下,在大范围内进行,后者在人类的影响下,短暂而迅 速地进行 3解析:(1)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加,导致 Na的内流,形成动 作电位。分析图示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 NMDA 结合后,促进 Na内流,突触后膜产 生动作电位,导致下一个

11、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2)图中过程表示突 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3)题图 显示 : 谷氨酸与 NMDA 结合后,促进 Na内流,可见 NMDA 的作用有 : 识别谷氨酸、运输 Na。(4)ALS 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 Na过度内流,而 Na过度内流,会使神 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最终使神经细胞因吸水过多而导致水肿破裂。某药 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结合 ALS 的发病机理可推知,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 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后膜

12、Na内流、 或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最终导致突触间隙谷氨酸的含量减少。 答案:(1)兴奋 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 NMDA 结合后,促进 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 作电位,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2)流动性 (3)识别谷氨酸、运输 Na (4)升高 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 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 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答对其中的任意一点即可) 4解析 : (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 F1是杂合子,自交后 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不能稳定遗传,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母本去雄。 (2)将突变体 S 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

13、F1表现为可育,说明不育性状为隐性性状;F2中可 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 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 1 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过程 是指通过转录形成 mRNA、再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 pms3 并不编码蛋白质,因此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 RNA 的合成量。表中信息显示 : 在日照长 度相同的条件下,花粉可染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柱形图显示:在 日照长度相同的条件下,pms3 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 综上信息可知:花粉育性变化与 pms3 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 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 粉育性越高)。分

14、析表中信息可知:突变体 S 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育性 最高,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突变体 S 在长日高温条件下雄性不育, 据此,可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 S 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 S 植株上所结的种 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突变体 S 在短日低温条件下雄性育性最高,因此可在短日低温 条件下,使突变体 S 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 答案:(1)F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母本 (2)1 对 隐性 RNA 花粉育性变化与 pms3 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 基因的 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 长日高温 短日低温 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 S 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 S 植株上所结的种子 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 S 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