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794797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62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都的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故都的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故都的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故都的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故都的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ppt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故都的秋 1. 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和写景手法,如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等,深 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优美、精警的语句所蕴含的深厚意味。 3. 结合作者思想、创作风格及时代背景,探究作者抒发的思想感 情。 素养目标素养目标 郁达夫(1896 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 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 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 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任教。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1938 年,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因在南洋从事抗日

2、活动 ,1945 年9 月17 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 腊。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一生著述宏富,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有短篇小说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中篇小说出奔 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等,短篇小说集沉沦等。 作者简介 郁达夫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 主观色彩。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 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 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散文则直抒胸臆, 具有率真、明丽、酣畅的风格。 “故都”(北平)点明描写 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 字交代时令与描

3、写的内容,与“ 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 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优美境 界,明确而深沉。 题目解说 写作背景 经历了北伐战争、反革命大屠杀、日本侵占东北等战乱后,国民党 的统治令当时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感到迷惘和苦闷。 从1921 年到1933 年,郁达夫将相当大的精力投入文艺活动并进行 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郁达夫1933 年月由上海迁居 杭州,在那里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过着一种闲 散的生活。他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以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 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优秀的游记,这是 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

4、出了极大贡 献。1934 年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 尝了这故都的“秋”味,并于此年8 月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 秋。 资料链接 新文学生力军创造社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1921 年6 月 ,由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郑伯奇等人于 日本东京发起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 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于自己“内心的 要求”,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 烈共鸣,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的一支生力军。后期与太阳社一起大 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 年2 月,创造社被国民党政府查

5、 封。 课文探究 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赏析下面重要的句子。 开篇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征。“悲凉”即悲 哀凄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词,这里用来形容故都之 秋的特征,是作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之秋色,与自 己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可是啊来得悲凉”一句,领起下文,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的 秋的特色,可谓文眼,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2.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 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名花”具有高贵典雅的气质和姿态,开放时总是处于一 种很柔和很内

6、敛的状态;“美酒”应以品为主,品到半醉便 恰到好处。说秋不是名花、美酒,是从反面设喻,作者认为 在欣赏名花、品尝美酒时,花半开、人半醉的状态才是最佳 的,但要想领略这非名花、非美酒的秋,必须处于一种全 开、全醉的酣畅淋漓的状态,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秋。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感受。落蕊铺满地,写视 觉形象;脚踏落蕊,写触觉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 独徘徊,无人可与之交流,只好与自然交流,透露出作 者孤独、落寞的心境。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 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 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北方有故都,故都是许多朝代的都城所在 之地,有许多文

7、人在这里飞黄腾达,也有许多 文人在这里铩羽折戟,所以说,只有置身故都 ,才能深刻体会到“秋的深味”。 4.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 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黄酒之与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 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 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 美,北国之秋秋味刚烈;“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秋 狭仄,北国之秋大气。这些比喻形象地将南国之秋与北国 之秋进行了对比。 5.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 ,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段话故作惊人之语,总括全文,照应开头,用两个 具体的数字和“零头

8、”,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 秋的赞美和眷恋,流露出深沉的忧思和孤独之感。 6.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 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内容小结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作者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 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赞美及眷恋故都之 秋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深沉而炽 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社会颠沛流离、 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情。 深入探究 作者选取了故都的秋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 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的“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漏下 来的日光”,在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

9、秋 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秋蝉的 衰弱的残声”,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 人”,北方的“枣子树”和其他的鲜果,等等。 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与“静”相近,都以 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主观感 受为主。 1.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 本文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 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 ,即抑彼(南国之秋)扬此(北国之秋)。北国之秋胜于 南国之秋,这是作者的主

10、观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 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 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年了”)。 2.作者写北国之秋,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文章在描绘秋雨图时,落脚点是雨后斜桥,入眼的人 不是上流社会显宦或文化人士,而是城市平民,即“着着 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之所以选他们做故 都人的代表,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形象更能体现北方的特点 ,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很亲近,体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 并且表现了作者似乎希望自己也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 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愿望。 3.作者为什么单写“都市闲人”? (1)原因:从题目看,本文是一篇写北平秋天的抒情 散文,作者不用“北平

11、”而用“故都”,是因为“故都” 更能体现这篇散文的抒情性。 (2)好处: 交代写作对象,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 同时也暗含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增 强历史感,突出写作对象悠久的历史渊源,富有深厚的文 化底蕴; 引发读者联想,容易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便 于抒情,即对故都及国家自然生出浓厚的眷念之情。 4.文题中的“故都”其实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 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这样命题有什么好处? 词的下片,词人的自我形象是通过回忆来展示的。以一“忆 ”字总起,点明下片都是“忆往昔”的内容。1918 年到1920 年, 毛泽东先后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共产主义小组等革命组织,并 领导一

12、批青年同学和湖南人民与封建军阀进行坚决的斗争。词人高 度凝练地概括了这一段难忘的岁月,再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 第一代革命者的群体形象。这里无一处写词人自己,而词人的身影 却又随处可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表 现了词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 词人的自我形象在写景、叙事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表现,展示 了一代革命家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观点一:这与文章的主旨有关。文章开头写道:“北国的秋,却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和“悲凉”便 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 色,它们正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作者要着力

13、表现的东西。通常,秋 天总会让人感伤,而故都的秋景本就充满了凄清、落寞之意,这也正 契合了作者的心境,故而作者的感情也会蒙上一层淡淡的秋意。 5.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又有“悲凉”之情夹杂其中呢 ? 观点二:这与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关。20 世纪30 年代的中国,连 年战乱,民生凋敝。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 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的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时 的心情,而且是他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 中也时有流露。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存在的。 观点三:这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有关。郁达夫 ,3 岁丧父,17 岁随兄长一

14、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 年,是他饱受屈辱的十年,这也影响了他的个性。在个人性 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 赏景的心情,而且是整个人生的感受。在文学方面,他喜欢 “静”的文学,写的也是“如水的文学”。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给他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冷落的阴影,他 追求“清”“静”,但不可避免地被淡淡的“悲凉”笼罩着。 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 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如作者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 ,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

15、,故都的秋,并没有因 为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 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作者只 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 悲凉”之中。 6.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烘托、对比手法。 作者除了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 照,烘云托月似的映衬出故都的秋的特色。如第2、5、6、 13 段,将南北方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 进行对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看出否 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运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 都的秋的“量”与“质”的特色。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 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

16、过这种间接手法将读者引入秋的 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的秋意,去品味 那故都的秋的悲凉。 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用词上,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 秋色、秋声与“蓝朵”“飞声”等微观的秋色、秋声,搭配得匀称和谐,最能 调动读者的情感。再如动词与形容词,那北国的秋是“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而南国的秋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 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态、特征使读者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 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长短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整散结合 ,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分从中外文人

17、学士对秋的 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出发,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 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的深意。接着笔锋一转,对南国之秋 进行速写,以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 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6.本文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巧用排比句,增强感染力。 文中运用了许多并列的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 味很浓,同时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 能力。如“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中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运用排比,既有流畅的气 势,又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且“来得悲凉”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 深沉。 又如“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赏玩不到十足”,这句话写对江南之秋的感受,运用排比,从不同角 度说南国之秋的平淡、不浓烈,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既顿挫分明又 气势连贯,表情达意非常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