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06808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版高中生物1.1.1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课件中图版必修2.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第一章 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的变化,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目标 导航,1.结合探究活动和教材图文,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掌握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结合教材图文,理解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栏目索引,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课堂讲义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对点练习 即时训练 体验成功,一、减数分裂,答案,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 点点落实,1.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进行 的真核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进行的。 (2)特点 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 。 (3)结果 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 。,有性生殖,连续分裂两次,一半,2.减数分裂过

2、程中染色体的行为 (1)染色体的变化(以精子形成为例) 间期: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都包含 姐妹染色单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变化特点可表示为:,复制,两条,前期,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答案,同源染色体,答案,减数第二次分裂 a.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b.分裂期:染色体的着丝粒 , 分开,分别移向 。 (2)变化结果: 经过减数分裂形成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两极,一个精原细胞,四个精细胞,细胞,二、配子形成,1.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或精巢。 (2)细胞名称的变化,睾丸,初级精母,精子,次级精母,答案,体积变大,精原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精细胞,变形

3、,。,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 。 (2)细胞名称的变化,答案,卵巢,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极体,极体,极体,(3)染色体的变化 与精子的形成过程相同。 (4)变化结果 一个卵原细胞经过 只形成一个 ,三个 都退化消失。,减数分裂,卵细胞,极体,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差异 (1)细胞质分裂方式 精子形成过程:两次细胞质都是 。 卵细胞形成过程: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时 ,极体分裂时 。 (2)数目与变形,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答案,均等分裂,4,是,1,否,预习诊断,判断正误: (1)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 (2)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

4、分裂。( ) (3)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 (4)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 (5)同源染色体是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 (6)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 (7)减数分裂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8)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9)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10)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返回,答案,课堂讲义 重点难

5、点 个个击破,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概念的理解,1.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和DNA数目 (1)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粒数 复制前:每个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 复制后:每个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 两种情况下每个细胞中都是含有4条染色体。,(2)染色单体的形成是DNA复制的结果,图中a与a为姐妹染色单体,a与b、b属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a与c、c、d、d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 来源: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相同)。 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两两配对。 实例:A与B为同源染色体,C

6、与D也为同源染色体。,(2)非同源染色体 来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形状和大小:一般不相同; 关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 实例:A与C(D)为非同源染色体,B与C(D)为非同源染色体。 3.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特殊存在形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如染色体复制后的A与B。 上述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含4个DNA分子)。,4.交叉互换,(1)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 (2)范围:

7、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3)结果:若不交换只产生(与同)、(与同)两种配子,若交换则可产生、四种配子。,思维激活,1.比较体细胞与配子细胞染色体的差异。,答案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配子中的染色体是由性原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后分别进入到不同配子中形成的。,答案,2.同源染色体是否大小、形态一定相同?大小、形态相同的是否就是同源染色体?,答案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性染色体X和Y。大小、形态相同的也不一定就是同源染色体,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的两条染色体。,3.如果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会形成四分体,则

8、该细胞分裂的方式是否一定是减数分裂?,答案 是,因为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结果,只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才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应用示例,1.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问题导析,答案,B,问题导析 (1)同源染色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 两条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2)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是两条 。 (3)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 。,返回上

9、页,答案,联会的,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一题多变,判断正误: (1)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 ) (2)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常发生交叉互换。( ) (3)四分体是含染色单体的任意两条染色体。( ) (4)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个DNA分子。( ),答案,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次分裂的比较,答案,思维激活,1.一条染色体在间期经过复制后,染色体、DNA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答案 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染色体的数量并未发生变化,DNA的数量倍增,染色单体从无到有,且数量与染色体上的DNA数量相等。,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出现了哪些特殊行为

10、?,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吗?并阐述理由。,答案 没有。因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已经发生了分离。,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答案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答案,5.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11、(设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且没有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2n n 2n n。 DNA数目变化规律:2n 4n 2n n。,应用示例,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B.的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和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 染色体,问题导析,答案,D,问题导析,(1) 或动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该图细胞含中心体且无 ,故为动物细胞。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12、期特征是:每对 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染色体的数目 的数目。 (3)能进行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能进行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细胞分裂方式一定是 。 (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都是 ,因为同源染色体发生了 。,答案,返回上页,低等植物,细胞壁,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减数分裂,色体,分离,非同源染,一题多变,(1)该细胞处于哪种分裂方式的哪个时期?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答案 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理由是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且四分体分布于赤道板两侧。,答案,(2)该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及DNA的数量分别是多少?,答案 该细胞有四条染色体、八条染色单体

13、、两个四分体和八个DNA分子。,(3)该细胞完成整个分裂过程后,形成的四个细胞中为什么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半?,答案 由于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答案,思维激活,1.胚胎发育早期分裂活动旺盛,却不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请据此分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不均等分裂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便于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2.精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图像判断 (1)先看 等分不等分,若不等分,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 (2)若等分,再看图像中分开的是 染色体还是姐妹染色单体。 若分开的是 染色体,则细胞处于 分裂后期,为 形成过程;,细胞质,同源,同源

14、,减数第一次,精子,答案,若分开的是姐妹染色单体,则细胞处于 分裂后期,可能是 形成过程中 的分裂,也可能是 形成过程中 细胞的分裂。,减数第二次,卵细胞,极体,精子,次级精母,应用示例,3.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问题导析,C,答案,问题导析,(1)四个图中 含四分体,且四分体散乱排列,所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 (2)由于C中细胞质 ,且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该细胞属于次级卵母细胞,所以该细胞属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B中的细胞无 ,且细胞质 分裂,与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符。,

15、答案,返回上页,D,不均等地分裂,同源染色体,均等,一题多变,(1)用字母和箭头将本题中属于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图像按照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答案,答案 DBA。,(2)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是否会出现B中的细胞?如果会出现则细胞的名称是什么?,答案 会;与B图中的细胞符合的细胞名称是第一极体。,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1.仔细观察下表中细胞图像,完成表中内容探究(假设生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2.曲线变化 (1)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染色体第一次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次级性母细胞,导致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

1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到与体细胞一样,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2)核DNA数目的变化,核DNA数目的加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 核DNA数目减半发生了两次,原因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子细胞核内DNA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分开后的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核内DNA数目减半。,(3)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可见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17、期。,答案,思维激活,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与核DNA变化曲线相区别:,(1)每条染色体中只能含有_个DNA分子,因此纵坐标只能是1或者2。 (2)bc段的变化原因是_,染色单体形成。,1个或者2,DNA复制,答案,(3)cd段是存在_的时期(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_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_期),每条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 (4)de段变化的原因是_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消失,每条染色体中只含有1个DNA分子。,染色单体,前、中、后、末,前、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应用示例,4.二倍体生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的变化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18、。在甲、乙、丙三图中的中均涉及DNA分子数减半,其原因完全相同的是( ) A. B. C. D.,问题导析,C,答案,问题导析,(1)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到着丝粒分裂前,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是 个。着丝粒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由两个变成一个,且 的数目加倍。 (2)有丝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 ,而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DNA数目 。 (3)导致细胞核中DNA数目减半的原因有二:一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 并进入两个子细胞核;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的彼此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核。,答案,返回上页,两,染色体,保持不变,减半,平均分配,同源染色

19、体,一题多变,(1)三条曲线表示的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否相同?如果相同,该原因是什么?,答案,答案 相同。都是DNA的复制。,(2)在图中的中,表示着丝粒分裂的是_。,课堂小结,返回,答案,初级,次级,精子,初级,次级,对点练习,1,2,3,4,5,解析答案,1.下列细胞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肌肉细胞 精细胞 卵原细胞 极体 次级精母细胞 A. B. C. D.,解析 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经减数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是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精细胞和第二极体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它们都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1,2,3,4,5,2.下列ad为细胞分裂不同时

20、期的染色体部分变化示意图,按照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的变化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 A.acdb B.bcda C.cbda D.dbca,解析答案,1,2,3,4,5,解析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故表示精细胞; b图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并形成四分体,表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中含同源染色体,但不含姐妹染色单体,表示精原细胞;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姐妹染色单体,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因此,按照精原细胞产生精子过程的变化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cbda。 答案 C,解析答案,3.右图是高等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极体

21、 B.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C.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D.此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1,2,3,4,5,解析 图示的分裂方式可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且细胞质是均等分裂,故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D,4.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 细胞 C.精细胞变形成精子,而卵细胞无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1,2,3,4,5,解析答案,解析 精、卵原细胞分别是

22、雄性和雌性的原始生殖细胞,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相同,它们本身的增殖方式也与体细胞相同,都是由有丝分裂产生的。本题也可用排除的方法确定,B、C、D三项都是正确的。 答案 A,1,2,3,4,5,1,2,3,4,5,5.下列各图表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条,该动物可以形成_种类型的精子。 (2)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是图_,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图_,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图_。,1,2,3,4,5,(3)图B所示的细胞有_个四分体,图C所示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为_,图D所示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是_。 (4)A细胞有_

23、条染色体,有_个DNA分子,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_。 (5)此5个细胞发生的先后顺序可能是_。,解析答案,返回,返回,1,2,3,4,5,解析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现象的A、C为有丝分裂,其余为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无染色单体,但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A为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动物体细胞中有2对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出现2个四分体,产生精子的类型为224种。 答案 (1)4 4 (2)B、D、E B、C、E D、E (3)2 有丝分裂中期 精细胞 (4)8 8 体细胞 (5)CAB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