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24453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 Word版含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第 20 课课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 1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 也是“先生” 。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 也是“先生” 。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 A输入工业商品 输入工业商品 B输入西方文化输入西方文化 C瓦解自然经济瓦解自然经济 D开放通商口岸开放通商口岸 解析:解析:材料表明列强侵华除了对中国的抢劫,客观上也带来了先 进文化,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趋势。 材料表明列强侵华除了对中国的抢劫,客观上也带来了先 进文化,中国在鸦片

2、战争前后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趋势。B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B 2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 ) 魏源 海国图志书影与内容魏源 海国图志书影与内容 A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 C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D作者认为“夷之长技”主要是军事技术作者认为“夷之长技”主要是军事技术 解析:解析:材料信息阐述了魏源编写

3、海国图志的重要目的是“师 夷之长技以制夷” , 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西方, 不涉及制度。 材料信息阐述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重要目的是“师 夷之长技以制夷” , 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西方, 不涉及制度。 C 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 答案:答案:C 3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 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 不相及。 ”他指出洋务运动的弱点是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 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 不相及。 ”他指出洋务运动的弱点是(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片面依赖西方,缺

4、乏自主创新 B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解析:解析:郑观应指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学习西方的 “体” 郑观应指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学习西方的 “体”政治制度。政治制度。 答案:答案:B 4中国近代某部作品动摇了清儒正统派的立脚点,从而推衍为一 切古书,皆须重新检察估价。在思想上冲破古文经学“述而不作”之 旧说,打击了顽固派的“恪守祖训” ,梁启超称为之“思想界之一大飓 风” 。这部作品是 中国近代某部作品动摇了清儒正统派的立脚点,从而推衍

5、为一 切古书,皆须重新检察估价。在思想上冲破古文经学“述而不作”之 旧说,打击了顽固派的“恪守祖训” ,梁启超称为之“思想界之一大飓 风” 。这部作品是( ) A 变法通议 变法通议 B 劝学篇 劝学篇 C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 D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解析:解析: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是 “伪经” ,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恪守 祖训” ,不愿变法的封建顽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做了舆论准备。 故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典是 “伪经” ,对所有古文经进行彻底的否定和批判,在政治上打击“恪守 祖训” ,不愿变法的封建顽

6、固派,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做了舆论准备。 故 C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C 5 19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 的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世纪末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 的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 解析:解析:19 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不能单纯 学习西方技术,实行君主立宪

7、,从制度上学习西方,故选 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不能单纯 学习西方技术,实行君主立宪,从制度上学习西方,故选 C 项。项。 答案: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 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材料一 魏源把向西方学习这个近代社会的重大课题,用“师夷 之长技以制夷”的简洁语言作了高度概括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留下 了前进的足迹,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 先圣先贤的法制, 历代相传,

8、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 法就无从下手。 材料二 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 先圣先贤的法制, 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 法就无从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他材料三 他(梁启超梁启超)和以前的文人有很大的区别的地方, 是他具有 极大的社会感召力。 和以前的文人有很大的区别的地方, 是他具有 极大的社会感召力。 余秋雨八千里路云和月余秋雨八千里路云和月 请回答: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指出魏源的核心思想。 如何认识这一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 指出魏源的核心思想。 如何认识这一思想的影响? (2)

9、根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是如何“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的。根据材料二,说明康有为是如何“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的。 (3)材料三中,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的“社会感召力”是什么?材料三中,梁启超等维新思想家的“社会感召力”是什么? 答案 :答案 : (1)核心思想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 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 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核心思想是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 就是学习西方的长处, 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康有为托古改制,撰写了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等,打 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康有为托古改制,

10、撰写了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等,打 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3)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的启蒙,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积极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的启蒙,推动了资产阶级维新 变法运动的开展。变法运动的开展。 基础巩固基础巩固 1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 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 , “始可自立于天下” ,否则利器尽在他人 之手, “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 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 , “始可自立于天下” ,否则利器尽在他人 之手, “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11、) A师夷长技 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维新变法 C民主革命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学民主科学 解析:解析:由“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 ”可知 其核心主张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由“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 ”可知 其核心主张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答案:答案:A 2 19 世纪中期, 日本一位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 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 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 是 世纪中期, 日本一位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 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 导

12、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 是( ) A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B 四洲志 四洲志 C 天演论 天演论 D 孔子改制考 孔子改制考 解析:解析:由题目中“由题目中“19 世纪中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排斥 西方到学习西方” ,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故选 世纪中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从排斥 西方到学习西方” ,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故选 A 项。项。 答案:答案:A 3 “湖北自张之洞提倡学堂后,而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 这说明张之洞以上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湖北自张之洞提倡学堂后,而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 这说明张之洞以上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

13、A改变了思想观念改变了思想观念 B维护了清朝统治维护了清朝统治 C建立现代教育体制建立现代教育体制 D民主共和思潮兴起民主共和思潮兴起 解析:解析: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传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故 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传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故 A 项正确;项正确;B 项与“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不符;项与“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不符;C 项与事实 不符,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体制才建立; 项与事实 不符,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体制才建立;D 项兴起于项兴起于 19 世纪世纪 90 年代兴中会成立以后。年代兴中会成立以后。 答案:答案:A 4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

14、家经典的古文经实 系伪造。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 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 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 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 A揭露历史真相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颠覆孔孟学说 解析 :解析 : 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 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 新学伪经考 中认为, 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动摇了顽固派反对变法改

15、革的根基,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因而不能 被顽固派占主体的清政府所容忍,故 C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C 5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 于“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 于“变法不知本原”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 A专制制度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民主制度 解析:解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 ,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民主制度。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16、中体西用” ,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因此, 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民主制度。 答案:答案:D 619 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 鸠的法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 世纪末,严复首次在中国系统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 鸠的法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这一时期他先后四次 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参加科举考试未中,1909 年,欣然接受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 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年,欣然接受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 誉称号。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严复主张推翻君主制度严复主

17、张推翻君主制度 B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资产阶级的民权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C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清末新政符合历史潮流 D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严复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 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 ,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一面 宣扬新思想,根据材料“他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欣然接受 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 ,他们又具有传统保守的一面, 故 根据材料“严复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斯鸠的法 哲学思想等,借卢梭的人权论反对君权” ,严复为代表的维新人士一面 宣扬新思想,根据材料“他先后

18、四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欣然接受 清政府所赐进士出身的荣誉称号” ,他们又具有传统保守的一面, 故 D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D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7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 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 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 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 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

19、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解析:解析: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魏源之所以以防为 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故 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魏源之所以以防为 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故 D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D 8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 :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 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 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 :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 无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 体用并举,人多通才。”该主张体用并举

20、,人多通才。”该主张( ) A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C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解析:解析:该主张虽然也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但却认为“体 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故 该主张虽然也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但却认为“体 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故 B 项正确。项正确。 答案:答案:B 9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

21、无时不变,无事 不变” ,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 。 在此,梁启超主张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 不变” ,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 。 在此,梁启超主张( ) A “师夷长技” “师夷长技” B “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 C因循守旧因循守旧 D变法革新变法革新 解析:解析: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由“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 知其主张是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 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人物,由“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可 知其主张是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 答案:答案:D 10文史参考 将梁启超家族三代

22、人誉为 “国家脊 梁” , 此 “梁” 一语双关,介绍了他们走的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的人生道路。梁启超 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宣传了 文史参考 将梁启超家族三代人誉为 “国家脊 梁” , 此 “梁” 一语双关,介绍了他们走的一条共同的忧国忧民的人生道路。梁启超 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解析:解析:A 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和口号;B 项是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主张; 项是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主张;

23、C 项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项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D 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项是梁启超的思想主张。 答案:答案:D 1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在材料一 中国在 19 世纪世纪 60 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 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 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 的儒家管理方式。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 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 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 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 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

24、他们那里 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 的儒家管理方式。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 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 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 19 世纪世纪 60 年代做出的回应是 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 年代做出的回应是 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 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 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 是一位维新派,并打

25、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 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 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 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材料二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以前的历史,是 孔子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而按照自己的理想假托先王的言行写 出来的宣传作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改革。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 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康有 为认为,事情是向前发展的,远的、旧的必将败亡,近的、新的终将 兴起,因此,就要变法维新。这样,康有为的孔子改制理论就冲击了 遵守旧法、恪守祖训的顽固派。 李斌顿挫

26、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请回答:请回答: (1)19世纪世纪 60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 分析在 年代哪种思想符合材料一的观点?结合时代大背景, 分析在 19 世纪世纪 60 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年代的中国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康有为的观点。简要评论这些看法。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康有为的观点。简要评论这些看法。 答案:答案:(1)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维护中国的专制 制度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中体西用;维护中国的专制 制度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的

27、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洋务派主张向西 方学习;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洋务派主张向西 方学习;传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2)观点: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 史的必然;康有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评论:论述了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理论准备;抨击了 顽固派“祖宗之法”的陈腐观念。 观点:把孔子描述成变法改革的先驱;认为社会发展变革是历 史的必然;康有为要突破顽固派坚守的旧制度和文化。评论:论述了 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理论准备;抨击了 顽固派“祖宗之法”的陈腐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