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826781 上传时间:2019-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连云港专版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2课时秦汉帝国的统一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检测北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课时训练(二)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核心检测练|1公元前221年,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加强中央集权措施: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至高无上地位;在中央设立_、_、_等官职;在地方,推行_,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货币为_;统一文字为_;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形制。2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3_家代表人物_建议汉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推行“_”政策。汉武帝颁布“_”,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4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

2、帝派_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_,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5丝绸之路是从_出发,经_、今_地区,通往_、_,直到欧洲。中国的_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因此,这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就有了“_”的美称。6人们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将他改进的纸称为“_”。7东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_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他在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华佗研制的全身麻醉药剂是“_”。九章算术成书于_时期。8_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_时期,道教在我国民间兴起。9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_到_时期约3 000年的主要史事。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

3、中杰出的代表作是_。10. 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_的胜利。208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的_。11_后期,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_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_,措施是_。意义是_。12南朝宋、齐之际,_在前人的基础上,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的贾思勰写成_一书。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北魏郦道元写成_一书。它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同时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13东晋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被后人尊

4、称为“书圣”,其行书代表作是_。东晋顾恺之精于绘画,现存有摹本_和_,这些都是古画中的珍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比较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和河南洛阳的_。|基础夯实练|1原创题阅读历史地图,可以获取有效信息。下图的名称应该是()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C秦灭六国 D楚汉战争22017菏泽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 “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A西周实行分封制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3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

5、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42017台州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此建议()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A B C D5经典题下图是出自敦煌的石窟壁画,为初唐作品,反映了张骞出使西域前辞别汉武帝的画面。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B寻找丝绸之路C劝说呼韩邪单于归汉D交好西域各国6改编题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

6、。由此可见司马迁()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C注重史书的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书7经典题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是()ABCD8原创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少数民族内迁的作用是()A加剧民族矛盾 B导致民族分裂C促进民族融合 D学习汉族文化92017岳阳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选入的有()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颁布均田令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颁布“推恩令”迁都洛阳A BC D10改编题右图所示的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该著作的说法,不正

7、确的是()A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B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C书中介绍了农作物和蔬菜的栽培方法D书中详细记录了河流的走向|能力提升练|112017泰安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御史丞印南郡侯印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 BC D12原创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连续有六个朝代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除了南朝(宋、齐、梁、陈)外,在南京建都的朝代有()A东吴、东晋 B曹魏、西晋C前秦、北魏 D西晋、东晋13原创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艺术成就异彩纷呈的

8、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局部统一各民族的大融合经济的繁荣发展中外文化的交流A BC D142017临沂下列材料摘编自2017年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上的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一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造丝绸、制作陶瓷器、种植茶叶的国家。可以说,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明的符号。各色的丝绸织品、瓷器、茶叶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交换货品。由于大宗的中国陶瓷制品后来都经海道外销到亚、非、欧,因此,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陶瓷之路”。中国的瓷器备受西方贵族的青睐,被认为是奢侈品。(1)丝绸之路上最具中国特色的商品包括哪些?这条道路是西汉时期谁率领使团开

9、通的?材料一中的“陶瓷之路”是指哪条路?材料二许多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早在公元前的西汉时期,就实行通过考试录用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度,中国选拔官员的这套制度在17世纪传到西方后,被称为文官制。伏尔泰等思想家大力呼吁西方建立文官制,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开明的选拔官吏的办法。随后,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文官制。(2)根据材料二,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源于哪种制度?在古代中国,按照这种制度录用的官吏必须把哪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材料三丝绸之路是一条多种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传播之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南北朝以后摩尼教、祆教、景教、

10、犹太教、伊斯兰教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对侨居民族、外来宗教宽容以待,对各种文化兼容并蓄,使中华文明因海纳百川而博大精深。最终,儒、释、道三种文化合流,发展成为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3)依据材料三,古代中国对外来的文化持何种态度?在“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中融入了哪种外来宗教文化?(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作用。参考答案【核心检测练】1秦始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圆形方孔钱小篆2陈胜吴广起义3儒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恩令4张骞西域都护5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丝绸丝绸之路6蔡侯纸 7张仲景麻沸散东汉8西汉东汉9纪传黄帝汉武帝兵马俑10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1西晋长江中下游

11、巩固统治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12祖冲之齐民要术水经注 13兰亭序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基础夯实练】1C解析 从图片内容可看出,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六国,完成统一。2B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指的是秦统一六国,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3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命令楚军过了漳河,背河扎营,并下令将士只带三天的干粮,然后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故事。4B解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

12、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这一措施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符合题意。5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6B解析 本题考查研究史学的方法。由材料中司马迁对史料的阅读、考察和辨别可知,他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故B项正确。7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及对知识的识记能力。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8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少数民族内迁过程中各族在生活方式、风俗习尚等

13、方面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9A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并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颁布“推恩令”是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带的选项均不正确,故选A项。10D解析 图片中的著作为齐民要术,书中介绍了农作物和蔬菜的栽培方法,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水经注详细记录了河流的走向,故选D项。【能力提升练】11B解析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在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

14、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的说法错误。秦朝统一后使用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从图片中均能体现出来。12A解析 南京为“六朝古都”,六个朝代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13C解析 首先要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经济特点,是秦汉以后文化发展的一个共因。14(1)丝绸、瓷器、茶叶。张骞。海上丝绸之路。(2)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学说:儒家。(3)态度:兼容并蓄。宗教:佛教(或答为“释”)。(4)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制度、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丝绸之路是中国对欧亚乃至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丝绸之路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丝绸之路影响深远,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