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1522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20届高考生物优选大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1_13讲课时作业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 11 讲 细胞的增殖 时间 / 30 分钟 基础巩固 1. 2018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模拟 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B.染色体可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染色质不能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少量的染色质 D.在盐酸的作用下染色质中 DNA 可与蛋白质分开 图 K11-1 2.如图 K11-1 表示某植物体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 A 时期 B.B 时期可发生基因突变,A 时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在 B 时期发生 D.秋

2、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其在 B 时期发挥作用 图 K11-2 3.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行为变化如图 K11-2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 过程中发生了胞质分裂 B.bc 过程中有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C.cd 过程中核膜逐渐解体 D.ea 过程中纺锤丝的牵引导致着丝点分裂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 DNA 分子数都加倍 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 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一个平面上 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部分 5. 2018安徽合肥质检 图 K11-3 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

3、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 图,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 K11-3 A.时期整个细胞的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等于 1 B.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细胞板上 C.时期细胞内两组中心粒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D.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 6.如图 K11-4 所示,a、b、c 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 的是( ) 图 K11-4 A.图 a 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图 b 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图 c 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D.图 c 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7.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4、”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 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 )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 23 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染色前对剪取的根进行了解离、漂洗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能力提升 8.用 3H 标记的胸苷和3H 标记的尿苷(它们分别是合成 DNA 和 RNA 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 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A.前者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

5、能检测到放射性 9. 2018江西南昌四校联考 图 K11-5 中甲、乙为某生物的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行为变化示意图,曲线为 DNA 含量变化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图 K11-5 A.甲图对应曲线中的 CD 段,对应曲线的 FG 段 B.乙图为细胞分裂后期图,这一时期两曲线有不同的变化 C.甲图所示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观察到 D.观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同一细胞来观察甲、乙两个时期 10. 2018江苏徐州模拟 如图 K11-6 中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 丙、 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的统计(图乙、

6、丙、丁中的 a、b、c 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图 K11-6 A.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都含有 4 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 a、b、c 分别表示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1.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 3 种类型:甲类细胞核 DNA 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 丙 类细胞核 DNA 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 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 C.丙类细胞将停止细胞分裂 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 DN

7、A 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12. 2018山西晋城一模 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 CDK)密切相关,CDK 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 cyclin)的调节,CDK 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 在,cyclin 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在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如图 K11-7 表示 cyclinB 与 CDK1 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 K11-7 A.CDK1 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B.CDK1 的活性下降是因为 cyclinB 在 M 期不能合成 C.cyclinB 在 G2期开始合成 D.CDK1 可

8、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13.如图 K11-8 中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某种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图乙表 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 DNA 含量细胞的数目;图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 分析回 答: 图 K11-8 (1)图甲中可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是 (填字母)。 (2)图乙中 DNA 含量为 24 的细胞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 (填字母)。 (3)图丙有 个染色体组,对应图甲中的时期是 (填字母),其 DNA 含量对应图 乙中的 。 (4)由图乙可知,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理由是 。 综合拓展 14.图 K11-9 中甲为龙葵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某一阶段的模式图。图乙是不

9、同浓度氯化镉 (CdCl2)对龙葵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K11-9 (1)2 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与其形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是 。 (2)3 所示结构在细胞分裂 期形成,若抑制其合成将导致该细 胞 。 (3)图乙对照组中 CdCl2浓度为 mol/L。对照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 10%的原因 是 。由图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是 。 课时作业(十二) 第 12 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时间 / 30 分钟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

10、体 B. 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 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 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2.图 K12-1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质)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K12-1 A.表示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B.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 C.d 中的两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相同,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D.过程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如图 K12-2 为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

11、析不正确的是( ) 图 K12-2 A.该二倍体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 B.分裂后的子细胞遗传信息相同的是 C.图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的有 D.图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 X 染色体 B.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 C. 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D. 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从而使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 能力提升 5. 2018广东茂名模拟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下 列相

12、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不出现纺锤体 B.细胞每次分裂前都会进行核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精原细胞进行分裂时,细胞内染色体数不会大于核 DNA 数 D.细胞分裂过程中基因重组只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6.百合花(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各含 12 条染色体。 下列关 于上述过程及子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未复制就均分到子细胞中 B.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C.着丝点未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D.两个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7. 2018山东济宁一模 图 K12-3 表示雄果蝇细胞

13、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图 K12-3 A.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 CD 段表示着丝点分裂 B. 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 AB 段表示 DNA 复制 C. 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 2 个染色体组 D.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 BC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或 1 条 Y 染色体 8. 2018陕西榆林三模 图K12-4中(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 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 K12-4 A. 图(1)

14、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 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 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 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可发生在图(1)中的 a 时期 9.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 乙、 丙三组,如图 K12-5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 K12-5 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 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

15、10.图 K12-6 中(1)(2)(3)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图(4)是流式细胞仪根据细胞核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的结果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K12-6 A. 图(2)细胞对应图(4)中的 a 峰 B. 图(1)中 a和 d 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C. 图(3)细胞中含有 2 个四分体,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2 D. 图(4)中 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11. 2018西安长安一中质检 图 K12-7 中(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 成精子的过程中某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图(2)表示与该精原细胞有关的不同分裂时期

16、的图 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 (2) 图 K12-7 (1)图(1)曲线表示 的变化,B点后的细胞名称是 。 (2)图(2)中,细胞 处于图(1)中的OB 段(不含 B 点)。 (3)图(2)中,细胞甲中有 个染色体组,细胞丁中有 条染色单体。 乙细胞中染 色体上的基因可与染色体 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4)图(2)中,细胞丙处于 期。 综合拓展 12.图 K12-8 中甲、 乙、 丙分别是基因型为 AaBB 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 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 K12-8 (1)图甲中细胞的名称是 ,该图中同时出现 B、b 的原因 是 。 (2)图甲

17、中细胞处于图乙 段,图甲中,处于图乙 HI 段的是 (填数字)。 (3)图丙 a、b、c 中表示 DNA 分子的是 ,图甲中对应图丙时期的细胞是 , 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的 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 将停留在图乙中 段。 如果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 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 课时作业(十三) 第 13 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 时间 / 30 分钟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 B. 记忆细胞有增殖能力但是

18、没有分化能力 C. 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时基因突变产生的 D. 分裂期的细胞无法合成蛋白质 2. 2018四川乐山三调 某一高等生物个体,其体细胞的形态、功能相似程度的判断依据, 不包括( ) A.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DNA 的种类和数量 D.表达的基因的种类 3.图 K13-1 是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三个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 K13-1 A.由图可知,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 B.干细胞分化成组织细胞时,遗传信息将发生改变 C.组织细胞的衰老受基因调控,细胞的结构不发生改变 D.组织细胞的凋亡不受基因调控,细胞内溶酶体功能增强 4. 2018山东济

19、南模拟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衰老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 B.人体中红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白细胞凋亡的速率快 C.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在维持多细胞生物个体的发育正常进行和内部环境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5.人体细胞中的某基因活化后,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该基因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 B.该基因活化后其细胞周期缩短 C.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数量会明显增多 D.癌细胞中 DNA 聚合酶活性降低 6.下列对细胞周期及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周期受原癌基因调控,与抑

20、癌基因无关 B. 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物顶芽细胞仍然有完整的细胞周期 C. 衰老细胞内黑色素的积累会影响细胞内的物质交流和传递 D. 细胞凋亡、坏死是生物体内许多细胞都要经历的一个正常过程 能力提升 7. 2018湖南师大附中一模 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但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 内后,淋巴细胞的生成明显减少。据此可推测该药物( ) A.是一种不含有氮元素的有机物 B.不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C.很可能抑制 DNA 聚合酶的合成 D.具有促进原癌基因突变的作用 8. 2018河北唐山一模 细胞自噬是依赖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细胞 器进行降解的过程。如果抑制肝癌发展期大

21、鼠的细胞自噬,其肿瘤的体积和数量都比没有抑 制细胞自噬的对照组小。下列有关此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自噬过程依赖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 B.细胞自噬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稳态平衡 C.肝癌发展期细胞自噬会抑制肿瘤的发生 D.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 9.有研究表明,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渐冻症”是由于突变的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某种 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也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PS 细胞)制作前驱细胞,然后移植给患渐冻症的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描述错误 的是( ) A. 将控制合成破坏运动神经元的毒蛋白基因替换,可以起到一

22、定的治疗作用 B. 植入神经干细胞,使受损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C.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分化成的多种细胞中核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D.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10. TGF-1-Smads 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 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1与靶细胞 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 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 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TGF-1,可确定 TGF-1在细胞内转移的 过程 B. 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

23、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 C. 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 用 TGF-1饲喂患癌鼠,可确定其能够在动物体内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11. 2018安徽合肥二模 研究发现,VPS4B(一种蛋白质)能够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 在 癌细胞培养过程中,下调 VPS4B 的含量,细胞分裂间期各时期比例变化如下表。 下列分析中合 理的是( ) 细胞分裂间期各时期细胞数目比例(%) G1期S 期G2期 对照组51.5433.1315.33 下调 VPS4B 组 67.2419.7812.98 A.核糖体中合成的 VPS4B 不需加工即可发挥调控作用 B.VPS4B 的缺失或功能被抑制可导

24、致细胞周期缩短 C.VPS4B 可能在 S 期与 G2期的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D.下调 VPS4B 的含量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12. 2018四川遂宁一诊 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 h后,测定肿瘤细 胞凋亡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2 和 bax 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 mRNA 相对值表示), 结 果如图 K13-2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图 K13-2 A. 肿瘤细胞在没有 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 bax 基因稳定表达使 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C. 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 bcl-2 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 bcl-

25、2 基因是抑癌基因,bax 基因是原癌基因 13.著名科学家奥托瓦博格提出:“为什么癌细胞大量消耗葡萄糖却不能高效产能?”该疑 问被称为“瓦博格效应”。为解决该疑问,科学家对大量癌细胞做了研究。请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由于无氧呼吸产能相对较少,有科学家提出“瓦博格效应”是由缺氧导致的。为检验该推 论是否正确,科学家将癌细胞放入克服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培养。发 现 ,因此,否定了该推论。 (2)研究发现,癌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的功能或使其部分缺失,从 而间接抑制 ,同时可推断癌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 阶 段。 (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线粒体上丙酮酸载体(MPC)的功

26、能受抑制或部分缺失会激活癌细 胞,使其无限增殖,为验证该结论,可将 重新引入癌细胞,对该癌细胞进行培养, 若 ,则证明了该结论。 综合拓展 14.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其中 RNA 是一段模板序列,可指导合成端粒 DNA 序列。人体 内大多数癌细胞都表现出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细胞不断增殖,人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端粒逐渐 缩短。 当细胞中端粒缩至一定程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 由此推断,端粒的缩短可能会导致细 胞 (填“衰老”“凋亡”或“坏死”)的发生。 (2)癌细胞表现出恶性增殖而不衰老死亡的特点可能与 有关。 (3)双歧杆菌是

27、人体肠道内的一类自然菌,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人员将从双歧杆菌中提取出 的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人的癌细胞,进而检测 LTA 对癌细胞增殖 的影响。LTA 浓度和实验结果如图 K13-3 所示: 图 K13-3 根据实验操作遵循的原则,上述实验中应该还需设置 。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LTA 对癌细胞的增殖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可 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 。 课时作业(十一) 1.D 解析 解旋酶能使 DNA 双链打开,染色体变为细丝状染色质的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 用,A 错误;染色体和染色质都可被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B 错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 含有少

28、量的 DNA,但是不含染色质,C 错误;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D 正确。 2.A 解析 题图中 A 为细胞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B 为细胞分裂间期。核 膜、核仁的解体应发生在分裂前期;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分裂间期,该细胞有细胞周期,题图 应为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前期和末期;纺锤体的形 成发生在前期。 3.D 解析 ab 过程表示末期,可发生胞质分裂,A 项正确;bc 过程表示间期,有蛋白质 (如 DNA 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 项正确;cd 过程表示前期,核膜逐渐解体,C 项正 确;ea 过程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与

29、纺锤丝的牵引无关,D 项错误。 4.C 解析 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 体数量加倍,A、B 错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板,D 错误。 5.D 解析 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等于 1,A 错误。时期 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 错误。该细胞为高等植物 细胞,不存在中心体,C 错误。图中为间期,为前期,为中期,为后期,为末期,因此,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顺序是,D 正确。 6.D 解析 图 a 细胞具有细胞壁且正逐步形成细胞板,应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A 错 误;图 b 可表示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30、,人的红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B 错误;图 c 表示动物细胞 有丝分裂中期,有 4 条染色体、8 条染色单体,C 错误,D 正确。 7.A 解析 已剪过的根上没有分生区,导致视野中没有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实验中不需要用 卡诺氏液处理剪取的根;在染色前对剪取的根进行解离、漂洗,这是正确的做法;解离后细胞 已失去活性,不再继续分裂。 8.A 解析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用于合成 DNA,尿嘧啶核糖核苷用于合成 RNA;洋葱根尖包括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分生区细胞进行细胞分裂能合成 DNA 和 RNA,而其他细胞不 能分裂,不能合成 DNA,只能合成 RNA,所以前者只有部分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

31、所有细胞 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9.D 解析 甲图表示染色体的复制,DNA含量加倍,对应曲线的CD段,对应曲线的FG段, A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减少一半,但一个细胞中核 DNA 含量没有减少,B 正确;染色体复制发生在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很难观察到,C正确;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 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因为材料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D 错误。 10.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据此可 以推知该动物体细胞中一般含有 4 条染色体,但不能说明该动物各个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 数都是 4 条。由题图可知,图乙中的 a、b、c 分别

32、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图丙中染 色单体数为 0,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相同,均为体细胞的 2 倍,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丁所 示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与 DNA 数目相等,与体细胞中数目相同,可以判断该细胞处于 分裂间期中 DNA 复制之前的时期。 11.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为 DNA 分子复制后细胞分裂前的细胞,乙类细胞为 DNA 分子复制前的细胞,丙类细胞为处于 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细胞。甲类细胞可能处于分 裂间期。 乙类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有分裂能力。 若用某种化学药物抑制细胞的 DNA 复制,则这 些细胞将会停留在分裂的间期,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12.D

33、 解析 由图可知,CDK1在G2期活性逐渐升高,而进入M期后活性逐渐下降,由此可推测, 若 CDK1 持续保持较高活性,则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间期,A 错误;由图可知,CDK1 的 活性与 cyclinB 含量变化有关,进入 M 期后 cyclinB 含量急剧下降,而 CDK1 活性也急剧下降, 则 CDK1 的活性下降是因为 cyclinB 在 M 期含量逐渐减少,在 M 期 cyclinB 能否合成依据题中 信息无法得出,B 错误;由图可知,cyclinB 的含量在 S 期开始增加,则其应在 S 期开始合成,C 错误;CDK1 活性在 G2期末与 M 期开始时活性最大,进入 M 期后

34、活性逐渐下降,则 CDK1 可促进 DNA 复制后的细胞进入分裂期,而与间期相比,分裂期会发生染色质凝缩、螺旋化为染色体, 故 CDK1 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D 正确。 13.(1)FM (2)AB 或 HI (3)4 DE 或 KL 4 (4)分裂间期细胞数目多 解析 (1)图甲中FI为分裂间期,IJ为分裂前期,JK为分裂中期,KL为分裂后期,LM为 分裂末期,FM 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2)DNA 含量为 24 的细胞应处于分裂间期中的 S 期,对应 AB 或 HI。(3)图丙细胞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有 4 个染色体组,应为 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的 DE

35、或 KL,其中 DNA 含量对应图乙中的 4。 (4)细胞在分裂间期 的 DNA 含量为 2 或 24 或 4,图乙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目较多。 14.(1)纤维素、果胶 高尔基体 (2)前 染色体数目加倍 (3)0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 氯化镉能抑制根尖细胞 有丝分裂,且随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 解析 (1)2 所示结构为细胞板,将来形成新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果胶,高尔基体与 其形成直接相关。(2)3 所示结构为纺锤体,在细胞分裂前期形成,若抑制其合成将导致该细 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乙对照组中 CdCl2浓度应为 0 mol/L。 有丝分裂指数

36、指处于分裂 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由于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较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 较少,所以对照组中有丝分裂指数只有 10%。据图可知,随氯化镉浓度增加,有丝分裂指数下 降,说明氯化镉能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且随浓度升高抑制程度增大。 课时作业(十二) 1.D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 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A 正确;染色单体和 DNA 数 目相等,说明姐妹染色单体还没有分离,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可能发生非同源 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 正确;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说明 DNA 还没

37、有复制或姐妹染色单体已 经分离,因此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 正确;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为减数第 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是细胞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D 错 误。 2.D 解析 表示染色体的复制,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有这一变 化。表示染色质螺旋化、缩短变粗,也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d 中的两条染色体的 形态和大小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其前身是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过程是染色体的着丝点 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B 解析 图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A 正确;细

38、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其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B 错误;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C 正确;根据 细胞的胞质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称为次级 精母细胞,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一定为精细胞,D 正确。 4.A 解析 染色体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次级卵母细 胞含有 1 条或 2 条 X 染色体,A 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此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B 错误;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等,一般雄配 子远远多于雌配子,C 错误;基因重组

39、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D 错 误。 5.C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均出现纺锤体,只有无丝分裂不出现纺锤体,A 错误。 次级性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会进行核 DNA 的复制,B 错误。由于核 DNA 都是分布 在染色体上的,而在 DNA 复制前,一条染色体上只含 1 个 DNA;复制后,1 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 所以细胞内染色体数只能是小于或等于核 DNA 数,C 正确。基因重组可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的前期(四分体时期)和后期,D 错误。 6.A 解析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已经完成了复制,A 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 裂的主要特点就是同源染色体

40、分离,染色体数减半,由于百合花的体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 组,所以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各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D 项正确;减数第一次分 裂过程中着丝点不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C 项正确。 7.C 解析 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CD 段通过着丝点分裂,使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由 2 个 变为1个,A项正确;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图(2)的AB段通过DNA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 B 项正确;果蝇为二倍体,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可能含有 4 个染 色体组,C 项错误;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 BC 段表示 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

41、 裂的前期、中期,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有 1 条 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可能含有 0 或 1 条 Y 染色体,D 项正确。 8.A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细胞中染色单体 数目变为 0,而图(1)曲线数量变化为 2nn,A 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数目 为 1 或 2,因此n=1,B 正确;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 2 或 1,因此n=1,C 正确; 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 数为 2n,可发生在图(1)中的 a 时期,D 正确。 9.C 解

42、析 分析柱形图,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2 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 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可能处于减 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A、B 错误,C 正确。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其细胞中含有 两条 X 染色体和两条 Y 染色体;乙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能为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 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含有 2 条 X 染色体或含有 2 条 Y 染色体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 X 染色体或

43、只含一条 Y 染色体,D 错 误。 10.D 解析 图(2)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正移向细胞两极,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的 DNA 含量是体细胞的 2 倍,对应图(4)中的 b 峰,A 项错误;减 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图 (1)中a和b或b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a和d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项错误; 图(3)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不存在四分体,C 项错误;在图(4)的 b 峰中细胞的 DNA 相对含量为 80,而 a 峰中细胞的 DNA 相对含量为 40,在 a 峰和 b 峰之

44、间细胞 内的 DNA 在逐渐加倍,表示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D 项正确。 11.(1)同源染色体对数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或精子) (2)乙、丙 (3)4 4 或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解析 (1)由题图分析可知,图(1)曲线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B 点后的细胞可能是次 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或者精子)。 (2)图(1)中OB 段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 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图(2)中的乙、 丙细胞 处于图(1)OB 段。(3)图(2)中,细胞甲中有 4 个染色体组,细胞丁中有 4 条染色单体。乙细胞 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与非

45、同源染色体或上的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4)分析题图可知, 细 胞丙中的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2.(1)(第一)极体 发生了基因突变 (2)AB (3)c BC (4)CD 设置不同梯度浓度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解析 (1)由图甲中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该个体为雌性;细胞中无同源染色 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第一极体。由于该个体基因型 为 AaBB,故 b 应为基因突变产生的。(2)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在 CD 段加倍,故 AF 段为有丝 分裂过程,图甲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6、,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对应图乙 AB 段。 图乙 中 HI 段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与图甲中的对应。 (3)图丙中时期没有 b 存在,则 b 为染 色单体,时期 c 为 a 的 2 倍,故 a 为染色体,c 为 DNA 分子,时期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目均 为正常体细胞的 2 倍,为有丝分裂后期;时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DNA 分子数目 为正常体细胞的 2 倍,有染色单体,故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图甲 的对应。 图丙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乙中的 BC 段相对应。 (4) 某药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不能移

47、向细胞两极,故 停留在图乙的 CD 段。 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自变 量为药物浓度,因变量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因此实验设计思路是设置不同梯度浓度 的药物,分别对洋葱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然后制成装片观察并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课时作业(十三) 1.A 解析 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编程性死亡,A 正确;记忆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形 成效应细胞,B 错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细胞中本来就存在的基因,C 错误;分裂期 DNA 不 能解旋,不能转录形成mRNA,但是细胞中间期形成的mRNA仍然可以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D错 误。 2.C 解析 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

48、出现形态、 功能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 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种类不同,若两细胞所表达的基因种类相同, 则二者形态、功能相似程度较大,D 不符合题意;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细胞合成的蛋白 质种类和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依据蛋白质的种类和 数量、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可判断不同细胞的形态、功能相似程度,A、B 不符合题意;同一 生物体的不同细胞均是由受精卵经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的,而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 中 DNA 种类和数量不变,故同一生物不同细胞所含 DNA 种类和数量相同,C 符合题意。 3.A 解析 由图可知,干细胞不但能够进行分化,还能够进行自我更新,A正确;干细胞发生 分化时,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但会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错误;组织细胞衰老时,细胞 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C 错误;组织细胞凋亡时,受基因调控,细胞内溶酶体功能增强, D 错误。 4.B 解析 白细胞能吞噬病菌和异物,红细胞能运输氧,它们的功能不同,凋亡速率也不一 样,白细胞凋亡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 5.B 解析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