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38852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新突破专题09变异育种和进化押题专练含解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9 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09 变异、育种和进化 时间:30 分钟分值:50 分 基础过关基础过关 1.(4 分)生物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会引起基因的丢失 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和淘汰,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获得新物种 C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D环境变化剧烈会加快生物的变异速度,导致生物快速进化 【答案】C 2.(4 分)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 这种蜣螂后腿较卷曲,便于捕猎,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内

2、脏。由此得不出的结论是( )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类型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与普通蜣螂相比较,这种蜣螂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这种蜣螂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因此这种蜣螂既是分解者又是消费者,B 正确;从 题干中找不到足够的证据说明该种蜣螂和普通蜣螂间存在着生殖隔离,A 错误。 3.(4 分) 一对等位基因(F、 f)位于常染色体上, 经调查兔群中, 雌兔基因型频率 FF(30%)、 Ff(60%)、 ff(10%) ; 雄兔基因型频率 FF(20%

3、)、Ff(40%)、ff(40%)。假设随机交配,且后代生活力一致,则子代中( ) A基因型频率改变,该群体发生了进化 BFf 基因型频率为 52% CF 基因频率雌兔为 60%、雄兔为 40% D雌兔、雄兔的基因型频率不同,进化方向相同 【答案】B 4.(4 分)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 A 基因 BA 基因可突变为 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利的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答案】C 【解析】A 基因突变为 a 基因,a 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 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4、,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 因素;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基因突变能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故 C 错误。 5.(4 分)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答案】C 【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 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均可改变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种群大小没有一定的关系;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5、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故 C 正确。 6.(4 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 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 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 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 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这两则材料中发生的相似事件是_。 A适应辐射 B

6、地理隔离 C生存竞争 D生殖隔离 (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的结果。 (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 该种群的_变小。 下表为 V 基因在种群 A 和 B 中的基因型个体数。 (5)计算 Va 在 A 种群中的频率_。 (6)就 V 基 因 而 言 , 比 较 A 种 群 和 B 种 群 的 遗 传 多 样 性 , 并 利 用 表 中 数 据 陈 述 判 断 依 据 _。 【答案】 (1)种群 (2)D (3)自然选择 (4)基因库 (5)33% (6)A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 B 种群;因为 A 种群的基因型为

7、 5 种,B 种群为 4 种/A 种群基因型多于 B 种群 (4)Va 的频率=(200+502+100 )/6002 100%33% (6)就 V 基因而言,A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 B 种群;因为 A 种群的基因型为 5 种,B 种群为 4 种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7.(6 分)用基因型为 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 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 Aa 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的 F3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 0.4 B曲线的 F2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 0.4 C曲线的 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8、1 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答案】C 8.(6 分)簇毛麦(二倍体)具有许多普通小麦(六倍体)不具有的优良基因,如抗白粉病基因。为了改良小麦 品种,育种工作者将簇毛麦与普通小麦杂交,过程如下: 普通小麦(AABBDD) 簇毛麦(VV) F1 诱变处理 可育植株 注:A、B、D、V 分别表示相应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 (1)杂交产生的 F1代是_倍体植株,其染色体组的组成为_。F1代在产生配子时,来 自簇毛麦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几乎无法配对,说明它们之间存在_。 (2)为了使 F1代产生可育的配子, 可用_对 F1代的幼苗进行诱导处理。 为鉴定该处理措施的效果, 可取其

9、芽尖制成临时装片,在_倍显微镜下观察_期细胞,并与未处理的 F1进行染色 体比较。 (3)对可育植株进行辐射等处理后,发现来自簇毛麦 1 条染色体上的抗白粉病基因(e)移到了普通小麦的染 色体上,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基因与另一个抗白粉病基因 _(不/一定/不一定)发生分离,最终可形成_种配子,其中含有抗白粉病基因(e)配子的基因 组成是_。 【答案】(1)四 ABDV 生殖隔离 (2)秋水仙素 高 有丝分裂中 (3)染色体变异 不一定 4 e、ee 9.(6 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第

10、 9 号和第 6 号染色体上。W和 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 W 和 w 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 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WW、Ww、ww、WW、Ww、ww6 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 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_。 (2)以基因型为 Ww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 Ww 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 (3)基因型为 WwYy 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_。 (4)以 wwYY 和 WWyy 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1自

11、交产生 F2。选取 F2中的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 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 【答案】(1)ww()Ww();Ww()ww() (2)非糯性糯性11 (3)WYWy11 (4)非糯性白胚乳糯性白胚乳81 【解析】 (1)题干中给出了 6 种植株的基因型,要求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 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解题的“题眼”是测交的概念 : 测交亲本之一为杂合体,符合题意的有Ww 和W-w;另外一个为隐性纯合体,符合题意的有ww 和ww-其中测交,因为没有染色体缺失,不 能选;测交,正反交结果相同,无法判断,也不能选;测交虽然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但由于雌、 雄

12、配子中同时出现染色体缺失,不能作出“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 只有组合是符合题意的,故测交亲本组合为 ww()W-w() ;W-w()ww() (4) 以 wwYY 和 WWyy 为亲本杂交得到 F1WwYy, 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的基因型有 2 种 : WWyy 和 Wwyy,比例分别为 1/3 和 2/3 ; “植株间相互传粉”这句话是关键,意味着这 2 种基因型的植株是自由 交配的, 所以需要计算 W、 w 的基因频率 W=2/3 , w=1/3 所以非糯性白胚乳=WWyy+Wwyy=2/3 2 /3 +21/3 2/3 =8 /9

13、,糯性白胚乳=wwyy=1 /3 1 /3 =1 /9 ,则非糯性白胚乳 : 糯性白胚乳=8 /9 : 1 /9 =8: 1 10.(8 分)如图为某植物种群(雌雄同花且为纯合子)中甲植株的 A 基因(扁茎)和乙植株的 B 基因(缺刻叶) 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 A 基因和 B 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上图两个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 _。 (2)突 变 产 生 的 a 基 因 与 A 基 因 的 关 系 是 _, a 基 因 与 B 基 因 的 关 系 是 _。 (3)若 a 基因与 b 基因分别控制圆茎和圆叶,则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 表现型

14、分别为_、_。 (4)请你利用突变后的甲、乙两植株作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程序,培育出具有圆茎圆叶的观赏植物品 种。 _ _ _。 【答案】(1)DNA 复制的过程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取代,导致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2)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 (3)AaBB AABb 扁茎缺刻叶 扁茎缺刻叶 (4)将甲、乙两植株分别自交;选取甲子代 中表现型为圆茎缺刻叶(aaBB)的植株与乙子代中表现型为扁茎圆叶(AAbb)的植株进行杂交,获得扁茎缺刻 叶(AaBb);让得到的扁茎缺刻叶自交,从子代中选择圆茎圆叶植株即为所需品种(也可用遗传图解表示)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 基因与 B 基因突变均是由碱基对改变导致脱氧核苷酸序列变化。突变产生的新 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由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故突变后性状并未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