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43166 上传时间:2019-12-24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3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课件:专题七 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 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二,三,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到1925年,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目的 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3.提出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4.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一,二,三,拓展延伸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是在特定的国内外背景下制定的,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则经历了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的发展道路。,一,二,三,5.过程 (1)1926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

2、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 (2)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 6.工业化成就 (1)1932年,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937年,提前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 (2)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7.存在问题 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二,三,自主思考 右面漫画中粗壮和瘦弱的两部分分别代表什么?这体现出苏联工业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何弊端? 提示:分别代表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和落后的农业、轻工业。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

3、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一,二,三,二、农业全盘集体化 1.背景 个体小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需要,甚至出现粮食收购危机。 2.目的 (1)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 (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众多的农业小生产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克服粮食收购危机。,一,二,三,3.过程 (1)19271929年,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采用一家一户自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做法。 (2)从1929年下半年起,实行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整村、整乡、整区加入集体农庄。 (3)1930年3月,斯大林对集体化运动中的过火行为进行

4、整顿;到1930年秋天,农业集体化运动又迅速发展起来。 (4)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3%。 4.评价 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工业化,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一,二,三,自主思考 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一,二,三,三、苏联模式 1.确立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2.主要表现 (1)经济方面: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通过指令

5、性计划直接管理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2)政治方面: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 (3)思想文化方面:采用行政干预手段控制思想文化,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的思潮泛滥。,拓展延伸苏联模式是指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但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弊端和问题。,一,二,三,3.历史影响 (1)经济方面: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政治方面:在当时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

6、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 (3)思想文化方面: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益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探究点,苏联模式 史料实证 史料 1928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计划”,或者说政府机关掌握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中央计划,成为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过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指出1928年以后

7、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 (2)根据史料,说明苏联建立“计划社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探究点,提示:(1)特点: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原因:受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战争时期的经验;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影响: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化道路,使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实现了工业化;但其弊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究点,历史解释 (1)含义:苏联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所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苏联模式。 (2)形成原因:苏联模

8、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崇拜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指导上的失误等。,探究点,(3)特征: 这种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 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

9、视民主和法制。 (4)影响:它同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大规模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端,不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探究点,典例剖析 【例题】 在1952年的苏联,1公担(1公担=100千克)稞麦可分别交换的印花布与砂糖,均不足1928年的4%。1953年,苏联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苏联的上述做法表明( ) A.苏联的农副产品质量差且价格十分低下 B.苏联农产品极端过剩 C.工业发展建立在牺牲农民利益的基础上 D.苏联市场体制不完善,探究点,题目立意:苏联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它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一方针对苏联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题旨在通过20世纪50年代苏联农产品的价格,考查对苏联模式影响的认识。 解题指导: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来换取工业的发展。题目材料中农产品价格与成本的偏差,正是牺牲农民利益的具体反映。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