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1561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5.1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2阐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3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4说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物质循环结构生态系统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信息传递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数量:流经系统的总能量=该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流动路径: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研究意义: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其朝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进行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往复的循环运动特点:具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流

2、动(物质不灭性)举例:“C”循环循环形式:CO2特点: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过程: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种类作用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生态系统农业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内容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知识网络能量流动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 由_与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它包括地球上的_及其_的总和。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 、_和_。3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能加速生态系统物质循

3、环的是 ,同时他对于植物的 和 等具有重要作用,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的是 。4食物链是指_。食物网是指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 ,生态系统的_和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5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及地位填图: 破疑解难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生产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如下: 非生物的物质 为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提供原料和能量和能量 为生物生存提供适宜条件,如O2、温度、土壤、大气等 生产者 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和化学能(主要是绿色植物) 为消费者生存提供条件(食物、栖息场所)消费者 参与食物链,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

4、快速正常进行为植物传粉、受精、种子传播提供帮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保证物质循环正常进行,为生产者的“再生产”提供无机原料. 无机环境为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理论上讲,无机环境、生产者、分解者是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而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1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主要通过捕食

5、关系(即捕食链)建立联系,这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营养关系。现主要分析捕食链如下:组成:生产者、各种消费者,一定注意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作完整的食物链。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要根据其所在的具体食物链来确定,即从生产者数起。一条食物链上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为能量流动沿食物链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且生产者一定是第一营养级,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别相差1。现以一条食物链为例进行分析: 食物链 草一兔一狐一狼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别第一营

6、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所属类型主要是植物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大型食肉动物营养状况自养直接以植物为食以食草动物为食以小型食肉动物为食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沿此渠道进行2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叫做食物网。 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的原因 一种绿色植物可以被多种植食性动物所食。 一种植食性动物,可吃多种植物,也可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捕食对象。 经典例题例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例子是A池塘中的鱼 B池塘中的动物C池塘中的生物 D一个池塘解析:生态系统包括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选项A、B、C只包含了部分或全部生物,而没有无

7、机环境,成分不完整。只有D“一个池塘”既包括了其中的生物,又包括了无机环境。答案:D例2在下图食物网中,若蛇全部被捉光,请回答:(1)在此食物网中,哪种生物数量会大为减少? 。(2)哪种生物数量会有增加的趋势? 。 解析:从上述食物网中可看出,蛇既是山猫的天敌,又是鹰的食物,而鹰是兔的天敌。因此,当蛇全部被捉光后,山猫没有天敌捕食,数量剧增。鹰将更多地以兔为食,保持数量本稳定,同时山猫也是兔的天敌,山猫增多必将导致兔减少。因而蛇捉光后必然引起山猫增多及兔减少。答案:(1)兔(2)山猫实践探究1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 A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 B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

8、物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2对于“水稻鼠蛇”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减轻鼠害 3兔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 C三级消费者 D生产者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谚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 及。达标测评1生态系统中,以朽木和粪便为营养的蕈类、粪金龟子、蚯蚓等生物为 A次级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初级消费者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

9、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3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蜘蛛、鼠均以这棵朽木为生。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A种群 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兔狼细菌 B阳光草兔狼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D昆虫蛇鹰5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物部分不正确叙述是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6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其中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7在A

10、BCD这条食物链中,C是A、初级消费者B、第二营养级C、三级消费者D、第三营养级8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生物I可能是生产者 B生物可能是以生物I为食C生物紧随生物I的出现而出现D生物可能是捕食者9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和蛇等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猫头鹰捕食蛇、鼠、鸟;昆虫、鸟、鼠以植物的各个器官为食;蟾蜍和鸟捕食昆虫;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1)画出此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2)此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3)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

11、是。(4)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上述生物外,还应有和。(5)小鸟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是;小鸟与蟾蜍之间的关系是;蟾蜍与昆虫之问的关系是。 拓展延伸1为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某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实验步骤:取500mL锥形瓶4个,分别标以1、2、3、4,各加入约500mL清水,向3、4号瓶中加入等量河泥,2、3、4瓶中加入等量金鱼藻,然后在4个锥形瓶中各加入1条金鱼,最后向4个瓶中加清水至液面为同一高度,密封瓶口。将1、2、3瓶置于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室温250C),将4号瓶置于黑暗处。经常观察并记录每个瓶中金鱼的生活状况。(2)预期实验现象: l号瓶中的金鱼和4号瓶中的相比,哪条生活时间长?,

12、原因是。哪个瓶中的金鱼生存时间最长?,原因是。 (3)实验结论:。轻松阅读 食物链的种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食物链。太阳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不论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植物植食动物肉食动物。但自然界中也有特殊的食物链。因而食物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草牧型食物链 这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捕食方式。这种食物链的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也就越大越少。如:草兔狐狼。腐屑型食物链 这种是以动植物的遗体为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如植物的残枝败叶细菌、真菌。寄生型食物链 是以寄生的方式形成的食物链,这种食物链的营养级别越高,

13、生物体就越小越多。如草草食动物跳蚤螨。变异的“食物链 ”有些植物具有适应捕虫的变态叶,将小虫捕食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其营养关系是昆虫植物。例1:原产北美洲的捕蝇草,叶子象张开的贝壳,叶片内侧生长有许多感觉作用的绒毛,当昆虫飞来触及绒毛时,贝壳状的叶马上闭合,直到昆虫被消化掉,叶子再重新张开。例2: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我国海南岛等地的猪笼草,叶子中脉延伸成卷须,至顶端膨大象挂着一个“小瓶子”,其上有半开的瓶盖用来遮雨,“小瓶子”有着各种美丽的颜色,且能分泌香甜的蜜汁。当小虫被诱来,站在瓶口吸蜜时,便会滑进瓶里,瓶内呈弱酸性的消化液将昆虫粘住消化。例3:分布于东南亚及我国各地的狸藻,这种水草的叶子近基部生有小囊即为捕虫囊,囊口上生有一个只能向内开的盖子,其上长有绒毛,当水里的小虫游过来触及绒毛时,盖子即向内打开,小虫便游入囊中,被囊中绒毛分泌的酶消化。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