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70386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三学案: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目标导读1.概述生物群落的概念。2.结合教材P72进行“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探究。3.阅读教材P7374的内容,描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4.结合教材P7577的内容,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重难点击1.群落的种间关系。2.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生物群落的概念及构成1概念在_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2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和表现(1)组成:群落由一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2)基础:一个群落中_和_,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3)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_、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3物种丰富度(1)概

2、念: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_的多少。(2)某一地域中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常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来表示。计算公式:DS/lnA(S:物种数目;A:_)。4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土壤动物: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在土壤中生活,并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2)取样方法:应考虑动物_、活动方式。研究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时,一般采用_进行取样。问题探究1观察下面关于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群落类型图,分析物种丰富度由上图可看出,在整个生物圈中,地球表面因_、_等生态因子的不同,从赤道到北极依次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不同群落的_有差别。上述差别我们可以用物种丰富度来衡量。2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

3、)探究原理研究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常用_(如采集罐、吸虫器等捕捉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是确定物种丰富度的_,表示方法有“很多”“多”“较多”“较少”“少”和“很少”等。(2)探究步骤选择样地:一般在林下或落叶等_较为丰富的地方采集标本。确定样方与取样:在采样地随机选取35个样方(50 cm50 cm15 cm),采集样方内的落叶和土壤,将其中的大型土壤动物用取样器或手捡的方法,放入盛有体积分数为_溶液的采集罐中。标本鉴定与结果统计:根据有关资料,分拣并鉴定标本,填写表格,估算各物种的丰富度。3进行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时,为什

4、么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1为了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一题多变(1)同一区域内不同种类的土壤中小动物的数量是_的。(2)不同地域内的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是_的。(3)一般在林下或落叶及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土壤中小动物_。(4)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小动物还存活,为保护生态环境,应_。2某校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一个生物群落的调查结果如下表:物种马陆蜈蚣白蚁物种总数数量5981401 000122种该生物群落总面积500 m2,则关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计算正确的是()A. B.C. D.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类型概念实

5、例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得益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竞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_而产生的相互妨碍的现象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一种生物_另一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羊与草、狼与兔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以另一种生物(寄生)的_或已消化的物质为营养,并对寄主造成危害的现象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问题探究1阅读并分析教材P73积极思维,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单独培养的结果曲线可看出:单独培养时_。(2)观察混合培养结果曲线图思考:起初阶段(第4天以前)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_,其原因是_。随后(第416天期间)二者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其原因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_争夺的结果

6、。最后(第16天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其原因是: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_,最终_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_的物质,进一步证明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争夺_。(3)上述混合培养实验中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_。(4)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物种,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生存另一方被淘汰吗?2阅读并分析教材P74图316,并回答下列问题:(1)狼与驼鹿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前者为_,后者为_。(2)从狼与驼鹿的数量变化上可以看出,每次波动都是_先增加达到波峰,_后增加达到波峰;_先减少降到波谷,_后减少降到波谷。并且驼鹿的个体数量要比狼的个体数量_。(3)成年的鲈鱼

7、在缺少食物的情况下会以本种的幼鱼作为食物,这属于捕食吗?为什么?3菟丝子依靠缠绕在豆科植物茎上,吸取有机养分生活。由此推理可知:菟丝子获利,大豆受害,宿主一般不会死亡。二者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4在豆科植物幼苗期,根毛分泌的有机物会吸引根瘤菌聚集在周围大量繁殖。根瘤菌在分泌的纤维素酶作用下,溶解根毛细胞壁,侵入幼根产生根瘤。在根瘤内,根瘤菌从豆科植物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碳水化合物、矿质盐类及水分,以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它们又把空气中游离的氮通过固氮作用固定并转变为植物所能利用的含氮化合物,供植物生活所需。推理可知: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是彼此有利的种间关系,为_关系。3下列属于种间

8、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题后归纳比较各种种间关系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特点捕食“先增加者先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竞争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结局一般有二:一是a取代b;二是a、b两种群个体间形成平衡,相互抑制寄生寄生种群a得利,宿主种群b受害;宿主b不可能全部死亡互利共生“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4.下图中的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

9、;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B._;C._;D._。(2)造成现象是由于_。(3)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_。一题多变(1)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2)若上述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方法链接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

10、果,若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零,或者是题干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重叠的范围。 三、群落结构1形成原因:群落中的各个_在_过程中通过_逐渐形成。2类型(1)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_现象。植物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乔木层、_、草本层等层次。动物的分层与不同层次提供的_和_有关。(2)水平结构概念:指群落中的_在水平状态下的_或_。特点:种群呈现局部范围内的_分布,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具有_。3生态位(1)概念: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_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_关系。(2)意义:生态位的_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_

11、了物种间的相互竞争而共存下来。提高了生物利用_的能力。问题探究1玉米地中有的玉米高,有的玉米矮,这种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吗?为什么?2请判断分析“森林群落中只存在垂直结构,而草原群落中只存在水平结构”是否正确?5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

12、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一题多变a处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海拔(m)1 0001 0002 0002 0002 5002 5003 0003 0003 500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只与光照有关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1下列关于种群和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B

13、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种群形成群落C种群与群落没有任何关系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温度、湿度 D光照、食物3下列关于“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4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

14、、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5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真菌与飞蝗的关系是_,蛙与飞蝗的关系是_(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互利共生B寄生C捕食D腐生(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_。(3)

15、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答案精析一、知识梳理1同一时间2(2)物种的数目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3)热带雨林3(1)物种数目(2)样地面积4(2)体型大小取样器问题探究1降雨量温度物种种类和数目2(1)取样器等级(2)腐殖质70%的酒精3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研究种群密度,是在种群水平上研究动物数量特征的,而物种丰富度是从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种数目的,且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活学活用1A土壤动物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高温。对比4个选项,A选项中热光源能同时满足有光和高

16、温两个条件。一题多变(1)不同(2)不同(3)较多(4)放回原地2C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此生物群落物种总数为122种,样地面积为500 m2,再根据公式:D即可得出物种丰富度指数为二、知识梳理互利共生同一资源捕食取食体液、组织问题探究1(1)二者均能正常增殖(2)增加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一种细菌)数量较多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食物大大草履虫杀死对方食物(3)竞争(4)不一定。竞争的结果可能有三种:常表现为相互抑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占劣势;一方占优势,另一方灭亡。2(1)捕食者被捕食者(2)驼鹿狼驼鹿狼多(3)不属于捕食。因为捕食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而鲈鱼的成鱼

17、和幼鱼是同一物种,故属于种内斗争。3寄生4互利共生活学活用3D4(1)(2)竞争过程中,一种生物最终因缺乏食物、空间而全部死亡(3)寄生关系不像竞争关系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寄生生物依赖于宿主生活一题多变(1)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2)三、知识梳理1种群进化相互作用2(1)分层灌木层食物栖息环境(2)各个种群格局片状分布片状镶嵌性3(1)位置功能(2)多样性减少或排除环境资源问题探究1不属于。因为所有玉米属于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所以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2不正确。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森林群落也有水平结构,如在森林中,林下阴暗的地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

18、型组合,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形成的组合。草原群落中同样也存在垂直结构,也常明显的分为地下层、草底层和草本层。活学活用5Ca处山坡植物的分布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引起的,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处森林植物的分布主要与光照有关;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关,此种结构为垂直结构。c处海洋动物的分层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有关,此种结构为垂直结构。一题多变D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光照、温度等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没有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课堂小结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物种丰富度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当堂检测1C群落中包括许多种群。2D3A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4B5(1)BC(2)多(3)变大。原因是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减少,会使飞蝗的发生量变大解析由题意可知,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飞蝗与真菌的关系为寄生,蛙与飞蝗的关系为捕食;由图示看出,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量比空气干燥时要多;在气候干旱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天敌的数量会减少,飞蝗的发生量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