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99115 上传时间:2020-01-0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45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整合提升 .ppt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章末整合提升,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内容索引,梳理知识 构建纲要,整合重点 提升技能,梳理知识 构建纲要,血浆,组织液,淋巴,成分,渗透压 酸碱度,神经,体液,免疫,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相对稳定,返回,答案,整合重点 提升技能,突破1 内环境的成分确认方法 1.先确认成分是否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细胞外液)中,凡是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水、气体分子、代谢产物、营养物质、胞外酶、激素、递质、抗体等)均可看做内环境成分。 2.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1)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血红蛋白、糖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及核酸(DNA、RNA)等。 (2)血浆血液,血浆属

2、于内环境,但“血液”不能全看做内环境,即内环境不包括“细胞”及细胞内物质。 (3)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如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泪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等)均不可看做内环境,因而其内所含物质也不可看做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解析答案,1.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内大多数水位于细胞外 B.a中水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C.内环境是由a、b、c共同组成的,被称为体液 D.a中溶解的物质(如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解析 人体的体液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而细胞内液约占 ,所以A错误; a为血浆,其中

3、水分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正确; 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是由a(血浆)、b(淋巴)和c(组织液)组成的,但也只是体液的一部分,所以C错误;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而a为血浆,所以D错误。,B,突破体验,突破技巧:明确内环境成分,能分辨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成分存在的部位、能理解并识记各种代谢发生的场所,是准确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突破2 探究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探究血浆具有维持pH稳定 的功能实验原理 实验探究题是高考中区分度最高的题目,该类题具有“三高”特点:难度高、分值高、失分高。通过实验案例分析、训练科学的实验思维,规范准确的问题解答,成功突破答题时常见的不善于利用

4、题干信息理顺探究思路,以及作答时只知其意、但不能准确表达的两大障碍。 要想证明动物血浆对pH的变化具有缓冲作用要用到条件对照。 1.实验材料:动物血浆、自来水、缓冲溶液(如Na2HPO4、KH2PO4等)、 量筒、试管若干、模拟人体血浆导致pH变化的乳酸和Na2CO3、pH计、 彩色铅笔。,2.实验方案(注:所加物质的量均为2 mL),3.实验分析:该实验既设置了空白对照,又设置了条件对照,其中A组的1和B组的1为空白对照,A组的2和B组的2为条件对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血浆受到影响时pH变化幅度较小,通过两组中的2和3对比可以推知动物血浆所起的作用原理和缓冲溶液是相同的,从而说明动物血浆对

5、pH变化的缓冲作用。 4.注意事项 (1)实验中各种对照实验往往同时使用,如上述典例中既有空白对照又有条件对照。 (2)实验中各组材料的量如乳酸或Na2CO3溶液的量应相等。,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活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验证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活鸡血、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 ; ; 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置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编号甲、乙、丙),做成临时装片; 。 预期结果

6、: 。,突破体验,(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向甲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向乙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各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 。 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 。 解析 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在取用实验材料和设计实验步骤的时候要注意“三等”等量、等浓度、等条件。等条件是指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保证单一变量。,返回,答案,解析,答案 (1)取3支试管,编号甲、乙、丙,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各2 mL 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活鸡血,振荡摇匀,放置5 min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记录结果 预期结果: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皱缩;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涨破 (2)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两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 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血浆pH基本不变,返回,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