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084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3学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习总结 Word版含解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学习总结以时间为线索把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1.演变过程(1)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提倡仁、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但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2)西汉:改造与独尊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形成适应专制集权的封建神学体系;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渐成正统,成为后来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3)魏晋至隋唐: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方化。(4)宋明: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

2、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方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守仁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明清:继承和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提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2.规律总结(1)思想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决定思想意识的变化。(3)思想的变化与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扶植是不可分割的。儒、法、道三家思想的特点及联系1.思想特点(1)儒

3、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2.相互关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发展中表现出融合趋势。(1)战国时期,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2)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学为辅助,兼采道家的

4、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例题(2016课标全国,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题规范一明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抓关键: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的原因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排除B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排除C项“五经”是古老的文献,

5、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正确D项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C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知识覆盖面广、命题灵活等特点。(1)材料来源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文学作品类: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应注意甄辨。从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中截取的文字材料。(2)解题技巧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注意每段材料的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