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90545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森林病理学南京林业大学考试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森林病理学第一章根本概念一、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生物的或非生物的因素的影响,使生长受到抑制、品质变恶劣,甚至死亡的现象。1非生物的因素:缺少、冻害、污染等。2人为的、动物的干预不叫病害,称为损伤。3芝麻蕉的黑点也不是病害,因为它使香蕉更甜。同样的,根瘤菌也不是。二、植物病害的三要素1 .病原:引起植物病害最直接的生物或非生物因素。1生物因素:真菌植物上较多,细菌植物上较少,植原体,病毒,类细菌,类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大小比拟:细菌植原体二类细菌病毒类病毒2 .植物:寄主:侵染病原所侵染的植物。受害植物:非侵染病原所侵染的植物。3 .环境条件4 .植物病原发生的三角关系:三角

2、形的三条边分别代表病原、环境和植物,其面积代表受害程度,面积越大受害越深。当三个条件都充分时,病害程度最大。三、植物病害发生的病症1 .病症: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能看到的植物的不正常表现。分为植物本身的不正常和病原物的营养体或繁殖体。2 .病症的类型:1变色:黄化或白化。因为叶绿体的缺少。是营养元素,如N、Fe的缺乏;植原体的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花叶。因为叶绿体分布不均。是病毒导致的。紫化。因为胡萝卜素含量上升。是却磷导致的。(2)坏死:斑点:有叶斑、果斑等。是病原物分泌毒素将植物细胞杀死造成的。真菌和细菌较多。腐烂:细胞中的胶层被分解。溃疡:是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响。植物会在伤口附近形成与上组织,这

3、一点与腐烂相区别。3畸形:丛生:因为不定芽抽生过多。主要有植原体造成,真菌也会例如竹子的丛生瘤肿:激素分泌不均匀造成。由真菌、细菌和线虫造成。(4)枯萎:由根部被破坏或干部输导组织被破坏造成。(5)流脂流胶:枝干上流出液体。松柏类称为脂,核果类称为胶。(6)粉霉:白色粉末:白粉菌黑色粉末:煤臭菌黄色粉末:菌7草菌:靠食用木材存活,如担子菌第二章植物病害的病原第一节非侵染性病害在搞不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诱发实验一、营养:缺素症1,缺N:植物黄化,矮小2,缺P:植物紫化3 .缺K:叶绿、叶尖发黄,卷曲。4 .缺Mg:叶肉黄化,叶脉仍绿5 .缺Fe:嫩叶黄化,老叶正常当土壤PH上升时,Fe*转化为

4、Fe3+,所以补铁是没用的,要施加有机肥,使PH降低。而且缺铁最易在碱性土上发生6 .缺硼:芽抽不出,芽膨大,丛生。二、温度霜害:早霜:没有休眠,胃长。危害小晚霜:芽已发,把芽冻死了。危害大三、水分四、有毒物质:烟害:春季发嫩芽时易受害。五、此类病害仿治的根本措施是适地适树第二节植物病原真菌大多数植物病害由真菌导致一、真菌:有细胞壁,有正常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寄生或腐生生活。菌丝每一局部都有潜在的生长能力和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吸器的形成是对寄生生活高度适应的表现。二、根本形态:营养体和繁殖体1 .营养体:菌核:菌丝组成核状或粒状结构,有抗不良环境的作用。菌索:菌丝组成的条状结构,有抗不良环境

5、和可扩展的功能。菌索多见于高等真菌中。子座:菌丝组成块状和颗粒状结构,有抗不良环境和生殖作用。2 .繁殖体:A.无性繁殖以下为从高级到低级排列a.游动瓶子:鞭毛菌亚门b.施囊施子:接合菌亚门C.分生瓶子:子囊菌和半知菌亚门。是真菌中最普遍的无性瓶子d.粉花子:白粉菌,子囊菌亚门e.芽瓶子:酵母菌、外来菌,子囊菌亚门f.厚垣瓶子:菌丝的局部细胞的细胞壁加厚,有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功能。是恶劣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休眠瓶子。镰刀菌B.有性繁殖有性瓶子可抗不良环境,多在冬季产生a.卵抱子:无减数分裂,鞭毛菌产生。b.接合瓶子:萌发时才减数分裂,接合菌产生。C.子囊瓶子:子囊菌产生以下为子囊把子生殖过程1.核

6、配2.减数分裂3.有丝分裂d.担把子:担子菌产生3 .真菌的分类:a.鞭毛菌亚门:菌丝无隔,有性瓶子为卵瓶子,无性兔子为游动瓶子。b.接合菌亚门:菌丝无隔,有性抱子为接合瓶子,无性抱子为抱囊包子。c.子囊菌亚门:菌丝有隔单核,有性瓶子为子囊抱子,无性抱子为分生抱子。无性生殖在真菌中最突出d.担子菌亚门:菌丝有隔双核,有性担子为担施子,多不产生无性把子。是真菌中最高级一类e.半知菌亚门:菌丝有隔双核,多不产生有性施子,无性瓶子为分生把子。半知菌的原意是有性阶段不明的真菌有性把子的形态是真菌分类的依据5 .真菌的生理和生态a.营养:寄生有专化性,有些寄生范围宽,可以在培养基上培养;反之,不能在培养

7、基上培养。通用培养基PDA:马铃薯、蔗糖、琼脂b.PH:中性偏酸细菌要中性偏碱c.温度:25度左右,有子座、菌核就可耐低温,只有菌丝只能0度d.湿度:高湿度e真菌大多是好气的,但也有真菌如酵母菌在嫌气条件下发酵获得化学能。6 .主要的植物病原真菌a.腐霉:鞭毛菌亚门,土壤中生存,引起苗木猝倒病。b.疫霉:鞭毛菌亚门,水中或土壤中生存,,引起栋突死病。C.白粉菌:子囊菌亚门,不能培养,引起白粉病。d.外囊菌:子囊菌亚门,不能培养,引起缩叶病。e.球壳菌类:叶斑病、溃疡病、腐烂病,好培养。f.腔菌类:好培养g.锈菌类:锈病,担子菌亚门,不能培养。7 .转主寄生现象:真菌的生活史必须在两种不同植物上

8、才能完成的现象。举例:以锈菌为例。十月份,松树树干的瘤子或溃疡产生橘黄色姿滴状的性兔子,性瓶子不传播。在3、4月产生锈抱子器,通过风传播到栋树叶片上,产生黄粉状夏弛子。夏瓶子由风传播,再次侵染秋栋树叶片,秋季树叶背后产生毛状物为冬把子柱,天气潮湿萌发产生担抱子,由风传播侵染松树的嫩叶。菌丝在松树体内扩展,在适宜位置产生瘤或溃疡。8.质配:来自两个不同细胞的原生质相互融合。核配:质配之后,两个细胞核往往随即进行配合,变成双倍染色体核的细胞。第三节植物病原细菌、植原体一、细菌1 .一般形状:原核生物,单细胞,植物病原细菌多为杆状,分裂为二均裂方式,多无英膜,多无芽独环境不好时才产生。英膜是细菌细胞

9、壁外厚薄不等的粘质层。2 .植物病原细菌分类:1革及化染色阳性一一棒杆菌属1革兰化染色阴性一22)鞭毛极生32)鞭毛固生43鞭毛1根,菌落黄色黄色瓶杆菌属3鞭毛数根,菌落白色假单抱杆菌属4引起植物肿瘤病痕野杆菌属4)引起植物腐烂病症一欧式杆菌属3 .生理生态:1营养: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12PH:7-83温度:最适28度,最高50度,最低-70度。要求高于真菌4 .致病及侵染特点:1斑点:有“晕圈”与真菌区别黄色瓶杆菌假单把杆菌2枯萎:棒杆菌假单独杆菌3肿瘤:野杆菌属假单把杆菌4腐烂:欧式杆菌属5 .各种细菌都可以从伤口侵入。寄生性较强的可以从自然孔口入。6,细菌主要靠雨滴传播,少数靠昆虫传播

10、二、植原体1 一般形状:原核生物,无细胞壁,有三层细胞膜,多为圆形和圆形,不能人工培养。2 .特点:1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有特殊敏感性使用此类药物只抑制其生长往往数年后又复发2主要通过叶蝉传播。嫁接也是传播的有效途径。但处侵椭能很难通过植物汁液传播与病毒区别第四节植物病原病毒一、一般形状:非细胞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合而成。植物多为RNA,球形、杆状、弹状。二、特点:1.看到花叶就是病毒病害2 .还会引起黄化、萎缩、杂色花3 .不能人工培养4 .病毒入侵必须要一个伤口。而且大多数病菌以昆虫特别是刺吸式口器昆虫为传播媒介。嫁接和插条也可传播。第五节植物病原线虫一、一般形状: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体

11、型多为线形,局部雌成虫体型膨大,多不能培养。为数很多,在动物中仅次于昆虫二、生活史:卵期-幼虫期-成虫期三、松材线虫肉眼不可见,根结线虫肉眼可见四、植物线虫都是专性寄生五、主要线虫:1 .伞滑刃线虫:雌雄成虫均为线形,引起松材线虫病2 .茎线虫:雌雄成虫均为线形,引起菊花枯萎3 .根结线虫:雌成虫膨大成梨形,引起根结线虫病第六节寄生性种子植物一、乱丝子科全寄生二、桑寄生科半寄生工由鸟类传播第三章植物病原的诊断Step1:确定是否为植物病害Step2:确定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诊断要点:1.病害发生很突然2 .病害发生往往成片3 .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Step3:侵染性病害的诊

12、断柯赫法那么:用于新病原病害确实定1 .从病株上别离到病原物的纯培养不能统计概率2 .把纯培养接种到原植物上,植物表现和原来相同病症3 .从发病部位再别离出相同的宛培养物J1 .真菌病害:切片观察、分析病症2 .细菌病害:叶斑有晕圈,果斑有晕圈,枯萎木质部和韧皮部交界处有黑线,输导组织被破坏,溃疡细菌在韧皮部蔓延3 .植原体病害:丛枝、叶小、黄化。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处理病症消失,利用这个特点可以排除真菌和病毒病害。植原体病害常通过昆虫传播,不通过汁液传播。4 .病毒病害:花叶、杂色花、叶畸形。可以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来确定,就是让病株的汁液进入健康植株,当健康植株发生相同病症时,即为病毒病害。另外,

13、各种病毒都不会出现病症。最后,受病毒侵害的植株在林间分布多是分散的,而且一般不能恢复健康最后两点可与非侵染性病害区分。5 .线虫病害:别离线虫。1根结线虫:在根瘤里面,用针挑出来。2其他线虫:浅盘法、漏斗法第四章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开展规律第一节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一、1.专性寄生物:只能再活的有机体上生存,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存,对寄主有强烈的选择性。如锈菌、白粉菌、黑粉菌、植原体、病毒。可培养抗病品种2 .兼性腐生物:在人工培养基上可以勉强生长,对寄主有强烈的选择性。如杨树黑斑病、松针褐斑病可培养抗病品种3 .兼性寄生物:在人工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对寄主无选择性。如丝核菌二、寄生范围:病原

14、物能够侵染的植物种类。三、寄生性强,寄生范围窄。寄生性弱,寄生范围宽。致病性强,寄生性弱致病性弱,寄生性强。第二节植物的抗病性一、抗病性不是对所有病原物的抗病。二、抗病性的表现1 .垂直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仅对病原物的少数小种有作用,且作用较彻底,常受单基因控制,常会因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丧失抗病性。人工选择2 .水平抗病性:植物的抗病性对病原物的多数小种有作用,但作用不彻底,常受单基因控制,不会因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丧失抗病性。自然选择三、抗病、耐病、避病第三节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过程一、病程:从病原物与植物接触到病害进一步扩大的过程。二、具体过程:瓶子一传播到植物一把子萌发侵染一病原物在植物体

15、内进一步开展一表现病症病症停止扩展。接触期一侵入期一潜育期一发病期1 .接触期: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到病原物侵入这一时期。在这一期间,病原物的活动受到寄主外表分泌物的影响。病毒无侵入期接触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期。2 .侵入期:从侵入寄主到建立寄生关系这一时期。一种是自然孔口侵入,另一种是伤口侵入病毒和植原体并须借助伤口侵入潜育期大多是随着温度的提高而缩短。3 .潜育期:从建立寄生关系到发生病害病症这一时期。真菌和细菌大多是局部侵染,病毒和植原体大多是系统侵染。4 .发病期:三、影响施子发育的条件:高湿度、温度、营养、光照影响不大。低温而枯燥的环境有利于菌核和瓶子保持休眠状态,延长存活时间。四、侵入

16、方式:1直接侵入2潜伏侵入:病原物侵入植株后,因为环境或植物发病。持生命力,等条件不适,病原物潜伏不动,但仍保待条件适宜时再使植物3自然孔口侵入:气孔、皮孔4伤口侵入:嫁接、虫咬、日照、冻伤这对病毒侵染很重要五、侵染循环:植物侵染性病害,从上一年发生到下一年再度发生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侵染。1 .越冬:真菌以有性瓶子、菌丝、菌核、菌索、子座、厚垣施子等形式越冬。是病原物生活史中较薄弱的环节,比拟易于控制和消灭场所:感病植株上、土壤中、枯枝落叶中、仓库。2 .传播:气流传播有性瓶子、雨水稀释传播无性把子、细菌、昆虫传播病菌、植原体、人为传播3 .侵染:1初侵染:在一

17、个生长季开始后,病原物从其越冬的场所散发出来,引起的第一轮侵染。初侵染来源于越冬场所2再侵染:初侵染以后的侵染。再侵染来源于当年已发病植株第五章森林病害的防治一、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方法:1.植物检疫:对外检疫、对内检疫2.栽培措施,防治病害。1合理选择苗圃。不选积水的地区和菜园。2应施熟肥3整地,苗要出齐4浇水要适量5施肥应注意枯枝落叶里有病害三、抗病品种选育:对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可以用此招。杂交1 .选种:嫁接,速立采穗园一抗性鉴定一嫁接、速种子园一子代鉴定2 .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四、生物防治方法:通常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工具来防治。1双重寄生作用2无毒或弱毒菌系排斥毒性

18、菌系3非寄生微生物对其他微生物的克制作用五、物理防治六、化学防治:1.杀菌剂对真菌有效1波尔多液:无机a.由硫酸铜和石灰组成。配置好的为天蓝色胶着液生石灰+硫酸铜+水=I:1:100b.用木桶或塑料桶装。不能储藏,现用现配。潮湿多雨时有药害,对人畜无毒。C.用料简单,廉价。残效性强,抗菌谱广。2石硫合剂:无机a.由石灰和硫磺组成。配置好的为深红褐色生石灰+硫磺+水=1:2:10b.避光下长期保存。生长季节使用0.30.5度,落叶休眠期使用35度。高温时使用产生药害,对人畜无毒。C.防锈病,白粉病3内附性杀菌剂:多菌灵广谱甲基托布津有机2 .抗生素对细菌有效)3 .杀线剂对线虫有效:主要用于土壤

19、消毒,毒性大超过杀菌剂,在播种前使用。4 .农药使用:喷雾、喷粉、涂白、浸泡5 .化学药剂分类:1铲除剂:如石硫合剂2保护剂:如波尔多液。在侵入前施药3治疗剂:多菌灵、托布津。注意治疗剂在体内保存时间不长,逐渐沉积在叶片边缘和先端第六章病害各论一、松材线虫病1 .病症:针叶枯黄不落,木质部松脂减少。2 .病原: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雌虫的尾尖,松材线虫较短)3 .仿治:1检疫:部队演习、电信工程2砍树:三月份前把所有病树都砍掉;并对砍掉的木头做切割高温处理;树桩尽可能低,并剥皮涂药。3消灭天牛4 .天牛5,6月份出来二、松针褐斑病1 .病症:松针上出现褐色病斑,在病斑中央出现光滑且有光泽的子实

20、体。病状从下行上开展。2 .病原:半知菌3 .侵染循环:以菌丝越冬,春天产生子实体,子实体产生分生施子。分生瓶子随雨水传播,直接侵染。潜育期长,一年可屡次侵染。4 .仿治:1病害分区:a.病害主要流行区:闽西北b.病害次要流行区:广东、广西、江西、云南、浙江C.无害区:江苏、河南、山东、四川2种植前用3%的多菌灵处理根部3种植抗病品种三、松干锈病林木五大病害之一1 .病症:1溃疡型:a树皮坏死,木质部不膨大b.在溃疡斑处产生泡状锈瓶子c病斑会扩大,老斑坏死d.病斑扩展一周,其上部枝条坏死2瘦瘤型:a.木质部膨大。最终大小依枝干粗细而定b.在瘦瘤上产生球状锈犯子C.瘤子不断扩大,但老瘤不坏死2

21、病原:担子菌3 .侵染循环:渍疡斑和嚓瘤每年10月产生性施子器,性瓶子不传播。到4月份产生锈瓶子器,锈瓶子随空气传播,侵染转主寄主的叶片。,产生黄粉状夏抱子,夏瓶子随风传播,再次侵染转主寄主的叶片,并在秋季在叶片反面产生毛状冬把子器,产生冬抱子,然后冬把子萌发产生担施子。担抱子随风传播,侵染松树的嫩叶,并在松树内开展,当条件适宜时,产生溃疡斑或瘦瘤。4.分类:1茶蕉生柱锈菌:a.茶蔗子专化型北美乔松、糖松、白松b.马先蒿专化型红松、偃松、北美乔松我国有两种:华山松施锈病茶蔗子、五针松把锈病马先蒿2柔软柱锈菌:a.马尾松弛锈病:玄参科b.云南松弛锈病:龙胆科C.樟子松花锈病:芍药、山芍药d.油

22、松弛锈病:芍药、马先蒿3栋柱锈菌:引起瘦瘤型a.班壳松专化型b.弗吉尼亚松专化型c梭形专化型:湿地松、火炬松d.短叶松专化型。5 .性把子:单核单倍体锈施子:双核夏施子:双核冬匏子:双核只把冬瓶子看做有性施子,所以锈菌的分类以冬瓶子为依据小瓶子:单核单倍体四、松枯梢病1 .病症:枯梢、枯叶、整株枯死,丛枝,流脂,针叶灰色,枯枝上有小黑点。2 .病原:半知菌,弱寄生性。分生弛子初为无色单胞,后为褐色双胞3,侵染循环:菌丝越冬,春季产生分生施子,随雨水传播,从气孔或直接侵染,一年屡次产生子实体,所以可屡次侵染。4 .水分胁迫是发病重要原因。夏季雨水多有利于病菌传播,土壤板结积水,有利于发病。五、杉

23、木细菌性叶枯病1 .病症:针叶上有斑点,斑点周围有牵圈与真菌区别。2 .病原:细菌3 .侵染循环:细菌在病叶上越冬,春天随雨水转播,伤口侵入,侵染松树的嫩叶,生长季节叶片上出现菌浓。六、杉木炭疽病1 .病症:枯叶、枯梢、枯枝、全株枯死。有些有颈枯现象。2 .病原:子囊菌亚门炭疽菌。弱寄生。分生施子为单胞,子囊施子也为单胞。3 .侵染循环:菌丝越冬,春季产生分生施子,随雨水传播,直接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七、苗木猝倒病1 .病症:1种苗霉烂型2猝倒型3立枯型2 .病原:1腐霉菌:鞭毛菌亚门,有性繁殖时产生卵兔子,卵抱子具厚壁,有抗不良环境和休眠越冬的作用。2丝壳菌:能产生菌核越冬3集刀菌:能产生

24、厚垣抱子。大型多隔镰刀状分生施子小型单细胞分生瓶子4绞链把菌3 .防治方法:1)不要选菜园为栽植地2细致整地,合理施肥。每年入冬前把地整好。3室内催苗,提前播种4行间施多菌灵粉剂八、阔叶树白粉病1 .病原: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子囊抱子单细胞,球形。2 .侵染循环:以闭囊壳越冬,春天产生子囊把子,随风传播,直接侵入。侵染寄主后,在叶面产生白粉,即白粉菌。白粉菌也随风传播侵染其他寄主。一年可屡次侵染。3 .以附属丝的形态进行分类九、竹干锈病1 .病症:(O病害常发生在干基部2病斑上有两种黄粉堆。a.一种较厚,为黄色。为冬瓶子b.一种较薄,为褐黄色,为夏瓶子2 .病原:担子菌亚门皮下硬层锈菌。冬瓶子双

25、细胞,有长柄。夏瓶子为单细胞,有刺。3,侵染循环:以菌丝越冬,发新竹时,冬瓶子脱落,其下产生夏瓶子。夏瓶子随风传播,直接侵染,一年内无再侵染。4 .侵染对象:(1)江苏、河南、安徽:刚竹、淡竹、雅竹2广西:毛竹3浙江:早竹十、毛竹枯梢病1 .病状:开始时枝干上产生褐色斑,后扩展成舌状斑。病斑扩展一周,其上局部枝条坏死2 .病原:子囊菌亚门竹喙球菌。子囊把子椭圆形,3个隔膜,多细胞。分生把子单细胞,无色。3 .侵染循环:以菌丝越冬,春季4月份产生子囊壳和子囊把子,子囊卷子随风传播,直接或伤口侵染。6月份再次产生施子,再次侵染。4 .仿治:1砍掉病树,勾掉病稍,在发新笋前进行。(2)两年不留笋3第

26、三年开始留尧,4-6月份喷洒多菌灵粉剂4加强检疫十一、杨树腐烂病1 .病症:开始时病斑向外流出汁液,后枯槁下陷,在上产生子实体。后病斑开展成麻丝状,甚至露出木质部。2 .病原: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很好培养,分生抱子为无色单胞,腊肠形。子囊瓶子为单胞。3 .侵染循环:以子座越冬,春季产生有性和无性瓶子,有性的子随风传播,无性瓶子随雨水传播。病原物可直接侵染,借助伤口侵染更易。一年可屡次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4 .防治:干旱缺水时最易发病含水量0.8,所以移植和种植时注意防旱。1起苗前浇足水2从起苗到种植的时间尽可能短,可以不假植3种植前树苗泡水一天4种后浇足水。5 .干旱和冻害会加重杨树腐烂病

27、十二、杨树渍疡病1 .病症:树干上产生水泡,直径1厘米左右,按之有水流出,后期病斑周围产生愈伤组织。病斑上产生两种子实体。假设水泡较多,整株枯死。2 .病原:子囊菌亚门。分生瓶子为单胞,长椭圆形。子囊把子为单胞,椭圆形。3.4.如上十三、杨树黑斑病1 .病症:病原物可以侵染叶片、叶柄、枝条。1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斑,白杨派杨树的小斑可以合成不规侧大斑。2在叶柄和枝条处,产生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白色分生匏子堆。2 .病原:半知菌亚门盘二把属寄生性强,不好培养分生独子无色双胞,卵圆形。3 .侵染循环:菌丝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兔子随雨水传播,气孔侵入,一年可屡次侵染。4 .雨量大会加重杨树黑斑

28、病5 .对寄主的选择性:感病植株:I-45,中林-46,加杨,214杨抗病植株:1-69,1-63,1-72,895,95,351十四、泡桐丛枝病1 .病症:丛枝抽生很多不定芽工嫩叶黄化2 .病原:植原体不能培养3 .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4 .栽植无病苗、健康根繁殖十五、板栗疫病1 .病症:开始时病斑流出液体,后枯槁开裂,其上产生黄色小点无性瓶子和紫色小瘤有性把子。扒开树皮发现黄色菌丝。病斑包围一周,其上部枯死。2 .病原:子囊菌亚门栗疫菌。子囊抱子无色双胞,分隔处缢缩。分生瓶子无色单胞,长方形。3 .侵染循环:以子座越冬,春季4月份产生无性瓶子分生瓶子,10月份产生有性把子子囊把子,气流传播,伤口侵入,再次侵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