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观后感不追求夸张的情节,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将镜头聚焦一群在西北追求革命理想的年轻人,以恢宏的历史视野、细腻的艺术塑造,引发众多年轻观众关注。始于1927年大革命低潮,收于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一段横跨25年的西北故事,何以拨动当下年轻人的心弦?是对青春岁月的普遍共情。高原不缺青春精神,15岁的习仲勋、24岁的刘志丹、30岁的谢子长一大批风华正茂的年轻革命家,前赴后继地投身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不顾父亲的反对,习仲勋肩负起家国梦,少年的赤诚让人动容;即便被枪指着,刘志丹毅然选择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青春的热血让人共情观众既见证了贫苦农家子弟的
2、成长之路,也被无数仁人志士挥洒青春的勇气与力量所感染。是对厚重土地的情感共鸣。真实,是打动观众的“密码”。西北岁月一方面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历史细节;另一方面植根西北大地的文化土壤,以饱满的激情呈现青春化表达。当这段烽火往事被揭开面纱,观众能真切地感受到西北风情与革命激情的紧密交织,体会到这片土地、这群年轻人的坚韧与希望。更是对理想信仰的精神共振。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西北,从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到欣欣向荣的大西北,其中有艰苦卓绝的跋涉,有生死攸关的战斗,有运筹帷幄的谋略,贯穿始终的则是对理想信仰的坚持。“早晚我会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光”“不管前路有多艰辛,多危险,我们一定会把旗帜传递下去”
3、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照金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磁铁,吸引观众思考理想的意义,收获信仰的力量。一部光辉的革命史,一卷璀璨的群英谱,更是一曲革命精神的赞歌。今天,西北岁月中风云激荡的革命史诗仍在继续书写。革命先辈对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追求的精神,将激励后来者续写未来更新更美的篇章。“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衡量青年干部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绝对忠诚。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第一条就是看是否对党忠诚;培养青年干部,第一条就是教育其对党忠诚,不做“两面人”“两面派”。对党绝对忠诚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时间的跨度。一时忠诚容易,一世忠诚困难。当年中共一大13
4、名代表中,5人先后脱党,2人被开除党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全面从严治党路上立案几百万件、处分几百万人,一些曾经的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反腐先锋倒在了腐败的路上,让人痛心疾首、发人深省。必须明白,对党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诠释。广大青年干部还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形势一片大好,前途一片光明,要深刻吸取教训、珍惜个人前途,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观后感西北岁月是一部以重大革命题材为背景的电视剧,它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西北革命青年追求理想、献身革命的历史画卷。这部作品不仅
5、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深情致敬,更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一次精神洗礼。自1927年大革命低潮起始,至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结束,西北岁月跨越了25年的时光,讲述了在西北这片热土上,一群年轻人如何投身革命、奉献青春的故事。这部剧之所以能够拨动当下年轻人的心弦,原因有三。西北岁月中的年轻人,无论是15岁的习仲勋、24岁的刘志丹,还是30岁的谢子长,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革命家,前赴后继地投身到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中。他们的青春,充满了热血与激情,让观众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青春力量。习仲勋不顾父亲反对,肩负起家国梦,少年的赤诚让人动容;刘志丹即便被枪指着,也毅然选择坚守共产主义信仰,青春的热血让人共情。这些年轻人的
6、成长历程,不仅见证了贫苦农家子弟的蜕变,更展现了无数仁人志士挥洒青春的勇气与力量,让观众深受感染。西北岁月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努力还原历史细节,让观众能够感受到西北风情的独特魅力。剧中的青年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以饱满的激情呈现青春化表达,让观众在烽火往事中,体会到革命激情与西北风情的紧密交织。西北大地上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这片土地、这群年轻人的坚韧与希望的诠释。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更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西北岁月中的革命先辈们,从星星之火到燎原西北,从革命根据地到欣欣向荣的大西北,他们经历了艰苦卓绝的跋涉,生死攸关的战斗,运筹帷幄的谋略,但贯穿始终的
7、则是对理想信仰的坚持。“早晚我会成为一束,照亮别人的光”“不管前路有多艰辛,多危险,我们一定会把旗帜传递下去”这些铿锵誓言,传递着革命先辈们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照金精神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磁铁,吸引观众思考理想的意义,收获信仰的力量。西北岁月是一部光辉的革命史,一卷璀璨的群英谱,更是一曲革命精神的赞歌。今天,这部风云激荡的革命史诗仍在继续书写。革命先辈对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不懈追求的精神,将激励后来者续写未来更新更美的篇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衡量青年干部是否坚定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绝对忠诚。西北岁月告诉我们,对党绝对忠诚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时间的跨度。
8、一时忠诚容易,一世忠诚困难。我们要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珍惜个人前途,把对党绝对忠诚体现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中。西北岁月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视剧,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体会到了青春的力量,更让我们思考了信仰的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供参考第1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陕西富平各校师生组织悼念李大钊的爱国活动,14岁的共青团员习仲勋积极参与其中,得到老师严木三的赏识,但因年龄不够,未能正式入党。6月,冯玉祥开始在陕西“清党”,马鸿逵威逼利诱想要拉拢刘志丹,遭到拒绝。
9、10月,陕西清涧起义震动了三秦大地,影响深远。1928年初,习仲勋考入三原的省立三师。第2集习仲勋等三师学生在武廷俊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爱国运动。反动的训育主任魏海借助“巴豆事件”抓捕了习仲勋等9名爱国学生。狱中,习仲勋坚持斗争,并正式入党。1928年5月,刘志丹等领导渭华起义,声势浩大。6月,习仲勋等被捕学生被送往西安军事裁判处,在狱中听到了渭华起义及刘志丹等革命者的故事,备受鼓舞。第3集陕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同情爱国学生,释放了习仲勋等学生。回到家中,父亲习宗德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即离世。1929年,陕西大灾,瘟疫横行,习仲勋的母亲也在这一年离世,习仲勋作为家中长子,扛起了照顾家中弟妹的重担。刘
10、志丹回到陕北,和谢子长等秘密开会,决定要用“三色理论”继续发展革命力量。1930年春,17岁的习仲勋受组织委派,前往驻在长武的西北民军,秘密开展兵运工作。第4集在长武军营,习仲勋和李秉荣、李特生等积极团结下层士兵,壮大组织。省委习仲勋等商议,决定利用部队换防的机会发动起义。1932年4月初,部队到达两当县城,在省委特派员刘林圃、习仲勋等领导下,两当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决定北上找刘志丹。两当起义的部队不断遭遇反动武装的围追堵截,境况艰险。习仲勋被派去寻找部队过河的船只,不久即听到起义部队被打散的消息,悲痛欲绝。第5集习仲勋回到富平匆匆见了叔父一面,辗转一番后,通过同乡周冬至得知红军游击队就在照金,
11、决定去找刘志丹。在照金,习仲勋先后见到了谢子长和刘志丹,重新找到了党组织。在照金,刘志丹和习仲勋促膝长谈,总结经验教训。刘志丹鼓励习仲勋失败是成功之母,下一步还是要搞武装割据,建立根据地。民团“围剿”照金,习仲勋带领特务中队坚守根据地。第6集由于队伍中出了叛徒,游击队只得退往渭北根据地,并与黄子祥、黄子文等坚持斗争。1933年初,习仲勋奉调返回照金,到红二十六军工作,得知刘志丹等被“左”倾的政委杜衡撤销了职务,十分不解,刘志丹反而宽慰习仲勋,团结第一。习仲勋、金理科和李妙斋决定将薛家寨作为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的基础,遭到杜衡批评。随后,刘志丹和习仲勋等内外线结合,粉碎了反动派的又一次“围剿”
12、第7集在反“围剿”的战斗中习仲勋负伤,被老乡李老栓所救。杜衡看望重伤的习仲勋,并坚持要带领部队南下渭华地区,习仲勋坚决反对,让杜衡失望。红二十六军会议上,杜衡蛮横地通过了部队南下的决定。杜衡率红二十六军南下,遭遇敌人重兵围堵。杜衡怯战,溜之大吉,刘志丹只得带队伍进入秦岭山区,保存力量。第8集因叛徒出卖,陕西省委在福盛楼开会时被国民党特务突击抓捕,杜衡等被捕叛变,陕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危急时刻,王泰吉部、红四团、耀县游击队汇聚照金,但因为缺粮,矛盾暗涌。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会议,解决几支武装的统一领导问题,黄子祥等虽有不同意见,但被习仲勋等说服,几支武装最终形成了统一的领导。第9集三支
13、武装最终形成合力,打退了前来“围剿”的反动民团。此时,刘志丹、王世泰等也终于回到了照金,陕甘边革命形势迎来转机。刘志丹、习仲勋等总结红二十六军南下失利的缘由,决定用“狡兔三窟”的办法开展三路游击区,随后刘志丹率部队跳到南梁地区,习仲勋等坚守照金。包家寨会议后,红四十二师在南梁打开了局面。习仲勋也来到南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第10集国民党民团疯狂抓捕刘志丹的家人,习仲勋派人将他们救回。刘志丹和家人匆匆见了一面后,再次踏上战场。1934年7月,谢子长率领的陕北红军和陕甘边红军在南梁会师。随后,谢子长在清涧反“围剿”战斗中受重伤。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
14、习仲勋当选主席,并和刘志丹等亲密合作,制定了十大政策,不断发展壮大苏区。第11集1935年2月,谢子长牺牲前,刘志丹前去看望,二人长谈,决定要尽快将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联合起来,壮大陕甘红军和根据地。国民党军对南梁大举“围剿”,习仲勋单枪匹马吸引敌人,与刘志丹配合,转移群众,牵制敌人。顾林等受“左”倾路线影响的同志,在南梁一带开展查田运动,出现错定成分的问题,习仲勋等发现后及时制止。1935年9月,陕甘红军和红二十五军会师,组成红十五军团,取得了劳山战役的胜利。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哈达铺,毛泽东从报纸上发现了陕北红军的消息,最终决定到陕北去找刘志丹。第12集顾林等奉命对陕甘苏区党政军机关展开错误
15、肃反”,审讯刘志丹、习仲勋等高级干部,陕甘苏区形势危急。刘志丹、习仲勋等被关押,绝望中,刘志丹鼓励大家要相信党。1935年10月下旬,毛泽东等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及时制止了错误“肃反”,刘志丹、习仲勋等被释放。1936年2月,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征。第13集在三交镇的战斗中,刘志丹不断靠前指挥,侦察敌情,不幸中弹牺牲,装殓在一口薄棺中,被军民抬回了保安。在环县工作的习仲勋得知了刘志丹牺牲在东征前线的消息,策马东驰,宣泄悲痛。1936年9月,习仲勋被中央派往旬邑,担任关中特委书记,几个月时间就打开了局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不久,国共联合抗日,八路军准备东渡黄河。习仲勋从关中征兵,补充到了一
16、二。师,并见到了彭德怀、贺龙、任弼时等人。随后到富平家中,匆匆见了叔父和妹妹一面后,返回旬邑,投入工作。第14集1939年初,国民党开始“防共、限共、反共”,不断制造磨擦。5月,国民党旬邑县县长和魏海沆淹一气,命人阻止八路军荣校伤员过境,并打死打伤多名荣校人员,制造了“旬邑事件”。习仲勋等人和魏海谈判,义正词严,据理力争,揭穿了顽固派的阴谋,怒斥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西北局要求关中分区积极组织运盐。群众在运盐中遇到难题,习仲勋积极帮助解决。第15集国民党顽固派步步紧逼,不断制造磨擦。习仲勋带领关中军民,坚持有礼有利有节的反磨擦斗争,保护鲁师等师生搬迁,解决普通群
17、众家中遇到的难事。大生产运动中,又因地制宜,积极组织民众运盐,促成关中分区边币流通循序渐进,发展经济。1942年7月,习仲勋离开了工作六年的关中分区,奉调前往延安。1942年秋,西北局高干会议讨论陕北错误“肃反”问题,习仲勋在会上大胆发言,指出“左”的错误给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第16集西北高干会议结束时,毛泽东为领导经济建设成绩卓著的王震、习仲勋等22人予以奖励。毛主席为习仲勋的题词是“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随后,习仲勋前往绥德,担任地委书记。赴任伊始,习仲勋就前往郝家桥村积极调研,和群众打成一片,并树立了刘玉厚等典型,鼓励大家搞好生产。齐心等延安来的调干生进入绥德师范工作后不久,顾林等在绥
18、师开始了审干运动,形势变得紧张。顾林等在绥师的审干工作中,出现了过火走偏的现象,习仲勋及时回到绥师召开大会,正告顾林,希望过去的错误不要再现。第17集顾林变本加厉,进一步对部分师生采取逼供信的做法,习仲勋和宋养初、齐心等及时保护了被审讯的聂眉初、刘国秀等,承诺师生一定会把事情搞清楚,还大家清白。习仲勋要求顾林等人尽快停止逼供信的错误做法,并邀请边保的布鲁同志调查真相。随即,习仲勋又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反映绥师出现的情况。毛主席知悉后,郑重表示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平反大会上,习仲勋给受冤师生恢复名誉。第18集在解决绥师审干问题的工作中,习仲勋和齐心逐渐加深印象。不久,齐心率工作队下乡,工作
19、之余,开始和习仲勋相互通信,更增进了彼此了解。习仲勋和齐心深入交流各自的成长经历。齐心写了自传,回忆自己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相似的革命经历让他们的心越走越近。宋养初鼓励二人尽快向组织申请结婚。齐心的姐姐齐云也在百忙中见了习仲勋一面。第19集1944年4月28日,习仲勋与齐心在九贞观结成伴侣,婚礼简朴又温馨。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胡宗南部利用“淳化事件”大举进攻关中分区,占领了爷台山。国民党军进攻爷台山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遵照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指示,成立了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张宗逊为司令员,习仲勋为政委。1945年8月8日,爷台山反击战打响。第20集经过一夜的战斗,在李老栓等群众、民兵
20、和游击队的协助下,联防军最终打退了进犯的顽军,保卫了边区。1945年10月,习仲勋奉调担任西北局负责人,主持工作。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中原部队开始突围。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中原部队李先念部、王震部分为两路向西突围,进入陕南。毛主席写信给习仲勋,让西北局接应中原部队,帮助中原部队在陕南一带建立根据地。王震率三五九旅躲避追击,沿秦岭西进,生存条件十分艰难,西北局派出刘懋功的游击队前往接应。第21集王震得知西北局派干部和部队前来接应,决定通过西兰公路回到延安。战斗中,习仲勋的警卫员不幸牺牲。1946年9月,王震率三五九旅回到延安,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习仲勋感慨,为了接应三五九旅,毛主席
21、两个月内写了九封信。习仲勋到警卫员李三娃的坟前,回忆着和李老栓一家的点点滴滴,悲痛万分。毛泽东向习仲勋了解胡景铎兄弟所在的陕北保安部队的情况,商议横山起义事宜。第22集随后,习仲勋先后派师源和范明与立诚学校的同学胡景铎秘密接洽,讨论起义,胡景铎接到习仲勋的书信,表示一定积极配合。胡景铎摆脱阻碍,和将官商议,决定立即起义。起义后胡景铎率部前来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毛泽东表示胡景铎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第23集蒋介石集团着手重点进攻陕北,1946年12月,胡宗南部进犯关中分区。张宗逊、习仲勋等率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和群众积极备战。1947年2月,西华池战役中,部队和国民党军激战,损失不小。西华池战役后,彭
22、德怀命令张宗逊、习仲勋等率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向延安靠拢,保卫延安。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部开始进攻延安,延安保卫战打响。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机关撤出延安。随即,西北野战兵团组建。第24集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兵团充分利用地形和群众优势,决定在青化被一带打伏击。国民党军第三十一旅突然驻足不前,习仲勋等率群众慰问前线战士,送去了热姜汤和吃食。1947年3月23日,青化硬战役打响,国民党军第三十一旅进入伏击圈后,被迅速歼灭,敌旅长李纪云被俘。胡宗南得知后,命令部队今后在山梁上行进,避免被伏击。习仲勋润物无声地做教育俘虏的工作,新式整军运动在西北野战兵团渐渐开展,感化了不少俘虏战士加入人
23、民军队。第25集枣林子沟会议后,毛泽东决定率中央留在陕北,进一步鼓舞了军民信心。彭德怀、习仲勋等得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决定留在陕北的消息后,振奋不已。中央指示西北野战兵团用好“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打击胡宗南部,支援全国战场。西北野战兵团分析敌情,决定再打一仗。王尚荣独一旅等少量部队拖住刘戡主力,王震等其他主力在羊马河一带围歼准备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一三五旅,羊马河战斗很快取得胜利,旅长麦宗禹被俘。第26集1947年5月,西北野战兵团指挥部决定,隐蔽主力准备打击敌人的补给站蟠龙。蟠龙战役即将打响,但突然遭遇大雨,为避免刘戡三天内回援,指挥部要求攻坚战必须在三天内结束。攻坚战打
24、响,敌人层层工事,碉堡坚固,战斗打得异常艰苦,最后终于攻下了蟠龙,俘虏了敌旅长李昆岗。至此,西北野战兵团在陕北三战三捷。西北野战兵团在真武洞召开了祝捷大会,进一步鼓舞军民。战争的间隙,习仲勋和齐心夫妻二人匆匆见面,匆匆告别。第27集刘戡和董钊部直逼中央机关所在地,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艰苦转战,与追击的敌人擦肩而过,好在有惊无险。中央机关在转战途中,得知刘邓大军顺利过了黄河,决定要尽快召开一次会议,地点就在小河村。1947年7月21日至23日,小河会议召开,中央决定继续留在陕北,领导全国战场。改变了陈谢纵队原先过河支援陕北战场的决定。同时由贺龙和习仲勋统一领导陕甘宁、晋绥两个解放区的后方工作。刘戡再次率部进入小河村,此时,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已秘密东进进入佳县,摆脱了敌人。第28集和西野前委分开后,习仲勋马不停蹄与贺龙一同前往绥德一带,统筹后方工作。义合会议后,习仲勋发现土改中出现了一些二流子胡作非为的乱象,决定下乡去调研。二流子姚二业带贫农团正在抄安文钦的家,习仲勋前来及时制止,救下了被批斗的安文钦,并批评顾林等人,怎么能批斗安文钦这样的民主人士。习仲勋向中央反映土改中出现的各级党委靠边站、阶级成分乱划等问题。杨家沟十二月会议分组讨论会上,毛泽东对习仲勋写的土改调查报告很赞赏,及时纠偏了土改乱象。一16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