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3595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人教江苏专用版)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一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_。 (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_。 (3)初步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民主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爱国统一战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2)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通过了_。 指出_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意义:_是中国的根本政

2、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_、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和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平等,广西,当家作主,祖国统一,考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及特点,典例 (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3、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解析 据题干“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信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的,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未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答案 A,【方法突破】 明考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抓关键 据“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可知选举权的扩大。 定方法 史论结合型选择题:侧重考查基本历史理论,或者某一阶段、历史时期

4、社会特征。做题时要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体现历史发展趋势的规律性内容。,【史论链接】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1)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2)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 (3)实行新型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实行新型的民族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法2 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及特点,典例 (2013江苏单科,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

5、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析 解答本题一是注意时间,二是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新政协核心议题就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B、C、D项在时间上与题干反映的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选A。 答案 A,【方法突破】 明考点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抓关键 新政协核心议题就是商讨新中国的成立。 定方法 目的类试题:如果事件或政策、措施是统治者所为,那么其根本目的一般是为了维护或巩固其统治(如为了某某王朝

6、的统治、为了某某阶级的统治等)。如果需要区别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的话,关键要看选项中哪一项和其统治利益最接近。,【史论链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特点和影响,(1)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与会代表除共产党以外,还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的代表。 (2)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筹备准备。 (3)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之职权。 (4)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5)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

7、,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人民政权,为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起了重要作用。,考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 “文化大革命” 1.原因,(1)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和国内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 (2)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 (3)党的_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2.危害,(1)大批党政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迫害。 (2)国家主席_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3)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刘少奇,知识点二 新时期民主

8、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1.法制走向健全,(1)措施 1978年,提出“_”的法制建设方针。 平反冤假错案。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_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社会主义法律,2.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_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998年,通过_。,1

9、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考法 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典例 (2018南通模拟)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出台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解析 材料中体现的是政府颁布法律法规,不能体现出人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了法律法规增多,只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体现不出修订宪法,出台刑法民法行政法的特点,故B项错误;从国家修订宪法,完善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可知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备,故C项正确;材

10、料中体现不出法制建设的步伐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 C,【方法突破】 明考点 1982年宪法的修改 抓关键 从国家修订宪法,完善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可知反映了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完备。 定方法 推理型选择题:以考查推理能力为主,兼有考查记忆、提取信息、比较等综合性能力。一般透过材料现象,分析本质内容即可。,【史论链接】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1)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3)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考点三 “一国两制”

11、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内战后,台湾与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告台湾同胞书,和平方式,一国两制,知识点二 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澳门,1999年12月20日,知识点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个中国,九二共识,考法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实践,史料研读,史料一 中国政府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括: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邓小平,史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

12、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史料三 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 2.史料二信息“一个国家”是前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是指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制度。 3.史料三主要体现

13、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决心和信心。,1.根据史料一、二,说明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构想是什么?中国政府对台湾和香港基本政策的不同点是什么?,提示:(1)“一国两制”,和平统一。(2)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收回香港的理由和条件是什么?中英在谈判中可谈与不可谈的问题是什么?,提示:(1)理由: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英国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分步强行割占或租借;条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2)问题:香港的主权问题不可以谈判,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可以谈判。,史论归纳,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1)“一国两

14、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2.关于台湾问题的认识,(1)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15、是中国内政问题。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2)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和“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4)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岛内“台独”势力的阻碍;国际反华势力对“台独”势力的帮助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阻挠。,随堂演练预测,考点一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2018扬州模拟)下图是某会刊第一期的首页。该会议( ),A.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确立 B.制定了“长期共

16、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顺利完成筹建一个新国家的历史任务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解析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确立,故A项错误;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而材料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是1949年,故B项错误;1949年,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故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故D项错误。 答案 C,2.(2018江苏考前模拟)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

17、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8扬州模拟)“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文件内容应出自( ),A.1912年

1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解析 据材料“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可知其描述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即19531956年期间。 答案 C,4.(2017宿迁质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该文献反映了新中国推行(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我国

19、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的体现,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答案 C,考点二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5.(2018盐城模拟)“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反冤假错案成为中国司法领域一个时常被提起的话题,各种冤假错案相继得到平反,一位位含冤受屈者走出了监牢。这一切离不开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指引。”以下能体现依法治国的成就有(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方针 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 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

20、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A. B. C. D.,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方针,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成就,故正确;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体现依法治国的成就,故正确;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体现依法治国的成就,故正确;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能够体现依法治国的成就,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考点三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6.(2018无锡模拟)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

21、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健康发展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 解析 根据所学,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故A项错误;1979年随着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关系开始缓和,故B项正确;邓小平出访的言论,只是和平统一的设想,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当时只是大陆单方面的设想,故D项错误。 答案 B,7.(2018南京学情卷)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

23、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

24、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答案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策略:依法治国。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