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5472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历史人教版一轮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3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31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新兴商人日益活跃B儒家反对商业活动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解析:根据题目中,举了两个人物“鲁国大夫臧文仲”“子贡”因从事商业被认为是“不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开始出现从事商业的人并日趋活跃,故A项正确;“鲁国大夫臧文仲”不属于儒家学派,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

2、的确立是在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春秋时期对商人歧视的措施,仅仅停留在指责,故社会地位不高不确定,故D项错误。答案:A2(2018郑州市检测)(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乞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官府无法控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但材料没有涉及,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不符,故A项错误;

3、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我无强贾,毋或乞夺”相符,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但材料未涉及“无法控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并非指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答案:B3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宫中擎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A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B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C商业活

4、动不受空间限制D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解析: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与材料中“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不符,故A项错误;官府直接监管,与材料中“其标识内即任百姓营造”不符,故B项错误;因为“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所以才有“京城四面先立标识其标识内即任百姓营造”,这表明商业活动不受坊市限制,故C项正确;“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与材料中“当时东京城市”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4据析津志记载:元大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鹅鸭市、珠子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当时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北面的钟、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这一商

5、业布局体现出()A水陆交通不畅阻碍了商业发展B元朝时期南北物资交流频繁C市的细化便于征税和百姓购物D元政府积极鼓励工商业发展解析:结合题干可知元大都城内外分布着众多商业行市,其中“米市”“缎子市”等集中在今天北京的钟、鼓楼一带,这主要取决于“南方来的漕运船只皆停泊在积水潭上”,据此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中的“征税”“鼓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5“从宋代直到20世纪,尽管有了长途贸易和意义重大的城市化过程,却不存在政治上活跃的商人阶级。”造成这一状况的政策原因在于()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B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C士人阶层对商业的鄙视和排斥D历代政府推行的重

6、农抑商政策解析: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宋代以来商业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而商人却没有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权中。A、B两项与此无直接联系,排除;C、D两项都属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但政府的政策导向居主导地位,符合题意,排除C项,答案为D项。答案:D6汉书载:“秋七月,罢榷酤(酒)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元帝继位,天下大水,在位诸多盐铁官皆罢,准民可与贩运。”此举客观上()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促进了私营商业发展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保障了农业正常生产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确立,一直延续整个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罢榷酤(酒)官,令民得以律占租”、

7、“在位诸多盐铁官皆罢,准民可与贩运”得出,促进了私营商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出对私营商业收税,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政府客观上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7唐以前,家庭财产的经营方针主要是节俭和量入为出。所谓“皆粗布之衣”,“脱粟之饭”,“中食而肉不足”。宋明以后,经营方针有了一定的变化,增加了以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这一变化反映了宋明时期()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商业环境的宽松C消费水平的提高 D对外贸易的繁荣解析:材料“以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说明宋明时期商品交易较为活跃,商品经济较为繁荣,故A项正确;材料“以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与商业环境无关,商业环境宽

8、松与否受商业政策的制约,故B项错误;材料“以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反映的是经营方针的变化与消费水平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以诚信为本的经营方针”与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8(2018“江淮十校”联考)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解析:从材料可知,反映的

9、是井田制逐渐瓦解,私有制逐渐确立,不是对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表述,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是材料中一个方面,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了古代税收制度的变化,小农经济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瓦解到商鞅变法,反映的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过程,故D项正确。答案:D9(2018岳阳市检测)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 B体现了政府的专卖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体现了政府的抑

10、商政策解析: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的做法不能削弱封国,因而也不能起到解决封国对中央威胁的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并非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盐铁专卖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然后出卖获取利润的做法与打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统一向郡国征收贡赋然后出卖获取利润的做法,与私商争利,压缩了商人的经营空间,因而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故D项正确。答案:D10(2018石家庄市模拟)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

11、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解析:皇权是古代建立城市首先要考虑的情况,材料没有说明对皇权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市的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金银盐钞引交易铺”不是普遍现象,故C项错误;从材料看,城市的布局和过去单一的政治中心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8湖南省十三校联考)下表为乾隆时期江苏崇明地区每年买米数量变化状况表,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时间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乾隆四十年(1775)数量不超过20万石30万石A

1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B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解析:明清之际,由于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和普遍、大量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必然会出现相应的减少,因为出现材料中那种江苏地区大米购买量急剧攀升的经济现象,故A项正确;自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来,该政策贯穿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始终,从未发生过质的重大转变,故B项错误;江苏地区买米数量的暴增,与追求资源互补的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C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这种表述不仅与史实不符,而且还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和程度失当,故D项错误。答案:A12据史书载,明

13、朝中后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清朝时,苏州则出现了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现象。这一变化反映出()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斗争意识萌生C政府实行消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的规模扩大解析:材料只能说明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清朝时,苏州则出现了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现象”可知,当时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抑商”,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德州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

14、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由政府组织生产、销售,严禁私自铸铁、煮盐)、均输(国家统一征收、转销、调运货物)平准(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对商人、工商业兼营者和高利贷者加征财产税)告缗(对匿财不报或报而不实者,没收全部财产)等。摘编自冷鹏飞中国秦汉经济史材料二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

15、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摘编自汪圣铎两宋货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济政策调整的目的和特点。(1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十余年间,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庞大的军政费用把西汉前期积累的巨额财富消耗殆尽”得出解决财政困难;据材料一“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的势力迅速发

16、展,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得出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据材料一“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农民破产流亡”“背本趋末者甚众”得出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一“背本趋末者甚众,为此,汉武帝调整了经济政策,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得出国家直接经营和控制工商业;据材料一“算缗告缗等”得出打击富商大贾。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宋代的盐、茶、铜、酒等商品,由政府专卖,成为禁榷,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即所谓官商分利”

17、得出官商分利;据材料二“宋高宗要求户部向他报告市舶贸易的收支情况。宋代政府还经常根据实际收入调整各地商税定额和税率,调整税卡布局,惩治那些刁难商人、苛征商税的官吏”得出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等方面回答。答案:(1)目的:解决财政困难;打击豪强富商,加强中央集权;缓解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10分)特点:国家直接经营和控制工商业;打击富商大贾。(5分)(2)变化:官商分利;重视商业发展,注意商税的合理征收。(6分)影响:促进了宋代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4分)14(2018宜春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商鞅

18、变法以后直至秦亡,提到这一时期存在土地买卖的史料,仅有董仲舒的言论。笔者以为,董仲舒说商鞅变法后土地“民得买卖”,是以汉述秦,不足为据。查云梦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可知,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公私商业仍然以相当的规模存在着包括“臣妾”的买卖,但唯独没有土地买卖的痕迹。与此形成时照的是,放马滩秦简中有“可受田宅”的记载,这说明秦国的土地私有权尚不存在。云梦秦简记述了对“某里士伍甲”之家的查封情况,甲有房产、蓄臣妾,并非赤贫之家,查封账目亦细致全面,连“门桑十木”“牡犬一”都未遗漏,唯独没有土地。这也说明,土地归国家所有。摘编自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中史料运用的角度分析材

19、料中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解析:本题是一道观点论述题,旨在对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土地国有制进行开放型探究,首先必须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即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土地国有制,分析观点时要从史学研究中史料运用的角度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土地国有制。(2分)论据:商鞅变法后,提到土地买卖的史料仅有董仲舒的言论;云梦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没有记载土地买卖现象;云梦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记载表明土地不是私有财产。(6分)分析:董仲舒言论是后世文献记录,考古发掘的秦简是第一手材料,史料价值更高,材料的观点是可信的。(4分)示例二观点: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土地国有制。(2分)论据:商鞅变法后,提到土地买卖的史料仅有董仲舒的言论;云梦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没有记载土地买卖现象;云梦秦简和天水放马滩秦简记载表明土地不是私有财产。(6分)分析:秦简只是对当地状况的记录,要说明整个秦国的土地制度,需要更多的材料佐证,材料观点是片面的。(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