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6024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1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代史高频考点突破研高考、拓视野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中国古代史考点分布在: 24、25、26、 27题24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2017西周封王室子弟于各地建立诸侯国分封制的作用2017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反映了古代商业发展的条件2017西周与战国时期文字不同写法的原因汉字的演变2016乙论语不在“五经”之中的合理解释儒学思想的特点2016甲曹魏三体石经三种字体反映了汉字的演变2016丙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增多及特点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2015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古代中国小农经济2015古代儒学者渴望明君贤相,表明先秦政治制度2014秦汉以后皇帝祭天,百姓

2、祭祖反映了专制统治加强与封建伦理2014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西周分封制25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2017据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可知汉代中央集权加强2017魏晋以后官修史书反映出魏晋官修史书的政治性2017西汉前期工商业者发家致富反映了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6乙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说明当时古代中国农业汉代田庄经济2016甲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有利于科举制、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2016丙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说明汉承秦制的积极作用2015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015古代帝王重视郡守的治国方略体现了郡县制的作用2

3、014唐朝儒、道、佛三教地位的变化反映儒家思想演变2014秦到晋,私拿养子财物从有罪到无罪儒家思想演变儒家伦理 26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2017根据不同史籍记载,判断事实史观史法、唐军作战2017据唐朝中期北方饮茶习俗改变可知唐朝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2017据唐代后期土地占有情况统计可知小农经济与土地制度2016乙宋帝王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2016甲宋有地的“主户”和租地的“客户”宋代经济政策的调整2016丙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古代中国书法与时代的关系2015宋代东南沿海民间崇拜朝廷认可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2015唐宋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

4、经济重心南移2014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人性宋明理学本善习远 2014北宋中期,蜀地“交子”的出现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7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 考查的知识点2017明朝对玉制器皿使用的变化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2017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可推知明代中后期专制制度中的宦官专权2017关于宋太祖驾崩的不同记载反映出史学理论、历史认识2016乙巡抚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明清地方政治制度 2016甲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宗法制、明清台湾的开发 2016丙明末江南农村的变化,骄惰成风明清的市镇经济、工商业发展 2015唐到清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科举制、经济

5、重心南移 2015明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明朝商业和城市经济重心南移2014市井咸有外国货物,多以外国银钱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4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2由上面的分析,古代史的高频考点主要有政治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经济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土地制度、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宋明及明清经济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 思想诸子百家思想、儒学及其发展;宋明理学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

6、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解析:材料叙述了商代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种继承制度容易导致子与子相争、兄与弟相夺,进而使政局不稳、社会不安,故D项正确,C项错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是西周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排除A项;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D2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家族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解析:根据题意虽然有“原六国依靠宗法家族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说明宗法制的存在,但秦朝的地主主

7、要来自军功,故仅以宗法制不能完全表述题意,故A项错误;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题中“统一后的秦”可知已完成了统一,故C项错误;题意主要描述了秦朝社会土地制度情况,没有涉及具体的社会矛盾情况,故D项错误。答案:B3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监察地方的官员,西汉后半期其权能有所扩大,到东汉后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C监察官位卑权重的特征得以改变D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解析:材料中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监察地方的刺史制度,西汉后半期刺史权力有所扩大,到东汉后

8、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式微,刺史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可见两汉中央集权的盛衰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选A项。东汉后期刺史制度已失去监察的职能,故B、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A4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 493 874 513 5105 5344 频率0.85 次/年1.7 次/年2.7 次/年5.31 次/年18.5 次/年19.9 次/年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解析:明清时期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和频率相比以前显著

9、增加,不能表明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低,因为随着社会发展,政府的治灾防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故A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对环境的破坏有一定的影响,不是自然灾害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明清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故C项正确;农业生态治理环境应该是逐步好转而不是逐步恶化,故D项错误。答案:C5从唐“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到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折射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的变化 B时局和战的变迁C基本国策的改变D经济重心的迁移解析:宋代是中国科举制度大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大兴文治,宋代基本国策的改变才是国人们思想观念变

10、化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项。答案:C6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也因其被“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据此可知政府裁决的原因是“偷税”,综合分析可知材料的主旨反映的是政府重视商税收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偏离题旨。故选A项。答案:A7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七品以

11、下者,由吏部负责;正七品以上由中书省管理;三品以上,则核定权在皇帝。”由此可见,元代()A地方有相当大的自主权B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C中央能够有效节制地方D设行省利于管辖辽阔疆域解析:从材料“元代行省官员任命,遵循这样的原则”可以看出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选C项;A项与材料内容相悖,排除;B、D两项从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C8有学者指出,“综观宋明理学,心学一派对于伦理道德以外的事物并无兴趣,理学一派由于格物穷理的理论指导,对于万物之理的认识仿佛也有超出伦理道德狭隘范围的趋势,然而其理论目的仍然指归于对儒家伦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绝对性的把握”。该论点指出了理学

12、的理论旨趣在于()A人类理智对于自然对象与主体道德的个体自觉B人类理智对于自然对象与人类理智自身的把握C人类对于社会伦理价值与规范的正当性的认识D人类对于社会伦理价值与人类理智自身的把握解析:解题关键是理解“(理学)理论目的仍然指归于对儒家伦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绝对性的把握”。理学宣扬的“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无论是理学的宇宙论、本体论或知识论,都不能简单地与西方哲学相比,其思维的对象不是自然与万物,而是伦理与道德,其理论的旨趣不在于人类理智对于自然对象以及人类理智自身的把握,而是人类对于社会伦理价值与规范的正当性的认识和对于主体道德的个体自觉,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答案:C9弇州山

13、人四部稿的赠程君五十叙卷说道“新安僻居山溪中,土地小狭,民人众,世不中兵革,故其齿日益繁,地瘠薄,不给于耕,故其俗纤俭习事。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现象是()A长途贩运的发展 B商人地位的提高C“商帮”的出现D商业城镇的繁荣解析:材料未强调区域间贩运贸易,故A项错误;古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提高说法不准确,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蓄聚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可知安徽这里大部分人在外边从事商业,所以是商帮出现,故C项正确;材料未强调商业城镇的繁荣,故D项错误。答案:C10清代学者

14、赵翼提到:“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而明清时则可通过“捐纳”,即向政府交纳钱粮获得做官资格。以上现象最能体现出()A冗官现象在古代长期存在B科举制不断受到现实冲击C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着漏洞D从宋朝官僚政治开始衰落解析: 通过其他多种途径获取做官资格,说明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科举选官的方式,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无从体现。答案:B3建议拓展补充的知识政治经济文化先秦尧、舜、禹时期的政治 手工业的发展青铜文化秦汉外戚、宦官专权田庄经济;江南开发佛教、道教兴起与传播魏唐政权更替;士族的兴衰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三教合一;儒学变化宋

15、元政权更替;少数民族政权问题经济重心南移;商业、货币四书五经;儒家伦理明清督抚制度;边疆问题中外经济交流、比较中外文化交流4知识拓展举例 第一篇: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2)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

16、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3)租调制:西晋的占田法内容包括“户调制”,规定每户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4)租庸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

17、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5)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作用在于:第一、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第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第三、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8、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7)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鉴于赋役沉重,农民铤而走险的历史教训,改革赋役制度,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

19、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中的货币比重。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8)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

20、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第二篇: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

21、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2屯田制:【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范围推广。【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性质与作用】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3均田制:【形成与发展】485年,北

22、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内容】(1)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2)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3)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与作用】(1)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2)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3)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

23、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4更名田:【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重点提示】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

24、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第三篇:四 书 概 说儒学的发展“四书”是一个晚出的概念。在文化史上,“四书”是相对于“五经”而言的。“五经”在历史上是叫作“六经”,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乐失传了。这六部经典成熟在春秋时代,肇始于西周。据历史记载,孔子对这六部经典做了删订。为什么要删订呢?显然有一些内容是比较庞杂的,通过孔子的整理,

25、使它更有条理、次序。当然也去掉了一些孔子认为不必要再继续流传的文献。孔子可能有一些偏见,他是比较保守的、比较正统的人。他的基本立场是社会责任。比如看到诗歌里面爱情的诗太多了,他可能就砍掉一点,尤其是爱情的诗有些讲得比较露骨的,他觉得不好,可能就把它去掉了。但是,我想除了这部分以外,有关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关思想解说的,孔子都没有删。孔子不仅是创立儒家学派的大师,而且是中国整个上古文明的一个最伟大的继承者。没有孔子删订“六经”和儒家传承经典的自觉,是不可能有中华文明的发展的。“六经”不是某一个宗教、宗派的经典,而是中华文明的经典。一般认为,中国的文明至少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孔子对三代的文化非常敬仰,

26、以继承三代文化为己任,这是孔子一生的志向。三代文明的精华就沉淀在“六经”里面。所以“六经”不是一家一派的东西,是公元前三千年以来的中华文明的经典。儒家是传承中华文明和经典的主要力量。道家是反文化的,道家是不注重传承的。我们看老、庄都不是做这个的,到了汉代才有了解释老、庄自身的东西。法家是反对尚书、诗经的,因为法家比较重视实用。墨家也是重实用。墨家是从一个小生产者的角度出发,什么东西有益于农民的生产、生活,这就是好的,念那么多诗有什么用?法家主要是讲富国强兵,怎么使整个国家强大,能够打败敌人,就行了。至于文化素质、价值道德这些,统统不重要。在先秦的诸子百家里是这样一个状态。到了汉代,由国家出面,

27、承认“五经”是国家的经典,给它一个很高的地位。国家指派专门的人员来解释它、传承它。从汉代到唐代,都是以“五经”加论语和孝经作为国家的经典。这个经典体系有一个核心概念、有一个关键词:周孔。“周”就是周公,“孔”就是孔子。我们今天讲“孔孟之道”,那个时候不叫“孔孟”。周孔是跟“五经”联系在一起的。尚书等经典都是在周代形成的,周公是对周代文明的形成有主要贡献的一个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可以说,从汉代到唐代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权威就是周孔,跟这个相配合的就是“五经”。到了宋代,从十一世纪开始到清末,最重要的经典就是“四书”,最重要的精神文化的权威是孔孟。从周孔到孔孟,从“五经”到“四

28、书”,是中国文化、典籍和精神权威的一次重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是根本性的断裂,因为周孔和孔孟是连续的。这个连续性到了宋代就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叫“道统”。用一个“道统”的观念把从周孔到孔孟这个谱系构建出来了。这样,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权威就不是一个两个人了,而是一个谱系。这个谱系的说法是借鉴了佛教“传灯”的谱系,这样使得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更好的表达。论语,是记录孔子思想的材料;孟子,主要是孟子自己的著作;大学和中庸是礼记里的两篇。“四书”的次序不是固定的。比如朱子是从学习的次序来安排的,他把大学放在第一位。我们今天不按朱子的来讲,我们按照时代的先后来讲,就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样一个顺序。论语记载的是

29、孔子的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出生,时代是比较早的。孟子的生卒年没有孔子这么确定,卒年大体是公元前300年左右。从公元前300年再往上推80多年,那就是孟子大概的生年。这样,孟子生活的时代应该是公元前四世纪,跟孔子差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大学、中庸,现在一般认为就是在这一百多年中间形成的。“四书”这个集合称谓,是很晚的一件事情。“五经”合称至少在汉代已经有了,但是“四书”不是这样的。论语开始是单行的,虽然在汉代已经有了经典的地位,从“七经”到“十三经”里都有论语,但没有跟“四书”当中的其他的东西混在一起。长期以来,在“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二经”里面是没

30、有孟子的,就是说在唐代以前的经典里面是没有孟子的。孟子入经是宋代。大学、中庸是礼记的两篇,礼记在汉代不是经,但还是很受重视的。到了后来,在“九经”、“十一经”、“十二经”里面,礼记就入经了。礼记里面有很多的篇章,大学、中庸只是其中的单篇。从宋代开始,大学、中庸的地位开始突出了,甚至可以说,在唐代就开始突出起来了。如果我们不从儒家的角度来看,中庸受到大家的特别的注意就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些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学者,包括有名的梁武帝,都注解过中庸。礼记里面有那么多篇他们都不注意,为什么单单注意中庸呢?因为中庸一些比较深奥的道理比较容易和其他的哲学相结合。从儒家的角度开始重视它是从唐代开始。唐代的韩

31、愈特别重视大学。唐代佛教盛行,比较主张民族文化的学者就非常焦虑,觉得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却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个不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民族主义的成见,而是认为佛家的整个的精神、价值的方向跟中国社会的结构不合,由此就跟中国文化不合。佛教是一个出世主义的宗教,一个正式修行佛教的人是要出家,放弃自己原来生活的身份,也放弃自己对那些实体的责任。这是中国社会的大忌,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宗族、宗法社会,它最重视的是家庭的亲情。人对父母、兄弟、子女的情意和责任是中国文化里面特别是儒家最最重视的,整个国家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出家,放弃了你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放弃了对国家的责任,去追求一个更高的精神的修行,这当然

32、有道理。但是从儒家来讲,这是对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破坏。怎么样从理论上来反对它呢?就是大学。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唐宋的儒者认为,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没有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不能成立的。韩愈是要祭出大学这个法宝,主要是用这套来打击佛教。我们的经典是讲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韩愈的弟子李翱更重视中庸。佛教在精神上面有一套哲学,有一套对人生的看法、修行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说的本体论、心性论、功夫论。它有一套很细密的东西。而这套东西是很吸引人的。人的精神要有一个安顿处,人生有很多苦恼、痛苦要消除,这正是佛教所具备的。韩愈可以从政治上、伦理上打击佛教,可是不能从根本上回应

33、佛教在文化上、精神上带来的挑战。所以,从中国文化本位的角度,从儒家的角度来讲,要真正正视佛教文化的挑战,必须要从中庸开始,利用本土的资源加上吸收佛教、道教的营养,发展出一些新东西来,才能与之抗衡。在中庸和它的解释里面可以找到这些精神性的东西,所以中庸的地位就开始突出起来了。到了北宋,这个已经慢慢成了大家的一种文化的共识。北宋的科举考试从仁宗的时候开始就赐给进士出身的前几名大学、中庸,已经很突出地把大学、中庸拿出来了。孟子在这个时候地位也提高了,但是还有争议,北宋有很多思想家是反对孟子的。比如司马光,他就反对孟子,这说明到这个时期还没有完全了解孟子的意义。到了南宋,这个问题才基本解决。北宋的哲学

34、家二程,他们的语录里面大量讨论大学、中庸的问题。到了二程的四传弟子朱子(11301200年),他生活在南宋的前期,他从二十岁就开始,把北宋以来的对这四种文本的解释作了几十年的钻研。他六十岁的时候在福建漳州作太守,在此期间,他把这四种文本集合在一起,从此就有了“四书”这个名号。对“四书”,他自己有著作,关于论语的叫论语集注,孟子的叫孟子集注,大学的叫大学章句,中庸的叫中庸章句,所以学、庸的叫“章句”,论、孟的叫“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后来更简单的称呼就叫四书章句或者四书集注,后者更流行。“章句”就是分章、断句;“集注”是把前人对这个经典的注解集合在一起。当然这个收集不一定是求其周全,他可能是

35、经过选择的。比方说,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主要的是以二程、二程朋友以及二程的弟子、再传弟子的注解作为主要的收集对象,他用的是道学家、理学家的注释。他在大学和中庸里边特别讨论的分章问题,在论语、孟子里是不用谈的,因为那两个文本都是很成熟的,没有什么争议。但是大学的篇目从二程开始就有争议:这个本子是不是错了?“错了”不是说我们今天说的对错的“错”。古代的竹简,一根一根的,从中间用两道绳子编连起来,时间久了之后绳子就容易烂,那竹简就散了,重新编的时候就可能编错了,把上一根编到下一根了,这就叫错简,在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二程那个时候就说大学里面好像有错简,因为它的次序好像不对。这个问题就属于章句的问题。这

36、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以孔子的论语为首,以孟子之书为终,其他两篇在孔孟之间的经典体系。如果我们用人物来概括的话,这个经典体系就是以孔孟为中心,因为这里边,大学和中庸的作者不太明确。元朝时,国家正式决定科举考试以朱子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以后一直到明清都没变。 “四书”从宋代开始一直到元明清就变成了教育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里面最有影响的经典。那么“四书”为什么能取代“五经”的地位呢?是不是仅仅因为朱子本人的影响力如此大呢?我想不能这么说。其中一个理由,朱子曾经讲过:“五经”跟“四书”相比,“五经”好比是粗禾,带着皮的稻谷,还没经过加工;“四书”是精米熟饭,不仅处理过了,而且都做熟了。意思就是说,“五经”

37、的内容还是很粗、很庞杂的,要从里面取其精华出来,就是“四书”。我想这是非常贴切的,这主要是从道德价值来讲的。这一点,大家如果了解一点基督教的历史,也可以看出来。从旧约到新约的转变也是这样的。从耶稣降生以来,新约的影响越来越大,旧约当然也没有被放弃,但是除了犹太人比较重视旧约以外,可以说基督教还是主要强调新约。因为新约里边道德的教训非常集中。福音书里边都是道德教训,而旧约里边还有很多历史、诗歌、仪式这样的内容,这也正是我们在“五经”里边看到的。比如说诗,三百篇有哪几篇能真正如“四书”给我们一些人生的教训、道德的指引?有些爱情诗,还有一些一般的诗歌,很多是民歌,没有一种明白的道德教化的内涵。尚书,它实际上是古代国君发布的一些公文、文告,很多是属于历史的文献,真正那些道德教训的东西不集中。“四书”就不同,论语通篇都是人生的教训;孟子通篇都是他的思想教化;中庸一上来全都是“子曰”,都是孔子的话。这里有它的必然性,一个文化的发展,要把它的价值凝练起来,要突出价值,使它能够更便于人们来掌握这个文化的核心价值。所以不是说朱子个人就有这么大的力量,从文化发展的本身,从经典发展的本身来看都存在这样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