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4895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专题复习高一历史(课件):基本版02 .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考向解读】 (1)开辟新航路 (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3)两次工业革命,【思维导图】,【复习指导】 本单元实际上是从资本主义产生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部经济简史。它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题,包括新航路的开辟、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三个分题,四者关系密切,如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国家激烈的竞争和殖民地争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 1复习本单元应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线索,串起整个单元的内容,明确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

2、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注意总结规律,对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3用图表的形式来复习知识:一是工业革命的进程:棉纺织部门动力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横向展开的四大领域:电力、内燃机、通讯和化工;三是以表格的形式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4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很重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本专题能为考查这三种史观提供丰富的素材。复习时应淡化阶级史观的思维方式,强化对前三种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知识点1:新航路的开辟,4、

3、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 价格革命:西欧殖民者掠回大量金银,造成金银价格下降, 物价猛涨。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 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5、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 (3)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

4、的雏形开始形成。,【典例分析】 有学者指出:“1213世纪,英格兰领主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主动采纳货币地租。15世纪以后的领主采纳货币地租则主要是为了规避价格风波的风险。”这表明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破坏了农村经济 B手工工场需要大量货币 C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 D商品经济在农村的渗透 【答案】D,【迁移训练】 1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

5、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人工业文明时代 【答案】A,2“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A,【特别提醒】,2、正确评价哥伦布 对哥伦布的评价应本着客观、全面的原则,既要看到哥伦布对增强世界各地交往的贡献,也要看到其作为殖民者的罪恶的一方面。作为开拓者,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

6、起,将全球连成一体,使世界贸易空前扩大,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大贡献,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作为殖民者,哥伦布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此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了长期而又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4、商业危机、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商业危机是指旧航路受奥斯曼帝国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而收取货 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知识点2: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

7、一)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1、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1)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优越的地理位置。(地理) (荷兰濒临大西洋,背靠欧洲大陆,有天然良港,又有通向欧洲腹地的河流水道) 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经济)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政治) 1588年,荷兰取代西班牙掌握海上霸权。(军事),(2)殖民扩张的表现: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 袭击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抢掠其财物。 积极探索新航路,抢

8、占殖民地。 (在北美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在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在亚洲夺得马六甲和锡兰殖民地,侵入印度尼西亚一带,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 ,还一度占据中国领土台湾。) (3)结果:17世纪时,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4)特点: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2、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1)16世纪,英国没有实力同西班牙和葡萄牙抗衡,这时期海上活动的特点是进行一般性海上贸易的同时进行海盗式的抢劫和贩卖黑人奴隶。 (2)英西战争:1588年英国与西班牙“无敌舰队”之战。,(3)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9、 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在北美建立第一个永久居留地詹姆士顿,并以此为中心发展为弗吉尼亚殖民地。后陆续建立13个殖民地。 (4)英荷战争:(三次英荷战争) 原因: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直接) (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争夺殖民地的贸易权益。(根本) 目的:发展本国的海上运输业,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根本)打击荷兰海上贸易(直接)。 结果:荷兰战败。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改名为纽约。 17世纪末,荷兰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注意点说明:商业资本不敌日益发展的工业资本。 (5)英法战争; 时间:(17世纪末-1763年)最重要的是1

10、756一1763年发生的七年战争。 结果:英国胜利,从法国手中夺取北美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还在印度扩大殖民势力,侵占更多领土。,(6)特点:英国殖民霸权地位的确是通过殖民战争实现的。 (7)英国在争霸中具备的优势: 地理优势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线,英国民众有浓厚的海洋意识。 经济优势英国手工工场发展程度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 制度优势较早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军事优势注重发展海军,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全品高考网 思想优势英国经过宗教改革,思想意识解放。 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一贯积极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 英国在亚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夺取很多殖民地,18世

11、纪末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 1、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2、早期殖民扩张的特征:较多地表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 主要表现: (1)野蛮的掠夺: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 (2)残酷的屠戮:屠杀、奴役印第安人; (3)罪恶的黑奴贸易:三角贸易。 (4)不平等贸易: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3、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获取了巨大的财富,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

12、: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了亚、 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建设性),【典例分析】 旅美学者薛涌认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 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B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 D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C,【迁移训练】 1在1636年到1637年间,

13、荷兰出现了一股争相求购郁金香的热潮,导致郁金香价格急速上升,当时很多人变卖家财,参与到投机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破裂,很多人蒙受巨大损失,引发了历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荷兰( ) A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人们的投资观念 B与东方经济往来日益频繁 C经济的泡沫化引发世界市场的波动 D民族主义推动了国花种植 【答案】A,2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以下关于此条例说法正确的是( ) A其目的在于压制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运动 B

14、其颁布有利于工业资本家在海外的扩张 C主要为打击西班牙殖民势力扩张而颁布 D反自由贸易,以保护主义促进国家利益 【答案】D,【特别提醒】 五种史观全面认识早期殖民扩张 (1)从革命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们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 (2)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是通往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并得以拓展。 (3)从文明史观看,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4)从现代化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

15、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 (5)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知识点3:两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前提和条件; 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条件: 劳动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资本:长期的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获得大量的财富用于投资; 技术:工场手工业阶段技术的积累并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 市场:随着殖民扩

16、展,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必要性:工场手工业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2)重大发明; 开始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开始的行业:新兴的棉纺织业。,结束标志:(显著特点)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称为“蒸汽时代”:英国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主要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英国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

17、市的兴起。 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从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分离,转入工业生产,然后,又被机器排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 促进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改变了英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成为“世界工厂”。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前提和条件; 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条件: A、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科技基础(直

18、接推动力)。 (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B、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广阔。 C、资本条件:大量积累的资金资本雄厚。 D、劳动力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2)重大发明:(中心:德国和美国) 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电话机。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885年,本茨制成三轮汽车并出售,现代汽车工业兴起;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 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

19、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方面: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 国际关系方面:,A、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变化,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帝国主义国家矛盾(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原因: (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

20、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

21、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典例分析】 “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答案】B,【迁移训练】 1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

22、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产生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得以产生 【答案】D,2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广大英国普通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切实的权利,但革命为之确立的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则为每一个社会下层提供了一种合法的渠道,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与更高的社会地位。于是工业革命就从英国开始了。据此可知,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秩序确立 B下层民众竞相追求社会财富 C法律平等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国家政治民主权利逐渐下移 【答案】A,【特别提醒】 1、易混易错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的飞梭。 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

23、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 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2)“工场”和“工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样的。 错误。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后者实行大机器生产,集 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错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2、用多元史观全面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

24、明转变的转折点。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3)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4)从革命史观看,工业革命导致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