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772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优选(全国通用版)课件: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十五单元,第29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与教育,栏目导航,1“两弹一星” (1)目的:为了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2)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_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3)意义:打破了美、苏两国_及对中国的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中国国防。,原子弹,东方红一号,核垄断,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

2、:2003年10月15日,“_”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意义: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 (2)评价: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_优势的第一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神舟五号,南优2号,水稻杂交,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成就: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_”计算机。 地位:中国高性能_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意义:加速了国家_发展。 (2)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_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

3、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银河号,巨型计算机,信息化,结晶牛胰岛素,我国政府最终确定每年4月24日为中国航天日,是因为( ) A1964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1970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1980年的这一天,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 D2003年的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B,解析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空间技术,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故B项正确;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使我国进入核国家行列,

4、与航天事业无关,故A项错误;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与“航天日”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是航天技术成就,但晚于B项,故D项错误。,1制度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 (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例题】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故A项错误;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为中国进入联合国提供了可能,但并非主要条件,故B项错误;据材料“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可知,中国核试验成功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

6、了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C,1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其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冒进的风气客观上助推了科技发展 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 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 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A,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1958年夏天,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加速实现蛋白质人工合成

7、项目,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提前进行该项目,这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的“冒进”,“1965年最终合成”,反映了冒进的风气客观上助推了科技发展,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全国科技发展情况,故B项排除;青年在科技研究中发挥作用,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故C项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的科研投入,故D项排除。,21970年4月28日,阿尔及利亚人民报评论说:“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新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就”( ) A说明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 B正式成为人类宇航事业的伟大开端 C标志着我国开始跨

8、入了核国家行列 D使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 解析 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D项。,D,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提出 背景:1956年初,_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内涵:艺术问题上“_”;学术问题上“_”。 硕果:出现了一系列贯彻“双百”方针的出色作品。,考点二 “双百”方针与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三大改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曲折的年代 原因:政治运动

9、扩大化,特别是“_”。 表现: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背景: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表现: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_文学”“_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文化大革命,反思,伤痕,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建立人民教育: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_方向前

10、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教育方针: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制度:在发展_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社会主义,全日制,国民教育,(2)动乱中的教育 表现: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_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_”。 影响: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_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教育的复兴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整顿教学秩序,恢复_,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确立

11、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提出“_”发展战略。,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文化素质,高考制度,科教兴国,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_;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20世纪90年代,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启动了“_”。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分别经过了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科教兴国”和“科学发展自主

12、创新”战略,中国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完成了西方科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这说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 A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B符合中国国情实际 C攻坚重点始终不变 D受苏联模式影响较大 解析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来的,由于国情与时代不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有自己的特点,改革开放前重点发展国防科技,目的是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革开放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科技重点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综合国力服务,为持续性发展服务等。,B,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13、。“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一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的。 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只要“双百”方针

14、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就能兴旺发达。,【例题1】 毛泽东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解析 毛泽东的意思是让学术探讨实现自由。A项仅是列举形式;C、D两项是大前提,且学术一般不涉及政治问题,即使涉及也是言论方式的争鸣,不是主观目的,不是敌我矛盾。所以A、C、D三项都没有反映这段话的实质。故选B项。,B,1两次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

15、前、1978年改革开放后。 2主要原因 (1)政治上,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成立中科院,提出“双百”方针,改造和发展教育。在“文化大革命”后,实施了“863计划”,提出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施“211工程”计划,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领域出现的两次发展高潮、原因及启示,(2)经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到1966年,要求科学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两弹一星”,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搞好经济建设。此外,“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后,由

16、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我国的科技文化要进一步发展,以适应新形势,因此,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如“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 3启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为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例题2】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A高校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国防直接有关 B19601971年高校数量减少的原因都是“文革”的破坏 C19711997年高校数量增长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D该表启示我们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解析 19601971年高校数量的变化与“左”倾错误有关,但不都是“文革”造成的,排除B项。A、D两

17、项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使得19711997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C项符合史实。,C,1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C,解析 哪吒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美术片

18、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题干材料反映哪吒闹海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影片,说明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2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 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521966年”“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可知是指“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时期的表现,故选A项。,A,【典例】

19、 (2017全国卷)右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加大了教育发展力度,婆媳上冬学反映了这一时期开展的扫盲教育,该作品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绘画风格,故选C项。 【规范答题】 C,【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0、。”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有教无类 颁布义务教育法 “三个面向”思想 发展希望工程 A B C D 解析 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在强调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与教育公平无关,因此排除。故选C项。,C,1(浙江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解析 1958年,中国首座原子反应堆

21、回旋加速器运转,标志着我国进入原子能时代,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要求“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不符。,B,2(全国卷)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解析 20世纪50年代初,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急需要发展经济,而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其他经验可借鉴,向苏联学习成为重要的时代需要,为此国家大力倡导学习俄文,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说明当时的“俄语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选D项;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刚刚形成,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当时还未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当时的文化教育制度还处在探索、建设时期,还未建成,没有改革的对象,故C项错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