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30290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X 页数:5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课标Ⅱ)一轮课件: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pptx(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五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高考化学 (课标专用),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五年高考,A组 课标卷区题组,1.(2014课标,11,6分)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 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 ) D.pH相同的CH3COONa NaHCO3 NaClO三种溶液的c(Na+):,答案 D A项,H2S是二元弱酸,在水

2、溶液中分步电离:H2S H+HS-、HS- H+S2-,故pH= 5的H2S溶液中,c(HS-)H2CO3HClO,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水解 程度:ClO-HC CH3COO-,所以pH相同的三种溶液中的c(Na+):,D项正确。,温馨提示 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特别是电荷守恒关系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训练,务必做到 能迅速、准确地写出。,2.(2013课标,13,6分)室温时,M(OH)2(s) M2+(aq)+2OH-(aq) Ksp=a。c(M2+)=b molL-1时,溶 液的pH等于 ( ) A. lg( ) B. lg( ) C.14+ lg( ) D.14+ lg( ),答案

3、 C 根据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可知,c(OH-)= = molL-1,结合水的离子积可得: c(H+)= molL-1=10-14 molL-1,则pH=-lgc(H+)=14+ lg( ),C项正确。,思路分析 当温度一定时,溶液中的c(H+)和c(OH-)的乘积KW是一个常数; 根据pH=-lg c(H+)计算求解,判断各选项正确与否。,解题关键 Ksp=c(M2+)c2(OH-)。,3.(2012课标,11,6分)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 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 A.a=b B.

4、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答案 C A项,若a=b,则只有当HA为强酸、BOH为强碱,或HA的电离常数Ka与BOH的电离常 数Kb相等时,溶液才呈中性;B项,只有当温度T=298 K时pH=7的溶液才呈中性;D项为电荷守恒 关系式,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还是中性,该关系式均成立;C项,因c(H+)c(OH-)=KW,中性溶液中 c(H+)=c(OH-),故c(H+)= molL-1,正确。,考点二 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B组 课标、课标、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

5、与溶液的酸碱性,1.(2019北京理综,12,6分)实验测得0.5 molL-1 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 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 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 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 动方向不同,答案 C 本题考查了CH3COONa、CuSO4的水解,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温度对相关平衡移

6、动的 影响等知识。该题的综合度高、思维容量大,侧重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提取、分析、处 理能力。试题多角度、动态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价值观念。 A项,温度升高,纯水中的H+、OH-的浓度都增大,但二者始终相等;B项,温度升高,CH3COONa的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OH-浓度增大,图像中反映出的“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pH 下降”的现象,是由“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导致的,并非OH-浓度下降了;D项,温度 升高对CH3COO-、Cu2+的水解都有促进作用,二者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2.(2015重庆理综,

7、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答案 C A项,醋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加入少量CH3COONa,增加 了CH3COO-的浓度,从而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抑制了醋酸的电离;B项,等体积等浓度的 硝酸与氨水混合生成NH4NO3,NH4NO3中N 能水解:N +H2

8、O NH3H2O+H+,溶液应呈酸 性,则pHc(I-)。,考点二 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3.(2016天津理综,6,6分)室温下,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 酸(HA、HB和HD)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关系:KHAKHBKHD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c(B-)c(Na+)c(HB)c(H+)c(O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c(HA)+c(HB)+c(HD)=c(OH-)-c(H+),答案 C A项,

9、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HB和HD三种酸溶液的pH不同,pH越小,则酸的电 离常数越大,正确;B项,滴定至P点时,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B与NaB的混合溶液,溶液 显酸性,说明HB的电离程度强于B-的水解程度,故c(B-)c(Na+)c(HB)c(H+)c(OH-),正确;C项, pH=7时,三种溶液中:c(A-)c(B-)c(D-),错误;D项,根据质子守恒知D正确。,疑难突破 由三种酸溶液的pH可知三种酸均为弱酸,再根据pH的大小确定KHAKHBKHD。 4.(2019北京理综,26,12分)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中苯酚的含量(废水中不 含干扰测定的物质)。

10、 .用已准确称量的KBr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a molL-1 KBrO3标准溶液; .取V1 mL上述溶液,加入过量KBr,加H2SO4酸化,溶液颜色呈棕黄色;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V2 mL废水; .向中加入过量KI; .用b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中溶液至浅黄色时,滴加2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V3 mL。 已知:I2+2Na2S2O3 2NaI+Na2S4O6 Na2S2O3和Na2S4O6溶液颜色均为无色 (1)中配制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 。 (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1、4)中加KI前,溶液颜色须为黄色,原因是 。,(5)KI与KBrO3物质的量关系为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理由是 。 (6)中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 (7)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gL-1(苯酚摩尔质量:94 gmol-1)。 (8)由于Br2具有 性质,中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答案 (1)容量瓶 (2)Br +5Br-+6H+ 3Br2+3H2O (3) +3Br2 +3HBr (4)Br2过量,保证苯酚完全反应 (5)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KBrO33Br26KI,若无苯酚时,消耗KI物质的量是KBrO3物质的量的6 倍,因有苯酚消耗Br2,所以

12、当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 (6)溶液蓝色恰好消失 (7) (8)易挥发,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化学仪器的使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滴定原理的应用,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等。试题通过实验的方式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推理 能力和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1)配制标准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了给出的三种仪器外,还有容量瓶。 (4)溶液为黄色说明仍有Br2存在,此时废水中的苯酚已完全反应。 (5)假设废水中没有苯酚,KBrO3和KBr反应生成的Br2完全和KI反应时,消耗KI的物质的量刚好 是KBrO3的6倍。实际上

13、苯酚一定会消耗一定量的Br2,所以当n(KI)n(KBrO3)=61时,KI就已 经过量了。 (7)由KBrO3与KBr反应生成的Br2的物质的量的计算: Br +5Br-+6H+ 3Br2+3H2O 1 mol 3 mol a molL-1V110-3L 3aV110-3 mol 与废水反应后剩余的Br2的物质的量的计算:,Br2 I2 2Na2S2O3 1 mol 2 mol bV310-3 mol b molL-1V310-3L 与苯酚反应的Br2的物质的量为(3aV110-3- bV310-3) mol; 设废水中苯酚的物质的量为x, 3Br2 1 mol 3 mol x (3aV1-

14、 bV3)10-3 mol 解得x=(aV1- bV3)10-3 mol, 所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 = gL-1。,(8)当Br2挥发掉后,在步骤中消耗的Na2S2O3的量减少,即V3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高。,5.(2018课标,26,14分)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 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 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2)利用

15、K2Cr2O7标准溶液定量测定硫代硫酸钠的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溶液配制:称取1.200 0 g某硫代硫酸钠晶体样品,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在 中溶 解,完全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 mL的 中,加蒸馏水至 。 滴定:取0.009 50 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20.00 mL,硫酸酸化后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 Cr2 +6I-+14H+ 3I2+2Cr3+7H2O。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样品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发生反应: I2+2S2 S4 +2I-。加入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当溶液 ,即为 终点。平行滴定3次,样品溶液的平均用量为24.80 mL,则样品纯度为 %(保留1位

16、小数)。,答案 (1)加入过量稀盐酸 出现乳黄色浑浊 (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 产生白色沉淀 (2)烧杯 容量瓶 刻度 蓝色褪去 95.0,解析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溶液的配制、滴定终点的判断及化学 计算。 (1)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时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检验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含有硫酸根 时,先加酸除去S2 ,再加入Ba2+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为: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固 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澄清溶液中出现乳黄色浑浊,有刺激性 气体产生;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 含有S

17、 。 (2)用Na2S2O3溶液滴定I2时,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溶液变蓝,当I2反应完全时,蓝色褪去,即滴 定过程中,当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即为滴定终 点;设样品中含x mol Na2S2O35H2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知,0.52x mol=320.009 50 molL-1 0.020 00 L,解得x=1.1410-3,即所取样品中n(Na2S2O35H2O)=1.1410-3mol,故样品纯度为 100%=95.0%。,审题方法 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时,要注意排除杂质离子的干扰。,答题模板 设计离子检验实验方案模板:取少量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蒸

18、馏水,向试管中加入 试剂,产生现象,说明含有离子。,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1.(2013山东理综,13,4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 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答案 C 由图示可知Q点溶液呈中性,M点CH3COOH过量,CH3COOH是弱酸,导电能力M点 应小于Q点,A项错误;图

19、中N点溶液呈碱性,依据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 c(H+)c(CH3COO-),B项错误;M点的pOH与N点的pH相同,表示M点的c(OH-)与 N点的c(H+)相同,二者对水的电离程度影响相同,C项正确;CH3COOH与NaOH恰好反应时生成 的CH3COONa水解显碱性,Q点所示的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H过量,D项错误。,2.(2013天津理综,5,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 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

20、2S)-c(HS-)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 C 浓H2SO4加入蒸馏水中时会放热,使KW变大,A项错误;CaCO3可以溶于醋酸的原因是 (CH3COO)2Ca能溶于水,而CaSO4是微溶物,不能类推,B项错误;C项,该式为Na2S溶液中的质子 守恒式的变形,正确;NaCl是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不产生影响,而CH3COONH4是弱酸弱碱 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两者影响不相同,D项错误。,3.(2013浙江理综,12,6分)25 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 0.100 0 mo

21、lL-1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c(Z-)+c(OH-),答案 B 由滴定曲线可推知三种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HZHYHX,故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 三种酸的导电能力大小顺序为HZHYHX,A错误;HY+NaOH NaY+H2O,当V(NaOH)= 10.00 mL时,HY被中和掉一半,此时溶液中c(HY)c(Y-),c(H+)=10-5 mol/L,Ka(HY)= c(H+)=10-5,B正确;因HY酸性强于HX,

22、故在HX、HY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HY先反应, 当HX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溶液是等浓度的NaX与NaY的混合溶液,考虑到X-的水解程度大于Y-, 故最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Y-)c(X-)c(OH-)c(H+),C错误;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 时,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Y-)+c(Z-)+c(OH-),D错误。,4.(2014山东理综,13,5分)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 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 先增大再减小 C.c(C

23、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 )=c(CH3COO-),答案 D CH3COOH溶液中水的电离被抑制,当CH3COOH与NH3H2O恰好反应时生成 CH3COONH4,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再加入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又减小,A项错误; = = = ,温度不变,NH3H2O的电离平 衡常数及KW均不变,随着氨水的滴加,c(H+)减小,故 减小,B项错误;未滴加氨水时, c(CH3COOH)+c(CH3COO-)=0.1 molL-1,滴加10 mL氨水时,c(CH3COOH)+c(CH3COO-)=0.05 mol L-1,C项错

24、误;由于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故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 c(N )=c(CH3COO-),D项正确。,5.(2014四川理综,6,6分)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 mol/L NaHCO3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 ) c(HC )c(OH-) B.20 mL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10 mL 0.1 mol/L H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所得溶液 中:c(CH3COO-)c(Cl-)c(CH3COOH)c(H+) 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

25、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H+)c(N )+c(OH-) D.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 c(CH3COOH),答案 B A项,NaHCO3+NaOH Na2CO3+H2O,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应为c(Na+) c(C )c(OH-)c(HC ),错误;B项正确;C项,两溶液混合,NH3H2O过量,溶液呈碱性,c(OH-)c(H+), c(N )c(Cl-),故c(Cl-)+c(H+)c(N )+c(OH-),C错误;D项,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CH3COONa 溶液,根据质

26、子守恒得c(OH-)=c(H+)+c(CH3COOH),故错误。,6.(2013大纲全国,12,6分)下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答案 D 水的离子积常数表达式为KW=c(H+)c(OH-),适用于水及稀的水溶液,A项正确;观察 题中图示,XZ线表示溶液呈中性,c(H+)=c(OH-),M区域溶液呈碱性,c(OH-)c(H+),B项正确; H2O(l) H+(aq)+OH-(aq) H0,升高温度平衡正向

27、移动,图中Z点KW=10-6.510-6.5=10-13大于X点 的KW=10-710-7=10-14,所以T2T1,C项正确;XZ线上任意点表示溶液呈中性,由于各点温度不同,故 pH不同,D项错误。,考点二 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7.(2016江苏单科,10,2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答案 A 燃料的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应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故A项叙述与 图甲不相符。,8.(2015广

28、东理综,12,4分)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 B A项,滴定管洗涤后还需用NaOH溶液润洗;B项,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发生 反应HCl+NaOH NaCl+H2O,直至HCl完全被消耗,因此溶液的pH由小变大;C项,酚酞滴入 待测HCl溶液中,溶液是无色的,当

29、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定;D项,尖 嘴部分的悬滴并未与待测HCl溶液反应,但已被计算在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中,从而使测定 结果偏大。,9.(2014重庆理综,9,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 最大使用量为0.25 gL-1。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 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 化学方程式为 。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

30、-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 泡时,应选择图2中的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 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 序号) (=10 mL,=40 mL,40 mL)。,图1,图2,(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 (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2)SO2+H2O2 H2SO4 (3) 酚酞 (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

31、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 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解析 (1)仪器A是冷凝管;为使冷凝更充分,要让水由b口进,若由a口进,冷凝管中水装不满。 (2)SO2具有还原性,而H2O2具有氧化性,所以反应为SO2+H2O2 H2SO4。 (3)NaOH是强碱,应装在碱式滴定管中,为赶出尖嘴处气泡,要让尖嘴部分略向上弯曲排出气泡, 所以选;酚酞的变色范围在8.210.0之间,而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所以可以选择酚酞作 指示剂;根据题意及滴定管的结构知,刻度“10”处至尖嘴部分均有溶液,所以滴定管内液体体 积大于40 mL,选。 (4)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 Na2SO4+2

32、H2O,则可得n(SO2)= n(NaOH)= 0.090 0 molL-125.0010-3 L=1.12510-3 mol,m(SO2)=64 gmol-11.12510-3 mol=7210-3 g,该葡萄酒 SO2含量为 =0.24 gL-1。 (5)B中有盐酸,加热时挥发出的HCl气体进入C中,所以滴定时多消耗了NaOH溶液,从而使测定 结果比实际值偏高,若仍用现有装置进行实验,可用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做对 比实验。,三年模拟,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考点一 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的酸碱性,1.(2019吉林辽源高中二模,13)已知:AG=lg ,室温

33、下用0.01 molL-1 NH3H2O溶液滴定20.00 mL 0.01 molL-1某一元酸HA,可得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滴定实验最好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整个过程中,C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若x3=30,则有3c(OH-)=c(N )+3c(H+)-2c(NH3H2O) D.AC的过程中,可存在:c(A-)c(H+)c(N )c(OH-),答案 B 由A点可知0.01 molL-1 HA溶液中c(H+)=0.01 molL-1,所以HA为强酸,因为氨水是弱 碱,所以滴定时应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选项A正确;整个滴定过程中,当酸碱恰好反应生成盐 时,水的

34、电离程度最大,由于生成的盐是强酸弱碱盐,此时溶液显酸性,而C点时溶液呈中性,选 项B错误;若x3=30,根据电荷守恒有c(OH-)+c(A-)=c(N )+c(H+),根据物料守恒有3c(A-)= 2c(N )+c(NH3H2O),二式联立可得:3c(OH-)=c(N )+3c(H+)-2c(NH3H2O),选项C正确;AC的过 程中,若加入的氨水的量很少时,溶液中H+和A-较多,此时可存在:c(A-)c(H+)c(N )c(OH-),选 项D正确。,关联知识 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碱抑制水的电离。,2.(2018陕西西安长安一中六检,19)在25 时,将1.0 L w molL-1的C

35、H3COOH溶液与0.1 mol的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 度变化),引起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B.b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C.加入CH3COOH过程中, 增大,D.25 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答案 D CH3COOH抑制水的电离,CH3COONa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cba,A不正 确;c(Na+)+c(H+)=c(CH3COO-)+c(OH-),b点溶液显酸性,c(H+)c(

36、OH-),则c(Na+)c(CH3COO-),B不 正确;加入CH3COOH时,c(CH3COOH)增大,CH3COO-+H2O CH3COOH+OH-,平衡逆向移动, c(OH-)减小,c(CH3COO-)增大,c(Na+)不变, 减小,C不正确;当混合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时溶液显中性,此时溶液中c(H+)=10-7molL-1,依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Na+)= 0.2 molL-1,且c(CH3COOH)+c(CH3COO-)=(w+0.1)molL-1,即c(CH3COOH)=(w-0.1) molL-1, Ka(CH3COOH)= = ,D正确。

37、,3.(2018甘肃兰州一诊,13)在一隔热系统中,向20.00 mL 0.010 00 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00 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从b点到c点的溶液中: 减小 B.a点对应溶液中存在:c(CH3COO-)-c(Na+)=c(H+)-c(OH-) C.b点和c点对应的溶液中,KW相同 D.b点溶液中存在:c(OH-)=c(CH3COOH)+c(H+),答案 C b点时CH3COOH与NaOH恰好中和,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CH3COONa,继续滴加 NaOH溶液时,c(OH-)增大,CH3CO

38、O-+H2O CH3COOH+OH-,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H)减 小,c(CH3COO-)增大,则 减小,A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Na+)+c(H+),则c(CH3COO-)-c(Na+)=c(H+)-c(OH-),B正确;该系统为隔热系统,b点和c点温度不同,KW不同, C不正确;b点溶液中溶质为CH3COONa,由质子守恒可知c(OH-)=c(H+)+c(CH3COOH),D正确。,考点二 中和反应与中和滴定的迁移应用,4.(2017重庆西北狼教育联盟一联,13)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释pH=3的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

39、度均减小 B.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烧碱溶液,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测得的烧碱溶液浓度偏低 C.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答案 B 稀释pH=3的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n(H+)、n(CH3COO-)增大,但c(H+)、 c(CH3COO-)减小,根据KW=c(H+)c(OH-)知,c(OH-)增大,A项错误;滴定前仰视,读数偏大,滴定后俯 视,读数偏小,则读取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偏小,导致测得的烧碱溶液浓度偏低,B项正确;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c(O

40、H-)相同,故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项错误;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 离,故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溶液时,醋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D 项错误。,5.(2019辽宁辽南协作体一模,13)25 时,用0.1 mol/L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 H2SO3溶 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c(H2SO3)+c(HS )+c(S )=0.1 mol/L B.b点:c(Na+)c(HS )c(H2SO3)c(S ) C.c点:c(HS )=c(S ) D.a、b、c、d中,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答案 D a点时,溶液总体积约为30 m

41、L,c(H2SO3)+c(HS )+c(S )c(H2SO3),B不正确;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3和 Na2SO3,而此时溶液pH=7.19,说明HS 的电离程度小于S 的水解程度,故溶液中c(HS ) c(S ),C不正确;a、b、c、d中,d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3,对水的电离促进程度最大,D 正确。,解题关键 正确分析a、b、c、d四点所对应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警示 注意a点时溶液体积增大,否则易错选A项。,6.(2018吉林辽源田家炳高中等五校期末联考,18)室温下,用0.10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 0.00 m

42、L 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00 mL C.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V(NaOH)=10.00 mL时,醋酸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答案 B 曲线起点pH=1,故代表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A不正确。若滴定醋酸消耗20.00 mL NaOH溶液,二者恰好中和,溶液为CH3COONa溶液,显碱性,故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小于20.00 mL,

43、B正确。V(NaOH)=20.00 mL时,酸碱恰好中和,所得溶液分别为NaCl溶液和CH3COONa溶液,NaCl溶液显中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NaCl溶液中c(Cl-)=c(Na+),CH3COONa溶液中 c(CH3COO-)c(Na+)c(H+) c(OH-),D不正确。,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2019吉林长春普通高中质监(一),1425 时,将0.10 molL-1盐酸滴入20.00 mL 0.10 molL-1氨 水中,溶液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44、pOH=-lgc(OH-),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a+b的值可能大于14 B.N点所示溶液中:c(N )c(Cl-) C.Q点消耗盐酸的体积大于氨水的体积 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 D 25 时,溶液中c(H+)c(OH-)=10-14,即a+b=14,A项错误;N点所示溶液呈酸性,即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 )c(Cl-),B项错误;Q点所示溶液呈中性,则此时消耗盐酸的体 积比氨水体积小,C项错误;M点对应的pH与N点对应的pOH相等,即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项正确。,2.(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三联,13)298 K时,向20 mL 0

45、.1 molL-1 MOH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 混合溶液的温度、pH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298 K时,0.1 molL-1 MOH溶液中MOH的电离度为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a点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3molL-1 B.b点:c(M+)+c(MOH)=c(Cl-) C.c点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20 mL D.当溶液温度达到最高点d点时:c(Cl-)=c(M+)c(H+)=c(OH-),答案 C 由已知信息可知,a点由MOH电离产生的c(OH-)=0.1 molL-11%=10-3 molL-1,则由水 电离出的c(OH-)=c(H

46、+)= molL-1=10-11 molL-1,A项错误;b点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 MCl和MOH,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M+)+c(MOH)c(Cl-),B项错误;c点时溶液pH=7,若加入盐酸 的体积为20 mL,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MCl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c点加入的 盐酸体积小于20 mL,C项正确;温度达到最高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MCl,离 子浓度c(Cl-)c(M+)c(H+)c(OH-),D项错误。,3.(2018内蒙古赤峰二模,13)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中的lg 。25 时,用0.100 molL-1的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47、 0.100 molL-1的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D点溶液的pH=11.25 B.B点溶液中存在c(H+)-c(OH-)=c(N )-c(HNO2) 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 mL,D.25 时,HNO2的电离常数Ka=1.010-5.5,答案 A D点时AG=-8.5,则 =10-8.5,c(H+)=10-11.25 molL-1,pH=11.25,A正确;由图中数据可 知HNO2为弱酸,加入10 mL 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NO2与HNO2的 混合溶液,其中c(Na+)+c(H

48、+)=c(N )+c(OH-)、c(N )+c(HNO2)=2c(Na+),两式联立可得2c(H+)- 2c(OH-)=c(N )-c(HNO2),B不正确;HNO2为弱酸,C点时,AG=0,c(H+)=c(OH-),溶液呈中性,所加 NaOH溶液体积小于20 mL,C不正确;0.1 molL-1的HNO2溶液AG=8.5,即c(H+)=10-2.75 molL-1,则Ka= 10-5.5,D不正确。,拓展延伸 HNO2为弱酸,HNO2与NaOH恰好中和时,所得NaNO2溶液显碱性,要使二者反应后 所得溶液显中性,则需HNO2适当剩余。,4.(2017甘肃天水、兰州一模,13)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 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 的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弱碱 B.N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M+)=c(A-)c(H+)=c(OH-) C.N点水的电离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