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34896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巢湖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 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争渡,争渡,。(李清照如梦令) ,甲光向日金陵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4 分) 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 故乡是诗人永远的依恋,李白在渡荆门送

2、别中表达故乡依依不舍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9 分) 日出喷薄,阳光下,万只竟游的白天鹅在五彩斑斓的湖面上成了美丽的剪影,w? n 如水上一朵朵袅娜的白 莲。他们时而,;时而曲颈低头,娴静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 蕾。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优美的h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此起彼伏 的叫唤声,犹如飘逸轻柔的交响曲,极富艺术感染力。 (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喷薄 ( )w?n 如()h度()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的写法是“”。( 2 分) (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和

3、的修辞手法。(2 分) ( 4)请你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使之与下文能很好衔接。(2 分) 他们时而,。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 分) (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题目中“红星” 象征着。( 2 分) ( 2)昆虫记共有()( 2 分) A.八卷B.九卷C.十卷D.十一卷 4.为强化我市文明创建的成果,学校请你作为代表参加系列社会活动。(12 分) 为响应市政府“文明创建一直在路上”的号召,你校继续组织“文明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 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 1)小区禁止居民在户外有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假

4、如你正好遇见一位带着小孩的同 姨把刚吃完的零食袋随手就扔在花坛边,你会怎么劝说?请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4 分) 。 ( 2)为了防止再有人乱扔垃圾,你同小区的物业管理商议在此立一个警示牌,你准备在牌子上用对偶句的 形式来写:。( 2 分) ( 3)活动中, 班级宣传委员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修改。(6 分) 创建和维护城市的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当然也离不开我们中学生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应积极进行 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争取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积极 A 响应市政府 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B 提升城市品位,C 改变城市现状。 划线句

5、子有语病,应把“”改为“”。(不改变句子原意)(2 分) A 、B 、C 语序不合理,应把 和 调换。 (只填序号 )(2 分) “创建文明城市也离不开我们中学生的支持和参与”,请你用语气更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这句话。(2 分) 二、阅读( 5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淬火之美( 22 分) 钱续坤 从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拾级而上,再向东拐五十步,有一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槐花 树,老刘师傅的铁匠铺就坐落在槐花树的下面。年少无事, 这里是我的天堂 春天可以采花;夏天能够捕蝉, 秋天可以游戏,冬天能够取暖。尤其是在白雪皑皑覆盖的那一段时间,每天早晨,我从家里出来的第一件事, 就是搓着

6、小手直奔铁匠铺,在那里一呆就是大半天。我喜欢听那铁锤与钢砧相碰的敲击声,喜欢看那锻件与井 水相触的淬火景。 老刘师傅虽然不善言谈,可是略通文墨,说起话来含蓄风趣,富有哲理。铁匠铺两边的墙上贴着他书写 的一副对联:一锻三淬多磨砺,千锤百炼方成才。横批是:欣欣向荣。从对仗的角度分析,这副对联并不怎么 工整,但出自一位乡村铁匠之手就非同寻常了,那时我已上了小学四年级,对下联的理解心知肚明,而对上联 的“一锻三淬”雾里看花,所以总缠着老刘师傅详细地讲解。他呢,要么故弄玄虚,要幺缄口不语,急得我只 好自己去认真地观察。 炉膛内的焦炭随着风箱的一呼一吸,使得炉火旺得通红,不时喷出的火焰照亮了黝黑的屋顶,半

7、空悬挂 的吊罐呼呼地冒着热气,而炉里的铁件则被烧得红中透白。老刘师傅停止了富有节奏的鼓风,两只手紧握着铁 钳,熟练地从炉膛中抽出一件烧得滚烫的铁件,麻利地搁在独角兽形的铁砧上,顺手拿起小锤用力地敲击了一 下。一旁的徒弟心领神会,马上举起大锤,使劲落在师傅的敲点上,铁砧周围立时溅出一朵朵缤纷的火花。徒 弟手中的大锤随着老刘师傅手中的小锤一次又一次地锤去。师徒两人时快时慢,时轻时重,这时,铁件的颜色 也从先前的红中透白,变成绯红、暗红,最后转为铁青。农具的模样也慢慢能看出来了,是在打一把锄头。整 个过程是力与力的丁当较量,是人与人的默契配合,像一幅画赏心悦目,像一首诗隽永悠长。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

8、总是惊奇得目瞪口呆。不过,淬火的工序是不忍卒看的,尤其是锻 打的铁件插入水中的一瞬间,那哧哧的声音总是揪人心弦,升腾的青烟使我凉从骨生。所以, 每次老刘师傅的小锤刚一歇下,我要么撒开脚丫,赶紧跑出铺子;要么两眼紧闭,再用双手将耳朵塞紧。老刘 师傅显然知道我的“软肋”,淬火时总是稍作停顿,使我的潜意识产生错觉,等到我的双眼微微睁开,他才猛 地将铁件插入石槽的水里,结果又是让我心惊肉跳,他和徒弟则乐得哈哈大笑。我气得连着两天没踏进铁匠 铺,可那块“磁场”的吸引力太强了,第三天的清晨,我又不由自主地奔向铁匠铺。 见我采了,老刘师傅语重心长地说,淬火这道工序是打铁人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你看,刚才如此

9、柔软的铁件, 在经历了极其短暂的痛苦之后,霎时就变得无比坚硬和刚强。更重要的是, 淬火的火候很关键, 把握不好就会变酥变脆,用起来客易发生崩裂,这叫“崩钢”。另外,淬火的用水也有讲究,必须清澈,水 一弄脏,淬火后钢铁的硬度和韧度就会大打折扣 老刘师傅的话语使我如醍醐灌顶,再仔细端详那淬火的 过程,我猛然顿悟:那“哧哧”的声音简直是再生的呐喊,那升腾的青烟是生命的涅槃!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淬火”的方面实在太多;血液经过勤奋的“淬火”,终会学有所成;阅 历经过时间的 “淬火” ,可能丰富多彩; 意志经过磨砺的 “淬火” ,想必坚强刚毅; 婚姻经过坦诚的 “淬火” , 一定固若金汤“淬火”的

10、过程原来就是追求完美的过程这种“美”,是对生活的一种阐释,是对生 命的一回历练,是对精神的一次洗礼。淬火之美,将伴随着我,激励、鞭策我的一生! 5.请你谈谈对该文标题中“ 淬火 ” 一词的理解。(4 分) 6.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第段中划线句子的艺术魅力。(6 分) 7.第段中“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总是惊奇得目瞪口呆”,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 4 分) 8.作者在写淬火工序时,用大量笔墨写了“我”的反应和感受,这属于哪种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分) 9.第段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4 分) 二 回望上一次的全球变暖(18 分) 苏学良 地球变暖会怎

11、样?人们提出了许多猜测,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猜测正确么?看一看离我们 时间最近的暖期 上新世(距今530 万年 250 万年)就知道了。通过古代地质遗迹以及古生物化石的证据, 科学家发现,上新世时期地球的温度比现在高,南北两极的面貌以及海平面的变化符合人们对全球变暖现象的 预期。 首先,温暖的地球唤醒了北极的原始森林,将那里打造成生命的樂土。比如,在加拿大靠近北极的埃尔 斯米尔岛,科学家发现了大量上新世时期的古代植物化石以及黑色木炭层,经过分析,这些树木属于温带的铁 杉树种,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高出了18,而黑色木炭层则是森林大火留下的遗迹。又比如,在西伯利亚的苔 原带,科学家也有类似

12、的发现,上新世时期的地质沉积层中不仅有泰加森林,甚至出现了花粉,那种花一般只 存在于平均温度为0 的地区,表明当时温度比今天平均高出了10左右。 根据其他动植物化石以及生物亲缘关系,科学家推测,上新世时北极是一片森林世界,生存着大量的三 趾马、巨型骆驼以及其他动物。在夏季高温时,闪电能频繁造成野火,导致火灾发生。这与目前北极气候变化 的趋势是吻合的。2012 年,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就有大约28 万平方千米的森林被火灾烧毁,2015 年,美国阿拉 斯加州有20230 平方千米森林发生火灾,2016 年夏天,在格陵兰岛西部的冻土中也爆发了一场野火。所以科学 家警告我们,全球正在变暖,人们需要为未来的

13、火灾做好准备。 其次,温暖的地球确实带来了冰川的融化以及海平面的上升。科学家在南极考察时,就曾发现这里的山 脉存在上新世时期海洋微生物以及海洋动物的化石,这表明当时波涛汹涌的海面已经覆盖了今天南极大陆的一 部分,当时南极洲的面积肯定要小于今天。 另外,科学家曾经预测,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就会升高60 米。上新世的地质证据表明,这 种预测也是有道理的。比如,科学家对美国北部沿海平原上的一条从北卡罗来纳州延伸到佛罗里达州的山脉进 行过勘测,该山脉形成于300 万年到 500 万年前的上新世中前期,科学家发现它曾经受到过海浪的侵蚀,表明 那里曾经是沿海岸边,海拔测试表明, 当时海平面比今天

14、至少高出了35 米。由此可见, 全球变暖对于沿海城市 来说真的是一场灾难。 10.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文中提出了哪两点需要关注的问题?请简要概括。(4 分) 11.最后一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6 分) 12.第段画线句中的“一般”和“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13.全球变暖的灾难后果正逐渐显现,二氧化碳等气体排量过大已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请你提几点建议,给人 类的行为提个醒。(不少于两条)(4 分) 三愚公移山( 15 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

15、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16、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4.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 1)年且九十()(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汝之不惠()(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5)何苦而不平() 15. 翻译下列语句。(4 分) (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6. 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 “汉阴” 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 分) ( 1)江(长江)阴江阴在。 ( 2)衡(衡山)阳衡阳在。 17. 读了这则寓言后,你从

17、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我们复兴中华的“中国梦”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三、写作 18. 请以“从他(她)身上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与要求】请你从“勇敢”“诚信”“自强”“坚韧”等代表人类优秀品质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 充完整。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得分。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建议你的文章不少于500 字。 500 600 700 巢湖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

18、用。(35 分)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 分) ( 1)芳草萋萋鹦鹉洲 惊起一滩鸥鹭 黑云压城城欲摧 悠然见南山 似曾相识燕归来 几处早莺争暖树 (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共 10 分。每空1 分,凡有漏字、添字、错别字及不规范汉字,该句不得分) 2. (9 分)( 1)b宛弧(共 3 分。每空1 分) (2)竟游竞游(共 2 分。每空 1 分) (3)比喻排比(共 2 分。每空 1 分) (4)挺脖昂首,神气如同将军。(共2 分。每空1 分。句式结构相近,表达流畅即可) 3. (4 分)( 1)西行漫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C (共 4 分。

19、每题2 分) 4. (12 分) ( 1)阿姨您好!您知道我市已经是全国文明城市了,这荣誉,我们每个人都要去维护,您随手扔垃圾的行为, 不但破坏了周围美丽的环境,也会给您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市政府号召的“文明创建一直在路上”就是希 望文明成为每个人的习惯。阿姨,您看我说得对吗?(共 4 分。语言流畅、得体,意思对即可) ( 2)示例:文明成果共维护,小区靓丽靠大家创建美好社区,共享文明成果 (共 2 分。内容、形式符合要求即可) ( 3)进行投入 B C 创建文明城市难道能离开我们中学生的支持和参与吗?(共 6 分。每小题2 分) 二、阅读( 55 分) 【一】淬火之美(22 分) 5. 一

20、方面指把打好的铁件放到冷水中完成锻造工序, 另一方面指人生当中的挫折和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磨难。 (共 4 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6. 使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和形容词,如“握着”“抽出”“搁在”“拿起”“敲击”“熟练”“麻利”等词语 写出了动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表现出老刘师傅打铁的熟练和有条不紊。这段描写体现了师徒二人配合的默 契,将劳作场面描写得非常具有艺术氛围。表现了作者超凡的观察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共 6 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7. 指上文师徒两人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地锤打着铁件,铁件颜色从先前的红中透白,转为绯红,转为暗红, 再转为铁青,最后锄头模样初具的过程。(共4 分

21、。照抄原文,得12 分) 8. 侧面描写。通过“我”的感受将淬火过程形象化,更能体现淬火给“我”心灵上的吸引和震撼,为下文揭 示淬火是生命的再生这一哲理作铺垫,也使文章富于生活情趣。 (共 4 分。手法、作用各2 分。意思对即可) 9. 议论。深刻地揭示了作者于淬火中悟到的人生哲理,深化了文章主旨,有卒章显志的效果。(共 4 分。表达方式、作用各2 分。意思对即可) 【二】 回望上一次全球变暖(18 分) 10.全球变暖,人们需要为未来的火灾做好准备。 沿海城市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共 4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11.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写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变化,让读者更直观

22、感受全球变暖对沿海城市来说 真的是一场灾难。举例子,用科学家进行过勘测的实际例子,表明科学家对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预测是有 根据的。 (共 6 分。说明方法各1 分,作用各2 分。意思对即可) 12. 不能删去。“一般”指通常情况下那种花存在的地区温度,没有根据表明其他温度的地区就肯定没有这 种花,而“左右”表示当时温度比今天平均高出不是刚好10。删去则都显得过于绝对,体现了作者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13. 示例:外出时,尽量选择低碳出行,绿色出行,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保护森林,增加植被,以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节能减排,限制工厂企业排放污染气体。

23、节约纸张,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木竹筷等,减少树木的砍伐。 (共 4 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三】愚公移山(15 分) 14. (1)将近(2)险峻的大山(3)惠,同“慧”,聪明 (4)用箕畚(5)担心(共 5 分。每小题1 分。意思对即可) 15. (1)冬夏换季,(他们)才往返一次。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共 4 分。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 16. (1)长江南岸(2)衡山南面(共 2 分。每空1 分) 17. 应当像愚公一样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顽强拼搏,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当代社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可避免要面对许多“太行”“王屋”的阻拦,所以继承并发扬“愚 公精神”在当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共 4 分。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