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浙江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2021-2022学年浙江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文言文阅读汇编(2021浙江杭州余杭区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卢山五咏三泉(北宋)苏轼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注释】卢山:位于密州(现山东诸城)。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遭朝廷政敌排挤,曾外调到密州任职,期间登临过卢山。三星:天空中的明星。【乙】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临皋闲题(北宋)苏轼临皋亭下八十教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媚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注释】临皋:位于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范子丰:名百嘉,是苏轼的儿女亲家。15.甲诗怎样表现泉水的洁净明亮?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16.小语对乙丙两文的文言词语进行梳理,请你完成下表。文言词语释义方法根据字形特征,进行推测根据“户”的字形演变,可知“月色入户”的“户,的意思是0联系课内知识,进行迁移联系卖油翁中“但手熟尔”,可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但”意思是O借助词类活用,变换词性词类活用在古代
3、汉语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常有名词、形容词活用成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第”是名词,本义是宅院,“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的“第L有词类活用现象,“第”在句中的意思是O17.乙文画线句无处不写“月,却无一字有“月”,你认为“月”藏在该句的哪个词里,并说说你的理解。我发现“月”藏在里,O18 .记承天寺夜游中探讨过“闲”的含义,苏轼在临皋闲题中亦称自己为“闲者”,请你联系写作背景,谈谈对“闲的理解。19 .古人常以天地万物为友。你认为下列哪一景物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请根据你对苏轼生平、个性的认识,加以阐述。A.清泉B.明月C.大江(2021.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八年级
4、期中)移步到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的龚自珍纪念馆,文学社邀请你一起研读龚自珍散文病梅馆记,开启一场名人探访之旅,完成下面小题。病梅馆记龚自珍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日:“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土,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土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
5、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土,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注释】欹(qT):倾斜。斫:砍削。天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鬻(yu):卖。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诟厉:讥评,辱骂。20.任务一:字词探究。阅读文言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方法字词句释义字典A以缠用两股以上的棉(1)查阅法天下之梅也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纠正;标准、法则按一定的标准去衡量、约束;继承,通“承”。(填序
6、号)课内迁移法B固也求之卜流,固颠(河中河兽)(2)成语参考法C未可明诏大号奔走呼号(3)语境对照法D纵之JgZ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4)21.任务二:内容写法探究。同学们阅读病梅馆记全文,有以下发现,请试着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1)文章段段写梅,处处写梅,先后写了产梅之地、叹梅之病、疗梅之志、,层层写来,有叙有议。(2)文章中用“曲”和“直”、“欹”和“正”、“疏”和“密”六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对比鲜明地摆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观:(3)文章运用了的写法,表面写梅,其实以梅喻有才能的人,如“江宁之龙幡,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暗喻o这样的例子本文中还有很多,如(再举一例作分析
7、22 .任务三:情感探究。请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补充资料,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等角度分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补充资料】【资料一】“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乙酉之际著议第九龚自珍)(“不才”指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帮凶)【资料二】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
8、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资料三】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己亥杂诗龚自珍)(与病梅馆记写于同一年)(2021.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八年级期中)文学社的小西同学漫步西湖,写下了这段文字,请完成下面小题。秋日的晨间,我漫步在西子湖畔。那人,那树,那风,无不使我感到舒适。听,屏息li&nO声,一缕桂花正在悄()然绽放;看,极目远眺,远山望去一片绯O红。忽然,骤雨CtlO至,三三两两奔散而去,躲在屋檐下,看西湖水面水波涟涟,自有一番情味。晴西湖,雨西湖,尽是人间可爱。雨后天晴,几只雀鸟在枝头吟唱,不
9、禁让人想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勃勃生趣。遥想古人,以山为伴,以水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忙碌却也惬意。我想,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定是王绩野望笔下“,”的那种满载而归的幸福;亦是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这种虚实相生的盛景。这一日,让我感到充实而美好。回到家中,心中这份满足还未退散,随手翻开身边的诗词沉醉其中。恰巧翻阅到白居易的诗:乱峰围绕水平铺。月点波心一颗珠。青罗裙带展新蒲。本,一个猛子扎下去,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松排山面千重翠,碧毯线头抽早稻,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细细读来,韵味绵长。我想,今夜,似乎连梦都会是五颜六色的。23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屏息
10、1所()声悄O然绽放绯()红骤雨cu()三24 .根据语段填写诗句。25 .(1)小西猜想春题湖上这首诗写于白居易(A.到任B.在任C.离任)杭州的那年春天,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此时心情的词语是“”O(2)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请你从色彩搭配或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诗的画面和情感:26 .漫步至苏堤,小西看到“苏堤春晓”石碑前有一副楹联,想读这幅楹联时遇到了下面两个困难。请你根据对联知识,帮小西分析“口”应是选项中的哪个字,同时帮她读对楹联上下联顺序,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不超过100个字。)(2021.浙江,杭州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由深罗山至桃源县明袁宏道江上望漆罗山如削成,颓岚峭绿,疑将压
11、焉。从此一带山皆飞舞生动,映江而出,水缥绿见底。至白马江,山益夹,水益束,云奔石怒,一江皆飞沫,是为浪光之天。山南即避秦处。上桃花溪百步,从间道出后岭,玄武宫其巅。宫甚敞,道士迓于门,指数奥僻处日:“某丹台,某渝鼎池。“余爱恋山色,苦不欲记之。有碑焉,苔鲜剥落不可读,道士闭目庄诵,如快小儿课鲁论,不觉失笑。趋而出,见道傍古松,偃蹇有异态,为之却行。又数折,得桃花观,从左腋道入,竹路幽绝。一黄冠,簪笋皮,白须照两额如红霞,疑其异人。余肃冠裾,将揖之,未数步,趋而前。余笑益不止,携游者以余为暴得佳山水,会心深也。观周遭,皆层峰,淡冶如绘。观前为驰道,车尘马足,略无歇时。截驰道而南,入桃花洞,无所有
12、惟石磴百级,苍寒高古,若有人焉,而不可即。余读瞿童记,有云:“偶造佳地,见云气草木屋宇饮食使人淡然忘情不乐故处。此与竹林寺方广寺何异?苏子瞻泥于杀鸡一语,遂以为青城菊水之类。至韩退之、洪景卢,益不足道矣。甚矣夫,拘儒之陋也!出洞已昏黑。是夕遂宿水溪,去洞二里许。【注释】袁宏道:明朝文学家,钦慕陶渊明。避秦处:语出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一句。迓:迎接。快小儿课鲁论:意为聪明的小孩诵读论语。偃蹇:这里是高耸的意思。黄冠:指道士。杀鸡:语出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一句。韩退之、洪景卢:唐朝文学家韩愈和南宋洪迈。27 .请选出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并加以解释。A.上桃花溪百步横柯上蔽(与朱元思
13、书)B.略无歇时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C.去洞二里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28 .小江和小南都很喜欢这篇文章。请你阅读下面对话,完成相关任务。小江:我发现文中第一段有“余爱恋山色,苦不欲记之”“不觉失笑,等句,作者因何“苦”,又因何“笑”呢?小南:我就用几句话简要说说自己的理解吧。小江:嗯嗯,我跟你想的一样。还有,第二段“见云气草木屋宇饮食使人淡然忘情不乐故处”一句,我觉得只需要在“饮食”后面断句即可。小南:我倒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草木”饮食忘情后面都要断句。我的理由是:小江:你从句子意思、句式特点方面来解释,说得有理,我被你说服了!小南:第二段中还有几个议论性的语句,如“”一
14、句,作者认为苏轼等人的看法比较浅薄。他可真是不留情面啊!煮的意思。脱粟:糙米。2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2)雨雪之朝(3)且名其台日“超然”30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3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32 .根据文本内容填空。苏轼笔下承天寺月光的特点:(用以四字短语概括);“超然台”的优点是:“”(用原文回答)33 .【甲】【乙】两文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一)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
15、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茸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二)山夜调琴唐王绩促轸乘明月,抽弦对白云。从来山水韵,不使俗人闻。【注】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凫:野鸭。蔚:移植。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轸,用轴转动弦线。促轸,拧紧弦线,使调门更高些。这里即指弹奏。山水韵,抒写山水之
16、乐的曲调。唐吕才东皋子集序载王绩“雅善鼓琴,加减旧弄,作山水操,为知音者所赏34 .根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面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以疾罢归OA.完了B.撤销C,免去终于家OA.指人死B.最后C.终归,到底35 .选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周易、庄、老置床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好饮酒D.自著五斗先生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6 .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两处。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37 .联系野望,选出对“不使俗人闻”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让刺史等官僚听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这些音乐。B.不让那
17、些“驱犊返”的“牧人”听到,因为他们俗务繁忙,没有时间来听雅乐。(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钓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朋友。3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月色入户(2)念无与为乐者(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尝秋夜坐钓月矶4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41 .苏轼用了什么修辞来描写承天寺的夜色?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共同的特点是什么?42 .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嘲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2021浙江
18、宁波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中)阅读记承天寺夜游金山夜戏两文,完成各题。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金山夜戏明张岱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奴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嘿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靳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_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擦眼翳,翕然张口,呵欠
19、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选自陶庵梦忆)注释兖:兖州,位于山东省。日晡bm傍晚时分。般yi:停船。噗xiin:喷洒。韩靳王:韩世忠,南宋名将。43 .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薪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44 .根据两文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OA.两文在交代时间时都用了年号纪年法。B.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形象描绘月色之美。C.两文所记之事都发生在寺庙里,都主要表现了赏月的欣喜。D.两文都写了作者在夜里所经历的事,一是“游”,一是“戏”。45 .用现
20、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46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自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在金由夜戏中,张岱借山僧的感受来评说自己夜戏的行为:“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闲人”一词包含着苏轼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作一评析。你如何看待和评价张岱的行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阐述。(2021浙江宁波勤州区八年级期中)甲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21、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米芾与苏轼对饮挥毫清余怀元祐末,米芾知雍丘县,子瞻自扬州召还京,米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座。每酒一行,即展纸共作字。二小吏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更相易携去。(节选自东山谈苑)丙游沙湖宋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
22、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东坡志林)【注释】元祐:宋哲宗年号。馔(Zh吟n):饮食。一行:一回。游沙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写的一篇随笔小品。【文言释义】47 .根据文意,写出加点词的意义(1)念无与为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3)更相易携去(4)是日剧饮而归【句子翻译】48 .用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比较品味】49 .苏轼与张怀民“欣然”赏月漫步,与米芾“大笑”对饮挥毫,与庞安常“作歌”游清泉寺,你能发现这三位朋友
23、与苏轼各有什么共同点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50 .“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2021.浙江丽水诸暨.八年级期中)游沙湖(宋)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蝌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日:“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城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集,有删改)51 .
2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因往相田得疾因:介词,根据,按照B.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绝人:没有后代C.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了:懂得,了解D.是日,剧饮而归剧饮:艰难,艰巨52 .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OA.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B.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C.寺在新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D.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5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余以手为,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54 .本文与记承天
25、寺夜游都是苏轼贬官黄州时所写,记承天寺夜游写了两个闲人,本文则写了两个异人,但两文所展露的作者的胸怀是一致的。请加以分析。(2021.浙江绍兴暨阳八年级期中)石井瀑布郦道元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劈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余。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赢之音,惊川聒谷,浦涛之势,状同洪河。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藉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选自水经注卷二十六淄水)【注释】磐(pi)头山:和上文“阳水”,均在山东青州。澎嬴(pengb):瀑
26、布形成的轰鸣声。洪河:古多指黄河。郭金、紫惠:人名。55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OA.阳水又东北流东北:向东北方向B.井际广城东侧际:边际C.尤慰翡心皤:同“羁)羁旅,旅居D.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但:只是56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澎巅之音,惊川聒谷,湖湃之势,状同洪河。57 .张岱赞郦道元:“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结合选文,说说本文是如何展现石井瀑布的风采的?(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中)(甲)定风波苏轼英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27、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丙)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日:“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东坡逸事)注释肆:商店。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行、草:行书、草书。5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东坡为钱塘守时()(2)遂悉偿所负()5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OA.才出
28、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B.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C.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D.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6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61 .甲处词尾写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联系词人生平,说说词人想要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又能够体现出词人怎样的性格特征?(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中)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习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29、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夜登华子岗,辆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鱼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帷。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6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实是欲界之仙都然是中有深趣也8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年与时驰C.清流见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D.倘能从我游乎一狼仍从63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OA.非子天机清妙者/岂
30、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B.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C.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D.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6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65 .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66 .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2021.浙江.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材料-1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
31、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日:“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应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日:“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花羹、妒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日:“卿但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选自晋书文苑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初出真州
32、泛大江作欧阳修(宋)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澎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苑菜婚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注大司马东曹掾:官职名;该诗作于作者贬官夷陵的路途中;澎:水流的样子67 .阅读材料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求退良难O(2)府以其辄去O(3)时人贵其旷达O68 .请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三处)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应以明防前以智虑后69 .请结合材料一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魏晋名士风度”的理解。链接材料魏晋名士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知识分子生态。他们特立独行,无视生死界限,最后凝聚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孤傲美。余秋雨70.材料二是一首欧阳修化用张翰
33、相关典故的诗作,请阅读古诗,完成阅读单。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思(1)澎田、云间茄菜妒鱼、秋象雁、霜日、枫风贝羁旅中观赏沿途风景(2)诗人在析的冷清与孤寂的欣喜此处化用藐菜妒鱼的典故来表明自己O(2021.浙江台州和合联盟八年级期中)【甲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
34、朱元思书)【乙文】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浦,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辆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O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鳏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碓,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桀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注释:山:指蓝田县(今属陕西)东的蓝田山(今属终南山)。裴迪:能诗,王维好友。秀才:唐代对参加进
35、士科考试的人的称呼。经;经书。猥:不合时宜地,自谦之词。曩(nang):从前。轻鳏:鱼名。青皋:青草丛生的水岸边。雄(gu):野鸡鸣叫。耿黄桀(b)人往:托运送黄嬖的人给你捎信。7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猛浪若奔()(2)猿则百叫无绝()(3)草木蔓发O(4)倘能从我游乎()7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2)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73 .研读【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其写景的方法角度与以下两个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选择其中一个片段赏析它与划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点。片段A: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
36、竹,四时俱备。(答谢中书书)片段B: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选自老学庵笔记)【注释】肯索(kenqing):筋骨结合的地方。汤饼:面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恶:同“粗”。75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横线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然犹旦杀一羊课内迁移法: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2)点薄盐袈微燥食之字源推测法:(小篆),从肉,从火(3)鬻汤饼参考成语法:卖儿鬻女(4)尔尚欲咀嚼耶查阅词典法:尊崇;高出;尚且;还76.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
37、用也77.参照示例,结合加横线词赏析下面句子。示例: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裳。“矣是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用在此处带有戏谑的意味,戏言若以后流行吃羊脊骨,恐怕会与狗争食了。一个“矣”字,足见苏轼面对困境的旷达乐观。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78 .有人说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就能大致看出他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上面两篇选文,就此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2021.浙江台州市书生中学八年级期中)比较阅读下列文言文,完各题小贴士比较阅读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
38、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能力。用这种方法阅读,选准对比点是关键。【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日岐亭。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日:“呜呼!此吾故人陈性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39、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节选)【注释】方山子:苏轼的老朋友,姓陈名惜(zao),字季常。光、黄:光洲(今河南潢川)、黄州(今湖北黄冈)。朱家、郭解:都是西汉时期的游侠。闾里:乡里。宗:尊崇,敬仰。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矍(jue)然:惊奇注视的样子。79 .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题目中的“记”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80 【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C.【甲】文的作者苏轼,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甲】文中“元丰”是宋神宗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发布用来方便纪
40、年的一种名号。8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此吾故人陈情季常也,何为而在此?81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们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5 .甲诗以“皎皎”直接写泉水的洁净,又以星光、月光进行比较,表现泉水的清澈明亮。16 .门只是建造(宅院)17 .示例1:“月”藏在空明的积水里,作者将月光比作积水,将竹柏比作藻苻,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月光澄澈透明的美。示例2:“月”藏在“藻苻交横”里,藻苻是月下竹柏的影子,衬托出了月色的皎洁、月光的柔美。示例3:“月”藏在“盖”这个词语中,“盖”
41、是大概的意思,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自失之态,勾画出一个空明澄澈、树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好境界。18 .示例:“闲”有悲凉的意味,苏轼被贬黄州,怀才不遇;闲是无职无权、悠闲自在的生活;“闲”可见苏轼欣赏江山风月的怡然自得;“闲”也表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两点即可)19 .示例1:我认为清泉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清泉无人欣赏,依旧清澈干净,皎洁明亮,就像苏轼在污浊的官场中,虽然遭到排挤,还是保持高洁的气节。示例2:我认为明月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明月空明澄澈,就像苏轼恬淡达观的性格;月有阴晴圆缺,就像苏轼悲欢离合的一生。苏轼与明月是最好的知己。示例3:我认为大江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大江蜿蜒曲折,就像苏
42、轼坎坷跌宕的人生;大江奔流不息,就像苏轼豪放旷达的胸怀。苏轼与大江是最好的知己。【解析】15.本题考查诗句理解和赏析。(1)翻译:岩石下的泉水洁白无瑕,没有人欣赏还自己保持着洁白。不用和天空中的明亮的星星相比较,泉水清澈的光芒好像和天上的月亮一样。(2) “皎皎岩下泉”中的“皎皎”直接写出了泉水的清澈、洁净。“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则把清澈的泉水和天空明亮的星、皎洁的月相比较,用天空中明亮的星和皎洁的月衬托出泉水的清澈明亮。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思路:一般是在句子翻译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本题则还可以结合图画等进行理解。(1)月色入户:月光从门户射进来。结合图片可知,最开始画的是门,故“户”
43、是“门”的意思。(2)但手熟尔:只是手熟练罢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是。(3)闻范子丰新第园池:听说范子丰新建造了园子。“范子丰”是人名,是主语,“新第园池”应该是谓语成分,“第”词类活用,作谓语,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建造(宅地院)工17.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答题思路:找到描写月光的句子,选择其一个词语,分析其如何展现了月光的特点,语言流畅,理由充分。(1)【乙】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2)示例:“月”藏在“庭下”里,作者在“庭下”里看到如同空明澄澈的积水一般的月光,含蓄、委婉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皎洁。1
44、8.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答题思路:找到两篇文章中关于“闲的句子,结合写作背景,结合上下文,谈出自己对“闲”的理解,最好结合主旨。(1)写“闲”的句子:【乙】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写作背景:两篇文章都写于作者被贬之时。(2)对“闲”的理解。示例1:“闲”中有一份欣喜。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才能和友人漫步庭院,欣赏美好月色,正是因为闲,所以作者可以去看江山风月。这份“先”体现了作者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欣喜和快乐。示例2:“闲”中有一种洒脱,虽然被贬,但是作者仍然能够欣赏自然山水、江山风月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洒脱、淡泊。19.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思路:成为好友,即
45、是二者有相似性。结合清泉、明月、大江三者的特点,结合所给的三篇诗词文章,挖掘三者的精神内涵,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个性,分析其中相同之处,并作出判断。示例1:我认为清泉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结合【甲】文“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可知,即使无人欣赏,清泉也保持着清澈无暇的品格,这和苏轼很像,苏轼一生屡遭贬谪,但是环境再坏,苏轼依然保持高洁的品格,从不曾改变,所以他们能成为好友。示例2:我认为明月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结合【乙】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知,月光空明澄澈,苏轼的品格也如同这月光一般高洁,二者品性相同,可成为好友。示例3:我认为大江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结合【丙】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可知,大江随意流淌,成为所有人的美景,表现出一种随缘自适,这也和苏轼在贬谪的仕途中展现出来的豁达相一致,故他们能成为好友。【点睛】译文:【甲】岩石下的泉水洁白无瑕,没有人欣赏还自己保持着洁白。不用和天空中的明亮的星星相比较,泉水清澈的光芒好像和天上的月亮一样。【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