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年广东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外、课内文言文汇编2021-2022年广东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课外、课内文言文汇编一、课内阅读(2022.广东广州荔湾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毅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史记绎侯周勃世家)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OA.军细柳蒙辞以军中多务B.上自劳军无案牍之劳形C.天子且至年且九十D.居无何常有一人居外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
3、A.文章开篇叙述了汉朝军队的驻扎的状况,表明当时汉匈边境战事紧张的形势。B.关于汉文帝在霸上和棘门的劳军情形,在文中只有一句话,这是略写的处理。C.汉文帝在周亚夫军营中按辔徐行的举动,反映出文帝是一个尊才大度的明君。D.文帝在赞美周亚夫之余,也指出刘礼和徐厉率领的霸上、棘门军必败的原因。(2022.广东广州增城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奥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OA.舜发于吠亩之中/有时朝发白帝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曾益其所不能/曾不弱孀妻弱子D.劳其筋骨/上自劳军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从卑微贫穷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表明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8 .一个国家要免遭灭亡,既要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土,又要警惕敌对国家和外患的侵扰。C.文
5、章在阐述的思路上,从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文意通过摆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2021.广东广州番禺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
6、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OA.天子且至/年且九十10 上自劳军/自三峡七百里中C.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吾欲入劳军/夕日欲颓11 把“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骰弓弩,持满。”翻译成现代汉语。12 下列对选
7、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祝兹侯徐厉和周亚夫三人为将军,分别驻军在霸上、棘门和细柳,交代了故事背景。B.本文第二段写文帝到三处军营的劳军经过,重点写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故事,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C.禁止文帝随从在军营中纵马奔驰,只向文帝行军礼,这些禁令和行为触怒了文帝,以致他俯身扶着车前横木。D.文中写三处军营迎送皇帝的过程与劳军结束后文帝和群臣的表现,是以对比和侧面描写来衬托周亚夫形象。(2022广东广州天河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8、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OA.戒之曰必敬必戒B.妾妇之道也已而之细柳军C.居天下之广居面山而居D.岂不诚大丈夫哉帝感其诚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本文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B.
9、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对他们持有敬仰、崇拜的态度。C.孟子善用类比来说理,文中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D.文中画线句阐释了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依次对应着“礼”“仁,“义,。(2022.广东广州越秀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10、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滕文公下)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OA.安居而天下熄/安能辨我是雄雌B.以顺为正者/天子为动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非木柿D.富贵不能淫/淫慢则不能励精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2)得志,与民由之。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威风八面,能够影响诸侯和天下局势,所以是真正的大丈夫。B.孟子反对景春的观点,认为他没有学过礼,所以不懂得女子出嫁需遵循的妾妇之道。C.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时,孟子先批驳景春的观点,再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能坚守自持
11、不会受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影响。(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
12、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杂然相许O(2)何苦而不平()(3)惧其不已也()1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18 .实现中国梦,如“移山”一般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养料?(2022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9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行拂乱其所为()(2)入则无法家拂士()20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用排比手法列举了六位名人的事例,说明人要成才的话,需要经受各种磨难。B.文章第二段从思想、身
14、体、行为方面阐述,人经历磨难,才能使性格坚韧、才干增长。C.文章由个人成才问题推及到国家治理问题,先反面阐述再正面阐述,对比论证,从而突出中心论点。D.如果要给文章补充一个道理论据,可以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课外阅读22. (2022广东广州荔湾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歙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15、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矣。(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欹:忽然。蚤:适早”,早晨。昧爽:拂晓,拿明。罹:遭遇(祸患)。(1)请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示之以刃既走,又从之(2)狼为什么会死在树上?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3. (2022广东广州增城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责,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
16、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创业与守成孰难征与吾共安天下(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24. (2021广东广州番禺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嗤,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已呼累马,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
17、须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节选自袁宏道答王以明)【注释】口嗟(q):张开口合不拢,形容受到震惊。帙(Zhi):卷。累马:牵马,备马。婢:使女,女仆。(I)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作者如何做到“渐惯苦读”?25. (2022广东广州天河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日:“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日:“无之。”安陵君愕日:“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日:“国危
18、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选自刘基郁离子【注】用事:旧指当权。(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楚王好安陵君景睢失色而退(2)景睢提出的解决百姓流离失所问题的建议是什么?可以看出他提倡的治国之道是什么?26. (2022广东广州越秀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日:“孔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日:“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节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观
19、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问市人孰为南北俄有使使止之(2)请简要分析文天祥“意气扬扬自若”的原因。(2022广东揭阳八年级期末)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日:“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薜之。其妻日:“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日:“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日:“舌在也!”仪日:“足矣。”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日:“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选自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注释】学术:学习游说之术。醛(s
20、h):同“释,释放。檄(Xi):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而:你的。顾:反而,去h盗:劫掠,这里是攻打的意思。2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至霸上及棘门军B.门下意张仪/任意东西C.足矣/丰衣足食D.始吾从若饮/猛浪若奔28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醛之29 .张仪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纵横家,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与他不凡的精神品格有很大关系。从选文内容看,张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022广东韶关八年级期末)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日:“君
21、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世说新语仕诞)【注释】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君家不肯交。平原君,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任赵相,封于东武城,号平原君。加兵:发兵入侵。3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以君之贵/以残年余力B.是无赵也/问今是何世C.君于赵为贵公子/山峦为晴雪所洗D.君安得有此富乎/风雨不
22、动安如山31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2 .结合选文,请从赵奢、平原君、赵王三方面说说,赵国为什么能够“民富而府库实”?三、对比阅读(2022.广东中山.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23、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注释】待:须要。赡:充足。3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委而去之(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寡助之至(4)亲戚畔之3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心悦而诚服也/岂不诚大丈夫哉36 如七十
24、子之服孔子也/天时不如地利C.诗云/高峰入云D.自东自西/自非亭午夜分37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38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有人认为,【甲】文“得道者就是【乙】文的“王”,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看法。(2)结合两篇选文,说说孟子在说理方式上有什么特点?38 .(2022广东清远.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5、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月色入户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水中藻、芍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果常平米,多作熊粥药剂,遣使扶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zhan)粥:稀饭。裒羡缗:聚集剩余的铜钱。橐:口袋。(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饥疫并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易米以救饥者/
26、寒暑易节C.遣使挟医分坊治病/于是上使使节持节诏将军D.活者甚众/宜乎众矣(4)请用“尸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乃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苏轼在甲文中说自己是“闲人”,他真的是“闲人”吗?请结合乙文分析。试分析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有何不同之处。(2022.广东湛江坡头区.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
27、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丈夫之冠也(2)往之女家(3)富贵不能淫4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日:“乱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日:“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
28、总结。庶几:差不多。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4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为绝笔自赞(作)B.过市(市集)C.俄有使使止之(一会儿)D.至则死矣(极点)4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孔日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43 .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做具体分析。(2)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2022广东湛江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百里奚举于市(2)所以动心忍性(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入则无法家拂士45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30、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世同其劳。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注释】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焦思:焦虑思考,胆:即胆囊,胆汁极苦。坐:同“座”,座位。稽:即会稻山,勾践曾被困于比:在今浙江绍兴市南。重采:两色的华丽衣服。振:同“赈,吊:悼念。46 .下列选项中与“置胆于坐的“于”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吠亩之中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D.相与步于中庭47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48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请你根据【甲】
31、文内容,简要概括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2)出自【乙】文的成语是,这个故事再次告诉我们,无论是造就人才还是治理国家,都要深知,o(用孟子的话)的道理。(2022.广东东莞十校.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4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32、的意思。(1)举于版筑之间(2)必先苦其心志(3)征于色(4)入则无法家拂士5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中,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注释振:救济。吊:慰问。成:讲和,和
33、解。弊:同“疲”。(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5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乃苦身焦思/乃石性坚重B.与百姓同其劳/上自劳军C.置胆于坐/且焉置土石D,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中/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52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53 .请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文中孟子认为怎样才能成才?(2)结合两选文,谈谈忧患意识对于个人和国家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022广东阳江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34、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舜发于吠亩之中(2)行拂乱其所为(3)衡于虑(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
35、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日:“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日:“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益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以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节选自说苑敬慎)【注释】:垢:责备。5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后来吊/形影相吊B,谓老父曰/予谓菊C.愿闻余教/一车炭重千余斤D.位益高而意益下/自以为大有所益57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来吊岂有说乎58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问题。(1)乙文中“老父”的哪些建议体现了甲文“生于
36、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老父”向孙叔敖进言用了什么方法?(2022广东茂名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夫环而
37、攻之(2)兵革非不坚利也(3)委而去之(4)寡助之至6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域民不以封之界,固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乙】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日:“陈不可伐也。”庄王日:“何故?”对日:“城郭高,沟湎深,蓄积多也。”宁国日:“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湎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陈:国名。宁国:楚国大臣。6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使人视之/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何故/温故而知新C.城郭高/七里之郭D.遂取陈
38、焉/且焉置土石62 .请用给义中画线的句了断句。城郭高沟油1深则民力疲矣63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从写作意图来看,你认【甲】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淡政治?请合原文分析。(2)请用【甲】文孟子的观点来分析【乙】文使者与宁国意见不同的原因。参考答案:1. C2. (1)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2)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3. D【解析】1.A.驻扎军队;B.慰问使劳累;C.将要将要;D.停留居住;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约,规定;不得,不能;驱驰,纵马奔驰;(2)为动,被感动;改容,表情严肃起来;式,
39、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3.D.”也指出刘礼和徐厉率领的霸上、棘门军必败的原因”有误,根据“囊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可知,文帝指出的是他们的将军可能兵败的原因。故选D。【点睛】译文:汉文帝后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奔驰进入,从将军到下属军官都骑马迎进送出。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天子的先导跑到军营,不能进入。先导说:“天子就
40、快到了!,把守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今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文帝到达,又不能进入。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车骑人员说:“将军有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于是天子就拉紧缰绳缓慢行进。到了军营中心,将军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说:“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上。”天子深受感动,面容变得庄重,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官兵致敬。派人向周亚夫致谢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慰劳礼仪结束后离去。出了细柳营军门,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以前在霸上、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儿戏,他们的将军本来可能遭受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