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U患者实施危重程度评分制度对ICU病房内人院(转入)、出院(转出)的患者实施危重程度评分,其目的是用于评价ICU治疗效果、护理质量、预测死亡风险等状况,从而对如何合理利用ICU资源,如何配备人力及物力进行指导。(一)所有进人ICU病房的患者在接受监测和治疗前后均应进行危重程度评分。(二)常用危重程度评分方法甚多,可根据各ICU自身的性质与功能选用适宜的评分方法。1. Apacheii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II评分反映的正常生理指标的偏离程度与多种内科和外科疾病死亡率密切相关。根据APACHEIl评分,并将患者按照50个诊断分类进行划分,然后采用适当的回归公式计算可以
2、得到死亡概率,包括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和慢性健康评分三部分内容,为入ICU24小时内最差的数值。分值越高代表预后越差。2. TISS-28治疗干预评分(simplifiedtherapeuticinterventionscoringsystem)TlSS-28主要有基础治疗、呼吸支持、心血管支持、肾脏支持、神经系统支持、代谢支持及特殊干预7个方面,每个方面包括17项护理活动,共28项,每项护理活动分别赋予8分,各项活动得分总和即为该患者所需护理工作量。每天同一时间评估患者TISS得分,或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评估。用每天的TISS分值测量护士的工作量,一个称职的护士每班可以分担TISS-28测
3、试表的46.35分。3. 其他评分方法如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II、死亡概率模型(MPM)等,均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另外,还有特定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系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分级及心功能分级、急性胰腺炎的RanSOn评分、MUrray的急性肺损伤评分、肝功能分级、急性肾损伤(AKD评分、患者意识状态及精神状态的判定、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三)综合ICU与专科ICU都应根据自己科室的工作性质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评分,定期将评分结果报告医院ICU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或ICU的管理部门,用于医院ICU资源利用状况及对危重症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可作为外部(第三方)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