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0A08A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开课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适用专业: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与任务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是我校的公共通识课程,是学生学习了解当代信息技术热点应用的入门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影响力大,受益面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相关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全面了解“互联网+”时代新兴信息技术现状、应用热点,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科学修养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其它技术的融合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技
2、术技能人才。2. 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开设依据、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载体设计思路、实践能力体系、内容编排顺序(如能力递进)、学习程度用语、课时和学分等。课程开设依据: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其他技术应用的交叉融合越来越深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能力,是本课程开设的依据。内容选择标准:教学内容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数据表示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深入认识相关前沿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
3、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熟悉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的理论体系,能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关注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具体为: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及计算机新技术。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3、计算机软件系统、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相关概念。4、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以及他们与计算机的关系。5、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及常见的几种典型算法。6、数据信息表示,数据存储及处理。7、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数据挖掘及大数据技术。8、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多媒体处理技术。9、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4、功能及分类。10、互联网的原理、概念及应用。11、网络信息安全的概念及防御。12、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1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14、人工智能的发展、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15、计算机和法律,软件版权和自由软件,国产软件知识,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道德规-氾。另外,根据学校强化通识教育要求,为提升和拓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开设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通识选修课程。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讲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主线,借助典型案例,选择与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密切相关和必要的基础性知识,特别侧重于“云物移大智”等新兴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现
5、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沿内容,理解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各类自然与社会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获得当代信息技术前沿相关知识,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加工、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面向不同工作岗位设计办公应用能力提升模块,内容包括EXCeI在财务、行政、人事、销售、仓库、电商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如EXCeI数据分类汇总、公式与函数、图表、数据透视表等功能的综合应用;WOrcl在行政办公、工程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如word的表格、综合应用排版、图文混排等功能在工程管理、招投标文档制作中的应用;PowerPoint在教学、演讲和广告宣传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如P。WerPOint的设计思路
6、原则以及模板、控件等高级应用技巧等。实践能力体系: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使用计算机应用技能,通过多次反复操练,典型案例教学,项目载体实践,实现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结合来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字处理软件WOrd2019的使用上,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图文混排的文档,就要求学生能进行文字录入、查找与替换、字体格式设置、段落格式设置、文本框及图片的插入与编辑、图或表的题注与交叉引用、目录的自动生成与更新、节的使用、页眉和页码的设置等
7、一系列操作,从而使学生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19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9的使用上,可以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Excel20I9工作表以及对表内数据的计算与统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引入Excel工作表内数据的计算与统计方法、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达到教学目的。学习程度:熟练掌握。课时和学分:本门课程总学时为42,学分为2。2、课程培养目标关键词:知识、能力、素质(含课程思政)知识目标:(1)了解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 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3)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8、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趋势及计算机新技术。(4)掌握不同数制的区别、用途及其相互转换的方法;(5)了解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6)掌握OffiCe2019各组件的用途和使用方法;(7)掌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目标:(1)能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常见信息,并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阐述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的关系,全面认识“信息”。(2)能使用常见搜素引擎进行信息的检索。(3)能熟练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正确表示数值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了解一种常见的字符编码方案。(4)能列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9、5)会WindOWS10操作系统的熟练操作;(6)会使用一种以上WindowslO下的汉字输入方法并熟练录入中文;(7)能利用Word2019文字处理软件,掌握版面设计、图文混排等技术要求,并按项目要求创建不同要求的文档;(8)会利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I2019进行数据处理,熟练掌握公式与函数、数据处理、图标应用、数据透视表等功能;(9)会利用文稿演示软件P。WerPOint2019制作PPT,熟练掌握PPT设计的风格、元素、动画等设计;(10)能熟练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各种常用APP操作;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2)发掘和弘扬先进文化,增强学生“四个自信”;(3)倡
10、导协作精神,坚定“中国梦”;(4)要求学生精心雕琢作品,弘扬大国工匠精神;(5)运用哲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6)培养安全理念、树立法律意识,构建和谐社会;(7)培养学生的热情祖国的家国情怀;(8)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9)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提高利用计算机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培养学生文明上网的职业素养;(12)养成爱护机房电脑等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另外,根据培养素质高、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通识
11、教育,为提升和拓展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意识,还开设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通识选修课程。课程具体框架构成见下表。课程类别课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主要内容开课学期修读学院或专业必修030A08A现代信息技术2423掌握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数据表示技术和数据存储技术,了解相关前沿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移动互联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应用。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关注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典型应用案例1商学院、艺术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非计算机类以,所有二年制班级2国际学院(
12、中外合作班除外)、景观生态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旅游学院选修03006计算机应用2423按照浙江省高校计算机考证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考试大纲(一级)大纲要求,理解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思维、数据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掌握OffiCe2019基础操作2、3、4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085X37A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二级考证)2322按照浙江省高校计算机考证(二级一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大纲要求,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2、3、4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085X38A“互联网+”与生活1161“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内涵和意义;了解互联网
13、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给不同行业带来的创新发展模式,了解“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2、3、4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085X39人工智能应用前沿1161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外延、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回顾、现代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框架及主要理论分支、商用2C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及2、3、4全校非计算机类专业现状、基于人工智能的线下商业智能零售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智能交通应用。工作(学习)任务设计见附表。4、课程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课程教材选用(1)兵器工业出版社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该教材采用最新的教育技术,案例化教学,将核心内容做成微课,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为
14、新形态教材,比较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开展。(2)参考教材为睦碧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4.2教学建议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既要考虑学生学习课程相关内容的需求,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岗位应用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有:(1)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职业意识,
15、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应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课程所要求的各知识要点。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紧密结合考试要求,加强考前训练,并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3教学评价本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考核要以过程性考核为主,重在考查学生在工作任务中表现出来思想政治素养、职业素养、信息科学修养和实际操作的能力。1、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综合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注重学生动
16、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3、强调评价的多元性。从出勤、提问、综合案例操作、基础操作、理论基础知识考核等多角度考核,从而体现客观性和多元性。具体考核标准见下表。出勤和课堂表现(10%)过程考核(60%)期末考核(30%)合计106030100其中:(1)过程考核成绩按下表进行评定: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及信息素养“互联网+”、云计算、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综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基于专业的文字处理软件的典型应用基于专业的电子表格软件的典型应用基于专业的演示文稿软件的典型应用合计1015101010560(2)期末考核
17、以试题库考试平台统考为主,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操作题,由课程组统一命题。(3)出勤、学习态度及平时表现考核说明:出勤标准分为10分,旷课一次扣3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违反课堂纪律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充分利用浙江省等级考试模拟系统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操练,同时,结合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鼓励学生登陆进行自学。5、其他说明无附表:工作(学习)任务设计一览表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1、培养对国家1、能正确描述本单元共设计五个教学活动。信息技计算机教学活动一:总结
18、作业情1计算机技术基础及数据表示1、信息社会前沿知识2、数字信息与数据表示3、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基础知识术强大发展的自豪感;2、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养成仔细做事的习惯;3、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良好的信息安1、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进程;2、掌握计算机的分类及特点;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概况;2、能正确描述计算机的特点;3、能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4、能正确地将各种进制数进行相互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通过WindowslO系统与环境设置及资源管理,掌握WindowslO系统的基本操作。(25分钟)教学活动三:认识计算机
19、软硬件系统,通过从华为“麒麟”到“中国芯”再到“鸿蒙OS”的成果展示,在介绍计算机网络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和电子商务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伟大成就,以及中国华为5G技术领跑全世配置一台学生用电脑2全意识;转换;界等典型案例。不仅培养1、培养5、会配了学生敢于创新、勇于突爱护电置个性破的精神,而且还为学生脑设备化的学树立起科技强国意识、知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的习惯;6、养成爱护机房电脑等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生电脑。识强国的理念、爱国报国的信念。(25分钟)教学活动四:
20、进行数制之间转换运算。(30分钟)教学活动五: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2“互联网+”入门通过学习掌握目前重点关注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现状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养成仔细做事的习惯;3、培养学生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前景的自1、了解“互联网+”时代的含义;2、了解“互联网+”的主要特征;3、了解“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景;4、了解我国著名的互1、能说出“互联网+”在行业上的典型应用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通过典型案例,通俗概括互联网+时代特征:(5分钟)教学活动二:介绍目前重点关注的国内外互联网企业;(10分钟)教学活动三:通
21、过李克强总理讲话引出“+行动计划”的内涵;(10分钟)教学活动四:介绍国内“互联网+”的应用现状;(20分钟)教学活动五: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发展;(30分钟)教学活动六:介绍互联网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总结互联网+时代特征及典型案例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豪感;4、培养爱护电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联网公司。安全: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将网络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在生活中,法律法规则是维护社会正常秩
22、序的根本保障。网络必须遵守相应的协议才能稳定运行,社会中也需要要公民遵守社会秩序、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10分钟)教学活动七: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3云计算技术及庖川概括介绍云计算的特征及典型案例,1提高利用计算机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学1、了解目前重点关注的云i算系统平台2、了解云计算1、能理解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和服务类型。2、认识部署云本单元共设计八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介绍云计算技术特点(10分钟)教学活动三:介绍云计算结合专业现状,分组讨论并总结云计算在产业中的应用2序号工作(
23、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结合习过程的关键计算部应用的关键技术(10分学生中培养技术署的三钟)专学生自3、了解大模式:教学活动四:介绍云计算业,主学习、国内行公有云、的服务类型(15分钟)鼓励协作学业云计私有云、教学活动五:介绍云计算学生习及分算的服混合云。部署模式(10分钟)探讨析问题、务类型3、能列教学活动六:介绍目前重大数解决问推广与举云计点关注的云计算系统平据的题的能应用现算技术台(10分钟)其他力;状在日常教学活动七:介绍国内行应用3、培养4、了解生活和业云计算推广与应用现场学生对云计算工作中状(25分钟)景
24、我国信部署模的应用。教学活动八:课程小结,息技术式布置作业。(5分钟)发展的5、了解民族自云计算豪感。典型应用概括1提高1、了解1、掌握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简述大介绍利用计数据中大数据活动:数据的大数大数算机思心与架的特征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特征,列据技据的维解决构基础2、学会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举专业42术及特征实际问2、了解运用大分钟)相关的庖川及典题的能目前重数据进教学活动二:介绍大数据大数据型案力点关注行数据的定义和时代特征(10应用案例,2、在学的大数存储和分钟)例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
25、结合学生专业,鼓励学生探讨大数据的其他应用场景。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民族自豪感。据应用技术3、了解国内行业大数据推广与应用现状4、了解大数据据时代管理教学活动三:通过PPT展示,介绍大数据相关技术(15分钟)教学活动四:HadoopSpark和数据可视化(25分钟)教学活动五:大数据的应用和未来(10分钟)教学活动六:结合专业,师生讨论大数据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20分钟)教学活动七: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5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学习掌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以及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培养良好的课堂纪2
26、了解物联网的含义3、了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1、物联网的概念、体系结构、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通过典型案例,通俗概括物联网技术的含义;(10分钟)项目实训:配置ADT并完成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在行业上的应用律,养成仔细做事的习惯;3、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对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敏锐观察力和接受能力。4、了解物联网的体系架构;5、了解物联网的核心技术;5、了解国内外物联网
27、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现状2、物联网关键技术: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及GPS技术3、物联网应用: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教学活动三:通过案例,总结物联网技术的典型特征;(10分钟)教学活动四:介绍物联网的架构及核心技术;(20分钟)教学活动五:介绍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20分钟)教学活动六:师生讨论一一结合物联网技术,讨论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20分钟)教学活动七: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6移动互联网技术1、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原理;2、掌握移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培养良好的课堂纪律,养成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特点、架构及发展现状2、移动智能终端1、熟悉常见的移动智能终端
28、2、能列举并理解常见移动互联网关本单元共设计六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通过典型案例,通俗概括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含义;(10分钟)教学活动三:通过案例,项目实训:智能手机4G移动通信组网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动互联网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3、掌握移动互联网应川的发展前景。仔细做事的习惯;3、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对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敏锐观察力和接受能力。3、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4、移动互联网典型案例键技术。3、能列举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
29、作中的应用总结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典型特征;(10分钟)教学活动四:介绍国内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现状;(30分钟)教学活动五:师生讨论一一通过学习移动互联技术,讨论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30分钟)教学活动六: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7区块链技术的应用1、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含义和特.八、,2、掌握区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发掘和弘扬先进文化,增强学生1、了解区块链的含义;2、了解区块链技术的由来及现状;3、掌握区块链1、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典型应用领域2、掌握区块链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本单元共设计五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通过展示比
30、特币的案例,引出区块链的含义(20分钟)教学活动三:介绍区块链的特点:不可篡改的数据结合课堂所讲内容和专业特点,撰写区块链技术相关的论文一篇2工作素质内知识内技能内结果序(学任务容和要容和要容和要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作课号习)内容求求求业、报时任务告等)块链“四个技术发情况安全、公平公正的分布式技术自信”展前沿3、网络结构、去信任化的信在汽3、培养现状;任机器、加密数字货币的车领良好的5、4、T构造等。(20分钟)域的课堂纪解区块教学活动四:介绍区块链典型律,养成链技术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典型应用仔细做未来发应用(40分钟。场景事的习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区块链技惯;术在行业的主要应用如:4、培养基
31、于区块链技术的汽车良好的行业供应链金融联盟、汽自主学车相关行业的通证消费习的习系统、区块链+保险科技惯;的融合应用等。5、培养教学活动五:课程小结,爱护电布置作业。(5分钟)脑等公共设备的习惯。了解1学会1、掌握1、掌握本单元共设计五个教学人工运用互人工智人工智活动:什么智能联网思能的涵能技术教学活动:总结作业情项目实是人i)W:VR8工智的含维进行义;的基本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穿戴体2义和工作;2、掌握原理;分钟)能范2、培养人工智2、学会教学活动二:通过案例,验畴;学生对能发展使用典引出人工智能的含义(20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
32、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进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5、培养爱护电前沿现状型的人工智能设备分钟)教学活动三: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30分钟)教学活动四:人工智能的分类(30分钟)教学活动五: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9人工智能的发展史1、了解人工智能发展史;2、了解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趋势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培养学生
33、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进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掌握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1、能说出人工智能的主要发展节点及标志本单元共设计五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经历的6个阶段(30分钟)教学活动三:介绍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性标志(30分钟)教学活动四:结合专业讨论身边的人工智能(20分钟)教学活动五: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结合专业讨论身边的人工智能,形成学习报告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
34、4、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5、培养爱护电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1、学会1、了解1、能说本单元共设计六个教学运用互专家系出专家活动:联网思统的概系统的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了解维进行念;概念;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结合专专家工作;2、掌握2、能说分钟)业特点,专家系统2、培养专家系出典型教学活动二:介绍专家系找出专系统10及发的概学生对统的特的专家统的概念(20分钟)业领域2念及我国人征;系统;教学活动三:介绍专家系专家系展主要工智能3、掌握3、掌握统的发展历史(20分钟)统应用应川发展先典型的专家系教学活动四:介绍专家系的案例进性的专家系统应用统的特征(20分钟)认
35、识,增统一的主要教学活动五:介绍专家系强民族ADIS场景统一ADIS(20分钟)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自豪感。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5、培养爱护电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4、掌握专家系统的结构教学活动六: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11机器学习的应了解机器学习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1、了解机器学习的概1、掌握机器学习的应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结合专业,列出机器学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
36、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用的概念、主要类型及应用维进行工作;2、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进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念;2、了解机器学习的类型;3、掌握几种典型算法;用场景;2、能说出机器学习在专业上的应用。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介绍机器学习的概念(20分钟)教学活动三:介绍机器学习的类型: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20分钟)教学活动四:介绍机器学习的算法(20分钟)教学活动五: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结构(10分钟)教
37、学活动六:介绍机器学习的典型应用(10分钟)教学活动七: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习的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和探索能力;5、培养爱护电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12神经网络和深咬学习了解神经网络的概念及应用1、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工作;2、培养学生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先进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收集资料1、掌握神经网络的概念;2、了解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3、掌握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4、了解深度学习的定义1、能说出神经网络的概念;2、能简述神经网络的发展史;3、能说
38、出深度学习的意义和方法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总结作业情况,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学活动二:介绍神经网络的概念(20分钟)教学活动三:介绍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20分钟)教学活动四:介绍典型的人工神经网络(20分钟)教学活动五:介绍深度学习的定义(10分钟)教学活动六:介绍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典型应用(10分钟)教学活动七:课程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结合专业情况,说出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在专业上的应用2序号工作(学习)任务任务内容素质内容和要求知识内容和要求技能内容和要求教学情景或教学设计结果(作业、报告等)课时的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5、培养爱护电脑等公共设备的美德。1、学会1、掌握1、能说本单元共设计七个教学结合专掌握运用互模式以出常见活动:业,列出智能联网思别的定的图像教学活动:总结作业情智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