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96516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大作物田杂草科学防控技术方案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快速推广、收割机械跨区远距离作业、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粮食作物田杂草群落不断演替变化,种群结构日趋复杂,恶性杂草发生密度逐年增加,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水稻、玉米、马铃薯田杂草危害,提高单产,确保粮食作物稳产增产,特制定本方案。1防控目标、原则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粮食作物稳产增产和除草剂减量控害为目标,按照“综合防控、治早治小、减量增效”的原则,突出恶性杂草、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达标防治,

2、转变防控方式,采取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措施为重要手段,辅以物理、生态等防治措施的综合治理策略,强化科学安全用药指导,实现粮食作物田杂草绿色可持续防治的目标。要求杂草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90%以上,杂草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粮食作物田杂草防控应该坚持以下3个基本原则:坚持综合防控。充分发挥轮作休耕、深耕除草、覆盖除草、调控水层等农业、物理及生态措施的作用,降低杂草发生基数,科学推广“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技术。坚持治早治小。出苗期和幼苗期是杂草防控的关键阶段。根据粮食作物栽培模式、土壤埔情以及除草剂特性,优先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杂草幼苗期趁早实施茎叶喷雾处理,提高杂草防治效果。坚

3、持减量增效。大力推广除草剂减量使用技术,选用高效安全除草剂品种和增效助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产品,坚持对靶选药、适时适量施药,严防违规用药,避免乱用药。2技术措施2.1 稻田杂草防控方案根据水稻种植方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重点防控稗属、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水览菜属、鸭舌草、野慈姑、雨久花等阔叶杂草,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精选种子。通过对稻种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远距离传播与危害。农业措施。通过土地深翻平整、清洁田园、水层管理、诱导出草、肥水壮苗、施用腐熟粪肥、水旱轮作、合理换茬等措施,形成不利于杂草萌芽的环境,保持有

4、利于水稻良好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杂草果实成熟脱落前,可人工拔除杂草果穗,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物理措施。在进水口安置尼龙纱网拦截杂草种子,田间灌水1015厘米,待杂草种子聚集到田角后捞取水面漂浮的种子,减小土壤杂草种子库数量。清除跨区或跨地作业的整地、插秧、施药、收割等机械所携带的杂草种子及繁殖器官,避免杂草尤其是抗药性杂草人为传播。生物措施。在水稻活棵后至抽穗前,通过人工放鸭、稻田养鱼、虾(蟹)稻共作等方式,发挥生物取食杂草子实和幼芽的作用,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二是化学控草技术。稻田杂草因地域、种植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经测算,机

5、插秧田以稗草-丁香蓼为混合优势杂草种群的防除指标为2株/平方米,直播稻田以稗草鸭舌草为混合优势杂草种群的防除指标为1株/平方米(以产量损失率5%计算)。机插秧田。在东北稻区灌溉用水充足的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两封一杀”策略,插秧前57天采用粗雾滴喷施丙草胺、苯曝酰草胺、毗喀磺隆、平喀磺隆、嗯草酮、丙烘嗯草酮、嗯嗪草酮、莎稗磷、乙氧氟草酸等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插秧后1012天(返青后),选用丙草胺、苯曝酰草胺、莎稗磷、五氟磺草胺、毗喀磺隆、茉喀磺隆、嗪毗喀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插秧后20天左右,视草情选用五氟磺草胺、氟氟草酯、三唾磺草酮、二氯喳咻酸、嗯嗖酰草胺等药剂及

6、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稻稗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毗咤酯、2甲4氯钠、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野慈姑、雨久花、扁秆藤草等阔叶杂草和莎草。在灌溉用水紧缺的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插秧前13天采用粗雾滴喷施丙草胺、嗯草酮、丙烘嗯草酮、毗喀磺隆、芳嗑磺隆等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插秧后20天茎叶喷雾处理1次。在长江流域及华南稻区机插秧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早稻插秧时气温较低,缓苗较慢,选择在插秧后的710天,秧苗返青活棵后选用丙草胺、苯嗥酰草胺、五氟磺草胺、革喀磺隆、毗喀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后期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茎叶喷雾处理,选用氟氟草酯、嗯

7、嘤酰草胺、氯氟毗咤酯、三噗磺草酮、双草酸、二氯唾咻酸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2甲4氯钠、毗喀磺隆、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耳叶水览、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中晚稻在插秧前12天或插秧后57天选用丙草胺、革喀磺隆、毗喀磺隆、嗪毗喀磺隆、苯嘎酰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插秧后1520天,选用五氟磺草胺、氟氟草酯、嗯嘤酰草胺、三哩磺草酮、二氯喳咻酸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毗喀磺隆、2甲4氯钠、氯氟毗咤酯、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耳叶水览、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水直播稻田。在长江流域及华南水直播稻田,杂

8、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播后13天,选用丙草胺、茉喀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如果在播种后天气条件不适宜,可将土壤封闭处理的时间推后,选用五氟磺草胺、丙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采取封杀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第一次用药后,早稻间隔18-20天,中晚稻间隔12-15天,选用氟氟草酯、嗯噗酰草胺、五氟磺草胺、氯氟毗咤酯、双草酸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苇喀磺隆、噬喀磺隆、2甲4氯钠、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旱直播稻田。在长江流域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一补)”策略。播后苗前选用

9、丙草胺、嗯草酮、二甲戊灵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第一次药后1520天选用五氟磺草胺、嗯噗酰草胺、氟氟草酯、氯氟毗咤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千金子、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2甲4氯钠、灭草松、氯氟11比咤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丁香蓼、异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及莎草。根据田间残留草情,选用茎叶处理除草剂进行补施处理。在西北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播后苗前选用仲丁灵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水稻23叶期选用五氟磺草胺、氟氟草酯、嗯噗酰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11比喀磺隆、2甲4氯钠、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舌草、泽泻、异

10、型莎草等阔叶杂草和莎草。人工移栽及抛秧稻田。杂草防控采用“一次封(杀)”策略。在秧苗返青后,杂草出苗前,选用丙草胺、苯噫酰草胺、革喀磺隆、毗喀磺隆、嗪毗喀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者在杂草23叶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茎叶喷雾处理药剂选择同机插秧田。2.2 玉米田杂草防控方案根据玉米轮作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类指导。重点防控马唐属、稗属等禾本科杂草,反枝觅、鸭跖草等阔叶杂草。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农业措施。田间沟渠、地边和田境生长的杂草结实前及时清除,防止杂草种子扩散入玉米田危害。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采取精量播种、一播全苗的措施,保证春玉米每亩播种密度达到4,200株以上,

11、夏玉米每亩播种密度达到4,500株以上,抑制杂草发生和生长。采取玉米间作套种大豆、花生、绿豆等作物,减少伴生杂草发生。强化肥水管理,提高玉米对杂草的竞争力。物理措施。在玉米苗期和中期,结合施肥,采取机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间杂草。生态措施。利用粉碎的小麦、大豆等作物秸杆覆盖,有效降低杂草出苗数。二是化学控草技术。玉米田杂草因地域、播种季节和轮作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经测算,春玉米田以稗草.荷麻为混合优势杂草种群的防除指标为10株/平方米,夏玉米田以马唐一反枝览为混合优势杂草种群的防除指标为5株/平方米(以产量损失率5%计算)。莠去津属于长残留除草剂,使用量应控制在每亩3

12、8克(按有效成分量计算)以下;使用过莠去津的玉米田,要谨慎选择下茬作物,以防产生药害。春玉米种植区。北方一年一熟玉米种植区,在播种季节土壤埔情较好的地块,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杀”策略;在土壤埔情差、降雨少、沙性土壤的地块,杂草防控采用“一杀一补”策略。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噗喀磺草胺、喔吩磺隆、曝酮磺隆、2,4-滴异辛酯、异嗯唾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选用烟喀磺隆、硝磺草酮、苯噗草酮、曝酮磺隆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野黍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毗氧乙酸、辛酰漠苯晴、莠去津、特丁津、硝磺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鸭跖草、

13、反枝览、荷麻等阔叶杂草。夏玉米种植区。黄淮海、南方玉米种植区,玉米在小麦(油菜)收获后贴茬免耕种植,杂草防控采用“一盖一杀”或“一封一杀”策略。小麦(油菜)收获后,采取秸秆田间粉碎覆盖,免耕播种夏玉米。无秸秆覆盖的田块播后苗前,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莠去津(特丁津、唾喀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在玉米35叶期,杂草26叶期,选用烟喀磺隆、硝磺草酮、苯噗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选用氯氟毗氯乙酸、辛酰漠苯月青、莠去津、特丁津、硝磺草酮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防治反枝览、藜等阔叶杂草。2.3 马铃薯田杂草防控方案根据马铃薯种植模式、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开展分

14、类指导。重点防控马唐属、稗属等禾本科杂草,反枝览、牛繁缕等阔叶杂草。一是非化学控草技术。农业措施。及时清除田边、路旁的杂草,防止杂草侵入农田。采取马铃薯与禾本科、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轮作,行间套种大豆、花生等措施,减少伴生杂草发生。物理措施。在马铃薯苗期和生长中期,结合施肥,采取机械中耕培土,防除行间杂草。在北方一年一熟区可选用无色生物降解地膜、黑白相间膜、黑色地膜进行覆盖除草。二是化学控草技术。马铃薯田杂草因地域、播种季节和轮作方式的不同,采用的化除策略和除草剂品种有一定差异。北方马铃薯种植区。北方一年一熟马铃薯种植区,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盖(一补)”策略。覆膜马铃薯田,采用土壤封闭处理加薄

15、膜覆盖防除杂草,播前37天,选用二甲戊灵、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处理后薄膜覆盖防除杂草。覆膜马铃薯出苗后,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在行间补施茎叶处理除草剂,选用精喳禾灵、烯草酮、高效氟毗甲禾灵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选用碉喀磺隆、嗪草酮、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定向行间喷雾防治反枝览、马齿览、牛繁缕等阔叶杂草。南方马铃薯种植区。南方一年二至三熟马铃薯种植区,杂草防控采用“一封一盖”或“一封一杀”策略。前茬为水稻的马铃薯田,播后苗前,选用二甲戊灵、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施药后采用稻草均匀覆盖防除杂草。前茬为蔬

16、菜或其他作物的马铃薯田,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药剂选择同上。苗后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杂草24叶期,选用精喳禾灵、烯草酮、高效氟毗甲禾灵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防治马唐、稗草等禾本科杂草,选用碉喀磺隆、灭草松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行间定向喷雾防治反枝宽、牛繁缕等阔叶杂草。3保障措施(1)强化技术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植保机构要加强水稻、玉米、马铃薯田杂草调查监测,把已列入各省二类病虫害名录的主要杂草作为工作重点,准确掌握杂草种群密度变化,科学制定防控方案;要组织各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农药经营门店和田间地头,培训指导杂草识别和防除技术,特别是除草剂使用技术和注意事项,做好科学选药、适期施药,严防药害。(2)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技术、产品和信息优势,组织开展绿色控草产品、技术的研发创新,集成示范粮食作物全生育期综合控草新模式,重点在东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水稻、玉米田主要恶性杂草抗药性监测评估与科学治理,加快除草剂减量增效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3)强化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宣传普及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动员广大农民抓住关键时节开展杂草科学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