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96888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校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制度一、总则1 .为保障辖区内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送教上门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开展,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制度。2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因身体、精神等重度残疾,无法到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且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二、送教团队组建与职责1 .送教团队构成由本校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组成送教上门服务团队,同时可根据需要邀请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参与送教工作。2 .教师职责(1)负责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根据残疾儿童的评估结果,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确定送教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等。(2)定期开展

2、送教上门服务。按照预定的送教时间表,准时到达残疾儿童家中,每月至少两次,每次至少三课时。(3)认真备课。根据个别化教育计划准备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化知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康复训练等方面,并准备相应的教学用具。(4)做好教学记录。详细记录每次送教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表现、情绪状态、训练进展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5)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指导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训练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参与送教过程,共同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三、送教内容与形式1 .送教内容(1)文化知识教育。根据残疾儿童的认知水平,开展简单的识字、算数、常识等基础文化知识的教学,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初步的学习能力。(2)生活自

3、理能力培养。教授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程度。(3)康复训练。结合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肢体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感知觉训练等,促进其身体机能的恢复和发展。(4)心理辅导。关注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其建立自信,缓解可能存在的焦虑、自卑等情绪。2 .送教形式(1)一对一教学。针对每个残疾儿童的特殊情况,送教教师进行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2)小组教学(如有条件)。对于居住相对集中且情况相近的残疾儿童,可尝试组织小组教学,培养其社交互动能力,但仍要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3)家校结合。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指导

4、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残疾儿童进行巩固练习,形成教育合力。四、送教时间安排1 .送教频次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和学习需求,确定送教上门的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周送教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课时,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但需提前与家长沟通。2 .送教时间选择送教时间应充分考虑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规律,尽量选择在其精神状态较好、家庭相对方便接待的时间段进行,避免影响残疾儿童正常的休息和家庭生活。五、评估与反馈1 .定期评估每学期对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进行至少一次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情况、康复训练效果、心理状态变化等方面。评估可采用教师观察、家长反馈、专业测试等多

5、种方式相结合。2 .反馈与调整根据评估结果,送教团队及时召开会议,分析残疾儿童的进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确保送教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将评估结果和调整后的计划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六、培训与保障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送教教师参加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送教能力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参加线上线下的研讨活动。2 .物资保障学校应为送教上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如教学用具、康复器材、教材等,确保送教教师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和训练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为贫困残疾儿童家庭提供一定的生

6、活物资帮助。七、家长协作3 .家长义务家长应积极配合送教教师的工作,按照教师的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对残疾儿童进行相应的教育训练。为送教教师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如保证送教时间、提供合适的教学场所等。4 .家长权利家长有权了解送教上门的工作计划、教学内容、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对送教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和送教团队应认真听取并积极回应。八、监督与管理1 .学校职责学校负责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定期检查送教教师的教学记录、评估报告等资料,确保送教工作按照制度规范执行。及时解决送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教师调配、物资供应等。2 .考核机制建立送教教师考核机制,将送教工作的完成情况、残疾儿童的进步情况、家长满意度等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激励教师认真履行送教职责。通过以上工作制度的实施,希望能切实保障辖区内残疾儿童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