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70647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3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 峨山一中 2018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 “丽”的范畴处于较高位置,并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了深厚的美学内涵, 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 文辞之丽是“丽”范畴的最基本特征,它是“丽”的表层内涵,古典文论中的“丽”多取此义。如 汉书 ?艺文志云: “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此 “丽”即文辞的华丽,但因西汉诸家之赋多缺乏真情实感,固其文侈丽,实为文病。情思之丽是“丽” 范畴

2、的深层内涵,它决定着文辞之丽的成败。文心雕龙 ?情采 云: “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 ” 作家之文只有本乎真情,发乎性灵,其文才能美丽自然。故北宋范温的潜溪诗眼云:“巧丽者发之 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文辞的巧丽正是情感自然而然流露的结果,虽看似平淡却丽美无比。 然而,无论是文辞之丽还是情思之丽,都是人的生命之丽的外化。生命之丽才是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价值, 并得以长久流传的内在根源。 中国古人因信奉“天人合一”,多注意从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基点上考察文学,从而为自己建构起一 个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丽”正是这个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易经云: “日 月丽乎天,百谷草木

3、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虽然我们从词义的角度讲“丽”是附着、 依附的意思,但如果我们从审美形象上看,日月星辰悬挂于天,百谷草木植被于地,这不正是天地万物 的生命状态之所在吗?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云:“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人的体貌之丽不也正是人 的生命力之充盈流溢的表现吗?当古人把“丽”引入文艺批评领域时,“丽”实质上正是主体驰骤扬厉的 生命精神的艺术显现。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丽”范畴会成为魏晋六朝美学的核心范 畴。 “丽”正是魏晋士人在自我觉醒后高扬的个体生命力的审美表现,是人的精神的艺术化。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文化中,生命之丽的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

4、的状态,它是古 代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这种自由状态可以从艺术和人生两个方面显现出来:就艺术而言, 它表现为对一切艺术法则的摈弃,在情景交融、主客冥一的艺术意境中感受主体心灵的净化,体验宇宙 生气之跃动,这也正是中国艺术之“丽”的中核;就人生而言,它表现为对一切名教伦理的解构,在物 我两忘、 天人合一的心灵世界中寻求个体精神的解放,领悟万物生命之自由,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之“丽” 的内质。综合上述对“丽”的审美内涵的分析,一言以蔽之,“丽”正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 (节选自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 ,2011 年 12 月版) 1. 下列关于“丽”的内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 (3 分) - 2 - A “丽”的美学内涵包括文辞之丽、情思之丽和生命之丽三个层面。 B “丽”的美学内涵早已存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其范畴也一直处于较高位置。 C 从生命之丽到情思之丽,再到文辞之丽,是“丽”由内向外表现的一个过程。 D “丽”其实是人的生命力的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的状态的感性显现。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古人心中的生命之“丽”,是整体的本体空灵的且先于逻辑的生命世界的审美表征。 B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表现为在考察文学时注意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 C引用易经中的“日月丽乎天”等句重在说明“丽”是附着、依附的意思。 D生命之丽的

6、状态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状态,是人类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红楼梦 最打动人的并不是它所用的艳美文辞,也并非它所写的真假人情,而是它高扬人性的觉醒。 B因为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 ,所以, 在建构自己的生命世界时是不讲究逻辑的,却强调物我两忘。 C我们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之意义,是与“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所展现的景象 相符合的。 D “丽”是生命力之自由的感性显现,由此得知,可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文化之“丽”的内质,那就是 “自由”。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7、题。 生死之间雷抒雁 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 “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 ”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 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 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 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 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 一回, 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 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 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

8、片,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 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 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 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 是一种解脱。 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 快快乐乐, 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 - 3 - 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

9、按着胸口,希望那伤 口尽快愈合。可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 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 年 9 月 6 日下午 5 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 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 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妈妈躺在地 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 力气,可是坐不起来。 ”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

10、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 一切挣扎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 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 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 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 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 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81 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 她走了。 我猜想, 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

11、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 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 医治心灵伤痛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 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 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 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 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 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 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 (摘自名家散文集 ,有删改 )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2、) (3 分) A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人称各尽其妙, 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 B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法 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 C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亲后备受煎 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 D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振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死亡等命 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 5文章的标题叫“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你对标题的理解和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 情感。 (5 分) 6有人认为文

13、章最后一段的“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 4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 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 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 亲自动手 , 一会儿就把一棵果树的枝 条, 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 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 李老师就一句话: “明 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 如果损失了 , 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 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 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

14、使用不成 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 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 “损失了都算我的。 ”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 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 第三年果园的面貌全变 了, 苹果长得细皮嫩肉, 酸甜适口 , 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 , 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 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口读了中 专。后来 ,62 名拿了大专文凭, 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书,人民日报报道 说岗底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 , 岗底村富了 , 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 村民都住上了楼

15、房, 做饭、取暖烧燃气,100 多户买了 小轿车。今天的岗底, 山青了 , 水绿了 ,人富了 , 生态美了 , 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 (摘自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我见不得老百姓穷) 材料二 像许多夫妻一样, 我们也很用心经营自己的家。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三个家: 一个是城市里的家, 在保 定河北农大家属院; 一个是山里的家, 在各个帮扶基地; 还有一个是流动的家, 就是常年穿梭在山地平原 之间的那辆越野车。 近年来 ,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 慕名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 保国帮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常常开车奔 走于各地 , 帮扶基地的家我们住得少了, 在车上的日子越来越多了, 一年行程约

16、 4万公里。他开车, 我坐 在旁边 , 替他接打电话, 安排工作 , 联系事情。有时看他累了, 陪他聊聊天 , 喝水、吃药、中午休息 , 都是 在车里。一些常用物品, 雨鞋、草帽、衣服、工具包等, 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 车成了我们流动的家。 比较起来 , 在保定市里的那个家待得最短。2016 年春节前 , 我俩回到保定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九, 想 准备准备年货, 第二天过个年三十儿。可是我俩忙得都不知道, 今年没有年三十儿, 看着家里冰锅冷灶啥 也没有 , 我心里一阵难受。最后, 还是我们亲家打来电话, 让我们去他们那里过了个除夕。我想初一总不 能还在人家过吧, 就张罗着去买点肉馅想包顿饺子, 可

17、是附近卖菜卖肉的摊贩早就都回家过年去了。 - 5 - 三十多年来 , 我们在三个“家”之间来回奔波, 结婚这么多年 , 保国因为太忙 , 常常顾不上家里的事。 我前后两次做手术, 他都不在身边, 连手术签字都是同事代签的。去年在“燕赵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 他对主持人说, 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老婆和孩子!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素萍 我和保国的三个家 ) 材料三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同事,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 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李保国 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

18、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 和实现自身价值。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 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 年来, 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 心中装满了百姓。 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 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 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摘自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

19、保国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三十多年坚持将农业技术送到太行山区,为了帮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 生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B.李保国认识到帮助农民致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让农民都掌握农业技术,于是他和邢台 农校一起“送教下乡”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郭素萍对丈夫李保国的回忆充满深情,虽然丈夫顾不上家里的事情,忙得连年都没过好,但她没有丝 毫怨言,更多的是理解,以及对丈夫工作的支持。 D.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列举了大量的数字,这些数字非常具有说服力,都具体地表现了李保 国为村民带来的收益,表达了村民的感激之情。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5

20、 分) A.三则材料都表现了李保国教授一心一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热情,赞颂了他作为共产党人的楷模心 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 B.第二则材料讲述李保国长年在山区奔波劳累,积劳成疾,也不能很好地休养,表达了对提高知识分子 的待遇和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条件的呼吁。 C.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知识分子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就能在服务人民中寻 找到自身价值,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6 - D.由于农民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最初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还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可见帮助农 民致富任重道远,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E.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三段材料的

21、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材料二的表 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材料三的表达方式主要为议论。 9. 这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试简要分析。(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一 )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何尚之,字彦德,庐江灊人也。曾祖准,高尚不应征辟。祖恢,南康太守。父叔度,恭谨有行业。 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十三年,彭城王义康欲以司徒左长史刘 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 川荀子华、太原孙宗

22、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时左卫将军范晔任参机密,尚 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衅(谋乱)成,不得不加以铁钺 ,屡诛大臣,有亏皇化。 上曰: “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也。”晔 后谋反伏诛,上嘉其先见。国子学建,领国子祭酒 。 二十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是岁造玄武湖,上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 尚之固谏乃止。时又造华林园,并盛暑役人工,尚之又谏,宜加休息,上不许,曰:“小人常自暴背, 此不足为劳。 ”时上行幸 ,还多侵夕,尚之又表谏曰: “万乘 宜重,尊不可轻,此圣心所鉴,岂假臣启。 舆驾

23、比出,还多冒夜,群情倾侧, 实有未宁。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等碌碌,每存顺默耳。 伏愿少采愚诚,思垂省察,不以人废言,适可以慰四海之望。”亦优诏纳之。 大明二年,以为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四年,疾笃,诏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问疾。薨于 位,时年七十九。(选自宋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摴蒱:古代一种赌博的游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 也 B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 也 C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

24、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 - 7 - 也 D晔事迹未彰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此不忧致大变 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铁钺,指的是斫刀和大斧,是腰斩砍头的刑具,这里代指帝王赐予的生杀大权。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文中所指的是前一个意思。 C. 国子祭酒,是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 D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诸侯 国小的称“千乘” ,大的称“万乘”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25、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何尚之热心办学,反响热烈。何尚之在丹阳城外建宅院,办学校,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称之为 南学。 B何尚之观察入微,洞悉先机。左卫将军范晔欲图谋不轨,何尚之有所察觉,先发制人,提前平定动 乱,得到皇帝的嘉奖。 C何尚之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皇帝想在建造玄武湖和华林园的过程中过分地役使百姓,何尚之上书 阻止。 D何尚之为国为民,深得圣心。何尚之的进言,多能得到皇帝的认同,晚年病重,帝还派谴专人探视。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尚之少时颇轻薄,好摴蒱,既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5 分) (2)若值忠良在朝,必将犯颜切谏,但臣

26、等碌碌,每存顺默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共11 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415 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唐?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鸂 鶒( x ch ):一种像鸳鸯的水鸟。柘(zh):一种树。 14. 下列选项中,与诗歌内容不符的两项是() () (5 分) - 8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

27、相争夺等社会现 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 “蚕娘” 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非常艰辛, 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尾联写山翁 “留我宿又宿” “笑指”,是神态、动作、 心理的描写, 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 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本诗末尾用一“熟”字写“西坡瓜豆”,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 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E.晚春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景中有情,景 外有人,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

28、之感。 15.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题, 5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荀子在劝学中从正面用雕刻之道强调学习应当持之以恒的两句 是:,。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即景设喻表达自己内心惆怅情感的诗句 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李白以飘零之意、离别之恨抒写贬谪之情的一句 是:。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记者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仍是上学、就业、养老、看病、婚丧嫁娶等具体而 微 的问题,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不容拖延。 “中国诗词大会第

29、二季”四期擂主、总决赛亚军彭敏说:“成名所带来的欢 乐与烦恼交织在一起,常常让我发扬蹈厉 ,也让我辗转难眠。” 2017 年元宵节那天,在多方瞻前顾后 ,努力协调之下,滞留印度54 年、如 今已 80 岁高龄的老兵王琪终于归国与家人团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谈到孙家栋说,“东方红”响彻寰宇,“嫦娥号”长 袖善舞 ,仰望星空,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为祖国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川剧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京剧相 - 9 - 比,真是半斤八两 各有千秋。 人到中年期望多多。多不过父母健康幸福之乐;担子重重, 重不过儿子修身齐家之责。椿萱并茂 , 兰桂齐芳,

30、这既是奢望,又是希望!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国务院资委主任肖亚庆特别强调,要提高债券尤其是短融、超短融债券的风险 排查,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活动,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比例。 B发挥陕北冰雪资源的优势,补齐冬季旅游短板,真正使“冷资源”变为热产业, 既是推动旅游产业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发展后劲的迫切要求。 C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 电站,主要给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省际间的用电需要。 D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方反对朝鲜违反安理会决定进行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射活动。当前有关各 方不应做相互刺激、可能加

31、剧半岛紧张的局势。 19.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3 分) 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 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向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某饮料广告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 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 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 D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参加香港一寺庙大佛开光典礼时,面对媒体的提问说:“谁搞 三违背, 定会苦

32、海无边,罪过! 罪过 ! 谁搞三符合 ,自是回头是岸,善哉! 善哉 ! 阿弥陀佛 ! ”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 按顺序自上往下填在答题卡位置上。( 6分) _: 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正因为如此, _,也要治理互联,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络环境, 则是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_,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 有了更科学的依据,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21. 欣赏下面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

33、,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5 分) - 10 - 要求: 突出景物特征;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不超过80 字,请在答题卡结尾括号处标明字数(含 标点)。 四. 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某中学举行建校80 周年校庆活动,先后邀请三位知名校友作报告。第一位校友总结自己的成功经 验时说“要做别人不做的事”,第二位校友觉得最关键的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三位校友则要求 大家“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做好”。同学们听完后,有的议论纷纷,有的陷入了沉思。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

34、B ( “丽”的美学内涵,是在其自身的历史流变中积淀的,而“丽”的范畴处于较高位置。) 2.A (B说法绝对,原文为“多注意从自由的生命活动的基点上考察文学”。中国古人信奉“天人合一” 并非只在考察文学之时;C 引用此文句意在说明生命之丽包括天地万物的生命状态;D 应是“古代士人 阶层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 11 - 3.B(原文中没有相关的推论依据,因果关系不成立) 4.B ( 解析: B项, “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中生有。) 5. ( 5 分)答案:先写“死”,写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内容 1 分)表达了作 者失去亲人后难以化解、疗愈的悲痛之情(情感1

35、分) 。再写“生” ,追忆母亲病逝(内容1 分) ,进 一步抒发丧母之痛(情感 1 分) 。最后, 作者于“生死之间”提出要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或许是“生 者”对“死者”最好的怀念。(共 1 分) 6. ( 6 分)答案: ( 示例一 ) 不能删去。 从主旨看,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 难以避免,深化了正视亲人离世的痛苦,用理性化解痛苦的主题。(2 分) 从结构看,承接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收束了全文。 (2 分) 从艺术效果看,用富含哲理的故事作结,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36、回 味。 (2 分) ( 示例二 ) 可以删去。 上一段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 删去此段,从结构上会使文章结尾更加简洁,主题上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 7.C 【解析】 A.“为了农民致富,献出宝贵的生命”说法错误。B.和“邢台农校一起”错,原文是“借 邢台农校”来“送教下乡”。D.所列数字并非都表现村民的收益。 8.A C 【解析】 B.对第二则材料主旨的整体把握有误。D. 农民一开始不接受有些技术是因为有失败的先 例,并非保守。E. 材料一虽然用到了说明,但主要的表达方式为记叙。 9. 材料一侧重于李保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事迹和

37、他为帮助农民致富做出的贡献,材料二侧重于李保国工作 的劳累辛苦和做出的牺牲,材料三侧重于对李保国的思想与精神的高度评价。(每点 1 分,共 3 分)原 因是报告人的身份不同。村支书是李保国贡献的见证者,妻子是李保国辛劳与付出的见证者,学校副书 记代表上级领导对李保国做出评价。(1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 题。 10.C【解析】此题是断句题。做此题时一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 注意每句的主语。此题考查点是“便豫相黜斥”“万方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这三个 完整的句子。这三个句子不能拆开,拆开以后文意不通,故选C项。 11.A 【解析】铁钺

38、:在这里代指杀戮。 - 12 - 12.B 【解析】“先发制人,提前平定动乱”的表述不准确,原文没有提及。 13. (1)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 (2) 如果遇上有在朝堂上的忠臣,(就)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 常常心存恭顺静默罢了。 【解析】 (1)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轻薄(行事轻浮) 、折节(改变平素志行) 、蹈道(履行正道) 、 见称(被动句式)各1 分,语意通畅1 分。 (2)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词:值(遇到)、犯颜(冒犯 君上或尊长的威严) 、切谏(直言极谏) 、顺默(顺从其势而沉默不

39、语)各1 分,语意通畅1 分。 【参考译文】何尚之,字彦德,是庐江府潜城县人。(他的)曾祖何准,品德高尚不应朝廷的征 召, (没有出仕) 。 (他的)祖父何恢,曾任南康太守。(他的)父亲何叔度,为人恭顺谦谨有德行功业。 何尚之少年时行事颇为轻浮,还喜欢赌博,长大之后改变志向走上正道,凭操守为人所称道。元嘉 十三年,彭城王刘义康想任命司徒左长史刘斌为丹阳尹,皇上不答应。(刘义康)于是就任命何尚之为 丹阳尹,(何尚之)在丹阳城南外建造宅院,设置玄学,聚集学生。东海人徐秀,庐江人何昙、黄回, 颍川人荀子华,太原人孙宗昌、王延秀,鲁郡人孔惠宣,一起仰慕玄学前来游学,称为南学。当时左卫 将军范晔任参机密

40、,何尚之觉察到他的意趣不同寻常,(于是就)禀告太祖应当让他出京任职广州,如 果(范晔)在京城谋乱事成,就不得不对其施加刑罚,(这样一来)屡次诛杀大臣,对皇上的圣明教化 有损害。皇上说: “范晔(谋乱)的事迹还未明显,这样事先罢免他,各地官民就会说你们这些人不能 容纳人才,认为我听信谗言。只要让人们都知道这些,不用担心出现大的哗变。”范晔后来因谋反被杀, 皇上赞赏他有先见。国子学建立后,(何尚之)兼任国子祭酒。 元嘉二十三年, (何尚之)调任尚书右仆射,兼任散骑常侍。这一年修造玄武湖,皇上想在湖中建 造方丈、蓬莱、瀛洲三座神山,何尚之坚决劝谏,皇上就停止了(计划)。当时(皇上)又修造华林园, 并

41、在盛夏役使人工,何尚之又劝谏,认为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皇上不答应,说:“百姓常常自己背朝 太阳(劳作) ,这点(工程)不足以使百姓辛劳。”当时皇上(到赴)巡幸,还经常秉烛夜游,何尚之又 上表劝谏说: “万乘大国之君应当自重,尊威不可忽视,这(本应是皇上)圣心明鉴的,哪里需要用我 来说明呢。圣上近来连连出游,还经常彻夜游赏,朝廷上下群情反对,实在不能安宁。如果遇上有在朝 堂上的忠臣, (也)一定会(不惜)冒犯龙颜极力劝谏,只是我们这些人碌碌无为,常常心存恭顺静默 罢了。 (我)特别希望(皇上)稍微采纳一下我的诚挚的愚见,想着自我省察,不因为我这个人而废弃 我的真言,才可以宽慰天下人的期望。” (

42、皇上最终)也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嘉奖他。 大明二年,(皇上)让他担任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位。四年,(何尚之)病重, (皇帝)下诏 派遣侍中沈怀文、黄门侍郎王钊探视、慰问。(何尚之)死于任上,当时七十九岁。 14.B C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 “写出了农家生活非常艰辛”与诗意不符。 - 13 - C项,没有心理描写。) 15. 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 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2 分)描绘了山村晚春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1 分) 作用: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

43、活做了铺垫;寄托了作者对宁 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每点 1 分) 【诗歌鉴赏】贯休是晚唐诗僧,这首诗是他在农村为客时的题壁之作。前三句写自然景色。池塘里,蒲 草森森, 长得茂密繁盛, 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 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犹言“到处”,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 桑树和柘树。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触目可 见,具体可辨,值得留恋。且不说桑柘的经济价值,单说蒲,蒲嫩时可食,成熟后可织席制草具,大有 利于人。再说鸳鸯鸂鶒尚且宁静地生活着,何况

44、乎人。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 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丽、物产丰盛、 生活宁静、 村民勤劳的环境里, “东邻西舍” 自然相安无事, 过着 “无 相侵”的睦邻生活。没有强凌弱、众暴寡、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很明显,通过农家宁静生 活的描写,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理想和情趣,这自不待言。 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 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 流,蚕娘

45、在渌溪边漂洗着白花花的蚕茧。牧童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 一时兴起, 又和衣进入溪水, 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山翁挽着诗人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他说,瓜和豆已 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 得逼真如画;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 喜获丰收, 其内心之甜美; 牧童和衣而浴, 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 ,其情谊之深厚。 加上“笑 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 来;而诗人“我” ,处在这样的环境里

46、,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诗在末尾用 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 真叫人见了喜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杨花落尽子规啼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14 - 17.B ( 具体而微: 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发扬蹈厉: 原指周初 武 乐的舞蹈动作。 手足发扬,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 瞻前顾后:瞻: 向前望 ; 顾: 回头看。原形容做事谨慎;

47、 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 犹豫不决。“长 袖善舞”指袖子长,有利于起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 善于钻营取巧。半斤八两:贬义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椿萱并茂”指 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 18.B (A项, “提高”与“排查”搭配不当;C项, “际”和“间”重复;D项,句尾缺宾语中心语。) 19.D(A “绵薄之力”是谦辞,用于对方不当;B“治癌”与“致癌”同音,不当;C“荣幸”是谦辞, 用于对方不当。 ) 20. 由文后“它”可确定第一个空里必须是直接对语段描述对象的解说;由冒号可知此空必须是对后 文解说内容“宝

48、库或魔盒”的概括。故,第一个空的答案几乎是唯一的【互联是一把双刃剑】 必须有主语! ! !学生在填写此空时容易将主语漏掉。由前后文可知,此处的主语应为“我们”或 意义相近的话语。由后文“也要”可知第二个词应为“既要”;句式上,此空所填语句须与下一句尽量 相同,故,此空答案仍几乎唯一【我们既要利用互联】。其中“利用”一词可以适当调换,只要能与“宝 库”的内涵对应上即可 由前文“任何”一词可知,本空的第一个词须为“都”。内容上,只要能够彰显“法律”一词的 核心地位即可。故此空相对自由,可填写【都必须依靠法律保驾护航】之类 事实上,一道优秀的语段补写题,其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且经得起推敲。字数的限制

49、也往往应该 更严格。平时的训练,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做题习惯,那么学生在面对更加规范 的高考题时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21. 【答案】 答案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答案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 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涟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同时要求做到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本题要求考生为“天鹅戏 水图”写诗或配文。学生可以从背诵过的诗词中选取例子,仿写。如早春。 22. 【解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三位知名校友所说的话各有侧重点: 第一位校友“要做别人不做的事”强调的是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