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古建筑工程技术(540103)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举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举例土木建筑(54)建筑设计类类(5401)土木工程建筑业(48)古建筑修建人员(62905)古建筑、仿古建筑施工、维护、修复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四、职业面向建筑公司、设计院等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
2、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工三建筑业的古建筑修建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施工、维护、修复及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I.素质(I)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
3、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到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2.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支付与安全等相关知识;(3)熟悉古建筑历史的知识;(4)熟悉古建筑测绘知识;(5)熟悉古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
4、的知识;(6)熟悉古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知识;(7)掌握古建筑工程制图、识图的理论知识;(8)掌握中国古建筑木作、瓦石作、油漆彩画作施工技术理论知识;(9) 了解仿古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10) 了解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检验与管理的知识。(11)(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3)具有较强的古建筑修缮工程项目技术指导与安全质量检测的能力;(4)具有古建筑测绘的能力;(5)具有中小型古建筑修缮方案和施工图绘制能力;(6)具有古建筑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和指导各分项工程施工能力;(7)具有古建筑工程预决算编制能力、工程成本控制
5、分析能力和编制投标经济标的基本能力;(8)具有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和编制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投标文本的能力;(9)具有古建筑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能力;(10)具有古建筑材料识别、质量检验的基本能力;(三)具有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能力;(12)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搜集专业信息,完成岗位相关工作任务的能力;(13)具有仿古建筑设计的创新意识,具有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需求进行创业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党和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本专业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
6、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I定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建筑职场英语定为限定选修课。.表6.L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分:3总学时48(理论30学时、实践18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知识(2)掌握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理论的知识(3)具备运用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有关问题的能力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
7、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5)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以及严格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素养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绪论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人生的青春之间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正确的人生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坚定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
8、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道德及其变化发展;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遵守公民道德准则;向上向善、知行合一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培养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实践项目与内容演讲比赛结合理想信念单元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社会调查结合所学内容,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网络教学资源、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室考核评价要求考核应体现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具体评价要求如下:1.平
9、时表现成绩: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上课情况,包括上课出勤、课堂互动、课堂守纪等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比为20%;2 .章节测验成绩:授课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在每一教学模块结束后随堂对学生进行该模块的考核,占比为20乐3 .社会实践成绩: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参加演讲比赛以及书写社会调查报告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比为30%;4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采用闭卷方式,该考核成绩占比为30%。表6.L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分:4总学时64(理论56学时、实践8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10、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2)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3)具备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能力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5)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掌握和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自觉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教学内容单元名称
11、主要教学内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历史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道路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意义和经验教训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核心观点、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
12、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国安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实践项目与内容诗词朗诵比赛结合教材
13、前四章的内容,举行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社会调查结合所学内容,对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调查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网络教学资源、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室考核评价要求考核应体现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评价方式,具体评价要求如下:1 .模块一:毛泽东思想,考核方式: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章节课堂测验,占比20%;2 .模块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考核方式:社会调查,就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和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占比20%;3 .模块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14、社会主义思想,考核方式:章节课堂测验,占比20%;4 .模块四: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将学生平时上课情况,包括出勤、课堂互动、讨论等情况以及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的章节资料学习情况等分成不同权重进行网络考核,占比20%;5 .模块五:期末考试,考核方式: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闭卷考试,占比20九表6.1.3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学分:1总学时48(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基本知识(2)掌握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知识(3)具备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
15、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5)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觉性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纪律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举措乡村振兴: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四大区域发展格局呈现新面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区域协调发展,下好全国一盘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
16、战居安思危,认清风险;正视风险,稳妥处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认识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同步同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港澳与内地融合共享发展机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多措并举,加速融合;共绘蓝图,前景可期经济全球化的退与进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困境及挑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一带一路:从总体布局到走深走实完成总布局,绘就“大写意”;短时间内取得的积极成果;未来走向与重点实践项目与内容演讲比赛以五四运动一百年为题,开展纪念五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
17、件、教学大纲、网络教学资源、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室考核评价要求考核应体现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评价方式,具体评价要求如下:1 .模块一:平时考核,考核方式: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将学生平时上课情况,包括出勤、课堂互动、讨论等情况以及上传至学习通平台的章节资料学习情况等分成不同权重进行网络考核,占比20%;2 .模块二:实践考核,考核方式:结合重大节日、重大事件,通过演讲、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书法美术、歌咏比赛、重大活动组织电视实况转播的收看等等多种实践活动形式开展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每位同学每学期撰写一篇重大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件的见闻
18、思考,作为实践课的考核成绩。要求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占比30%3.模块三:章节测验,考核方式:每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由教师组织一定数量和形式的章节测验,上传至学习通平台,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占比50%o表6.L4军事理论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军事理论学分:2总学时36(理论36学时、实践O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了解军事理论的基本知识(2)掌握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以及信息化装备理论的知识(3)具备运用军事理论基本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有关问题的能力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社会能
19、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5)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安全观和忧患意识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中国国防国防概述:国防的内涵、国防类型、国防历史与启示、现代国防观;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国防建设: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国防成就、军民融合;武装力量:中国武装力量的性质、宗旨、使命及武装力量的构成,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国防动员:国防动员内涵、国防动员主要内容及意义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概述:国家安全的内涵、原则、总体安全观;国家安全形势:我国地缘环境基
20、本概况、地缘安全、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国际战略形势:国际战略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地位作用;外国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代表性著作;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代表性著作;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现代战争战争概述:战争的内涵、特点、发展的历程;新军事革命: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发展演变、主要内容;机械化战争: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和代表性战例;
21、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战争形态发展趋势信息化装备信息化装备概述: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信息化作战平台:各国主战飞机、坦克、军舰等信息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战例应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预警系统、导航系统等装备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战例应用;信息化杀伤武器:新概念、精确制导、核生化武器装备等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战例应用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网络教学资源、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室考核评价要求考核应体现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具体评价要求如下:1 .上课考勤成绩:授课教师根
22、据学生平时上课出勤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比为15%;2 .课堂表现成绩: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以及守纪等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比为15%;3 .平时作业成绩: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本课程每一模块作业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占比为30%;4.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采用闭卷方式,该考核成绩占比为40%表6.L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心理健康教育学分:2总学时32(理论32学时)课程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
23、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
24、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咨询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1.自我意识概述;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25、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4.自我意识的评估。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1.人格概述;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3.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4.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大学生学习心理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隙碍及调适。大学生情绪管理1.情绪概述;2.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3.培养良好的情绪;4.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1.人际关系概述;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艾滋病预防以及大学
26、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1.压力和挫折概述;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1.生命的意义;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音像教学资料等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学、团体活动室3 .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心理测评系统、心理教育软件4 .开课学期:土木系、设备系和信息系第1学期;建筑系、管理系第2学期考核评价要求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
27、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占1觥、课堂参与度20%、课下自主登录网络平台一学习通学习10%模块化一阶段性总结测试30%,整个过程性评价共占70%;期末考核采用心理剧本和心理剧展示方式,占30%。总成绩折合成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表6.L6大学英语I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大学英语I学分:4总学时64(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了解英语国家日常生活和文化知识(2)掌握日常英语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3)具备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语言交际能力(4)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28、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Unit1People英语日常交际用语、名词的分类和用法、英文信息表的填写Unit2Places问路与指路的英文表达、数词的分类和英文拼读、英语电子邮件的书写Unit3Shopping购物情景中的英文沟通、形容词的分类和用法、英文广告写作Unit4Relationships家庭关系的英文描述及沟通用语、副词的分类和用法、预约邮件的英文书写Unit5Entertainment娱乐媒介的
29、英文交际用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和比较结构、信函的英文写作Unit6Hobbies生活习惯的英文交谈用语、代词的分类和用法、询问信件的英文写作Unit7Health看病就医时英文沟通技巧、介词的分类和用法、菜单和餐谱的英文写作实训项目与内容语音课视听说实训英文自我介绍、标识与方位的英文交流、购物英文情景沟通、娱乐活动的英语交谈、业余爱好的英文访谈课内写作实训英语信息表的填写、英文电子邮件的写法、英文一般信件的写法课外实训英语角、英语广播站、英语风采大赛、英语简历大赛、英语口语比赛、讲好河南故事比赛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图书资料2
30、教学场景:全数字语言实验室、智能化语言实验室、3D虚拟情景互动语言实训室、可视化云终端外语语言实验室、微课录播室3 .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语音室设备考核评价要求考核体现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总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评价要求如下:1.学习过程评价(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测验、其它)占最终考核成绩的30%2 .网络学习平台综合成绩占最终考核成绩的30%3 .期末考核(随堂测试方式。侧重于翻译、写作及篇章的考核)占40%表6.1.7体育与健康I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I学分:2总学时32(理论2学时、实践30学时)课程目标
31、1 .专业能力(1) 了解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知识(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3)发展体育综合素质,增强体质健康(4)培养学生终身体意识和养成良好锻炼行为习惯的目的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篮球理论教学(1)篮球运动概述(2)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3)篮球比赛的组织与编排田径技术训练(1)跑的专门性练习(2)短跑技术(
32、3)长跑技术(4)接力跑技术体质达标测试(1)身高、体重测试(2)肺活量测试(3)50米测试(4)坐位体前屈测试(5)立定跳远测试(6)IOoo米/800米测试(7)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测试(8)视力测试篮球运球技术(1)原地运球技术(2)行进间运球技术篮球传接球技术(2)原地传接球技术(2)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篮球定点投篮技术(1)单手肩上投篮技术(2)双手胸前投篮技术篮球行进间投篮技术(1)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2)行进间高手上篮技术篮球快攻战术(1)快攻战术的发动(2)快攻战术的跑位及配合篮球防守战术(1)盯人防守战术(2)区域联防战术篮球教学比赛(1)半场篮球比赛(2)全场篮球比赛篮球考试全场
33、折返运球上篮实践项目与内容田径教学训练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体制达标测试爆发力测试、耐力测试、柔韧性测试、视力测试篮球技术训练进攻技术训练、防守技术训练篮球战术训练进攻战术训练、防守战术训练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学、篮球场、田径场3 .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篮球、标志筒、秒表考核评价要求1 .考核内容:(1)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2)专项技术(3)体质健康达标测试2 .考核方法:(1)评分比例:a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与表现):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每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2分,早退1
34、次扣2分;缺勤6次(含6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b、专项技术:满分100分,占期总成绩的40%c、体制达标测试:满分100分,占期总成绩的40%(2)专项技术考试项目:全场折返运球上篮方法:个人运球从一侧端线出发运球到对面球篮上篮,球不中要补中,方可继续运球并折返回来继续上篮,球中蓝考试结束,根据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完成时间来评分。(3)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方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3 .专项技术评分标准(量化成绩占60%,技评成绩占40%)考试项目(全场折返运球上篮):90100分:运球技术规范协调,无补篮,完成时间小于18秒8089分:运球技术规范协调,偶尔补篮,完成时间大于19秒小于2
35、3秒7079分:运球技术基本协调,偶尔补篮,完成时间大于24秒小于28秒6069分:运球技术一般,时常有补篮,完成时间大于29秒小于33秒60分以下:运球技术差,经常补篮,完成时间大于33秒4 .量化评分:总评分:平时成绩(20%)+专项技术评分(40%)+体制达标测试(40%)优秀:总评分大于90分(包括90)良好:总评分大于75分小于90分(包括75)及格:总评分大于60分小于75分(包括60)不及格:总评分小于60分表6.L8体育与健康II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11学分:2总学时32(理论4学时、实践28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了解足球、排球运动发展的基本知
36、识(2)掌握足球、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3)发展体育综合素质,增强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意识和养成良好锻炼行为习惯的目的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3.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足球、排球理论教学(3)足球、排球运动概述(4)足球、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5)足球、排球比赛的组织与编排足球技术学习(1)踢球技术(2)运球技术(3)停球技术(4)头顶球技术足
37、球战术学习(1)个人战术(2)局部战术(3)全队战术排球技术学习(6)脚步移动(7)垫球技术(8)传球技术(9)发球技术(10)个人防守技术排球战术学习(11)“中一二”进攻战术“边一二”进攻战术(3)插上进攻站位足球、排球考试(1)足球脚内侧传接球(2)排球自垫实践项目与内容足球技战术训练进攻技战术训练、防守技战术训练排球技战术训练进攻技战术训练、防守技战术训练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学、足球场、排球场3 .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足球、排球、标志筒1 .考核内容:(1)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2)专
38、项技术2 .考核方法:(1)评分比例:a、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与表现):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o每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2分,早退1次扣2分;缺勤6次(含6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b、专项技术:满分200分,占总成绩的80%(足球原地脚内侧传接球: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排球自垫: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2)专项技术考试项目:a、足球原地脚内侧传接球方法:两人相距8米,用脚内侧传接球,一分钟内完成次数决定成绩。根据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完成个数来评分。b、排球自垫考核评价要求方法:个人完成连续垫球。根据技术动作的要点和完成个数来评分3 .专项技术评分标准(量化成绩占6
39、0%,技评成绩占40%)考试项目(足球原地脚内侧传接球):90100分:传接球技术规范协调,一分钟内完成多于14个传接球7689分:传接球技术规范协调,一分钟内完成多于12个传接球6175分:传接球技术基本协调,一分钟内完成多于10个传接球60分以下:传接球技术差,一分钟内完成少于8个传接球考试项目(排球自垫球):90100分:垫球技术规范协调,连续完成多于40(包括40)个自垫球7689分:垫球技术规范协调,连续完成多于30(包括30)个自垫球6175分:垫球技术基本协调,连续完成多于20(包括20)个自垫球60分以下:垫球技术差,连续完成少于20个自垫球4 .量化评分:总评分:平时成绩(2
40、0%)+专项技术评分(80%)优秀:总评分大于90分(包括90)良好:总评分大于75分小于90分(包括75)及格:总评分大于60分小于75分(包括60)不及格:总评分小于60分表6.1.9体育与健康11I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In学分:2总学时32(理论4学时、实践28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 了解田径、太极拳运动发展的基本知识(2)掌握田径、太极拳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3)发展体育综合素质,增强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意识和养成良好锻炼行为习惯的目的2 .方法能力(1)具有独立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
41、能力3 .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4)具有爱岗敬业、创新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学内容单元名称主要教学内容田径理论教学(12)田径运动概述(13)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14)田径比赛的组织与编排田径技术学习(1)跑的专门性练习(2)爆发力练习(2)短跑技术(3)长跑技术(4)接力跑技术体质达标测试(1)身高、体重测试(2)肺活量测试(3)50米测试(4)坐位体前屈测试(5)立定跳远测试(6)100O米/800米测试(7)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测试(8)视力测试武术理论教学(15)武术概述(16)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24式简
42、化太极拳套路教学1、起式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拦雀尾8、右拦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锤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考试两人一组考试实践项目与内容田径技术训练爆发力训练、耐力训练太极拳训练24式简化太极拳训练教学条件要求1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资源、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图书资料2 .教学场景:常规多媒体教学、田径场3 .工具设备:多媒体设备、接力棒、标志筒考核评
43、价要求1 .考核内容:(1)平时成绩(含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2)专项技术(3)体质健康达标测试2 .考核方法:(1)评分比例:a、平时成绩(平时考勤与表现):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20%o每缺勤1次扣10分,迟到1次扣2分,早退1次扣2分;缺勤6次(含6次)以上者取消考试资格;b、专项技术:满分100分,占期总成绩的40%c、体制达标测试:满分100分,占期总成绩的40%(2)专项技术考试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方法:两人一组进行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考试。根据动作的要点和套路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来评分。(3)体质健康达标测试方法: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3 .专项技术评分标准(量化成绩占
44、60%,技评成绩占40%)考试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90100分:动作规范协调,套路完成流畅、柔和8089分:动作规范协调,套路完成偶有停顿、柔和7079分:动作基本协调,套路完成偶有停顿、柔和6069分:动作一般,套路完成时常停顿、不太柔和60分以下:动作差,套路完成时常停顿、僵硬4 .量化评分:总评分:平时成绩(20%)+专项技术评分(40%)+体制达标测试(40%)优秀:总评分大于90分(包括90)良好:总评分大于75分小于90分(包括75)及格:总评分大于60分小于75分(包括60)不及格:总评分小于60分表6.L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分:2总学时32(理论26学时、实践6学时)课程目标1 .专业能力(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2)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3)强化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4)利用本课程博大精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2 .方法能力(1)具有自主和探究学习的能力;(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5)具有厚积薄发、终身学习的能力。3.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2)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处理能力;(3)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具有创新创造和积极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