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99045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医护配合成人心肺复苏术由医护人员(医生角色A、护士角色B和角色C)组成。1、病例设计(各单位自行设计)例如一位50岁男性在众人目击下突然倒地,呈仰卧位,呼叫没有任何反应,医护人员立即赶到患者身边,立即实施现场医疗急救。2、物品准备1、模拟人1具;2、抢救车1辆(内有手套、球囊面罩、输液用具及相关药品等);3、氧气瓶或氧气袋1个;4、除颤监护仪1台;5、导电膏1瓶;6、输液架1个。3、操作流程(一)识别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第1步:评估环境医生巡视上下左右四个点,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作看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评委开始计时,对操作考核分段计时)。第2步:检查意识医

2、生到达患者身边,开始抢救。检查意识的方法为给予声音(大声呼喊)和疼痛(拍打双肩)刺激,对着患者面部呼喊:喂,你怎么了?喂,你怎么了?同时观察患者是否有睁眼反应,比赛情景设定为意识完全丧失。第3步:检查循环和呼吸医生俯身,用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右侧的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部,判断患者是否正常呼吸。规范计数一千零一一千零七,判断时间应控制在5到10秒钟。第4步:启动BLS医生发现患者没有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立即大声呼救:患者无反应,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消失,立即抢救!同时让护士准备物UlJo第5步:解开衣服,摆放体位医生解开患者上衣、松开裤带,充分暴露胸部;患者置于硬板床上,呈标准仰卧位,

3、理顺他的身体,必要时垫按压背板(口述即可)。与此同时,护士准备好球囊面罩和氧气瓶,站在患者的头顶部,告诉医生我已到位!(一)及时高质量心肺复苏第6步:建立循环医生立即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计时30秒内开始第一次按压)。在进行第一轮胸外按压的同时,医生向护士依次下达口头医嘱:球囊面罩接通氧气;检查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畅通;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具体要求:医生逐一下达上述五个口头医嘱,注意在护士完成一个医嘱后、方可下达另一个医嘱,护士应逐一回应医嘱是,并做相应操作,形成闭环式沟通)。比赛时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即由考官通过观察选手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对操作过程进

4、行主观评分),而不进行客观评分;医生也不用边按压边计数,即不管第一轮胸外按压的次数有多少,下完五个医嘱便暂停按压。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的技术标准1按压部位前正中线与乳头连线交汇处,建议用单手快速定位(依据个人习惯左/右手都行)。单手快速定位的方法为“掌根置于胸骨上方,中指在乳头连线上。每一轮按压之前,都要求先用手掌定位,动作交代清晰、部位准确;按压过程中,掌根部应始终紧贴患者的皮肤,不得进行跳跃式按压。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将另一只手放在定位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扣;只能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压力局限在胸骨),定位手的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允许接触到患者胸部皮肤。3按压

5、姿势施救者站在患者右侧,以骸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不得偏斜,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施压(要求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且手臂必须与患者胸部垂直,以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中应该保持平稳,用力均匀,不能进行冲击式按压;施救者应全程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和面色改变,以便及时评估胸外按压是否有效。4快速按压按压频率要求在100至120次/分之间,也就是说要在15至18秒钟内完成30次按压,按压与放松的时间要大致相等;应通过双音节计数来掌握节奏,如:1下、2下、3下10下11、12、13、21、22、23.30o建议施救者大声地数出来,以便于按压与通

6、气的衔接。5用力按压与充分放松按压的力度应让人胸骨下陷5至6公分,每次按压后要让患者胸廓完全回弹,且操作者每完成30次按压后不能用手倚靠在患者身体上。6持续不断心肺复苏过程中不管做任何操作,都要求尽量减少中断心脏按压的时间,每次中断按压的时间不得超过10秒钟。(三)开放气道第7步:开放气道护士站在患者头顶部,逐一执行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在开放气道之前,先装配好球囊面罩并接通氧气;接着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或者分泌物(假定有分泌物),应小心地将患者的头侧向一边,弯曲食指清理口腔。然后采取徒手推额抬颌法开放气道,动作要求规范、轻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开放气道应该一步做到位,并且在操作的全过程中管理好气

7、道,始终保持气道开放并且无移动和回位。(四)人工通气第8步:人工通气医生下达固定面罩、球囊通气两次的医嘱后,护士用E-C手法固定面罩并手捏球囊给予两次通气。每次通气时间大约1秒钟,两次通气用时应控制在5秒钟内,不能通气过快,也不能过慢而延误按压,捏皮球时可用四音节计数的方式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护士在通气时应观察患者胸部,以观察通气效果;每一组通气结束后,不必将面罩移除,但应始终保持患者气道开放。同样,第一轮人工通气只对流程质量作主观评估,不用电脑进行客观评分。比赛设定在首轮两次通气(即第五个医嘱)完成时,角色C及时携带除颤监护仪赶到,从而启动除颤的流程。(五)电击除颤第9步:电击除颤本

8、次大赛使用手动除颤监护仪,由医生负责分析心律并实施除颤,护士辅助医生操作,角色C接替按压,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开机在护士执行完五个医嘱之时,角色C把除颤监护仪放置在病人头部右侧附近,医生下医嘱开机!调至监护位!护士立即放下球囊面罩,重复医嘱的同时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将功能旋钮调至监护位。此时角色C赶到医生对面,医生对角色C下达医嘱:“立即胸外按压!角色C立即边计数边按压。2连接医生将胸骨电极板放在患者右锁骨下胸骨旁:心尖电极板放在左下胸壁,上缘不超过乳头连线、板的中心位于腋前线。要求充分暴露胸部,两个电极板摆放位置正确。3分析心律医生大声提醒停止按压,分析心律!,角色C随即暂停按压,以免对病

9、人心电图产生干扰,医生分析心律并下达口头医嘱室颤!准备除颤!非同步双向波200焦耳!角色C继续按压(只要手柄不在胸壁上,角色C都要进行胸外按压)。4能量护士将功能旋钮调至除颤位(一到除颤位即默认非同步),然后调节除颤能量,同时复述医嘱非同步双向波200焦耳!5涂导电膏护士在医生所持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医生将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使导电膏涂抹均匀。6确认医生重新将两个电极板放在病人胸壁上,角色C立即停止按压。医生再次快速分析心律并确认:仍为室颤,充电!。7充电医生自行按下电极手柄上的充电键,除颤仪开始真实地充电。充电期间必须压牢两个电极手柄,施加大约IOKg力量,使之紧贴患者的胸壁皮肤接触良好,电

10、极板保持平稳,无歪斜或翘起。8放电机器充电完毕即发出声光提示,医生用目光巡视四周同时大声提醒:“请大家离开!护士和角色C此时应张开双臂,用身体组成隔离人墙。医生随机口述:除颤!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健,电极板必须在显示能量释放后才能从胸壁移除,医生大声报告:除颤完毕、500毫升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护士此时重复医嘱,并迅速携带急救箱来到患者身体左侧合适位置,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建立静脉通路。(具体流程详见评分表中建立静脉通路一栏,输液针紧贴模拟人皮肤即可。)(六)除颤后继续实施CPR第10步:除颤后即刻开始五个周期的CPR电击除颤完成以后,医生应继续站在患者右侧,立即开始胸外按压,而角色C须移

11、位到头顶部用球囊面罩进行人工通气,两人按照30:2的比例交替进行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在除颤后的第一轮胸外按压期间,要求角色C口述高质量心肺复苏的5个要点,即快速按压;用力按压;让胸廓充分回弹;尽量减少中断按压时间;避免过度通气,从而提醒医生和自己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针对这5个周期的CPR技术质量须根据电脑及秒表分段计时结果进行客观评分(共30分),其他方面则根据评委观察作出主观评分(共70分),两项分数相加即为参赛队的最后得分(如果出现分数相同的情况,则全程操作用时短者胜出)。(七)评价CPR效果第11步:检查评估复苏效果比赛设定当做够五个30:2心肺复苏,由医生实施一次检查评估。要求同时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搏动与自主呼吸“一千零一一千零七,评估BLS的抢救效果。医生起身报告并举手示意:操作完毕!比赛结束。4、注意事项1要求上场比赛前戴好保护手套,全程操作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动作轻柔。2比赛采用全身模拟人,配有电子显示和分析报告打印装置,可当场打印评估CPR技术质量的报告单。3比赛场地模拟人摆放位置:双脚朝向评委,与评委席距离大约3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咨询培训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