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00442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应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1.分别解释以下事件对中国总需求的影响。(1)由于房地产投资所带动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中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2)中国利率水平提高。(3)中国政府实施减税政策(比方:个人所得

2、税起征点提高,增值税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4)中国企业普遍预期未来利润上升。答:(1)由于房地产投资所带动的房地产价格上升,中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应减少,使得LM曲线左移,这将导致均衡产出减少,另一方面,LM曲线左移,利率上升,导致投资减少,从而表现为总需求量减少。(2)中国利率水平提高,将导致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使得/5曲线左移,均衡产出减少,从而表现为总需求量减少。(3)减税政策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S曲线右移,均衡产出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右移(不考虑理性预期)。(4)中国企业普遍预期未来利润会上升,他们将会增加投资,使得/S曲线右移,从而均衡产出增加,表现为总需求曲线

3、右移。2.解释短期总供应与长期总供应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答Nl)如图5-20所示,在短期由于价格具有黏性,所以短期的总供应曲线是有正斜率的曲线(SA5)。图5-20短期总供应曲线而在长期,价格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作调整,所以长期中,总供应曲线是垂直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的垂直直线(LA5),如图5-21所示。图5-21长期总供应曲线(2)形成原因在短期,由于价格(包括工资)具有黏性,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黏性工资模型认为,短期总供应曲线具有正斜率是因为名义工资调整缓慢,即名义工资在短期具有黏性一一名义工资往往由工人与企业签订的长期合约所确定,这种合约一经签订就不再发生改变。当名义工资

4、合约签订后,如果价格水平发生(未预期的)降低而名义工资仍然滞留在W水平上,这将导致实际工资W/尸增大。由于实际工资构成企业生产的主要本钱,实际工资增大使企业削减劳动雇佣量,从而企业对产品与效劳的供应就会减少。长期的总供应由经济中的资本、劳动以及技术等实际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一般价格水平不会对总供应产生影响。由于价格(包括工资)具有伸缩性,能够较快进行调整,这保证了劳动市场的出清,产出将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线。在长期的框架中,往往将资本、劳动和技术视为既定的。3 .当短期中的经济运行于就业缺乏均衡时,短期总供应曲线在长期将如何发生调整?如果处于过度就业均衡时又会如何调整?答:(1)

5、当短期中的经济运行于就业缺乏均衡时,如图5-22所示,短期总供应曲线SASl与总需求曲线AO相交于4点。此时,短期均衡产出为X,均衡价格为弱点代表了就业缺乏均衡点。另一方面,长期总供应曲线LAS与总需求曲线A。相交于A点。因此,长期均衡产出为,均衡价格为6。A点代表了长期均衡点。图5-22就业缺乏均衡(短期均衡)的长期调整过程当短期中的经济处于用点时,工人和企业将会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下降,由于长期均衡价格代表了长期中的价格变化趋势,工人和企业会依据长期均衡价格水平做出自己的价格预期。即当短期均衡价格高于长期均衡价格时,工人和企业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会下降,只要短期均衡点对应的价格水平还高于长期

6、均衡价格水平,工人和企业就会一直修改自己的价格预期,从而使短期总供应曲线不断向右平移。直到调整到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应曲线相交于4点处。(2)当短期中的均衡为过度就业均衡时,短期均衡价格低于长期均衡价格,此时工人和企业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会提高,由此短期总供应曲线向左平移,直到与总需求曲线相交于长期均衡点处为止,如图5-23所示。图5-23过度就业均衡(短期均衡)的长期调整过程4 .回忆使用/S-LM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的过程。现在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降低,那么政府购置支出的增加对总需求曲线造成的影响与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之前相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答:(1)用/S-ZJW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如图5-24

7、所示。价格水平从6下降到乙,在名义货币供应M不变的情况下,这将导致实际货币余额的供应增加。这将导致一定的产出水平对应于更小的均衡利率水平,LM曲线向右平移。LM曲线右移的结果是导致均衡产出即有效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归纳了价格水平的变动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关系。价格水平的变动会使实际货币余额的供应发生改变,从而使LM曲线发生平移,最终影响到均衡产出。图5-24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前后,所推导出的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同的。因为/S曲线为:r=-r,边际消费倾向降低,那么/5曲线斜率越大越陡峭,总需求曲线越陡峭,此时增加政府-a-a购置,总需求增加较少。由此可见,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都会使

8、总需求向右移动,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影响效果不同。政府购置乘数为:O当。减少时,乘数也随之减小,增加政府购置所导致的国民收入增加量相l-a对较小,总需求增加较少。5 .考虑黏性工资模型推导短期总供应曲线的过程。假设企业与工人在签订名义工资合约时,将名义工资完全依据通货膨胀指数化。也就是说,名义工资此时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依据通货膨胀的变化而适时调整,从而名义工资的实际购置力(实际工资)不变。这种情况下,短期总供应曲线会具有怎样的特征?答:企业与工人在签订名义工资合约时,将名义工资完全依据通货膨胀指数化,也就是说,工资可以“瞬间”变化,实际工资不变,所以产出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进而短期总供应曲线为垂

9、直的,如图5-25所示。图5-25工资被指数化后的短期总供应曲线6 .给财政政策下定义,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请确定以下因素会引起实际GDP什么样的变化?(1)政府购置减少。(2)转移支付减少。(3)边际消费倾向降低。答: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府行为,通过财政系统,运用财税工具,由财政传导机制使之生效。就政策工具而言,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两大类: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又称为自主性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可以分为两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它们是政府主动改变税收和政府支出的一些政策。(1)政府购置减少,会减少实际GDP。因为政府购置减少会使总

10、需求曲线发生左移,导致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如图5-26所示,总需求曲线4。左移为AD2,产出就减少为工。图5-26总需求减少对产出的影响(2)转移支付减少,会减少实际GDP,因为转移支付减少会降低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使得总需求发生左移,导致实际GDP小于潜在GDP。(3)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不会影响实际GDP,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只是使总需求曲线变得更陡峭,而对实际GDP不会产生影响。如图5-27所示,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使得总需求曲线AA向右旋转为A。?,可以看出,产出没有变化。图5-27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产出的影响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局部,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一.i.jxkyzso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参加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躲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