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单项选择题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AA.改革开放B.与时俱进C.科学开展D.快速开展2 .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AA. H届三中全会B_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3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D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4 .改革的性质是()B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开展C.方案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5 .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AA.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6 .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AA.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
2、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开展,建设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7 .如果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是一次伟大的“根本制度选择”的话,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一次伟大的()DA.路线选择B.政策选择C.方法选择D.体制选择8 .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才能开展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CA.解放思想B.与时俱进C.改革开放D.科技创新9 .从2003年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开展观以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要以科学开展、社会和谐来()DA.否认改革B.修正和补充改革C.终止改革D.深化和完
3、善改革10 .新时期我们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根底是()C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B.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学说C.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运动学说D.敌我矛盾理论11 .在全面改革阶段,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BA.农村B.城市C.经济特区D.国有企业12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正式形成,正式提是()CA.1978年H-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十二二C.1992年南方谈话D.1987年十三二13 .我们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经体制的改革目标是()DA.1978年H-一届三中全会B.1982年十二大C.1987年十三大D.1992年十四大14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
4、改革,又是有重点的改革。改的重点是()A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所有制改革D.分配制度改215 .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开展好最阔人民的根本利益B.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中质根底C.不断增强开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J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i义的实现16 .毛泽东在对外开放问题上,主要问题是()AA.有开放思想,但是条件不具备B.条件具备,没有开放思想C.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开放思想D.条件也具备,也有开放思想17 .对外开放的最大开端是()AA.设
5、立经济特B.建设上海宝钢C.吸收外资D.设立深圳特区18 .邓小平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概念是()CA.:1978年H-一届三中全会B. 1979年理论务虚会C. 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D. 1982年十二大19 .邓小平首次提出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是在()AA. 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B. 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C.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D. 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20 .我们党在新时期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根本国策是()BA. 1982年十二大B.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C. 1987年十三大D. 1992年十四大21 .新
6、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CA.对内改革、对外开放B.“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结合22 .所谓全方位是指()BA.不管经济、政治还是思想文化都开放B.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对兴旺国家还是开展中国家都开放C.不管是政府、政党还是社会团体都开放D.不管是友好还是非友好国家都开放23 .所谓多层次是指()DA.由低级到高级有不同的对外开放程度B.由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对外开放形式C.由单一到综合的不同对外开放程度D.根据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内陆省区等各地区的实际特点,通过具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
7、外开放24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是在()DA.1999年12月B.2000年1月1日C.2000年12月D.2001年12月25 .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DA.参加八国集团对话B.参加中美经济战略对话C.参加金砖四国D.参加世界贸易组织26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CA.请进来B.走出去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2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DA.改革B.阶级斗争C.思想改造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28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所答复的根本问题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的新的历史条件下()A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外部经济条件B.如何正确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战胜和取代资本主义29 .国家经济平安的核心是()CA.技术平安B.贸易平安C.金融平安D.投资平安30 .“走出去”战略的直接含义是()BA.到境外去旅游B.到境外去投资办/C.到境外去学习D.到境外去贸易31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提出,决定于()DA.社会主义本质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C.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D.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根本任务32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CA.人民生活标准C.生产力标准33 .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是(A.十二大C.粉碎四
9、人帮B.综合国力标准D.实践标准)BB. H届三中全片D.十二届三中全会3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DA.方案经济B.混合型经济C.自由市场经济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5 .我国全面改革的重点是()BA.政治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文化体制改革D.坚持开放36 .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是()AA.改革B.经济建设C.阶级斗争D.对外开放37 .所谓全方位开放就是()BA.各地区都可以搞开放,既可搞经济特区,也可搞沿海放城市B.不管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兴旺国家是开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C.既开放沿海地区,又开放内陆和沿江沿边地区D.既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
10、国际技术市场等放,又在能源、交通、金融等多种产业领域实行开放。38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CA.调整B.开放C.改革D.统筹解决39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CA,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C.建立经济特区D.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40.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A.开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开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C.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41 .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根本国策的会议是()D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
11、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专42 .实行对外开放是()AA.我国的长期根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兴旺社会主义的政策43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从根本上说是()DA.社会生产力不兴旺的必然结果B.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C.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D.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开展的必然结果4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B.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C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D.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45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C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实用主义的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判断
12、经济工作的标准46 .在对外开放中坚持()是我们的一条根本原那么A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B.依靠外援C开放我国市场D.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47 .我们国家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开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AA.根本制度C.根本理想B.根本理论D,根本原那么A.深圳、B.深圳、C.深圳、D.深圳、48 .我国现有五个经济特区,他们是()B珠海、汕头、珠海、汕头、珠海、汕头、珠海、汕头、厦门、 后门、 度门、 厦门、浦东 海南 广州 渤海湾49 .实行对外开放的根底和前提是()DA.互相帮助,互利互惠C.互相平等合作共事50.国有企
13、业的改革方向是(B.公平、公正、公开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A.放权让利,政企分开B.实行承包制C.进行企业改制,全面实行私有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B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B.长期的根本国策C.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策D.当前的权宜之计52 .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招是()DA.惩治腐败B.实现四个现代化C,开展生产力D.改革开放53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AA.解放生产力和开展生产力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由5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A开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
14、首位B.开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看位C.维护国家主权和平共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55.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开展()AA.对外经济关系对外政治关系C.对外文化关系D.外交关系56.四项根本原那么不包括()C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实事求是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57.四项根本原那么的核心()A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58 .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A.完全适应B.又相适应又相矛力C.完全不适应D.有点适应有点矛力59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A.靠自己的开
15、展B.靠国际形势的开C.靠经济全球化的开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60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DA.开展B.创新C.改革D.稳定61.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放在()C开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开展睦邻友好关系上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62.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63 .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A.对外开放B.争取外援C.争取和平D.独立自主64 .我国
16、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根底是()AA.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学说B.社会主义本质与说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65.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3了扫除开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BA.是开展的前提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66.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D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C.防止战争放在首位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67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BA.市场经
17、济是法制经济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根底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根本制度范畴D.市场经济是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68 .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的最终目的是()BA,夺取政权B.解放生产力C.稳固人民民主专政D.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9 .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统一的关键环节是()BA.社会主义革命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C.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D.改革开放实践70.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和坚持改革开放是()BA.相互别离的两个方面B.相互贯穿和依存的统一体C.相互对立的一对矛盾D.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71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突破口是()AA.农村改革B.城市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开
18、展个体、私营经济72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个措施是()BA,推行“三自一包”B.推行家庭承包经营C.开展乡镇企业D.允许农民流动73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该拥有()BA.资产所有权B.经营自主权C.法人财产权D.重大决策权74.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B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D.沿海、周边、内地75.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DA.政治保证B,组织保证C.思想保证D.开展动力76.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C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党的H届六中全会77.我国社
19、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J根本的依靠力量是()CA.知识分子B.共产党C.农民D.解放军78.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开展B.真正的不结盟C.和谐世界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开展7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家兴旺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A.创新B.改革C.革命D.开展二、多项选择题1 .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ABCA.解放和开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力振兴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赋予社会工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在引领当代中国开展进步中加强和
20、改良党的建设,保持和开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白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开展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开展2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ABCD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2的政治革命,而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开展B.不是个别方面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案经济的根本性变革C.改革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才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从变革的广度和深度言实际上是一场革命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上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3
21、 .邓小平关于改革有许多重要的评价,主要有()AB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B.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D.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运动理论是邓小平和我们3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根底。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运动的思想主要有()ABCDA.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并且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开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根底的矛盾运动,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B.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一致根底上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根本适应与局部不适应”的特点C.社会主义可以依靠自
22、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根底之间不相适应的局部进行调整而得到解决,不需要象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阶级斗争的方式D.在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根底上,我国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5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根底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开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根底。其主要内容有()ABCD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开展;即使
23、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一旦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开展B.解放生产力并非只是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C.在明确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根底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具有内在统一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D,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可以而且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不断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开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6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新观点,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根底。邓小平提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24、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开展。从而说明()ABCDA.即使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也不一定必然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 一些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开展C. 一些非公经济,即使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只要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能够推动生产力开展,也是与生产力开展相适应的,也应该允许甚至支持、鼓励其存在和开展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变革不是追求一大公三纯,关键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开展要求,能否推动产力开展7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25、ADA.废除人民公社B.改革人民公社C.开展乡镇企D.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型集体所有制8 .农村改革在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t现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意外收获”。乡镇企业异军弓起的意义在于()ABCD为从土地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B.为提高农民收入找到新途径C.开创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道路D.推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开展,为提高整个国家白改革承受力奠定了相当的物质根底9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上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E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ABDA.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社会
26、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ABCD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开展D.充分表达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1 .“三个有利于”的实质是强调()BCA.不要争论B.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上不要陷入姓“资”还是女“社”的抽象争论C.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措施应该解放思想,放3手脚,大胆地闯,大胆地试D.在改革的性质问题上可以不问姓“资”姓“社”12.在改革开放具体政策措施上之所以不能陷入姓“资
27、还是姓“社”的抽象争论,是因为()ABCDA.不能把一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广泛应用的Z济现象都视为资本主义属性而加以否认B.使对一些确实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一概加以排斥和否认,也要允其存在和开展,即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也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C.更不能把那些本来姓“社”,又符合“三个有利于却被错误地判定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拒绝,同时对那虽然姓“社”,却不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东西,现在也不能盲目实行D.也不要把那些符合“三个有利于”,不具有特殊社会制度属性,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的东西错误判定为资本主
28、义的东西而加以排斥13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是要()ABCDA.亳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B.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相结合,既要用科学开展、社会和谐推动和深化改革,又要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科学开展、社会和谐C.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开展的体制和机制,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14 .2007年十七大的主题是“旗帜论”,又是
29、改革论”,其中关于改革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BCDA.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B.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C.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绩不可否认,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D.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以科学开展完善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协调性,使改革开放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15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近代中国三次伟大革命之一,近代中国的三次伟大革命是()ABCA.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为近代中国开展进步翻开了闸门B.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
30、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为当代中国开展进步创造了前提C.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稳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开展进步开辟了道路D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开拓了民主思想进步的道路16 .邓小平领导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是()ABCDA.拨乱反正,走出十年内乱给我国造成的危难与困境,治穷致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B.摆脱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的束缚,摆脱闭关与国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坚持和展社会主义C.抓住和平与开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世界范围的新年技革命,使社会主义中国摆脱落后,赶上时代,进入世先进行列D.正确评价毛泽东历史地
31、位和毛泽东思想,使我们3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继续前进17.新时期以思想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性转变,主要有()ABC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C.从方案经济到市场经济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18.在改革、开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用,其中()BCDA.改革是革命B.改革是动力C.开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19,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从和谐社会的高度处理好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主要指()ABC以改革促进和谐B.以开展稳固和谐C.以稳定保障和谐D.以改革提升和谐20.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三者关系的本经验和主要原那么是(
32、ABCA.保持改革、开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B.把改革的力度、开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E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开展、木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开展,在改革开展中保持稳定21.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开展、稳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ABCA.人民群众是改革开展的动力的主体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根底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是E革、开展、稳定的共同目的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22.我们把对外开放作为根本国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邓小平的两个重要观点。它们是()AB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
33、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C.世界的开展也不能没有中国D.中国是全球化推动力量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3.对外开放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就是要看到()ABD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大阵营D.社会主义要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就必须吸收、利用当代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社会主义24 .对外开放根本国策确实立依据是()ABCDA.历史依据。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遇到挫折的原因也是因为被迫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B.时代依据。当今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时
34、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离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世界潮流,关起门来搞社会主义不可能成功C.理论依据。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开展不能没有中国”。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开放的,社会主义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代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D.现实依据。1978年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正确的,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根本国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25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ABCDA建设经济特区的思想;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的思想利用外资的思想C.
35、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思想D.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系的思想26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是()ABCDA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局部B.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丰富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C.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国家制定经济战略和方针政策提供了指导原那么D.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不断开展构建了根底27 .在领导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曾经提出特区是“窗口”,主要指特区是()ABCDA.技术的窗口B.管理的窗口C.知识的窗口D.对外开放的窗口28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实践意义是指()ABCDA.全方位、多层次
36、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对外贸易不断迈上新台阶,贸易大国地位已经确立B.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不断在总量和结构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各项对外经济合作实现了重大跨越C.国际经贸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对外开放对经济开局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D.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开展和国际经济格局产N了重要影响29 .进入21世纪,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形成的对外开方根本格局是()ABCDA.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深度推进B.全方位C.多层次D.宽领域30 .在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所谓“宽领域”包括()ABCDA.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B.技术市场、劳务市场C.能源、交通等根底产业D.金融
37、保险、房地产海技、教育、文化、体育、工、效劳业等31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开展、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产了重大推动力作用,具体表现为()ABCA.对外开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B.对外开放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C.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制度建设和C共管理完善D.对外开放实现了世界贸易一流大国的地位32 .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开展和国际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ABCDA.中国对外开放带动了世界经济贸易增长B.中国对外开放惠及各国消费者与投资者C.中国对外开放优化了世界经济格局D.拓宽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33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ABC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38、善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开展C.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开展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34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平安的不利影响主要有()ABCDA.对我国民族产业的生存和开展构成影响与危害B.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破坏C.兴旺国家以不等价交换、新贸易保护主义威胁我的国际贸易平安D.资本全球流动对我国金融平安的影响35 .在对外开放中保障我国经济平安的主要措施有()ABCDA.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书脱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低下的不利状况,在国际竞争中发自己的比拟优势B.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争取在世界经济中序中的发言权,积极参与国际游戏规那么的制订C.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国家经济
39、平安监控预警机制D.最根本的是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力度,增强科技实力和创造人才优势36.在对外开放中影响我国经济平安的主要因素是()ABCDA.西方跨国公司以垄断控制我国产业、企业和市场B,国际游资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C.西方兴旺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种种贸易壁垒政策和措施D.西方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对我国经济活动进行干扰和控制37 .2000年,中央提出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其主要意义在于()ABCA.极大丰富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内涵B.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C.标志我国对外开放从此进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新阶段D.说明“走出去”成为我国对
40、外开放的重点38 .“走出去”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角度看,其直接指向主要在于()ABCDA.开展对外投资,到国外去投资办厂B.扩大外贸出口,利用国际市场支持本国经济的继续开展C.转移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培育有竞争力的新产业D.到境外去利用外资,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方式;利用境外资源,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39 .为了坚持在对外开放中解决我国的经济平安问题,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是()ABCA.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利益的民族性、差异性即国家经济利益的关系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C.对外开放与利用资本主义、应对资本主义全球战略的关系D.对外开放与国家主权的关系40.
41、邓小平在对外开放思想中始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他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有()ABCDA.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平安,中国永远不会接受别国干预内政B.不信邪、不怕压、不怕制裁,保卫本国的独立自主权利C.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称嘉,不结盟,不搞军事集团41 .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的根本观点主要有()ABCCA.对外开放是我国历史和现实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B.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与C.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先关文明成果以开展壮大自己D.和平开展的时代
42、为我们提供了对外开放的条件;又外开放是党的根本路线的主要方面42 .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他指出()ABCD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根底,t发点和立足点B.对外开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立E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条件;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C.对外开放要为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效劳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更好上实行对外开放43 .实行改革开放是()ABC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
43、义优越性的表现44 .中共十六大以来,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思想与实践进步开展,主要的思想创新和实践进展有()ABCDA.统筹国内开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方B.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引为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源D.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完善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寸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开展45 .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ABCD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E无方案无选择地引进46 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C.既要向
44、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9金,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才文化的影响46.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邓小平为对外开放提的理论依据是()AB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C,开放的世界也不能没有中国D.开放的世界需要一个开放的中国47.所谓国家经济平安,是指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其主要内容包()ABCDA.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根底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开展持续B.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C.不会因为某些突发事件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很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
45、防止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经济危机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最早对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进行反思和探索的代表性著作是()A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D.工作方法六十条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价值法那么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党的领导人是()DA.陈云B.邓小平B.C.刘少奇D.毛泽东3. 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A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B.方案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C.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D.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关系4.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
46、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关键是要明确()BA.市场经济、方案经济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根本制度相联忝B.方案经济、市场经济只是经济手段,不具有社会根本制度的属性C.只搞方案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开展D.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结合,社会主义也有市场5.邓小平最早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时间是()B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2年6.最早提出“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的是()BA. 1978年H届三中全会B. 1981年H届六中全会C. 1982年十二大D. 1987年十三大7.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是()A.方案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8. B.在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