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10914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48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竞赛知识点 均值不等式 被称为均值不等式。即调和平均数不超 过几何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不超过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不超 过平方平均数,简记为“调几算方”。 其中:,被称为调和平均数。 ,被称为几何平均数。 ,被称为算术平均数。 ,被称为平方平均数。 一般形式 设函数(当 r 不等于 0 时); (当 r=0 时),有时,。 可以注意到, Hn Gn AnQn 仅是上述不等式的特殊情形, 即。 特例 对实数 a,b ,有(当且仅当 a=b 时取“=”号), (当且仅当a=-b 时取“=”号) 对非负实数a,b ,有,即 对非负实数a,b ,有 对实数 a,b ,有 对非负实数a,b ,有

2、 对实数 a,b ,有 对实数 a,b,c ,有 对非负数 a,b ,有 对非负数 a,b,c ,有 在几个特例中,最著名的当属算术几何均值不等式(AM-GM 不等式): 当 n=2 时,上式即: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根据均值不等式的简化,有一个简单结论,即 。 排序不等式 基本形式: 排序不等式的证明 要证 只需证 根据基本不等式 只需证 原结论正确 棣莫弗定理 设两个复数(用三角形式表示) ,则: 复数乘方公式: . 圆排列 定义 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不重复地取出m (1m n)个元素在一个 圆周上,叫做这n 个不同元素的圆排列。如果一个m-圆排列旋 转可以得到另一个m-圆排列,则认为

3、这两个圆排列相同。 计算公式 n 个不同元素的m-圆排列个数 N为: 特别地,当 m=n时,n 个不同元素作成的圆排列总数N为: 。 费马小定理 费马小定理 (Fermat Theory)是数论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其 内容为: 假如 p 是质数,且(a,p)=1 , 那么 a(p- 1)1(mod p) 。 即:假如 a 是整数, p 是质数,且 a,p 互质( 即两者只有一个公 约数 1) ,那么 a 的(p-1) 次方除以 p 的余数恒等于1。 组合恒等式 组合数 C(k,n) 的定义:从 n 个不同元素中选取k 个进行组合 的个数。 基本的组合恒等式 nC(k,n)=kC(k-1,n-1)

4、 C(n,k)C(m,k)=C(m,n)C(k-m,n-m) C(i,n)=2n ( -1)i*C(i,n)=0 C(m,n+1)=C(m-1,n)+C(m,n) (这个性质叫组合的 【聚合性】 ) C(k,n)+C(k,n+1)+ +C(k,n+m)=C(k+1,n+m+1) -C(k+1,n) C(0,n)C(p,m)+C(1,n)C(p-1,m)+C(2,n)C(p-2,m)+C(p- 1,n)C(1,m)+C(p,n)C(0,m)=C(p,m+n) 韦达定理 逆定理 如果两数 和 满足如下关系: +=,= ,那 么这两个数 和 是方程的根。 通过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利用两数的和积关系

5、构造一元 二次方程。 5 推广定理 韦达定理不仅可以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还可 以推广说明一元n 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定理: 设 (i=1 、 2、 3、 n) 是方程: 的 n 个根,记k 为整数),则有: 。 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实系数一元 n 次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即若z=a+bi(b 0)是 方程的一个根,则 =a-bi 也是一个根。 无穷递降法 无穷递降法是证明方程无解的一种方法。其步骤为: 假设方程有解,并设X为最小的解。 从 X推出一个更小的解Y。 从而与 X的最小性相矛盾。所以,方程无解。 孙子定理 又称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给出了以下的一元线性同 余方

6、程组: 有解的判定条件,并用构造法给出了在有解情况下解的具体 形式。 中国剩余定理说明:假设整数m1,m2, . ,mn两两互质,则 对任意的整数: a1,a2, . ,an ,方程组有解,并且通解可以 用如下方式构造得到: 设是整数 m1,m2, . ,mn的乘积,并 设是除了 mi 以外的 n- 1 个整数的乘积。 设为模的数论倒数:方程 组的通解形式 : 在模的意义下,方程组只有一个解: 同余 同余公式也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定律, 比如相等律 , 结合律 , 交 换律 , 传递律 . 如下面的表示 : 1)aa(mod d) 2)ab(mod d) ba(mod d) 3)(a b(mod

7、d),b c(mod d) ac(mod d) 如果 ax(mod d),b m(mod d), 则 4)a+bx+m ( mod d) 其中 ax (mod d) ,bm(mod d) 5)a- bx -m (mod d) 其中 ax (mod d),bm (mod d) 6)a*b x*m (mod d ) 其中 ax (mod d),bm (mod d) 7)ab( mod d)则 a-b 整除 d 欧拉函数 函数的值通式: (x)=x(1-1/p1)(1-1/p2)(1-1/p3)(1-1/p4)(1-1/pn),其中 p1, p2 pn 为 x 的所有质因数, x 是不为 0 的整数

8、。 (1)=1 (唯一和 1 互质的数 ( 小于等于 1) 就是 1 本身)。 ( 注意:每种 质因数只一个。比如12=2*2*3 那么(12)=12*(1-1/2 ) *(1-1/3)=4 若 n 是质数 p 的 k 次幂, (n)=pk-p(k-1)=(p-1)p(k-1), 因为除了 p 的倍数外,其他数都跟n 互质。 设 n 为正整数,以(n) 表示不超过 n 且与 n 互 素的正整数的个数,称为n 的欧拉函数值,这里函数 :NN,n(n) 称为欧拉函数。 欧拉函数是积性函数若m,n 互质, (mn)=(m) (n) 。 特殊性质:当 n 为奇数时,(2n)= (n), 证明与上述类似

9、。 若 n 为质数则 (n)=n-1 。 格点 定义 数学上把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格点 (lattice point)或整点。 性质 1、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必为整数或半整数(奇数的一半)。 2、格点关于格点的对称点为格点。 3、格点多边形面积公式(坐标平面内顶点为格点的三角形称 为格点三角形,类似地也有格点多边形的概念。)设某格点多边 形内部有格点a 个,格点多边形的边上有格点b 个,该格点多边 形面积为 S, 则根据皮克公式有S=a+b/2-1 。 4,格点正多边形只能是正方形。 5,格点三角形边界上无其他格点,内部有一个格点,则该点 为此三角形的重心。 三面角 定义 三

10、面角:由三个面构成的多面角称为三面角,如图中三面角 可记作O -ABC 。 特别地,三个面角都是直角的三面角称为直三面角。 三面角的补三面角:由三条自已知三面角定点发出的垂直于 已知三面角的三个平面的射线组成的三面角叫做已知三面角的 补三面角。 性质 1、三面角的任意两个面角的和大于第三个面角。 2、三面角的三个二面角的和大于180,小于 540。 三面角相关定理 设三面角O -ABC的三个面角 AOB 、BOC 、AOC所对的二 面角依次为 OC ,OA ,OB 。 1、三面角正弦定理: sin OA/sinBOC=sin OB/sinAOC=sin OC/sinAOB 。 2、三面角第一余

11、弦定理: cosBOC=cos OA sin AOB sin AOC+cos AOB cos AOC 。 3、三面角第二余弦定理: cosOA=cos BOC sin OB sin OC - cosOB cosOC 。 直线方程 一般有以下八种描述方式: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 式,一般式,法线式,法向式,点向式。 点斜式 已知直线一点 (x1,y1,)并且存在直线的斜率k, 则直线可表示 为: y-y1=k(x-x1)。适用范围:斜率K存在的直线。 斜截式 已知与 Y轴的交点(0, b) , 斜率为 K, 则直线可表示为: y=kx+b。 适用范围:斜率存在的直线。 两点式 两点式是解析

12、几何直线理论的重要概念。当已知两点(X1, Y1),( X2,Y2)时,将直线的斜率公式k=(y2-y1)/(x2-x1)代 入点斜式时, 得到两点式 (y-y1)/(y2-y1)=(x-x1)/(x2-x1) 。适 用范围:不平行于(或者说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的直线。 截距式 已知与坐标轴的交点(a,0),( 0,b)时,截距式的一般 形式: x/a+y/b=1 (a0 且 b0)。适用范围:不平行于(或者 说不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不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x+by+c=0 (A 、B不同时为 0) 。斜率: -A/B 截距: -C/B。两 直线平行时: A1/A2=B1/B2C1/C2,

13、则无解。两直线相交时: A1/A2B1/B2;两直线垂直时: A1A2+B1B2=0 A1/B1A2/B2=-1 , 都只有一个交点。两直线重合时:A1/A2=B1/B2=C1/C2,则有无 数解。适用范围:所有直线均可适用。 法线式 过原点向直线做一条的垂线段,该垂线段所在直线的倾斜角 为 ,p 是该线段的长度。 xcos +y sin -p=0。 法向式 知道直线上一点( x0,y0)和与之垂直的向量(a,b),则 a (x-x0 )+b(y-y0 )=0,法向量 n=(a,b)方向向量 d=(b,-a ) k=a/b 。 点向式 知道直线上一点 (x0,y0)和方向向量( u,v ),

14、(x-x0)/u=(y-y0)/v (u0,v 0)。 极坐标系 极坐标系( polar coordinates)是指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 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 ,称为极点。从O出 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再取定一个长度单位,通常规定 角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这样,平面上任一点P的位置就可以用 线段 OP的长度 以及从 Ox到 OP的角度 来确定,有序数对 (,)就称为 P点的极坐标,记为P(,); 称为 P 点的极径, 称为 P点的极角。 极坐标方程 于极点( 90/270)对称,如果r( - ) = r() ,则曲 线相当于从极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圆 方程为 r( )

15、= 1的圆。 在极坐标系中,圆心在(r0, ) 半径为 a 的圆的方程为 r2-2rr0cos(- )+r02=a2 该方程可简化为不同的方法,以符合不同的特定情况,比如 方程 r( )=a 表示一个以极点为中心半径为a 的圆。 直线 经过极点的射线由如下方程表示= , 其中 为射线的倾斜角度,若 k 为直角坐标系的射线的斜 率,则有 = arctan k。 任何不经过极点的直线都会与某条 射线垂直。这些在点( r0, )处的直线与射线 = 垂直, 其方程为 r( )=r0sec( - ) 圆幂 点到圆的幂:设P 为O 所在平面上任意一点,PO=d ,O 的半径为 r ,则 d2r2 就是点

16、P对于 O的幂过 P任作一直 线与 O交于点 A、B,则 PA PB= |d2 r2| “到两圆等幂的点的轨迹是与此二圆的连心线垂直的一条 直线,如果此二圆相交,则该轨迹是此二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 这个结论这条直线称为两圆的“根轴” 三个圆两两的根轴如果不互相平行,则它们交于一点, 这一 点称为三圆的“根心” 三个圆的根心对于三个圆等幂 当三个圆两两相交时, 三条公共弦 (就是两两的根轴 ) 所在直 线交于一点 1 定义从一点A作一圆周的任一割线,从A起到和圆相交 为止的两段之积,称为点A于这圆周的幂 2 圆幂定理已知 (O, r) ,通过一定点P,作 O的任一 割线交圆于 A, B ,则 P

17、A,PB为 P对于 O的幂,记为 k ,则 当 P在圆外时, k=PO2-r2 ; 当 P在圆内时, k= r2-PO2 ; 当 P在圆上时, k=0. 图:相交弦定理。如图,AB、CD为圆 O的两条任意弦。相 交于点 P, 连接 AD 、 BC , 由于B 与D 同为弧 AC所对的圆周角, 因此由圆周角定理知: B= D ,同理A= C ,所以。 所以有:,即:。 图:割线定理。如图,连接AD 、BC 。可知 B= D ,又因为 P 为公共角,所以有,同上证得。 图:切割线定理。如图,连接AC 、AD 。PAC为切线 PA与 弦 AC组成的弦切角,因此有 PBC= D ,又因为P为公共角,

18、所以有,易 图: PA 、PC均为切线,则 PAO= PCO=90 ,在直角三角 形中:OC=OA=R,PO为公共边,因此。所以 PA=PC ,所 以。 综上可知,是普遍成立的。 根轴 定义 在 平面上任给两不同心的圆,则对两圆圆幂相等的点的集合 是一条直线,这条线称为这两个圆的根轴。 另一角度也可以称两不同心圆的等幂点的轨迹为根轴,或者称 作等幂轴。 根轴方程 设两圆 O1,O2的方程分别为: (x-a1)2+(y-b1)2-(r1)2=0(1) (x-a2)2+(y-b2)2-(r2)2=0(2) 由于根轴上任意点对两圆的圆幂相等,所以根轴上任一点(x,y), 有 (x-a1)2+(y-b

19、1)2-(r1)2=圆幂=(x-a2)2+(y-b2)2-(r2)2 两式相减,得根轴的方程( 即 x,y 的方程 ) 为 2(a2-a1)x+2(b2-b1)y+f1-f2=0 其中 f1=(a1)2+(b1)2-(r1)2,f2类似。 解的不同可能 (1)(2)连立的解,是两圆的公共点M(x1,y1),N(x2,y2) 如果是两组不等实数解,MN不重合且两圆相交,根轴是两圆的 公共弦。 如果是相等实数解,MN重合,两圆相切,方程表示两圆的内公 切线。 如果是共轭虚数解,两圆相离,只有代数规律发挥作用,在坐标 系内没有实质。称M,N是共轭虚点。 尺规作图 相交 , 相切时根轴为两圆交点的连线

20、. 内含时 , 作一适当的圆与两园相交, 这圆与两圆的根轴的交点在 根轴上 . 同理 再作一点 , 两点所在的直线即为根轴( 等幂轴 ) 相关定理 1,平面上任意两圆的根轴垂直于它们的连心线; 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的根轴为公共弦所在的直线; 3,若两圆相切,则两圆的根轴为它们的内公切线; 4,若两圆外离,则两圆的根轴上的点分别引两圆的切线,则切 线长相等。 5,蒙日定理(根心定理):平面上任意三个圆,若这三个圆圆 心不共线,则三条根轴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它们的根心;若三 圆圆心共线,则三条根轴互相平行; 6, 反演后的圆和反演圆和被反演的圆3 个圆共根轴。 容斥原理 也可表示为:设S为有限集

21、 ,则 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 =|AB| = |A|+|B| - |AB |( :重合的部分) 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BC| = |A|+|B|+|C| - |AB| - |BC| - |CA| + |A BC| 抽屉原理 第一抽屉原理 原理 1: 把多于 n+k 个的物体放到n 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 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证明(反证法):如果每个抽屉至多只能放进一个物体,那 么物体的总数至多是n1,而不是题设的n+k(k 1), 故不可能。 原理 2 :把多于 mn(m乘以 n)(n 不为 0)个的物体放到n 个 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m+1 )的物体。 证

22、明(反证法):若每个抽屉至多放进m个物体 , 那么 n 个抽 屉至多放进 mn个物体 , 与题设不符,故不可能。 原理 3 :把无穷多件物体放入n 个抽屉,则至少有一个抽屉 里 有无穷个物体。 原理 1 、2 、3 都是第一抽屉原理的表述。 第二抽屉原理 把(mn 1)个物体放入 n 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 多有( m 1)个物体 ( 例如,将 35-1=14 个物体放入 5 个抽屉 中,则必定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少于等于3-1=2) 。 极端原理解题,就是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重点放在所研 究问题的极端情况。 极端原理 最小数原理、最大数原理 命题一有限个实数中, 必有一个最小数 (也必有一个最大数) 。 命题二在有限个或无限个正整数中,必有一最小数。 命题二可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为, 最小数原理 :若是自然数集的任一非空子集 ( 注:有限或 无限均可 ) ,则中必有最小的数,即对属于的任何数,均 有。 最短长度原理 最短长度原理1:任意给定平面上的两点,在所有连接这两点 的曲线中,以直线段的长度为最短;(需注意此原理虽然是直观 的,但对曲线和其长度的严格定义却颇费周折。) 最短长度原理2: 在连接一已知点和已知直线或已知平面的点 的所有曲线中,以垂线段的长度为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