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随堂练习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关于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法律无所不能,能解决所有问题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A.B.C.D.2 .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是()A.小辉在体育馆看比赛时,激动地大喊大叫B.小敏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C.小明故意损坏公园里的公共设施D.小乐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3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A.都要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B.都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C,
2、都触犯了刑法D.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4 .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A.李某捡到他人财物拒不归还B.张某持刀抢劫路人C.王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D.赵某与他人签订合同后违约5小明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罚款200元,这种行为属于()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刑事违法行为D.不道德行为6.某商家在销售食品时,故意篡改食品的生产日期,这种行为()A.只是不道德的行为,不违法B.违反了民法,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D.情节严重才构成违法7 .下列关于民事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事违法行为不会受到处罚8 .民事违法行为对社
3、会危害严重C.欠债不还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8.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不同类型。以下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A.小张因在旅游景点刻字,被公安机关拘留刑事违法行为8 .某公司因拖欠员工工资,被劳动仲裁部门责令限期支付行政违法行为C.李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D.王某因闯红灯,被交警罚款民事违法行为9 .中学生小王在放学路上,看到几个社会青年正在殴打一名同学,他应该()A.赶紧离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B.上前与社会青年搏斗,保护同学C.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帮助D.围观,看热闹10.下列行为中,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的是()A.小林多次
4、偷拿同学的文具B.小辉在课堂上捣乱,影响课堂秩序C.赵某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交通事故D.小敏抄袭同学的作业11.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下列行为中,可能会导致违法的是()A.经常旷课,夜不归宿B.捡到他人财物,及时归还C.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D.尊重他人,礼貌待人12.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B.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C.只要不犯罪,违法没关系D.违法无小事,法不可违13 .某明星因偷税漏税,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这说明()A.明星可以特殊,不用遵守法律B.法律只对普通人有约束力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偷税漏税不违法14 .下列属
5、于民事活动的是()购置房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结婚A.B.C.D.15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寻求法律救助忍气吞声采用非法手段报复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A.B.C.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说明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2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到遵章守法?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5岁的中学生李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
6、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思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多次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1)李某的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IO分)(2)李某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10分)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C5.B6.C7.C8.C9.C10.C11.A12.C13.C14.D15,C二、简答题1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
7、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等;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等;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等。2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三、材料分析题(1)一般违法行为:偷窃财物。犯罪行为:多次拦路抢劫。(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做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要杜绝不良行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