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503608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1.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探析以扬州市东圈门街区为例 姓名:薛华培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指导教师:王文卿 2001.3.1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论文概述了国内外毋史街区保护的发展, 对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历史街区保护的 实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扬州市东圈 门历史街区进行比较深入和详细的现状调查,分析了扬州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对东圈门历史街区在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详述,提 出该地区保护与整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内容以及保护与鳖煎塑赳的若干原则和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我国历史街区

2、保护与发展的若干问题。 A B S T R A C T B e g i n n i n gw i t hab r i e f i n go nt h e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 h i s t o r i cd i s 缸i c tb e t w e e nC h i n aa n da b r o a d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an u m b e ro f t y p i c a l c a s e so ft h ec o n s e r v

3、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d i s t r i c ta n ds u m m a r i z e s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m e t h o do f 也o s ec a s e s B a s eo nat h o r o u g h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n D o n gQ u a nM e n h i s t o r i cd i s t r i c ti nY a n g z h o u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s i st h ep r

4、 e s e n t s i r e a t i o na n dp r o b l e m so f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d i s t r i c ti nY a n g z h o u T h e nt h ep o s i t i o na n dr o l eo ft h ed i s t r i c to n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o fY a n g z h o u h i s t o r i cc i t ya r es t u d i e d A f t e rt h i s

5、 t h et h e s i sp u tf o r w a r dt h eg u i d i n gi d e o l o g y , g o a la n dc o n t e n t so ft h ec o n s e r v a ( :i o na n dr e n o v a t i o no ft h ed i s t r i c t , a n dt h e n , s o m ep r i n c i p l ea n dm e t h o do ft h ec o n s e r v i n ga n dr e n o v a t i n gp l a ni sa l

6、s o a d v a n c e d A tm ee n do ft h i st h e s i s t h ei s s u e so nt h e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 h i s t o r i cd i s t r i c ti nC h i n ai Sd i s c u s s e d 刖鬲 前言 “历史地区是各地人类日常环境的组成部分,它们代表着形成其过去 的生动见证,提供了与社会多样化相对应所需的生活背景的多样化,并且 基于以上各点,它们获得了自身价值,又得到了人性的一面”; “

7、自古以来,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和财富提供 了最确切的见证”; “当存在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的日益普遍化所能造成整个世界的环境 单一化的危险时,保护历史地区能对维护和发展每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价 值作出突出贡献。这也有助于从建筑上丰富世界文化遗产”。 以上文字摘自1 9 7 6 年1 1 月2 6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通过的关于历 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简称内罗毕建议) 历史遗产保护是一项世界性的文化事业,传统建筑、古迹、古城镇、历史街区等历 史性环境的保护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中传统历史环境 的保护与更新问题。国外从六十年代以来,就进行

8、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有许多完善 的保护机制和成功的保护实例,如日本的奈良市,加拿大的魁北克市,英国的约克市等, 这些城市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我国的旧城更新也 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非常丰富的建筑遗产和有地方特 色的城市空间环境,如何对城市环境中现存的历史街区进行有效地保护与更新,使之既 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又能很好地保持和延续该地区的建筑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进入 9 0 年代以来,伴随城市建设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和以土地有偿使用为代表的城市建设政 策的调整,旧城更新的规模和速度有了长足的进展,基础设施、居住水平和环境质量的 改善业已成为

9、l E t 城状况的普遍特征和不争事实,“发展”成为旧城更新的主题。但是同 时应当看到,旧城更新大“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何纠正这些弊端已经成 为燃眉之急。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为旧城更新的一个独特分支,在局部范围内一直是将“保 护”置于首位的,这在强调“发展”的旧城更新的总体氛围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在 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普遍达成共识的今天,历史街区的保护也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核心思想,其主旨亦应包括将作为文化资源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公 平合理地分配。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是

10、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只有在保留历史街区及其固有建筑形态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使之更有利于适应 人们变更着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延续和发展该地区的建筑文化。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衔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以下我们主要对英国的历史保护区、日本传统建筑物保存地区、澳大利亚历史建 筑遗产保护以及我国的北京国予监历史保护区和苏州周庄镇等实例进行比较研究,分 析国内外关于传统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一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有关机制和做法 ( 一) 英国的保护区 1 保护区的概念 英国的保护区的概念于1 9 6 7 年在城市文明法中首次引入立法

11、范围,该法令要 求各地政府提出辖区中的保护区,其定义为“其特点或外观值得保护或予以强调的、 具有特殊的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地区”。1 9 9 0 年登录建筑和保护区规划法中对保 护区有了更进一步的标准,即“具有特殊的建筑或历史价值,并且其内在特点和外观 需要保存或整治的地区”,对此政府在规划政策导则对保护区进一步作如下解释“规模 差别很大,从整个城市中心到广场,台地和- - d , 群建筑都可能成为保护区。它们还常 以登录建筑为中心,但亦有例外。其他宜人的建筑群,户外空间,古树名木,老巷的 街道形式,村庄绿地或者有历史价值或考古价值的某些特征都可以成为特殊类型的保 护区。 这个保护区的概念只是

12、表达了一个最基本的实体条件一区域特征是保护区划定 的核心。保护区一般适用于这样的情况:建筑物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某种趣味( 虽 然一些建筑是已经登录的) ,而是由于整个区域存在着某种特殊趣味。在这种情况下, 每一座建筑物都对保护区的品质作出贡献,而同时还有其它要素的贡献,如街道的配 置、屋顶轮廓或标志建筑的位置。具有群体特殊价值的建筑物一般也是登录的对象, 但保护区存在一些“灰色”地区带,比通过登录获得保护的建筑群的范围要大得多。 2 保护区的指定程序 根据英国1 9 9 0 年的规划法,地方政府有责任将本地区内的有价值地区指定为保护 区,这并不是要求每个地方政府都要在本地区指定保护区,一般

13、由地方政府根据需要 和可能性来决定,通常会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作为依据。 在英国,大部分的保护区都由伦敦市议会和其它城区规划部门指定,无需经过法 院的认可。地方政府在指定保护区时包括三个程序:首先,在至少种地方报纸上公 布对保护区的指定;其次,将对保护区的指定登记为对土地的使用权的一种界定;第 三,地方政府将对保护区的指定上报国务大臣和英国遗产委员会。一般地,保护区被 表示在图纸上:同时,地方政府还会向每一个与之有关的地产所有人发出有关的通知。 3 保护区内的开发控制 在英国,发展规划是开发控制的主要依据。在规划中,保护区般被表示在地方 规划的土地使用图上,并在规划文本中说明其对应的开发控制政策。

14、可能包括: 第一章I 目内讣协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图1 0 1 英国H a l t o n 地方规划土地使用图( 资料来源:H a l t o n L o c a l P l a n1 9 9 3 ) 2 铕一章【q 内外协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 1 ) 般性原则:有益于保护区特色和风貌的保存与维护应作为基本原则。 ( 2 )- 股性的开发原则:议会允许的在保护区内或与保护区相关的开发和再开发, j 限于能保存或促进保护区特殊的建筑的建筑、历史特色或风貌的情况。 ( 3 ) 般在下列一种或几种情况下,保护区内房屋或结构物的拆除才会被许可: 被证明已彻底超出了维修的经济范围; 不可能

15、被合理地用于有益的功能; 其本身不具有建筑的、历史的或城市景观方面的重要性,并且对其的拆除或迁 移会有利于保护区的特色风貌; 对其的拆除有助于在邻近被不适当使用或忽视的大块用地上进行有利于促进保 护区风貌的再开发或整治。 房屋拆除许可一般会附加条件,使拆除在完成以下程序后才能进行:已获得基地 再开发的详细规划许可,并且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再开发合同已签订:或当基地用作开 放空间时,景观促进方案已获得规划部门的认可,并批复同意。 由于保护区内常常包括了若干登录建筑,因此与保护区开发控制相关的政策还包 括关于拆除登录建筑的许可审批原则:登录建筑只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被拆除, 即当规划部门确认,为保持

16、该建筑现有使用功能或为寻求适当的转换功能,而进行的 所有可能的努力都已告失败时,才准予拆除。并且,获得拆除许可后,必须在获得详 细的再开发规划许可后,且已有足够证据表明已订立再开发合同时;或者将原基地用 于开放空间,且已有景观设计和改善方案获得规划部门的认可,并达成保持景观的协 定后,登录建筑才允许被动工拆除。 图1 0 1 是英国H a l t o n 的地方规划使用图,这是经过细致、详实的调查,经反复 考证、研究,并按法规得到批准后划定的保护区范围。 ( 二) 日本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1 核定标准 日本在1 9 7 5 年修改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正式列入了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一 传统建筑物

17、群保存地区,其概念为“与周围环境构成一体的,形成历史景观的地区, 并且自身也具有很高价值的传统建筑群”。同时,国家还制定了重要传统建筑物保存地 区的选定标准,即由市町村指定的传统建筑物保存地区如能原则上符合选定标准中的 一条,便有可能被选定为历史街区。选定标准为: 传统的建筑群具有整体上的优秀意匠。 传统的建筑群及其位置、布局保持了良好的原有状态。 传统的建筑群及其周围的环境鲜明地反映该地域的特色。 可以看出,日本历史街区的核定标准中包括二个基本要素:一是载有历史信息的 真实物质实体,二是有特色风貌的地区整体环境。 2 保护范围 第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实例的比较”究 图1 0 3 日本神户市北

18、野町山本通传统性建筑物保存地区( 资料来源同上) 4 第| 啬国内外协史街区保护实例比较研究 图1 0 4 下乡町大内宿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定方法分析图( 资料来源,王骏,1 9 9 8 ) 图1 0 5 函馆市元町末宏町历史街区保护范围划定方法分析图( 资料来源同上) 第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日本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保护中个非常基本和独特的观点是:“保留能看到 的范围”。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对划定街区的保护范围这样规定:“保存范围是 指保存对象地区的主要道路上行走的人们能看到的范围”。 截止1 9 9 7 年1 2 月日本共选定4 7 个重要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总面积为2 0

19、8 7 7 公顷。其中保护范围超过5 0 公顷的地区仅有三个,其余4 4 个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的保护范围平均面积仅为1 4 5 公顷,最小的一块是京都的祗园新桥只有1 4 公顷。因 此,日本的历史街区保护是以街道上视线所及的景观保护为核心,小范围划定为主要 特征的,通常只把保留程度最好的传统建筑集中地段选定为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 全国用于这方面的有限资金就放在这个地区,力度大,效果明显,可以以精巧见长。 3 保护层次 日本所有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都只有一个层次,由市町村划定,文化遗产保 护法保护,在保护区的范围外一般不再设环境协调区或建设控制地带。在传统建筑 物群保存地区内部再划分出传

20、统建筑、非传统建筑、环境物件及环境,各自采用不同 的保护要求及保存手段。某些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的外围还另外设有“历史风土保 存区域”、“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特别保全修景地区”或“美观地区”、“风致地 区”等,然而这些保护地区是城市根据自身特点由城市规划局划定、受城市规划法 保护的特殊地区,这些地区的设定与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的设定在行政及法律上都 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是属于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设定体系。 图1 0 4 和图1 0 5 分别是日本下乡町大内宿和函馆市元町末宏町二个历史街区保 护范围划定方法的分析图( 资料来源:王骏,1 9 9 8 ) 。 ( 三) 澳大利亚建筑遗产保护

21、1 概述 澳大利亚位于亚洲的东南方向,是世界上最大的岛也是最小的洲,当地土著有着 5 万多年的居住历史。1 7 8 8 年,英国在这片大陆上建立起的殖民统治,导致了来自世 界各地的移民浪潮涌向它的海岸。新的居民从各地带来了他们的建筑风格和聚居方式, 使得这一时期的建筑折射出后殖民时期居住方式的历史特征,是澳大利亚建筑遗产的 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建筑遗产并不是纪念碑、博物馆一 类的公共财产,而是私人资产。所以,尽管这些乡间别墅、私人公寓或工业厂房已经 得到鉴定,具有文物遗产价值,它们仍将被其业主继续使用。 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日益突出的文物遗产保护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澳大利亚

22、的各 级政府部门纷纷增设了关于建筑文物保护的规则和条例。各级政府坚持不懈地在他们 的权限内开展文保区注煅、鉴定工作,注册单上既有建筑单体、街区、区域、文化景 观、树木、花园,也有一些具有原始和自然风情的地区。注册的目的在于提醒规划师、 业主和社区:上了名单的地区具有文化遗产价值,受法律保护,不能随意拆毁。注册 以后,对于名册上任何一处建筑的修复或改造,甚至有时是邻近地区的修复或改造, 6 第一章圆内外仂兜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都要受到政府部f j 的特别关注。 澳大利亚文物保护的关键法律条例是巴拉宪章,负责文物保护的建筑师对其指 导原则必须相当熟悉。1 9 7 9 年制定的巴拉宪章由国际古迹

23、遗址理事会( I C O M O S ) 宪 章发展而来,I C O M O S 调整了威尼斯宪章以适应澳大利亚国情。威尼斯宪章是在 1 9 6 4 年国际会议上由建筑师和文物保护专家提出来的保护和修复历史性、纪念性建筑 的条例。 巴拉宪章提出了一套遗产管理保护原则和纲领,不仅对纪念性建筑,而且对 遗址、花园或是城区保护都很适用。在过去2 0 年内,巴拉宪章在澳大利亚已被广 泛接受,这对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2 建筑遗产保护计划的基本框架 ( 1 ) 鉴定评估对象的文化意义 收集证据 分析证据 评定意义 ( 2 ) 制定保护方针、策略 收集资料 制定保护方针

24、制定保护策略 ( 3 ) 实施保护策略 制定工作范围 制定方案和特别措施 着手工作 3 建筑遗产保护的典型实例阿德莱德州立文化遗产保护区 阿德莱德港( P o r tA d e l a i d e ) 与阿德莱德市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阿德莱德市是南 澳洲( S o u t hA u s t r a l i a ) 的首府,阿德莱德港作为它的港口对阿德莱德市所在州的发展 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然而阿德莱德港仍发展成为一个有自身特点和历史的独立的城镇。 在阿德莱德港依据自身的要求经历了长足发展的同时,它仍保留着大量的1 9 世纪晚期、 2 0 世纪早期的建筑,它们显示出阿德莱德港曾是阿德莱德市早期重要

25、的航运和工业中 心。阿德莱德港的建筑物中包含的这些特殊的文化价值已被公认,并成为南澳洲计划 委员会在1 9 7 6 年委托进行的一个初步的保护研究工作的主题。随着1 9 7 8 年州“文化 遗产法案”的通过,阿德莱德港的核心地带成为第一个在1 9 8 2 年依据南澳洲文化遗产 保护法宣布的州立文化遗产保护区( S t a t eH e r i t a g eA r e a ) 。 阿德莱德港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的一个重要地区,在1 9 8 2 年被确定为州立文化 遗产保护区之后,这一区域内已发生了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尽管包括海事办公和旅馆 在内的一些传统功能被保存下来,仍有许多建筑物被赋予了新的

26、功能。事实证明,小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铢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建筑比大建筑易于改造。1 9 世纪的银行、办公楼、工厂及仓库被改为饭馆和住宅。新 的承租人带着新的产品占据了传统的商店和商业区,将其经营重点放在了文化和艺术 活动上,例如家具制造厂、画廊、古董商店及其他类似的功能内容。这一传统地区作 为居住区已变得更有吸引力,灵活的分区使得许多建筑转化为公寓和商业结合的多功 能综合体。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区来说,这是恰当的功能安排。包括超市、购物中心在 内的集中的商业区则可布置在文化遗产不多的地区。“文化遗产顾问部”认真监督着开 发质量,作为审批过程的一部分,该部向议会提供专家建议和申请。以前发生过的对

27、文化遗产无意的毁坏及此区域外的职能部门( 如州和联邦机构) 在此重新安置的作法已 被阻止。目前,庞大的海关大厦仍有许多闲置的空间,需要新的功能填补。最近,警 察局和议会大厦已被非常成功地改造成阿德莱德港和茵非尔德议会办公和旅游机构的 一部分。港区仍然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它和城市中心的距离较远( 1 2 k m ) 。但是 将其定为州立文化遗产保护区给其带来了多种多样的益处。它带给公众和整个南澳洲 一系列可见和不可见的利益。在阿德莱德社区内,人们会感受到强烈的历史延续感, 这与保护早期的建筑及功能内容有直接的关系。同时,因其具有大量的有教育意义的 历史名胜,使这里成为颇具旅游魅力的地区。图1

28、 0 6 是阿德莱德州立遗产保护区的部 分风貌( 资料来源,世界建筑1 9 9 9 年5 期) 。 图1 0 6 阿德莱德州立遗产保护区的部分风貌 二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有关实例 ( 一) 北京国子监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 1 9 9 0 年1 1 月北京公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并没有划定严格明确的国子监街区保护范 围,通常将处于国子监四周的4 条街巷围合而成的占地约4 0 公顷的一个方整地块作为 北京市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在该地段内有国家级历史文物建筑孔庙和国子监、市 级文物建筑循郡王府,四座始建于明代的牌楼形成北京市现存唯一一组四牌楼街坊。 另外地区内还保留不少或院落格局较好或房屋质量较好的传统

29、四合院:它们历史上多 为住宅,也有少数宗教庙宇建筑。恢弘的孔庙、国子监和众多的传统民居以及繁茂的 国槐,共同构成了国子监街极富特色的城市街区。街区景色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它与 东面的雍和宫、柏林寺一同构成北京最富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8 第一章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图1 0 8 国子监地区传统建筑密集地段分析( 资料来源同上) 9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我曾经在8 0 年代中期访问过国子监地区,1 9 9 9 年1 1 月我又对该地区的现状进行 了一些调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国子监地区的保护与整治是成功的。“从整治环境入 手,整旧如旧,不搞大拆大建,逐渐恢复传统风

30、貌特色,形成以简朴民居为主,衬托 两组古建筑群的幽静环境和独特风貌”f 单霁翔,1 9 9 6 ) 的保护整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 本得到了贯彻。原规划国子监街由1 1 6 m 扩展为2 5 m 宽城市道路的计划被取消,城市 道路调整至其南侧的方家胡同,保留了国子监街的传统尺度。从1 9 9 5 年起,该地区的 环境整治全面展开,一举搬迁了原设在街道上的有两百余个摊位的农贸市场;腾退了 沿街单位和居民违法侵占的街道用地;拆除了国予监、孔庙内及大门两侧的违章建筑; 对沿街上万平方米的残垣断壁、破旧门窗进行了修缮、粉刷、油饰;随后,整治向纵 深开展,动员沿街单位服从大局按传统街道尺度退出了国子监、孔庙

31、门前的广场用地; 拆除了沿街单位与景观极不协调的而二层轻型结构的办公楼,炸掉了高大破旧厂房和 高达数十米的烟囱等严重影响景观的建筑物;拆改了沿街的几处公共厕所使之不再突 出于街道,并与周围环境协调;对古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经过几年来的努力, 国予监街的传统风貌得到了基本恢复和保护。 图1 0 9 国子监街的牌坊及下马碑图1 1 0 国子监街上某民居入口 就对现状粗略的调查来看,我认为国子监地区保护与整治工作的得失有以下几点: ( 1 ) 就传统建筑在街区中的分布情况而言,街区面积大小的确定还是基本合理的, 既保证传统建筑在街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又保证大多数传统建筑的环境景观背景得 到较好的

32、控制,并维持了街区邻里的相对完整性。 ( 2 ) 保护区范围的边界是以街道作为自然边界,易于控制,便于管理。 ( 3 ) 街道两侧的一些公建和单位的办公楼在整治时,注意尽量采用与周围环境协调 的建筑形式、材料和色彩,效果是好的。 ( 4 ) 在整个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没有进一步划分保护层次,而是根据现状调查 情况将建筑分为三大类,即:文物保护单位、传统建筑及非传统建筑。从结果来看, 单层次的保护似乎存在缺乏保护重点的弊端。举例说明,同是非传统建筑,倘若位于 国子监街的沿街地段,其景观修复与整治的内容必然与处于地段内部非主要视觉景观 1 0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图1 1 1

33、 国子监街的现状民居图1 1 2 国子监街某单位的办公楼 区的不同,其限制与要求必然更严格。因此,在4 0 公顷的范围内在划定以视线为轴心 的重点地段,不同的层次分别采用不同的保护整治方法,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 5 ) 有些暂时无法整治的民居和一些与环境不太协调的建筑,外墙均临时涂上深灰 色的涂料,效果似不太理想。 ( 6 ) 紧邻国子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雍和宫被划在街区范围之 外。这其中可能有行政管理及现实情况种种限制,但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角度以及街 区文化凝聚力及提高历史含金量的角度出发,应尽可能地将雍和宫划入历史街区保护 范围,并将雍和宫两侧的沿街建筑纳入风貌控制的范围

34、。 ( 二) 昆山周庄古镇保护规划 1 周庄概况与特色 江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周庄镇位 于昆山、吴江和上海青浦三县( 市) 交界处,1 9 9 3 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城镇。目 前古镇基本上保持着明清时代的格局和风貌,有7 0 以上的建筑完好,镇上有四五进 的深院大宅,沿街有前店后宅的店宅类型,在我国已属少见。石拱桥、石水埠、石驳 岸、石板小街、过街楼、桥楼、水墙门等水乡特色建筑比比皆是。整个古镇以十字形 的主要干河为骨架,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泽浸环市,街巷逶迤”,巧 妙地把水、路、桥、民居融合成一体。河、街、店、宅、桥、埠、楼、榭、阁等

35、均能 布局得宜。周庄古镇处处呈现一片恬静、纯朴、明净、清秀的水乡风光,有“中国第 一水乡”的美誉。 2 古镇保护规划及整治措施( 资料来源:建筑学报,1 9 9 6 年9 期) 在1 9 8 5 年周庄镇的保护规划中提出了将全镇分为三个区:老区传统街区商业 区;新区行政中心;急水港以北地段工业区。同时限制机动车进入老区。这 个决策后来被概括成“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发展经济,开辟旅游”十六字方针。 它使得当时正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开了古镇,既避免了水污染对古镇的影响, 又避免了工业建筑对古镇风貌的影响,为进一步的保护以及发展旅游争取了宝贵的时 间和空间。在这个规划中,周庄古镇本身被作为三级

36、保护区加以保护,同时划定级 第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图1 1 4 周庄古镇区建筑年代分析 第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保护区范围为银子浜沈万山水底墓、双桥、沈厅、张厅等。二级保护区是沿街沿 河重点风貌地段等。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还对周庄镇中心的南北市河进行了详细规划, 将南北市河划分为“双桥胜景”、“桥楼叠翠”、“曲桥烟雨”三个以桥文化为主题的景 区,分别将古镇的风味、古镇的文化、古镇的生活纳入其中。结合这个规划,在古镇 区内作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修复沈万山故居沈厅七进;修复张厅;搬迁中小学校; 修复南湖公园;修复双桥;修复富安桥四桥楼;修复老区街道、石驳岸;制定古镇保 护

37、公约,不搞建设性破坏;远期规划则是修复南市街、北市街的明清街的特色,大力 发展旅游事业。 图1 1 5 周庄古镇的部分景观 3 对周庄古镇保护范围划定的分析 周庄古镇区保护范围划定有以下三个特点: ( 1 ) 历史街区本身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文物保护单位、沿街沿河重点风貌保护带、 历史街区,每个层次规定了不同的保护要求。 ( 2 ) 为了保护历史街区外围风貌完整性,对整个古镇区的规划建设进行控制,在历 史街区之外又设置了一个区域控制区。 ( 3 ) 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单独列出,单独划分一个层次。 据调查,周庄将街区中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单独列为一个层次,主要是考虑到行 政管理与政策上的现状,即文保

38、单位是由文物局直接管理,其保护资金也是由文物局 直接调拨,规划部门对文保单位没有直接的管理权;而古镇保护则是由规划部门进行 管理的,古镇的保护目前还没有任何形式明确的资金的援助。因此这种做法是有其一 定的原因及现实性的。 但是,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历史街区中连续性与整体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街区 景观中的精华与核心点,分析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含量以及对街区社会生活所起的作 用都是不可低估的,同时历史街区反过来也为文物古迹提供整体氛围与历史环境。 因此,既然具有相同的意义与目的,从确保街区视觉景观连续性与整体性的角度 出发,将文物保护单位纳入沿街沿河重点风貌保护带作为同一个层次( 核心保护区) 是比

39、较合理的。事实上,由规划建设部门负责历史街区工作也并不妨碍文物部门对文物保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护单位的权限。 4 对周庄古镇保护现状的思考 我在今年5 月去周庄作了一些调查,从现状来看,周庄的古镇风貌和传统建筑已 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整体环境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风貌。古镇充满了活力。相比之 F ,江南地区的其它一些古镇,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保护规划不及时,保护措施不力, 传统的建筑和空间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极富特色的水乡古镇风貌已所剩无几。因此, 从1 9 8 5 年以来周庄的保护规划是有效的和及时的。但是,从目前的一些现状看,我认 为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 1

40、)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目前周庄的旅游业确实发展得红红火火,据说在国庆节期间日售门票达一万张。 旅游业的兴旺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给古镇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上的支 持,但是旅游业真的是古镇的最佳发展之道吗? 作为旅游资源的载体的古镇的建筑性质发生了改变。“民居”已由“镇民之居” 变为“游民之居”,获取最大利润的利益驱动,使得许多民居( 尤其是沿主要街道的) 改为商店、旅馆、餐馆,居民大部分都迁出老镇区,只是白天来老镇上班,及至傍晚, 锁上门板,入夜后除了数家小旅馆外寂无人声。而建筑性质的改变必然导致建筑本身 图1 1 6 周庄古镇区保护更新模式 1 4 第一章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

41、比较研究 形式的改变。翻修为商店、餐馆的民居为了获得开敞的空间、良好的视野而加大了开 窗、开门的面积,原本邻河较封闭的白墙变成了一排长窗,改变了沿河的空间形态。 喧闹的商业气氛和现代感很浓的门面装修使原先恬静、淳朴的水乡风貌变了味。 建设资金的不足导致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失去控制。而旅游业的过度发 展对环境的破坏并不亚于十年前的盲目建污染性企业,它造成的是大量的视觉、环境 污染和资源浪费,有时还会破坏现有资源。因此看来,仅靠旅游作为资金来源,不是 历史建筑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唯一途径。 ( 2 ) 关于破坏性建设的问题 有些建筑的修复和重建不是很成功,特别是全福寺的重建,其庞大的体量和周庄

42、小巧雅致的建筑与街巷似乎格格不入。还有就是一些新建的仿古建筑,和环境也不太 协调。主要缺陷是体量的失控,例如周庄沿后港的一条面水商业门面,长度有数十米, 建筑形式非常单调,与河对面的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 ( 3 ) 建筑修复的施工质量问题 有些建筑的施工质量比较粗糙,这可能和设计水平、施工时间、施工经费、施工 队伍水平、施工材料的优劣有关。在古建修复方面,同里镇的退思园做的比较好,周 庄的修复水平明显不如同里。古建筑的修复需要大量时间,是属于慢工出细活的类, 限时间的做法肯定是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 ( 4 ) 古镇保护区与风貌协调区之间的关系问题。 目前周庄的新镇区紧贴在古镇的北面,二者之间

43、的风貌极不协调。制定周庄规划 时曾经分析过在古镇与新镇之间留出隔离地带的可行性。在同济大学1 9 8 3 年作的规划 中,关于是否修建急水港大桥各有两种选择,而在港北另辟新镇是不建大桥的方案之 一,评价指出“此方案侧重古镇整个格局的完整保护,可使周庄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 旅游胜地,但建设投资过大,与经济发展存在不可忽略的矛盾。”在当时是不可能为 了旅游这唯一的目的修建急水港大桥的,以急水港作为天然过渡就意味者放弃沟通古 镇,于是新镇区紧贴古镇成了必然结局。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将古镇视为急水港以 南乡村的中心,归属于吴江市,急水港大桥就不再成为问题的焦点,可惜规划只能在 现有基础上进行,无力改变行

44、政区划。 三小结 ( ) 有关历史街区保护机制的比较 从国内外有关历史街区保护的机制和做法来看,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结 合自身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情况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相比较而言,英国及日本已建立起一套涉及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较为完整 的保护制度。这套制度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立法为核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保护体系的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的过程是以相应法律的制定为标志的,法律基 本原则的连贯性与内容的不断深化与调整是保护事业成功的基础;二是保护内容的形 第奇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实例比较研究 成及确立、保护管理的运行程序、保护机构的职能、保护资金的来源、乃至监

45、督咨询 机构以及民间团体、公众个人的参与方式等等涉及保护制度的各个方面都最终以法律、 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另外,公众参与成为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另一重要特点。 它渗透到保护制度的方方面面,使得自下而上的保护要求和自上而下的保护约束能在 一个较为开放的空间中相互接触和交流,并经多次反馈而达成共识,使得民间自发的 保护意识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为具体的保护参与。 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不同于英国与日本,并不是一段公众运动与 法律的颁布相交替的历史。而是专家不断地呼吁和政府批示,因此基本上是以自上而 下的单向行政管理制度为保护制度的核心,而相应的法律与资金保障体系则很不完善。 另一方面,

46、长久以来公众历史保护意识的淡漠造成城市保护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也 是保护工作的不利因素。 总的来说,英国和日本的保护制度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而我国则需及 时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填补起一些明显的空缺。适时调整,建构起一个完整而稳固的 保护制度。 f 二) 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的方式 从国内外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的方法来说,大致可分为修复、整治和控制三种形 式。 1 修复 修复是最严格的保护整治方法,主要针对历史性建构筑物而言。除文物保护单位 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方式进行保护外,原则上历史街区的建构筑物只能在可靠资料的基 础上进行维护、修复和在不影响视觉效果和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的使用方式的调整。 修

47、复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原件,不得不更换某些构件时,要尽量采用传统式样,条件许 可时最好采用与之同时期的构件进行替换,并且要有明确的界限和相应说明。 2 整治 整治是指通过改建、新建或拆除等方式,改变建构筑物的外观和外部空间环境, 使那些视觉上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外观与传统建筑物类似,并协调街区总体的风貌景观。 3 控制 控制就是通过对新建、改建、加建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形式等方面的控制, 减小与历史街区风貌的冲突。控制方式主要用于风貌协调区,目的是为核心保护区创 造良好的视觉背景。 总之,各个国家和城市的历史保护区有着不同的类型与特色,其存在问题和矛盾 也各不相同,可以有不同的保护方法,不一定也不

48、能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保护,但历 史街区的保护思想与原则却应该是相通的、统一的,只有树立起一个正确和统一的保 护思想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保护方式上的随意性和事实上的破坏。 1 6 第二章扬州历史街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二章扬州历史街区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东近 黄海,与泰州市交界,东北与盐城市接壤,西北与淮阴市相邻,西南毗连南京市,西与 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南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扬州是苏中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超大型城市群中重要的“增长 点”之一。 扬州地形以平

49、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西北略高而东南稍低,在西南部有一小部分 坡度和缓,岗顶宽平的丘陵。土壤大体可分两类;西北山丘地区属含钙的粘土;东南为 冲积平原,地属砂积土;地面上则多瓦层。扬州气候属北温带,为亚热带的渐变地区。 夏季最高平均温度在3 0 C 左右,冬季最低平均温度在l 。2 c 。因为离海很近,夏季有海洋 风,所以较为凉爽,冬季则略寒冷。土壤冻结深度一般为1 0 1 5 厘米,年降雨量一般都 在1 0 0 0 毫米以上。属季候风区域,夏季多东风,冬季多东北风。常年的主导风向为东 北风。季风显著,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为扬州气候的主要特点。 扬州是一座有近二干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前4 8 6 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 霸中原,在蜀岗上开“邗沟”,筑“邗城”,形成了扬州城最早的雏形。公元前3 1 9 年, 楚怀王在邗城的基础上第二次筑城,并更名为广陵城。西汉初年,吴王刘澳在广陵城的 基础上修筑并建都,第一次把扬州带向繁荣。隋代,广陵曾先后定名为邗江、扬州、江 阳、江都等。隋炀帝开运河三游江都。扬州出现畸形的繁华,约有居民一万多户,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