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41870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18社会稳定风险评价.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东超威磁窑电源有限公司120万KVAH新能源电池内化成项目18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为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18.1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社会稳定风险的形式包括影响社会治安、涉众经济案件、群众信访、破坏安全生产施工等形式。一般情况下,项目社会稳定问题产生之初,其表现多是书信

2、、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数量零星,也比较缓和。但随着事态发展,也有可能朝着反腐上访、越级信访、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等严重恶性社会稳定问题的方向发展,特殊情况下甚至发展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蓄意破坏、群体性罢工、械斗、暴乱等群体性事件。风险识别一般可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表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等。常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政策规划和公众参与、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技术经济、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本项目采取对照表法对该项目风险进行识别。根据识别,该项目存在政策规划及公众参与、经济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等6类,共12个主要

3、社会风险因素。具体见表18.1-1。表18.1-1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汇总表序号类别风险因素主要评价指标1政策规划符合性及公众参与立项审批程序已取得规划、用地预审等文件 2公众参与性所在地务农人员较多,被调查者均能够支持项目建设3征地及补偿土地征用补偿金项目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村庄等居民4经济社会影响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项目建设将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道路交通量,对周边群众产生一定影响5项目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项目周边500米范围内不能规划居民区等环境敏感项目6生态环境影响大气、水体噪声及固废污染项目产生固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7土壤污染生产中产生的粉尘、酸雾、铅尘等,废水、固废等,如不妥善处

4、理将造成严重土壤污染10环保设施故障、火灾等灾害项目运营过程中存在环保设施故障、机械伤害、电缆火灾、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安全有害因素,存在重大危险源11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施工建设人员可能与附近居民产生冲突12媒体舆情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近年来由于某些建设项目的违规投产经营经媒体报道后,给本项目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18.2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该项目存在政策规划符合性及公众参与、经济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安全卫生和媒体舆情等6类社会风险类别,其中包含立项审批程序、对周边交通的影响等社会稳定风险因素。18.2.1 政策规划及公众参与分析18.2.1.1 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前面章节分析,

5、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本)、山东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法律法规和行政条例、规划要求,符合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文)等山东省环保厅的有关要求,符合宁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宁阳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总体规划要求。拟建项目利用厂区现有厂房建设,不需新增占地,现有厂区已有合法用地手续。该项目因立项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概率中等;若建设单位未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未按期取得相关审批文件,因立项审批程序发生社会稳定风险的影响程度一般。18.2.1.2 公众参与性分析经过项目建设单位努力,在基层政府的协助下,该项目社

6、会稳定风险公众意见调查期间,通过对周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同时采用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了解当地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项目前期通过张贴宣传资料、环评公示等方式与当地群众进行了间接交流,并对群众问题进行了回复。公众调查期间被调查人员没有对项目建设提出异议。该项目前期准备期间及本次社会稳定风险工作期间,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宣传,同时在基层政府的协助下,完成了公众意见调查工作,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受访者支持该项目建设。受限于时间和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不利条件,调查覆盖率不高。分析认为该项目因公众参与性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2.2 征地拆迁及补偿分析该

7、项目不涉及村庄居民搬迁,因此,分析认为该项目因征地拆迁及补偿因素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概率较低。18.2.3 经济社会影响分析该项目经济社会影响类风险主要因素为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和项目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18.2.3.1 周边交通的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将增加附近道路的交通负荷,各类工程车辆路过周边地区时,如未注意行驶安全、减速慢行、杜绝超载超限,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影响周边交通的正常使用,对附近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如果影响期过长,程度较大,可能会引起周边群众的不满,甚至引起更大的社会风险。同时,项目运营期间,产品、工业固废、生活垃圾运输车辆众多,若路线规划不合理,出现违章等现象,将增加道路交通运行量,并带

8、来安全隐患。因此,分析认为该项目对周边交通的影响风险发生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2.3.1 项目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分析项目建成后卫生防护距离500米范围内将不得规划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项目。因此,分析认为该项目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风险发生概率较低,影响程度较小。18.2.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水体噪声、固废污染及土壤污染三方面。该项目运行期间的环境影响主要有:原料、产品、工业固废的运输过程中如果未采用封闭运输方式,造成物料或垃圾散落,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项目生产运营中将产生酸性气体、铅烟、铅尘等废气;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废水;铅渣、铅泥等固废;以

9、及设备噪声等环境影响因素。各类环境影响因素若不采取的有效措施,不达标排放,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风险发生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2.5 安全卫生分析该项目安全卫生类社会稳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卫生与职业健康,火灾、爆炸等灾害及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18.5.2.1 施工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项目生产工艺及技术已非常成熟,相关环保设施技术也较成熟,降低了卫生与职业健康因素的影响。经估计,该项目卫生与职业健康风险发生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5.2.2 环保设施故障、火灾等灾害若安全措施制定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监督不严格,可能引发环保设施故障、火灾等多种安全事故。结合国内

10、同类项目的运营管理经验,经估计,该项目引发环保设施故障、火灾等灾害风险发生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5.2.3 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该项目建设单位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引起的风险概率中等,影响程度中等。18.2.6 媒体舆情分析该项目媒体舆情类风险因素主要为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近年来,随着媒体的广泛报道,公众对环保领域的认识日益提高。某些项目因为前期申报不合规、未批先建、项目未征求公众意见、项目选址不合理、违规运营等事件被媒体报道后,给同行业的其他项目的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给新建项目的立项、建设及运营带来很大压力。因此,本项目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若出现不合法、不合理、不合规等现

11、象,经曝光后可能引起媒体舆论的质疑,导致公众反对。本项目可借助媒体舆论优势多加宣传。18.3 社会稳定风险等级确定本报告主要采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风险综合评价法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做出判断。18.3.1 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据判断的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影响等级,运用风险概率-影响矩阵(也称风险评价矩阵)对单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定其风险等级。矩阵以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为横坐标,以风险因素发生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发生概率大且负面影响也大的风险因素位于矩阵右上角,发生概率小且影响也小的风险因素位于矩阵左下角,详见下图。图18.3-1 风险概率-影响矩阵法示意图依据风险概率-影响矩

12、阵法(图18.3-1),该项目主要社会稳定风险程度分析汇总如下:表18.3-1 项目主要社会稳定风险程度汇总表序号类别风险因素发生阶段风险概率影响程度风险程度1政策规划与公众参与政策规划符合性(立项审批程序)准备阶段中等中等一般公众参与性准备阶段中等中等一般2经济社会影响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实施阶段中等中等一般3项目周边用地的规划控制实施阶段较低较小较小4安全卫生卫生与职业健康实施阶段中等中等一般环保设施故障、火灾等灾害运营阶段中等中等一般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实施阶段中等中等一般5媒体舆情媒体舆论导向及其影响准备、实施、运营阶段中等中等中等18.3.2 等级确定综合风险指数法将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分

13、为很低、较低、中等、较大、重大五个级别,并对各级别风险程度进行取值量化;同时,依据项目各种风险的影响程度,并参考发生概率对其取加权值;项目各种风险加权值与风险程度的乘积之和为项目综合风险指数。根据风险指数将社会稳定风险分为高、中、低三级,高级0.64,中级为0.360.64,低级0.36。项目风险等级评判参考标准详见下表。表18.3-2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序号项目风险等级高级(重大负面影响)中级(较大负面影响)低级(一般负面影响)1综合风险程度2个及以上重大或5个及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及以上重大或2-4个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及以上重大或1-4个较大单因素风险2整体风险指数0.640.360.64

14、0.363调查结果采用面向特定对象征求意见的方式,征求意见结果,明确反对者超过33%采用面向特定对象征求意见的方式,征求意见结果,明确反对者占10%-33%采用面向特定对象征求意见的方式,征求意见结果,明确反对者低于10%4可能引发的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如围堵施工现场、堵塞交通、冲击党政机关、集体械斗、聚众闹事、人员伤亡等般群体性事件,如集体上访、静坐请愿、非法集会、集体散步、示威等个体矛盾冲突,如个体信访、网络发布、散发宣传品、挂横幅等5风险事故人数单次事件200 人及以上单次事件10-200人单次事件10人及以下根据该项目已制定的各项风险防范、应急预案情况,结合建设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同类

15、项目经验,对该项目风险等级进行分析,该项目风险等级为低级风险。18.4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案18.4.1 工作目标(1)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合理评估,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做到早察觉,早评估,早预防;(2)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突发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置,确保社会稳定;(3)与地方政府及各部门紧密合作,有效预防、控制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现、控制、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反应机制。18.4.2 基本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尽量

16、避免和减轻对群众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倾听群众声音、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加强组织保障,落实责任主体设立维稳工作组织,与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确定人员组织,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的责任。(3)完善措施手段,加强宣传引导总结借鉴以往经验教训,加大相关投入,做实做细维稳风险方法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工程建设、施工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取得公众认可和支持。(4)健全维稳职能,提高维稳应对能力要设立维稳工作岗位,配备专职维稳工作人员,建立维稳首问负责制。加强维稳工作人员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维稳接待和处置能力,解决引导社会稳定问

17、题通过正常途径反映和解决。18.4.3 工作内容1、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动员1)成立社会稳定风险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会稳定风险工作牵头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由建设单位副总级别以上人员为小组负责人;2)明确职责分工,全力做好各方面的风险分析评估工作;加强施工管理,协调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地方矛盾;3)加强宣传活动。宣传工作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全过程,让相关群体、组织及利益相关者了解项目建设相关信息,反映问题的渠道始终畅通,从而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苗头阶段。2、风险调研阶段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发生的有效办法,寻求政府部门配

18、合,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通过调研,及时掌握风险源点,初步实现由保稳定到创稳定的转变。3、落实分析评估机制阶段主要关注项目实施带来的社会风险,尤其要关注交通、安全、环境影响等重点环节上的风险分析评估,必须充分考虑到附近百姓的生活生产、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必须认真落实风险分析评估机制,通过落实评估及早警觉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深入排查风险。4、建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机制,制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对排查出来的风险事项要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进行风险分析评估。要对强化风险评估事项责任的落实和细化实施情况跟踪监督,发现问题

19、及时整改并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规范和完善。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经领导及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实施。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部门的考核范围,严格考评,明确奖惩。18.5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加强防范,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进行有效化解,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为维护社会稳定,应成立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工作组,以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措施,维护社会稳定。18.5.1 群众支持问题风险化解措施在群众总体支持项目建设的前提下,针对群众较为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生态破坏等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重要关注点。项目建设

20、单位将协同主管部门及项目所在地基层政府,加强项目宣传工作,采取更为合理有效的宣传手段,让公众了解项目情况,并且尽量多安排当地民众到已建成项目参观、体验,增进对项目的认识。持续开展公众调查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开通热线等方式了解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参与性。(1)针对工程施工造成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不利影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措施,使不利的负面影响最小化。(2)工程施工用工和建筑材料,尽可能吸纳和采用当地居民和材料,为地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3)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和作业程度,减少不利环境影响,减轻噪声扰民和扬(粉)尘对居民的影响。(4)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同

21、时,尽可能方便当地居民,改善当地其他基础设施条件,为当地建设带来一定贡献。(5)针对当地特殊贫困人群实施帮扶措施,落实和解决群众较为关心的问题。18.5.2 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问题风险化解措施考虑到项目建设对交通的影响,工程制定如下措施:加强车辆驾驶人员交通安全教育,按指定线路行驶,在穿越村庄、人口密集区域要减速慢行;经过学校、市场、交通要道等人口密集区域,建议应指派专人负责现场交通安全管理;严禁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对大吨位车辆进出狭小的村道,要积极采取防范和完善措施,在工程车辆经过的道路应设置符合交通技术规范的标志牌。项目采用密闭式车辆进行物料收集和运输,尽可能减少扬尘和物料散落带来的负

22、面影响。同时,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维护、监控和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保证运输安全性。严格按照环评提出的污染物控制措施进行处理,加强环境监测力度,提高公众对本项目环保措施的信任度。18.5.3 利益诉求问题风险化解措施(1)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设立专门部门,听取居民正常诉求。(2)主动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诉述需求。(3)及时解决和处理相关利益方的诉述,对不能及时解决的应协调有关部门解决。(4)保持利益相关方诉求渠道的畅通,并及时与当地政府部门密切配合,解决有关问题。18.5.4 社会治安问题风险化解措施(1)与当地有关部门配合,加强居民和施工人员法制教育。(2)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风俗特

23、点。(3)当地公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营造良好环境。(4)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地企共建”活动,增进了解与友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18.5.5 媒体舆情风险化解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将加强与当地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对项目情况进行及时公布,增加项目信息透明度,尽可能获得媒体支持和理解。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建设单位将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进行,防止社会不稳定事件发生,对于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建设单位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并向社会及媒体公布事件真相,防止因信息不流畅造成媒体误报,公众误解,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18.5.6 其他不可预见性问

24、题风险化解措施针对其他不可预见性的问题,建设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除与当地居民多沟通交流外,还应注重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交流和互通情况,及时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问题,采取预防或防范措施,注重及时发现和观察细微矛盾的出现,及时制定应对和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预防矛盾的积累和集中暴发。预防和解决社会稳定风险问题,建设单位所依靠的主要是当地政府,因此建设单位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当地群众及时交流信息,将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尽可能圆满解决,前期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尤其是认真做好个人实物的补偿和解决好工程建设与居民切身的利益问题,同时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组建专门机

25、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处理相关事务,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使工程建设真正起到带动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之作用。18.6 应急处置预案18.6.1 基本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在项目建设及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尽量避免和减轻对群众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倾听群众声音、加强组织引导、强化服务意识,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加强组织保障,落实责任主体设立维稳工作组织,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明确参与人员,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的责任。3、完善措施手段,加强宣传引导总结借鉴以往经验教训,加大相关投入

26、,做实做细维稳风险方法措施。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工程建设、施工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取得公众认可和支持。4、健全维稳职能,提高维稳应对能力要设立维稳工作岗位,配备专兼职维稳工作人员,建立维稳首问负责制。加强维稳工作人员知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维稳接待和处置能力,解决引导社会稳定问题通过正常途径反映和解决问题。18.6.2 社会稳定应急预案本项目要坚持社会稳定问题全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同时为确保对可能发生的社会稳定问题尤其是重大群众事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可参照以下内容制定应急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1、工作原则应急预案工作原则:重点

27、稳控,紧急处置,职责明确,统筹配合。2、组织保障各有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组成工作组织,建立通常高效的联动工作机制。3、制度保障1)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列入项目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有关单位社会稳定工作汇报;认真研究群众反映的新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研究对策。2)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明确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部位、重点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并对各责任部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考核;对因工作不负责、失职、处理失当而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3)坚持走访调研工作制度,转变工作方法,由群众反映变为走访,深入工程现场、社区,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有针对性

28、地研究和解决问题。4)坚持信息通报、预测排查制度,对群众反映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要及时就地化解。4、通信保障有关人员在接到重大社会不稳定通报后,移动电话要保证24小时畅通;值班电话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各方面信息并上传下达。5、应急措施工作程序发现重大社会稳定问题苗头或事件时,启动预案,并展开以下工作程序:1)对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相关部门要认真接待,并根据起因即刻通知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做好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把群众稳定在当地。2)第一时间召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会议,通报不稳定情况和处理情况,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对策。并将不稳定情况向所

29、在地政府等有关部门报告,请求帮助和支持。3)对问题复杂、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有关领导要迅速抵达现场,组织工作,及时提出处理意见。4)对有轻生或危害社会倾向的特殊人员要耐心开导,稳定他们的情绪,并联系有关方面解决问题。必要时,报请有关机关采取应急措施。18.6.3 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1、构建风险管理联动机制,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此项工作将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各管理条线、专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保持信息畅通,对于项目应对社会稳定风险的把控具有一定的综合效应;2、通过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合理选择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民意调查量对降低政策规划批复程度风险将起到较好效果;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