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04251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8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冶金设备生产项目3、10664.doc.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靖江市民族艺术展示馆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6月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联单 项目名称靖江市民族艺术展示馆项目建设单位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鞠林红联系人夏冰燕通讯地址江苏省靖江市滨江新城江阳路与新民路交叉口联系电话15189933111传真/邮政编码214500建设地点靖江市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立项审批部门靖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靖发改审2014字第42号建设性质 新 建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屋工程建筑 E4710占地面积31795

2、平方米绿化面积22256.5平方米总投资(万元)747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6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建成日期2015年12月原辅材料名称年用量(吨)主要施工设施名称规格数量/ 挖掘机1台 混凝土搅拌机1台混凝土振捣器3台静压式打桩机1台铲土机2台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名 称消耗量水(t/a)1500轻质柴油(t/a)/电(万度/年)5液化气(t/a)/烟煤(t/a)/其 它/废水排放量及排放去向类 型年排水量(吨)排放去向生活污水1200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新民路污水管道,经江洲路、通江路污水管网,由新洲路污水泵站提升送入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

3、公司进行集中处理。生产废水无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 (无) 续表一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为提高滨江新城文化品位,满足群众精神文明需求,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靖江市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获得位于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地块使用权,用于靖江市民族艺术展示馆建设,项目总投资7475万元,占地面积31795平方米。项目建成后主要为民俗博物馆、展示馆。国土资源局出让手续详见环评附件。本项目建设报经靖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靖发改审201442号文见环评附件)。项目选址经靖江市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靖规选字第(2013)04号文同意,选

4、址意见书详见环评附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第253号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2014年6月,靖江市滨江新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靖江市天诚环保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项目环保审批依据。二、工程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靖江市民族艺术展示馆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7475万元人民币。建设地点及建设内容:项目位于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项目总用地317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规划建设用地内建

5、设2层民俗博物馆、2层展示馆、1层管理用房、公厕及茶座等配套用房。利用空地布置绿化,营造舒适的空间及环境,并按规范要求布置消火栓。项目规划平面图见附图。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表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31795m2建筑占地面积2716m2建筑面积4500m2建筑密度8.54%容积率0.14绿化率70%汽车位18辆三、项目施工计划本项目计划2014年6月工程开工, 2015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施工期为18个月。四、公用设施及辅助工程1、给排水给水: 项目施工、使用期的用水由当地自来水公司有偿供应。自来水接南侧江洲路下市政给水管,考虑消防和生活用水的需

6、要,给水管采用DN200,在区内管网呈环状布置。整个区内采用由市政管网直供,给水采用合格的新型PE管材。雨水系统:雨水就近排入新民路下市政地下雨水管网。排水: 项目在建设期将铺设雨、污分流管道,实行雨、污分流,雨水就近排入新民路雨水管道;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新民路污水管道,经江洲路、通江路污水管网,由新洲路污水泵站提升送入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届时如生活污水不能接管,根据建设单位承诺,应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后方可排放。2、供电按电力部门规划,区内10KV电力线路从滨江新城变电所的供电网

7、引入,经降压后供给区内用电。3、消防项目建成后,每层楼都将安装有消防栓、干粉灭火器及消防应急灯、疏散指示照明等。4、绿化项目注重绿化,在项目四周以及项目内部均设置充分的绿化景观,建成后项目整体的绿化率达到70,具有良好的绿化效果。5、环保工程生活污水设化粪池预处理装置,日处理能力50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据调查,建设前该地块用途为十圩港绿化带,该地块现状为净地。在项目取得用地之前已对该地块进行了“三通一平”前期工作,建设单位不需拆迁和平整,可以直接进场施工,亦无原有污染。表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

8、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靖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处于北纬3136-3208,东经12000-12030。南与张家港、江阴、武进隔江相望,东邻如皋市,其它与泰兴市接壤,位于东部沿海与长江沿线构成的T字型经济格局的结合部和苏锡常、宁镇扬、通泰盐三个经济区的交汇处,是苏北通向苏南的重要门户。全市总面积约664.7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551.46平方公里,水域113.3平方公里,全市有长江岸线52公里,水深大、潮差小、建港条件好,境内河网密布,水陆交通便捷,江阴长江大桥、同三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在靖江交汇,使靖江成为公路、铁路、水路三维交通并存的咽喉,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靖江市滨江新城位于

9、靖江老城区的东南;在靖江经济开发区的城南园区、江阴园区和新港园区的中间,西以十圩港为界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的城南园区一河相隔;东以新长铁路为界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的新港园区相邻;南为长江,北为靖江市的南环路。本项目位于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地理位置见图2-1。2、自然环境靖江市境内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除孤山高程在55.6m(废黄河基面)外,其余高程均在2-4m,地势平坦、地貌单一。地势一般西北略高于东南。全市按地理位置和土壤质分为沿江圩田区、老岸沙壤土和孤北洼地三个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44.10、44.08和11.82。由于靖江市起源于长江中的一个沙洲,沉积环境较为

10、一致,地层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基本分为灰褐色淤泥质亚粘土层、灰色淤泥质亚粘土层、灰褐色亚粘土与细砂互层和青灰色中密级细砂、粉砂层四个主层。新城区系冲积平原,形成历史不长,土质较弱。一般上部为厚度1.22.0m耕植土,下部为亚粘土、轻亚粘土和粉砂。老城区内多为杂填土区和古河道,地耐力不高。西、北部地基承载力为815t/m2,东、南部为810t/m2。地下水位一般埋深1m左右,最浅处仅0.5m。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3、气候、气象(1)气候靖江市滨江新城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冷寒少雨,春秋冷暖、干湿多变,且有低温连阴雨

11、、台风、暴雨、干旱、大风、寒潮、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2)日照新城区年太阳总辐射量110.410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58月为高值期,各月均在11千卡/平方厘米以上;11月至翌年2月为低值期,各月均在6.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全年日照时数及其百分率的年际差值较大,如1978年干旱,全年日照总数达2535.9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7%;而1960年阴雨天多,全年日照总时数1767.1小时,日照百分率40%。(3)气温年平均气温15,平均最高19.5,平均最低11.3。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2.1;7月份为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4。最高气温35的最早出现在5月下旬(1987年),最迟结束在9

12、月中旬。最低气温0的最早出现在11月上旬(1968年),最迟结束在4月上旬。(4)风向风力年平均风速3.3米/秒,3月份最大,10月份最小,分别为3.8米/秒和2.8米/秒。风向春、夏两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有时受冷空气、台风、局部龙卷风袭击。每年出现8级以上的日数平均为5.4天,最多的达21天(1965年)。1965年3月,8级以上大风日数有6天。1977年9月11日,第8号台风从长江口登陆,正面袭击靖江,6级以上大风刮12小时,其间出现靖江有记载以来的最大风速,27米/秒。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见表2-1。表2-1 风向频率统计结果表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

13、WWNWNWNNWC春7.469.95.55.611.414.46.23.41.83.60.73.35.58.85.41.1夏5.62.95.24.48.212.422.04.43.25.17.81.65.63.44.71.91.5秋9.93.48.06.57.112.913.310.73.72.22.41.44.12.44.37.20.5冬13.35.25.48.47.78.66.73.91.53.71.90.83.48.812.27.70.7年均9.14.47.16.27.211.314.16.32.93.23.91.14.15.17.55.61.0靖江风向频率见下图。风向玫瑰图4、水文特

14、征长江自西从泰兴市七圩镇入境,向东流经靖江53km,全市有80多条河流与之相通。长江靖江段常年水质平均达类水标准,主要作为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水源以及农田灌溉、河运,最大流量达100000m3/s,最小流量亦有6000 m3/s,对污染物稀释净化起重大作用。长江水位每日二涨二落,夏季最高水位达5.65m,靖江市区日常生活用水及大部分工业用水为靖江市自来水公司自长江雅桥吸水口处理的自来水,日供水量平均约20万吨。靖江市境内河网密布,均为长江水系,新城区主要河流水文情况见表2-2。靖江市地下水境内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主要为三角洲相含水岩亚组。承压含水岩层基本为单层,埋藏深度一般在150米左右,岩性

15、以含砾中粗砂为主,淡水,矿化度0.6mg/L,钻井涌水量100吨/小时左右,潜水层较发育,可利用。表2-2 靖江市新城区主要河流水文情况表序号河道名称水位流量(m3/s)流向平均流速(m/s)最高最低平均最大平均1十圩港3.341.22.27034南北0.62天生港2.61.42.0216南北0.4注:本表取自靖江市城区水系综合整治规划。 5、生态环境概况(1)生态系统基本情况本地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河渠交错,土地肥沃,农产丰富,属沿江农业耕作区,主要种植有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大豆、蚕桑、食用菌、甘薯等作物,家畜、家禽以猪、羊、兔为主,还有养蜂、水产养殖业等。本地区的地带性植

16、被属落叶林带,由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多为人工植被取代,现有林木以农田林网和四旁种植为主,基本不成林,且幼林多,植被分布多呈孤立的团块状态。主要树种有杨树、银杏、水杉、柳、桑等,林木覆盖率为10.87。项目地区无作任何人工和自然生态保护区,主要生态保护以沿江沿河绿化为主。(2)野生生物资源和生物量调查野生动物种类主要有小型啮齿类、鸟类、昆虫等动物,如有狗獾、刺猬、野雉、黄鼠狼、蛇等动物,有麻雀、白头翁等鸟类,虾、蟹、甲鱼等甲壳类动物,蚯蚓、水蛭等环节类昆虫和蚂蚁、蝗虫、蜜蜂等节肢类动物。本地区不存在大型陆地野生动物,也不存在候鸟迁徙的重要保护地。野生植物种类较多,草本植物有皂

17、荚刺、半夏、石菖蒲、蒲公英、车前草等200多种;木本植物有杨、柳、槐、榆、桐、楝、椿、杉等,主要代表性植被有刺槐、水杉等。沿江滩地和洼地生长有湿水水生生物,主要包括芦苇、藻类、女贞子、蒲草等。项目地区没有陆生的国家珍稀野生动植物分布。长江水生生物比较丰富,本江段有浮游植物62属种,浮游动物36种,底栖生物8种,淡水鱼类十分丰富,主要经济鱼类和珍稀动物有26种,包括洄游性鱼类的定居性鱼类。洄游性鱼类包括溯河性鱼类和降河性鱼类,溯河性鱼类如刀鱼、鲥鱼,降河性鱼类如鳗鱼、河蟹等。由于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生刀鱼、鲥鱼在靖江段已经基本绝迹,鳗鱼由于今年江阴段投放了一定鱼苗和限制捕捞,数量虽少但还能经常见

18、到,河蟹野生种不经常能见到。半洄游性鱼类和定居性主产鱼类如长吻鱼、鲶鱼、鲤鱼、鳊鱼等分布范围较广,在本江段均有所见。珍稀动物包括中华鲟、白鲟、白暨豚、江豚等。主要为过江洄游,目前在本江段只偶尔有见中华鲟、江豚等,白暨豚近年来未有所见。(3)农业生态系统及生物量调查该地区人口密集,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农田生态在各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植被以作物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蔬菜和瓜果,其中以水稻、蔬菜为多,另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及小面积的药材,按照单位亩产来计算,年产水稻/小麦约896公斤。近年来,当地农业生态系统呈现出常规作物种植逐年减少经济作物、高效农业在增加,农业户在减少,工贸非农业户增

19、加的变化趋势,形成种植、养猪、养禽及水面养殖等多种经营的生态格局。区内林木主要为绿化,分布在道路、河道两边旁及农民屋前宅后,种植有落叶乔木、灌木和花卉。区内无矿产开发等情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靖江市全市总面积664.76km2,靖江市全市人口66.47万人,出生率为6.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5,人口密度为1194人/km2,城市化水平为13.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靖江市国民经济大幅增长。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75.97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

20、增加值104.38亿元,增长15.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实现45032元,首次突破4万元,同比增长16.0。地方财政明显增强。2012年财政总收入实现54.14亿元,同比增长3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84亿元,同口径增长23.9。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苏中,达到苏南“第二方阵”发展水平。靖江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二产的主导拉动作用继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为3.7:60.4:35.9。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继续加快,新办民营企业950家、个体经营户5600家,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55.99亿元。靖江新城区规划范围本项目位于靖江新城区,靖江新城区北起靖江市的南

21、环路,西以十圩港为界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的城南园区一河相隔,东以新长铁路为界与靖江经济开发区的新港园区相邻,南至长江。新城区性质新城区定位为:是靖江主城区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将新区建设成为以行政商务、教育科研、生活居住和生态旅游四大功能为主导,集其他相关配套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型、复合型的靖江城市次中心。新城区规划目标(1)充满活力的行政文化中心 随着靖江市政府南迁,带动周边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建设,新区中部将形成靖江市新的行政文化中心。(2)配套齐全、功能互补的商业次中心通过旧城改造,靖江市老城将进一步强化商业功能,形成城市商业中心,新区形成与老城商业中心功能互补的商业次中心。(3)高标准、现

22、代化的滨江居住新区新区将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多层、中高层公寓住宅,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购房需求。(4)环境优越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新区规划利用靖江城区唯一的长江生活岸线打造靖江城市名片,大力开发旅游、休闲项目,建设滨江公园,提升城市形象。新城区用地及人口规模(1)用地规模新城区规划用地面积为16.4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3.8平方公里,用地类型以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地为主。(2)人口规模新城区规划居住用地分五种类型:低层低密度住宅区、拆迁安置区、多层公寓住宅区、高层公寓住宅区和商住混合区,用地面积分别为31.94公顷、29.68公顷、255.46公顷、44.52公顷、16.

23、93公顷。新城区居住人口依据居住用地的容积率、户均建筑面积、户均人口换算而得,计算得新城区可容纳居住人口约12.96万人。新区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92.5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0.18%,人均建设用地30.29平方米。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202.16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5.55%,人均建设用地15.60平方米。规划对外交通用地面积38.0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2.93%,人均建设用地2.94平方米。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230.22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7.70%,人均建设用地17.76平方米。规划市政公共设施用地面积7.08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54%,人均建设用地0.5

24、5平方米。规划绿地用地面积426.0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32.76%,人均建设用地32.88平方米。规划特殊用地面积4.30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33%,人均建设用地0.33平方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300.4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00%,人均建设用地100.34平方米。规划水域及其它用地面积347.55公顷。新区用地规划见图2-2。供电规划(1)负荷预测采用地均综合用电指标对新区进行负荷预测,预测新区最高负荷将达16万千瓦;建设用地平均负荷密度为1.23万千瓦/平方公里。(2)电源主供电源为220KV靖江变,新区西部新建的220KV园区变电所也作为新区供电电源点。(3)110

25、KV电网规划新区启动电源由西部110KV康兴变、北部110KV虹桥变和南部110KV越江变提供。规划在东天生港和新马路交汇处东北角新建110KV新城1号变电所,主供新区北部片区;在新民路和富阳路交汇处东北角新建110KV新城2号变电所,主供新区西南部片区;110KV越江变异地改建,规划选址在长阳路和同安路交叉口东北角,主供南部滨江地区。新建110KV变电站采用110KV/10 KV电压等级,主变容量2台5万千伏安;变电站建设采用全户内型结构,用地按3500平方米控制。(4)线路敷设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采用架空敷设为主,按规划预留的高压走廊统一布置,走廊宽度:35KV按12-20米控制,110

26、KV按15-25米控制;对景观要求高的地段可采用电缆埋地敷设。110KV配网采用电缆埋地敷设为主,中心区、主干道路及景观要求高的地段采用电缆埋地敷设;部分路段可采用架空敷设。电力电缆通道建在东或南侧人行道或绿化带内。基础设施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给水水源及水厂规划按靖江市区域供水规划,合兴水厂将扩建至规模20.0万立方米/日;新建城南净水厂,规划30.0万立方米/日,能满足靖江市区域饮用水需求。规划新区用水主要由城南水厂供应,城南水厂建成前由合兴厂供应,最终连网供水。(4)给水管网规划规划在南环路、江洲路、新洲路、沿江高等级公路、通江路、城东大道敷设给水干管,供应新区用水,管径以DN400

27、-DN600毫米为主,其余道路主要敷设DN150-DN300毫米管。给水管成环状布置,确保供水安全,且便于地块用水从多方位开口接入。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制度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服务面积覆盖率为100%。(2)雨水管道规划雨水管道就近、分散、重力流入水体,雨水以排入新区内部河道为主。雨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两侧布置以慢车道或人行道为主,单侧布置以车行道中间偏东侧、南侧为主。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3、污水工程规划(1)污水处理新区污水汇总后由污水泵站提升送往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建于主城区南部,九圩港东侧、人民南路中段,

28、设计总处理能力8万m3/d,一期先建处理能力2万m3/d工程于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布设集污管线,2005年7月试运行。一期续建工程于2008年4月建成,新增处理能力2万m3/d,一期总处理能力达到4万m3/d。2008年6月通过泰州验收,验收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012年6月开始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提标改造工程,即尾水排放标准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高到一级A标准,2013年6月底提标改造工程完成。滨江新城不单独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纳入靖江市华汇

29、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原靖江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范围内,规划新区污水汇集至西部新洲路与西生天港交叉口附近,由污水泵站提升后送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2)污水提升泵站新区规划主要污水提升泵站3座,总规模为46000m3/d。(3)污水管网规划新区污水收集主要分成三块,东天生港以北部分污水向西、向南经中洲路下污水干管收集,东天生港以南、南天生港以北部分污水向西、向南经通江路下污水干管收集,南天生港以南部分污水向西、向北经通江路下污水干管收集。污水经污水泵站提升后经人民南路污水管道入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其污水管规格为d500d800毫米。其它道路下主要敷设d400d500毫米污

30、水管道。污水管道在三块板或红线宽度50米以上道路下两侧布置,其余道路下单侧布置。污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9米。根据污水管网规划,项目所在地南侧江洲路规已设有污水管网,本项目污水现状能接管排放,靖江市污水管网图详见图2-3。4、燃气工程规划(1)气源规划结合“西气东输”实施进程,新区采用天然气为气源。规划供气普及率达100%。规划在老城区北部建设天然气接收门站,在站前路、通江路等敷设中压干管。(2)用气量预测居民用户耗热定额为2510兆焦/人年。公共建筑用户耗气量及不可预见量按居民耗气量的25%计。新区总用气量为1130万立方米/年。(3)燃气输配系统燃气输配系统由中低压输配管网和各级

31、调压设施组成。规划以小区为单位,建设8座中低压调压站。5、环卫设施规划(1)生活垃圾新区生活垃圾由中转站送往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新区规划建设1座中型中转站,中转能力100吨/日。(2)粪便系统新区按5000人设置一座公厕,新区公厕数量为26座。公共厕所均为水冲式,二类标准。粪便污水排入污水管网进入靖江市城市污水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5、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靖江市境内共设有8个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分别为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滨江风景名胜区、长江(靖江市)重要湿地、江心洲重要湿地、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

32、孤山风景名胜区、靖江香沙芋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主要生态红线区域功能、范围、面积见表2-3。表2-3靖江市生态红线区域名录地区红线区域名称主导生态功能红线区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总面积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靖江市长江靖江段中华绒螯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坐标范围为:E12024至E12030,N3201至N320436.4436.44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一级管控区为一级保护区,范围为: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500米,向对岸500米至本岸背水坡之间的水域范围和一级保护区水域与本岸背水坡堤脚之间的陆域范围1.611.61滨江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

33、观保护靖城东南,以长新铁路外围200米为西北界,以蟛蜞港长江口以西600米至工农路与沿江高等级公路交叉口、沿江高等级公路、罗家港和横港为东北界,南至长江中心界线13.0313.03长江(靖江市)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位于靖江市西端,联兴港至上青龙港段、上九圩港上游700米至下游500米、川心港至美人港西300米段、七圩港以西600米段、江阴长江大桥至小桥港东400米,五段岸线长6410米,北段以长江堤岸背水坡脚外20米为界线,南端均至长江中心界线6.986.98江心洲重要湿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江心洲外围的芦苇草滩和外围宽度1000米的带状浅水水域除一级管控区域外,其他为二级管控区域22.651

34、0.612.05夏仕港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位于市域北侧,靖泰靖如界河南侧,东至江平路靖如交界处,西至江平路靖泰交界处,全长37.1公里,均宽1000米,夏仕港北段5900米,两岸均宽各1000米,南段长4200米,均宽200米 31.3831.38孤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位于靖江孤山镇,包括孤山、孤山苗圃、烈士陵园及十圩港孤山段0.170.17靖江香沙芋种质资源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南至江平路北外围1000米,北至靖泰界河外围1000米,东至庙宇港23.1123.11本项目位于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对照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项目不在靖江市生态

35、红线区域范围内,符合生态红线保护区域规划。靖江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见图2-4。表三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据靖江市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表3-1),项目所在地大气中各污染物SO2年均浓度为43g/m3、N02年均浓度30g/m3、PM10年均浓度60g/m3,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O95-2012)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 表3-1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g /m3 污染物名称SO2N02PM10年均浓度433060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位于滨江新城十圩港东侧,

36、根据靖江市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十圩港东侧50米范围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标准,其余区域执行(GB3096-2008)1类标准,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现状良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1类标准要求。3、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生活污水进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受纳水体为长江,据靖江市环境监测城考监测结果显示,长江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水质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 地表水现状监测统计结果 单位:mg/L 统计结果pH值CODDO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最

37、大值7.761512.330.4970.0020.05最小值7.7566.7510.0130.0010.01平均值7.76118.6310.2600.0020.034、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地没有列入国家重点生态保护目录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的相关内容,且周围无特殊保护物种、名胜古迹和自然保护区。二、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所在地总体环境质量较好,根据靖江市环境监测站近期的监测公报显示,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大气、声环境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根据靖江市环境监察大队的监察意见,项目所在地近三年来没有环境纠纷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拟建地位于滨江新城江洲路北侧、

38、新民路西侧、中洲路南侧、十圩港东侧。项目四周情况:东临新民路,依次为御水湾住宅区(距本项目建筑物约40米);南侧为十圩港东侧绿化带;西临十圩港,十圩港西侧为清华苑(距本项目边界90米);北侧为十圩港东侧绿化带。项目周围300米范围内土地利用概况详见图3-1。项目建成后主要功能为靖江市民族艺术展示馆用房,故使用期不设保护目标。项目在建设期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别为项目东侧40米外的御水湾住宅区和项目西侧90米外的清华苑,项目建设期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3。 表3-3 建设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最近距离规模环境功能声环境御水湾住宅区E40m40户/120人GB30962008中1类

39、标准要求清华苑W90m60户/180人大气环境御水湾住宅区E40m40户/120人(GB30951996)二级标准清华苑W90m60户/180人表四 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中的常规因子SO2、PM10、NO2、TSP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12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靖江市

40、城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暂行规定的通知,十圩港两侧50米范围内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类区标准,项目所在地十圩港东侧50米外其余区域执行(GB3096-2008)1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2。表4-2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区标准55454类区标准705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长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3。 表4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无量纲)污染物名称标准值(类)依据pH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DO6COD15BOD3氨氮0.

41、5污染物排放标准边界噪声:使用期边界噪声参照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1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4。 表4-4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1类标准55454类标准7055废水:施工期及使用期的废水均排入滨江新城污水管网进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废水排放标准执行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尾水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中一级A标准,具体标准详见表4-5。表4-5 拟建项目废水排放标准 单位:mg/L项 目SSCOD动植物油氨氮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300

42、400100-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 105015(8)注:括号外数值为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具体标准值见表4-6。 表4-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dB(A)昼 间夜 间7055总量控制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为生活污水中的COD、NH3-N,污水经预处理后进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接管考核量为COD 0.408t/a、NH3-N 0.035t/a,污水处理厂最终尾水达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放量为COD 0.06t/a、NH3-N 0.006t/a,项目废水污染物排入外环境的总量指标按一级标准核算。废水排污总量指标纳入靖江市华汇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量指标内。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4-7。 表4-7 总量控制指标 单位:t/a 环境类别污染物名称产生量自行处理削减量排放量接管量外排环境量废水废水量120012001200COD0.480.0720.4080.06NH3-N0.0360.0010.0350.006表五 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