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5442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9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理解 1.【北京中考】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 题。 (共 8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告子下 )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举 于市举一反三举足轻重轻举

2、妄动 B.人恒 过过目不忘悔过自新言过其实 C.衡于 虑不足为 虑深思熟 虑处心积 虑 D.征于 色声色俱厉眉飞 色舞喜形于 色 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 :用(这些 )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理解 :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 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 )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 乐之中则会灭亡。

3、理解 :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 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结论。 14.上文论述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 分) 【链接材料一】 赵襄子 攻瞿 ,胜老人、中人 ,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 ,有忧色。左右 曰: “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 泉子曰 : “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 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 孔子闻之曰 : “赵氏其昌乎 ! ” 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 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 慎大览 慎大 )

4、 【链接材料二】 (隋炀帝 )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 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 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 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 君道第一 ) 注:赵襄子 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翟(d )春秋时 期的国家。 老人、中人 翟国的两座城池。抟 (tu n)饭捏成团的饭。 虞考虑,防 范。 从同“ 纵” 。罄(q ng)用尽,消耗殆尽。干戈不戢 (j )战事终年不休。殒 (yn)死亡。 答: 【答案】 12.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难度易。 A.举:被任用

5、/提出 /向上抬 /行动;B.过:犯错 /经过 /过错 /超过 C.虑:思虑 /忧虑 /思考 /思虑D.色:神态 13. 【答案】【乙】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与理解,难度中。 【甲】中理解错误,理解中的内容相当于把“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了一遍,其中“ 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错误,不是有做不完的事,而 是扰乱他的行为,使他的行为不顺。故选【乙】。 14. 【答案】(1)赵襄子一天攻打下来两座城池,非但面无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担忧 赵国没有积累什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 (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

6、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 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 【解析】不随考查文言文翻译理解,难度适中。结合题干,子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文 中的体现,大致理解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材料一中的“ 忧”“”空,料二中的“ 恃其富 强,不虞后患 ”“陨” 即可。 2.【天津中考】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9 11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 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 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7、?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 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 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 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岁月 B.不必若余之手录若:像,如同 C.生以乡人予谒余谒:拜见 D.言和而色衰和:谦和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B.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C.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D.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

8、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段写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和生活衣食无忧,与作者当年求学的艰辛形成鲜明对 比。 B.作者以 “ 其他人之过哉 ” 这一反问句式,鲜明地表达观点,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力量。 C.因为马生和作者是同乡,且学习勤奋刻苦,所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高度赞美马 生。 D.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一句表明作者担心世俗之人对自己的歪 曲,从反面强化了本文的主旨。 【答案】 9.A 10.A 11.C 3.【福建中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16 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

9、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 【乙】师川外甥奉议: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 于学。前承示谕 : “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 ,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已事 ,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 外慕 ,乃得全功。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 此,半古之人 ,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 注奉议 :官名 ,即奉议郎。 奉思 :思念。 前承示谕 :不久前你告知我。外慕 :

10、学习之外 的各种贪恋。 半古之人 :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不知其旨也旨: (2)然后能自反也反: (3)诚能如是是: (4)令心意不驰走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甥性识 /颖悟必能解 /此故详悉及之 B.甥性识颖悟 /必能解此 /故详悉及之 C.甥性识颖悟 /必能解 /此故详悉及之 D.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3 分) (2)必能屏弃人事 ,尽心于学。 (2 分) 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

11、同,请简要分析。(4 分) 【答案】: 6.(4 分 ) (1)味美(2)反思 ,反省 (3)这,这样(4)跑 说明 :意思答对即可。 7.(3 分 )B 8.(5 分 ) (1)(3 分)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2 分)(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9. (4 分)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说明 :意思答对即可。 4.【重庆 A 卷】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 题。(15 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12、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2)佁然不动() (3)俶尔远逝()(4)以其境过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

13、,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 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 小潭溪流 潭上感 受 交代同游者 ” 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 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 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 空游无所依 ” 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 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 斗折蛇行 ” ,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 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

14、,还有更为深层的 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 分) 【链接材料】 仆 1 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 2 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 3 ,一遇 和景 4,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 节) 【注】 1 仆:对自己的谦称。2 已:过一会儿。3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 围墙之中。 4 和景:温暖的日光。 【答案】: 9大约; 静止不动的样子;忽然; 凄清。 10 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两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交错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 D 12

15、被贬谪的境遇,让柳宗元时时感到如同被囚禁在“ 圆土 ” 中无法解脱。面对小石潭的美 景,作者也只能有片刻的欢娱,最终还是会泛起“ 凄神寒骨 ” 的伤感。 5.【重庆 B 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15 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6、。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便要还家(同“ 邀” ,邀请)便扶向路(沿着、顺 着 )处处志之(做标记) 10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 分)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 奈。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 ,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本文以 “ 忘路之远近 ” 开篇,到 “ 遂迷,不复得路” 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1

18、2.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 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4 分)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 注: 至治之极 :国家治理得好极了。甘:美味,以为甜美。 相似点是:都是当时不可实现的虚幻想象;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6.【河南中考】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 题。 (共 10 分)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 倾覆,受任于

19、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 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

20、自三代以降 ,未之有也。 盖其操心制行 ,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 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 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 荆、益可取。言如蓍龟 ,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 :三代以降 :夏商周三代以来。操心制行:思虑行动。孙氏 :孙权。 言如蓍 (sh )龟 :(这些 )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闻 不求闻达于诸候 隔篁竹,闻水声 B.明 明灭可见 以伤先帝之明 C.足 兵甲已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D.谋 陛下亦宜自谋 肉食者谋之 16.把语段 (一)

21、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17.语段 (一 )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 感情 ? (3 分) 18.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 千载人 ” 的原因。 (3 分) 【答案】 D(2 分) 因此感奋激发(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感激 ” ,1 分;大意 1 分。 共 2 分) 对先帝的感激之情。 对刘备父子的忠心。 复汉室的决心。(意思对即可u 点 1 分,共 3 分) 颇具政治远见。忠心赤诚。感恩图报。 治国有方。 用兵仁义。 (答出任意三 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

22、分,共 3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河北中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 题。 (14 分)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少年知识未开 ,天真 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 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其功,终属影响。自 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固不可不读,亦须 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夕落,浅陋无识,诡僻失 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 一两篇 及东西汉典贵华

23、腴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我愿汝曹 ? 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 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 ,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 气自然发越 ? 。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其词,谓之 “ 画饼充饥 ” ;能举其词而不能运 用,谓之 “ 食物不化 ” 。二者其去 ?枵腹 ? 无异。汝辈于此,极? 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迥异:相差根远。开:开导,启发。古奥 :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倍蓰 (x ):数倍。 影响 :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 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 文。 华: 花。诡辩 :荒谬邪僻。 左国 :左

24、传国语。华腴( y ):丰美 有文采。 ? 曹:辈。 ? 拱璧 :大壁,泛指珍宝。? 义蕴:内在的意义。? 发越 :散播。 ? 举:举出。 ? 去 :距。 ?枵腹 :腹中空虚。 ? 极:通“ 亟 ” ,急。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4 分) (1)时文固不可不读 固 : (2)若朝华夕落 若 : (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 尽 : (4)然后思通其义蕴 通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 (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9.作者认为 “ 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必须幼年读” ,其理由是什么?

25、 (3 分 10.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3 分) 【解答】 7. 固:本来 ;若:像 ;尽:全、都 ;通:通晓、理解。 8.(1)怎么能用珠宝玉石都难以交换的岁月(时间 )来读这些没有益处的文章。( “安 ” 、 “ 以” 各 一分,句意通顺) (2)你们这些人对于这件事(这种行为 ),应该马上深深地自我反省(自省 )。 ( “ 宜” 、“ 省” 各一分。句意通顺) 9.幼年时期所学知识较少,天真无邪,记忆力较强;壮年时人记忆力不如幼年时好。 10.(1)读书务求成诵(2)以成诵为基础理解文章或书本的含义。(3)将所读内容消化吸收,化 为己用,能够做到运用自如。 8.【海南中

26、考】 (三)文言文阅读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12 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 (与) 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 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8.下列加点字注

27、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晓雾将歇 (h ) B.沉鳞竞跃 (y o) C.参差披拂 (c ) D.佁然不动 (t i)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青树翠蔓 (4)俶尔远逝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实是歌界之仙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 分) 【解答】 8. (2 分) C 9. (4 分) (1)交相辉映(2)四季 (3)翠绿的藤蔓 (翠绿的茎蔓 ) (4)忽然 评分标准每小题1 分。有错字、别字,不给分 10. (4 分) 答案示例 : (

28、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评分标准 :每题 2 分。翻译正确,表意通顺给2 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11. (2 分) 清澈、透明、纯净评分标准 :意思相近即可 9.【吉林中考】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 题。 ( 10 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 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 ” 公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

29、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 小信未 孚,神弗福也。” 公曰: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 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 分)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又何

30、间焉 /间不容发B.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C.公将鼓之 /锣鼓喧天D.小信未孚 /信手拈来 11.对“ 齐师伐我 ” 一事,曹与 “ 乡人 ” 的态度有何不同?(2 分) 12.阅读第二段,从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2 分) 13.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3 分)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 题。 (5 分) 造白糖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 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 置缸 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

31、结定,然后去孔中 塞草,用黄泥水 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 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释】 粘手则信来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 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4. “量上一层厚五寸许” 中“ 许” 字在文中的意思是(1 分) 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16.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 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 题。 ( 10 分)

32、 9.肉食者鄙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彼竭我盈辙乱旗靡(答出任意一个即可,错字不给分) 10.解析 :A 参与 /空隙 ;B 倒下 ;C 击鼓进军 /打击乐器 ;D 信用 /随意。 11.曹刿积极参与,挺身而出,献计献策。“ 乡人 ” 置之不理,漠然视之。(围绕曹刿 “ 积 极” 的态度与 “ 乡人 ”“消极 ” 的态度回答即可。曹刿与“ 乡人 ” 的态度各1 分) 12.紧张(紧迫) (紧急)(形势危急) 。 (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13.战前要取信于民(或者得民心); 战场上要一鼓作气(或者沉住气,不能硬冲硬 撞) (或者要善于蓄士气) (战中把握战机) ;要细心 ,胜利当前 ,要详察敌情再追击。

33、(围绕 “ 取信于民 ”“把握战机 ”“详察敌情 ” 回答,答出三点,每点1 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 题。 (5 分) 14.左右,大约(表示约计的数量即可) 15.此时(蔗汁)仍然是黄黑色,拿桶盛放,(蔗汁)凝结成黑沙。(“ 将 ” 释义 1 分,语句通 顺 1 分。将 :取,拿 ,用。 )16.时间顺序 10.【新疆、兵团】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16 分) 阅读下面【甲文】 【乙文】两段文言文,完成9 13 题。 【甲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 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

34、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 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 ”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 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 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

35、罢。乃拜亚夫为中 尉。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 分) (1)上自劳军() (2)天子且至() (3)囊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11.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主要记叙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 真将军 ” 的形象。 B.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处处被要求遵循军令,足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C.写皇帝和群臣从细柳营军门出来后的反应,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特点。 D.本文情节回环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鲜明,充分展示了周亚夫的才华与个性。 【

36、乙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 ) 。”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 也。 ” 遂烹彘。 (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 【注】彘:猪。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 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子之妻教育孩子的错误表现为(不少于 6 个字),曾子

37、 教育孩子的态度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是。 (3 分) 【答案】 (三) 9.(3 分) ( 1)慰问或犒劳。 (2)将要。(3)先前。 19( 4 分) (1)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2 分) (2)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盛甲。(2 分) 11.(3 分) C 12.(3 分) A 13.( 3 分)示例:不讲信用,不守诚信。围绕不诚信作答即可)(2 分) “ 言而有信 ” (或 “ 以 身作则 ”“一诺千金 ”“言传身教 ”“言行一致 ”“言行若一 “ ) (1 分) 11.【江西中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 题。 (12 分) 季布 司马迁 孝

38、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 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 然 ” 。季布曰: “ 樊哙 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 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 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 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 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 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

39、 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 河东吾股 肱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 季布乐布列传 ) 【注】 嫚( m n) :侮辱。 瘳( ch u):(伤、病)痊愈。 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 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股肱:这里是“ 重要 ” 的意思。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单于 /尝为书嫚吕后B.欲/以为御史大夫 C.上默 /然惭D.故/特召君耳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 分) (1)是 ( )(2)贤( )(3)恐( ) 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 4 分) (1)哙又面谀,欲

40、摇动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11.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3 分) 【答案】 8.(2 分 )C 9.(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1)这(2)品德高尚,贤能(3)担心,害怕 10.(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樊哙又当面阿谀奉迎,想使天下陷于动荡。 (2)陛下因为有一个人称赞我便召见我,(因为)有一个人诋毁我便让我回去。 11.(3 分)事情: 劝阻吕后讨伐匈奴;劝说文帝要明辨是非。性格:刚正不阿(直率、 勇敢 )。 12.【山西中考】 (三) 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8-11 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

41、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 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 ”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

42、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 分) (1)浅草才能没马蹄 (2)天与云与山与水 9.下列河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A.是日更定矣明辨是非 B.见余大喜日喜出望外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别具匠心 D.余孥一小舟不遗余力 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 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 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4 分) 白乐天春日_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怅惘_ 师说 (节选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43、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 _,_,_, _。吾师道也,夫庸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注释固:本来。 师:动词,学习。 庸:动词,表示反问,岂。 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亦先乎吾其闻道也 A.B.C.D. 13.作者认为 “ 师者 ” 的价值在于 “ _” ,主张不拘泥于 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3 分) 【答案】 8.m y 9.B 10.(1)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

44、)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11.(或“ 初春 ”“春季 ” 等) 遇知音 (或“ 思故国 ”“寄幽思 ”“游西湖 ” 等) 12.D 13.传道授业解惑(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地位 (或“ 贵贱 ”“地位高低 “等) 年龄 (或“ 长少 ”“年龄大小 ” 等) 13.【陕西中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 题。 (12 分)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 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 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

45、于留骞 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 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 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选文有删改) 【注释】 郎:郎官,一种官职。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乃募能使者(出使)( 2)径匈奴,匈奴得之(俘获) (3)传诣单于(到,往)( 4)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离开) 评分标准:每小题1 分。共 4 分。 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 (2 分) A.以其头为饮器故临崩寄

46、臣以大事也 B.月氏遁而怨匈奴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无与共击之何陋之有 D.西北国始通于汉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 分。共 2 分。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 【答案】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 评分标准:大意1 分;关键词 “ 强”“信”“爱” 翻译正确,各得1 分。共 4分。 20.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2 分) 【答案】骞持汉节不失(骞)俱亡归汉 评分标准:写出一个语句,得1 分。共 2 分。 14.【安徽中考】 【三】( 15 分) 【甲】亲贤

47、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 ,亲 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 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 染:熏陶,沾染。 与:赞许。 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 分) (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 : 这里表

48、示原因( 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 : 感 到痛心、遗憾 ( 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 希望( 4)不私于物私: 用私情 ( 5)今则不然然: 这样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15.【甲】文段中,“ 亲贤臣,远小人” 是为了追求 “_ 汉室之隆 _” , 【乙】文段中,对待“ 君子 ” 和“ 小人 ” 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 立身成败 _ ”。 (用原文语句填空) (2 分) 16.请结合【甲】 【乙】两个文段,指出“ 唯善是与 ” 中的 “ 善” 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4 分) 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每点 2 分,意思对即 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